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是犬科非常古老的物种,被认为是类似犬科祖先的物种。体型短而肥壮介于浣熊和狗之间,小于犬、狐。体色乌棕。吻部白色;四肢短呈黑色;尾巴粗短。脸部有一块黑色的“海盗似的面罩”。栖息于阔叶林中开阔、接近水源的地方或开阔草甸、茂密的灌丛带和芦苇地。
是: 貉
一、读音[ mò ]的释义:
我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又同“貊(mò)”。
组词:表貉、貉族、濊貉、九貉、北貉
二、读音[ hé ]的释义:
也叫狗獾。哺乳动物。外形像狐,但体较胖,尾较短。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
组词:一丘之貉、一邱之貉
三、读音[ háo ]是释义:
同“貉(hé)”。用于“貉子”“貉绒”。
组词:貉绒、貉子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貉,北方豸穜。从豸,各声。孔子曰:“貉之为言恶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貉,北方豸种。字形采用“豸”作边旁,“各”作声旁。孔子说:“貉用来比喻恶人。”
三、相关组词:
1、九貉[jiǔ mò]
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2、北貉[běi mò]
我国古代东北方民族之一。
3、一邱之貉 [ yī qiū zhī hé ]
邱,同“丘”。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同“一丘之貉”。
4、貉绒[háo róng]
拔去硬毛的貉子皮,质地轻软,是珍贵的毛皮。
5、貉子[háo zi]
貉(hé)的通称。
一个反犬旁一个各读是狢,读hé或者mò。
部首:犭
笔画:9
释义
[ hé ]
也叫狗獾。哺乳动物。外形像狐,但体较胖,尾较短。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
[ mò ]
我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
相关组词只有四个:胡狢、狢子、表狢、狐狢
扩展资料
一、字形对比
二、字源解说
『说文解字』
【卷九】【豸部】北方豸穜。从豸各声。孔子曰:“貉之为言恶也。”莫白切
『说文解字注』
(貉) 北方貉。各本夺貉字。今补。此与西方羌从羊、北方狄从犬、南方蛮从虫、东南闽越从虫、东方夷从大、参合观之。郑司农云。北方曰貉、曰狄。周礼大甸。猎祭表貉。注云。貉读为十百之百。
三、相关词汇解释
1、胡狢
[hú hé]
亦作“胡狢”。亦作“胡貊”。古代称北方各民族。。
2、狢子
[hé zǐ]
詈词。
3、表狢
[biǎo hé]
古代田猎或出征,于阵前或营前立望表以祭神,谓之表貉。
4、狐狢
[hú hé]
兽名。狐与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