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翻身拍背的方法

时间: 2023-03-31 09:10:42

翻身拍背的方法

翻身拍背的方法如下:

1、先将患者移向床的一侧,然后协助翻身,摆舒适体位;

2、将手空心握拳,适度拍打,振动患者背部;

3、从背部外侧到内测,及从肺部的最下面最外侧进行规律拍背;

4、手要呈半弧状鼓起,反复进行10分钟即可。

我父亲车祸,开颅手术后偏瘫,左边胳膊和腿都不能动,现在已经已经2个多月。请问有什么恢复比较好的方法?

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居第二位。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开颅手术在广大基层医院蓬勃开展,开颅术后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维护病人生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颅术后的护理重点: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
1 观察要点
术后24—48小时内,应重点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每15—3O分钟观察记录一次,6—12小时后根据病情将记录时间延长。观察后要将结果进行对比,防止再出血和脑水肿。
1.1 生命体征的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生命体征常因病情的轻重而改变。测脉搏、呼吸、血压时,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以免病人受刺激而躁动,影响测量。
1.2 意识的观察意识状况是衡量颅内压增高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病人对时间、地点、人和物的辩认,定向能力,按观察时间先后加以对比。若意识由清楚转为障碍,或意识程度加重是病情加重的熏要症状之一,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1.3 瞳孔的观察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之窗,其实不如说瞳孔是心灵之窗。瞳孔的变化常伴有意识状况的改变。瞳孔的观察主要是观察两侧瞳孔形状、大小,对光反射是灵敏、迟钝或消失。对观察记录应进行分析对比。瞳孔的变化可反应有无再出血和脑水肿。
1.4 颅内压的监护颅内压监护仪可连续观察记录病人的颅内压动态变化,是颅内压变化的可靠依据。有条件者术后可采用颅内压监护仪。
1.5 其他 (1)观察头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2)观察引流管的引流量、引流速度、引流液的性
质。(3)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及头痛程度,有无呕吐及呕吐的程度和频率,患肢活动情况,有无癫痫。(4)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注意病人的大便色泽,有胃肠减压管或鼻饲管者,定期观察其回抽液。
2 具体护理措施
2.1 体位及搬动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妥善固定各引流管,病情稳定,血压平稳后,床头抬高15—3O度。绝对卧床休息1—3周。搬动病人应特别小心,头部尽量保持静止状态,对于术腔引流管、导尿管、输液管应特别注意,防脱落和倒流,搬运中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防止危险
2.2.1 当患者躁动不安,精神运动兴奋时,要给予适当的控制,可按医嘱使用镇静剂,避免再出血。
2.2.2 在痉挛发作时,为了防止患者唇舌咬伤,应准备好开口器、舌钳和纱布等。
2.2.3 装好床栏杆,以防患者坠床。
2.3 生活护理及饮食 昏迷病人每天两次口腔护
理;管理好大小便,留置导尿管者,每天两次会阴护理,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大便失禁及时清洗。清醒患者为了防止颅内压增高,可用缓泻药,促使患者每日排便一次;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清醒患者无吞咽障碍者,术后6小时可给予少量流质,若无呕吐,24小时后改为半流质。昏迷及吞咽困难者,术后24小时后改为半流质。昏迷及吞咽困难者,术后24小时开始鼻饲。饮食为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
2.4 预防并发症开颅术后,许多病人由于病情危重仍处于昏迷状态。昏迷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是褥疮、肺部感染、角膜炎、尿路感染。其中,最常见、较难预防的是肺部感染,故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
2.4.1 呼吸道的管理
2.4.1.1 定时翻身拍背,促使痰液移动,刺激病人咳嗽,以排出气管内分泌物。
2.4 1.2 咳嗽无力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用吸痰管接负压吸引器给予吸出。
2.4.1.3 定时雾化吸入,可用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俚一糜蛋白酶、沐舒坦筹药物,气管切开者,还可定时气管内滴入,达到抗菌、消炎、稀释痰液的作用。
2.4.1.4 开颅术后,病人回病房时,若带有气管插管,应注意防止牙垫脱出和滑落,保持插管通畅,保持口腔清洁,按需要进行气管内吸引,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管长度、粗细应合适,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吸痰管每次1条,用后消毒。
2.4.1.5 术后昏迷病人,常因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或舌后坠,喉头水肿影响呼吸,须行气管切开,应进行气切护理。吸痰时应选择管壁光滑,富有弹性的吸痰管,直径为气管套管的 ,不超过 ,口鼻腔要分开,吸痰管每次1条,同~根吸痰管应先吸气道内分泌物,再吸口鼻腔内分泌物,但决不可重复进入气道,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吸痰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气管粘膜,避免动作过于粗暴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跳骤停。禁止插入同时施加负压,禁
止反复提插,避免“拉锯式”动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2.4.2 褥疮的预防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
2.4.3 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眼药膏或定时滴眼药水,并盖上无菌纱布,预防角膜炎。
2.4.4 每日两次口腔护理,张口呼吸者,口唇可盖无菌生理盐水纱布。
2.4.5 长期留置导尿管者,用丁胺卡那加生理盐水500ml冲洗膀胱,每日1—2次,以防尿路感染。
2.5 康复期护理指导并帮助病人功能恢复的锻炼。
参考资料:《中华当代医学·护理版》2006年第4卷第1期
如果有患者朋友要到北京医院做手术住院等,而又没有办法预约成功,或者没有床位,手术排期很久的,可以咨询中华名医汇,或许可以帮到你。

末梢神经炎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末梢神经炎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出现常因中毒、感染、过敏或者营养代谢出现了障碍等引起,患病后会觉得自己的手脚麻木,感觉迟钝,皮肤也会变得特别的粗糙,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很大,需要及时治疗,那么,末梢神经炎怎么治疗呢?
一、西医治疗末梢神经炎
1.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因为末梢神经炎是神经系统出现了问题,所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缓解病情,比如维生素b12,甲钴胺,维生素c等。
2.改善末梢循环的药物
末梢神经炎患者的末梢循环出现了障碍,所以才会有手脚麻木的感觉,此时可以应用改善末梢循环的药物缓解病情,比如地巴唑、川芎嗪等,通过药物的积极治疗,病情能得到一定的遏制。
3.应用解毒剂
如果患者长期生活在重金属超标的环境中,或者服用药物中毒等,就可能会出现这种疾病,此时可以应用二巯基丁二酸钠等解毒剂进行缓解,并且主要做好劳动保护,减少和重金属、剧毒农药的接触等。
4.激素治疗
因为有些末梢神经炎是过敏原因导致的,所以可以应用一些抗过敏的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氯化可的松乳膏,效果也不错,但是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不能长期应用。
二、中医治疗末梢神经炎
1.中医方剂治疗
患有末梢神经炎的时候,也可以服用中药方剂缓解病情,比如用红参,黄芪,陈皮,桔梗,吴茱萸,当归,白芍等中药水煎服,一般在鸡鸣的时候要服用头煎的汤剂,等到天亮的时候再服二煎的汤剂,坚持一段时间,病情也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2.针灸治疗
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穴位的方法舒筋活络,缓解病情。如果是上肢麻木可以取阳明经穴、八邪穴,如果是下肢麻木,可以取阳明经穴,八风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