返回
首页>资讯

普陀山旅游的主要景点以及介绍

时间: 2023-03-31 02:32:15

普陀山旅游的主要景点以及介绍

普陀山旅游的主要景点以及介绍如下:

1、莲洋午渡,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

2、磐陀夕照,指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 每当夕阳西下,此时登上石顶,环眺山海,则见汪洋连天的壮奇景色;

3、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池水为山泉所积,清莹如玉;

4、法华灵洞,奇特景观,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

5、古洞潮声,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

普陀山十大景点介绍

1、莲洋午渡:

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因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

曾有渔歌咏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像狼牙。”

2、短姑圣迹:

位于佛国山门东南约300米处。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古迹”等字样,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

船到短姑道头边,可是靠不了岸,还得用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三尺的小舢板摆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普陀山住持了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1米,宽8米的石条道头。

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凡前来普陀山参礼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3、海湾春晓:

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也称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遍山野梅,青山绿树映衬着点点红斑,曾被人誉为“海上罗浮”。

4、磐陀夕照:

指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

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5、莲池夜月:

“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

“海印”为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汇聚百川之水,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宇宙万法。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

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御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普济寺。

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池水为山泉所积。每当盛夏之际,池中荷叶田田,莲花亭亭,映衬着古树、梵宇、拱桥、宝塔倒影。

6、法华灵洞:

景观奇特,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有的狭隘低迫,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

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洞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7、古洞潮音:

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若遇大风,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

8、朝阳涌日:

在普陀山观日出,以朝阳洞为先,有“朝阳涌日”之说。过仙人井,登八宝岭东望,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举目,眺望东海,此即为象岩。

象岩以东临海处有一天然洞窟朝阳洞,朝阳洞洞口面朝东洋,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旭日“巨若车轮,赤若丹沙,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千鲜相增,光耀心目。”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朝阳洞”。

朝阳洞也是听潮音的去处。朝阳洞上原有朝阳庵。摊霞亭又称朝阳亭,建在朝阳洞左平台上,近崖濒海。

9、千步金沙:

千步金沙长1370米,宽400余米,是舟山群岛第二大沙滩,位于舟山普陀山。千步金沙又称塔湾金沙,据传在塔湾南侧龙潭坑曾建有一石塔,港湾倒映塔影,故而得名。千步金沙属细型沙质,细软纯净。

10、光熙雪霁:

“光熙雪霁”指的是光熙峰的雪后景色,为普陀十二大景观之一。光熙峰在佛顶山东南,一名“莲石花”、又名“石屋”。

从远处望去,翠绿丛中,峰石耸秀,似莲花,如白雪积峰。

去普陀山旅游,有什么经典的景点.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胜地,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佛教文化融汇一起,成为名扬中外的“海天佛国”。“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史称“震旦第一佛国”。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自古被誉为“人间第一清净地”。山上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幻景浑然一体,形成山海兼胜、水天一色的独特景观。
普陀山的十二大景观: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普陀山美食:普陀山的餐饮中名气最响的,莫过于海鲜和素斋。吃海鲜的话可以去海鲜园,那里集中了52家海鲜餐馆,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在寺内吃一顿素斋。
普陀山注意事项:
玩水:
1、游泳时,应在指定水域内活动,不可独自下水或到非游泳水域游泳,以防发生意外无法及时施救。
2、乘游船或快艇时不要选择没有水上经营资质的船舶公司,乘快艇时要穿好救生衣,并购买水上意外保险。
3、在海边沙滩上游玩,注意不要让细沙或海水进入照相、摄像设备。
海鲜:
1、吃海鲜时,适量喝点白酒和米醋,但吃海鲜不宜喝啤酒,因为食用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
2、吃海鲜后,一小时内不要食用冷饮、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马上去游泳。
3、海鲜富含高蛋白,容易对蛋白质过敏的人请不要贪食,有时会引起海鲜中毒。
4、关节炎患者少吃海鲜。因海参、海龟、海带、海菜等含有教多的尿酸,被人体吸收后可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具体情况您可以上猪猪福旅游网上看以下噶,我朋友给我推荐的那个网站,我觉得蛮好的,上面有详细的介绍!

普陀山旅游景点介绍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胜地,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佛教文化溶汇一起,成了名扬中外的“海天佛国”。佛教《严华经》记载的“观自在菩萨至普陀洛迦山”一说,使普陀成为观世音之圣地。除了观音朝拜外,普陀山旅游中最大亮点就是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有元代的多宝塔,南京明故宫拆迁来的“九龙殿”以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杨枝观音碑”,称为普陀山三件宝物。巍峨庄严的普济寺(前寺)、法雨寺(后寺)、慧济寺三大寺,是我国明末清初建筑群的典型。现在就具体对上海至普陀山旅游线路中常去的普陀山旅游景点介绍一下。普济禅寺又叫前寺,坐落在白华山南、灵鹫峰下,是供奉观音的主刹,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紫竹林在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上海到普陀山旅游还常去的有南海观音立像。普陀山佛教协会为庄严菩萨道场,弘扬大士圣德,乃广纳群言,发起建造南海观音露天立像,俾诸众瞻礼获福,得大吉祥。南海观音立像坐落于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此处势随峰起,秀林葱郁,气顺脉畅,碧波荡漾。国家AAAA级风景区北普陀山坐落于历史名城锦州城西北七公里,有天然的景观,与佛门结缘,仿佛卧佛一般的山势,宛若盛开莲花的三十三座山峰,恰应观音菩萨三十三法身之数,具有梦幻般的神奇,酷似南海普陀山的地形地貌,使之成为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北方的道场。 北普陀山开山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邃丰厚。北普陀山古称老母山,一千四百年前,盛唐开国之初,就有大德高僧在这里肇建诸端古寺,晨钟暮鼓,佛号梵音,祥云喜雨,龙光清岚,使北普陀山成为辽西著名的佛教圣地。至辽代,又因让国皇帝耶律倍长居此山,经大德高僧德韶奏请辽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闻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贯燕云十六州的“石堂松雪、枫林旭日、苍山观海、红石卧龙、滴水观音、泓池澄晖、烽台夕照”等景观而著称于世。明清两代,更以辽西“第一洞天”驰名海内,为佛、道两教高僧、宗师及信众朝拜之圣地。 北普陀山拥有奇特壮观的山峦;千姿百态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树悬挂的峭壁。名峰、古刹、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听莺啼鸟语,夏可闻蝉鸣桑林,秋可睹栌红霜染,冬可观石堂松雪。四时景致,异彩缤纷,胜如巧笑顾盼焉。九大景区共有五十多处景观,其云、石、水、洞、林、花、鱼、鸟浑然一体,雄、险、奇、幽、动、静、美、妙交相生辉。实为洞天福地,人间胜境。 北普陀群峰逶迤壮观,怪石千姿百态,鸟语花香,流水潺潺,风光瑰丽,气象万千。特别是梅雨时节,北普陀山云遮雾罩,烟雨朦胧,一座座美丽的山笼罩于轻纱般的云雾之中,更增添了这关外第一佛山的神秘色彩。 锦州北普陀山以它奇峰异石,宝洞妙佛为一体的奇异景观,成为拥有九大景区,五十多处景点的国家AAAA级著名风景区。 ..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