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时候是春秋战国朝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
习惯称的“六国”有三种情况
1、战国时的指的是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赵、魏、韩。
2、六国是偃姓国,夏属皋陶后裔封地,从夏朝延续至春秋的古国
3、唐末六国时期、又称两宋时期是由唐朝末年连续并立的6个多民族政权组成
1、战国时的“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齐、楚、燕、赵、魏、韩。
主要城市:郢都、临淄、新郑、大梁、邯郸、蓟
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
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崤山以东。
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山东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
山东六国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2、六国,故地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一带,音lù。古六国传为皋陶之后所封之地。
六安有皋城,位于六安市区南门。
《史记·夏本纪》:“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受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
皇甫谧《帝王世纪》:“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
楚穆王四年,六国被楚国吞并。六国为存续时间最长的方国之一。
六国是偃姓国,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国(今金寨、霍邱境)、六国(今六安市北)
“六”是商重要的封国。六向商进贡大鬼、女子。六进贡的女子入宫后分管占卜职位。
商在六设监狱。
3.商在六境内的潜,驻扎军队。
入周后,古六国时服时叛,文献资料有所记载。
都可以看到六曾参加淮夷叛周。这次六的叛周规模很大,周成王特派召公征伐,
“六”战败降服。至周穆王时,六都和周保持臣服关系,
还为周朝建立的功勋,被封为伯爵,受到奖赏。
周穆王正月,庚寅这一天,穆王这样对六国国君说
从你的祖先对于周朝有功勋,辅助开辟四方,赐与大的天命,
你要好好的继承下去不让它失去。
穆王为了要六国国君继续效忠周王朝,实现除了晋升爵位外,
此时还表彰其祖先,赏赐大量物品,并使其得专征伐。
楚国灭六后,“六”成为楚的属邑。
3、唐末六国时期
六国时期又称两宋时期是由唐朝末年连续并立的6个多民族政权组成
包括辽(907-1125),北宋(960-1127),西夏(1038-1227)。
金(1115-1234),前元(1206-1271),南宋(1127-1279)。
齐国不是个朝代
最早出现的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有吕齐和田齐之分.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吕氏齐国,史称吕齐.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国君妫姓田氏,是为田氏齐国,史称田齐.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国所灭.自此秦国统一天下,并建立秦朝.
汉王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建立汉朝,封长子刘肥为齐王,亦置齐国(齐郡),成为汉代诸王国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有北齐: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统治区域相当于东魏领土.公元577年 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南朝有南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景帝时的诸侯反叛中央的叛乱。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是为了维护西汉中央政权的稳定,但却给子孙留下了严重的后患。文帝即位的第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乘文帝去太原抗击匈奴之机,发动叛乱,开王国叛乱之端。
公元前154年,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实行削藩,吴王刘濞带头反叛,纠集了七个国家,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率吴、楚等七国20多万军队叛乱。
“七国之乱”的影响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就下令取消了诸侯王治民之权,只“衣食租税”。又减缩王国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改丞相为相,掌王国政事;内史治民,和郡太守相同,直接听命于中央;取消御史大夫、廷尉等官,重要官员都由中央任命。
至此,诸侯王国虽仍存在,但已和郡基本相同,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在制度上,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封立诸侯王时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