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中药全面养生(中药养生)

时间: 2022-12-28 22:05:11

中药全面养生

中药全面养生 受用一生的中药

中医认为导致疾病的原因大约分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也称为六淫致病。针对不同的病因,下面是一个中药汇总,对于中药感兴趣、正在学习中药的人看了会大有收获。

1、风

疏风:防风、荆芥、桂枝、薄荷、豆豉、豆卷、葱白、生姜。

宣肺:桔梗、蝉衣、牛蒡子、杏仁。

清头目:桑叶、菊花、蔓荆子、藁本。

通鼻窍:辛夷、苍耳子、白芷。

潜阳熄风:天麻、钩藤、牡蛎、石决明、蜈蚣、全蝎。

2、寒

散寒: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细辛、葱白、生姜。

逐寒回阳:附子、肉桂、干姜、炮姜、吴茱萸、丁香、乌药、荜菝、葫芦巴、硫黄、乌头、巴戟天、益智仁、茴香、艾叶。

3、暑

祛暑:香薷、藿香、佩兰、荷叶。

清暑:石膏、滑石、寒水石、黄连、竹叶、莲子心。

4、湿

化湿:藿香、砂仁、薏苡仁、佛手、陈皮。

燥湿:苍术、半夏、厚朴、草果。

利湿:茯苓、猪苓、泽泻、防己、通草、车前子、大腹皮、冬瓜。

5、皮

泻水: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商陆。

风药祛湿:羌活、独活、防风、白芷。

6、燥

清燥:桑叶、瓜蒌皮、山栀子、梨皮、枇杷叶。

润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藕汁、牛乳。

7、火

清实火:黄连、黄芩、黄柏、桑皮、龙胆草、石膏、知母、寒水石、滑石、山栀子、牡丹皮。

清虚火:银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生地、竹茹、芦根、瓜蒌皮。

疏温邪:桑叶、菊花、豆豉、薄荷、蝉衣、牛蒡子。

解热毒:金银花、连翘、犀角、青黛、板蓝根、大青叶、玄参、马勃、人中黄、山豆根。

解热毒:金银花、连翘、犀角

8、疫

辟疫:雄黄、苍术、槟榔、朱砂。

祛疠风:大枫子、白花蛇、乌梢蛇、木鳖子、苦参、皂角、威灵仙。

祛瘴气:菖蒲、藿香、草果、厚朴、白芷。

9、痰

化痰:贝母、天竺黄、杏仁、半夏、胆星、陈皮、紫菀、款冬花、射干、浮海石、鹅管石、海蛤壳、枇杷叶、胖大海。

消痰:白芥子、猴枣、海蜇、竹沥、苏子、昆布、海藻、山慈菇。

泻痰:芫花、甘遂、大戟、黑丑、葶苈子、青礞石。

10、食

消食:神曲、山楂、麦芽、谷牙、稻芽、莱菔子、枳实。

健脾:白术、砂仁、蔻仁、鸡内金、陈皮。

养胃:石斛、玉竹、天花粉、扁豆、山药。

醒酒:枳木具子、葛花。

11、虫

杀虫:使君子、芜荑、百部、苦楝根、榧子、鹤虱、槟榔、铅粉、雄黄、獭肝。

制虫:黄连、黄柏、肉桂、川椒、乌梅、细辛、干姜。

12、精

益精:黄精、熟地、桑螵蛸、海参、菟丝子、沙苑、鱼膘胶、紫河车、补骨脂。

涩精:金樱子、莲须、芡实、龙骨、牡蛎。

13、神

安神:枣仁、柏子仁、远志、龙齿、茯神、朱砂、金箔、灯芯、铁粉。

开窍:菖蒲、冰片、麝香。

14、气

气虚: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紫河车。

降气:苏子、旋复花、代赭石、降香、沉香。

行气:木香、香附、枳壳、青皮、厚朴、陈皮、檀香。

提气:升麻、柴胡。

纳气:五味子、蛤蚧。

15、血

补血:熟地、生地、何首乌、当归、白芍、驴皮胶、龙眼肉、红枣、菟丝子、潼沙苑。

凉血:鲜生地、牡丹皮、紫草、板蓝根、茅根、犀角。

止血:仙鹤草、茜草、棕榈炭、血余炭、童便、花蕊石、白及、侧柏叶、地榆、槐花、大小蓟、藕节、墨旱莲、蒲黄炭、茅花、炮姜炭。

活血:红花、川芎、苏木、益母草、参三七、丹参、饭赤豆。

祛瘀:桃仁、红花、刘寄奴、莪术、三棱、水蛭、虻虫、土鳖虫、泽兰、王不留行。

这篇汇总清晰明了的说明了不同病因改用什么药,后半部分是针对于气血精神的用药。还有消食的,倒是比六淫更加全面。

中药养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古人将养生之道授于今人,寄希望今人领悟养生精髓,并将养生之道完美地诠释到日常生活中,真真切切地能做到颐养身心,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进而延年益寿的养生境界

中医养生讲究个体化的养生和保健

因为并非每种养生方法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并非人人都适合所有的养生手段,必须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季节及所患疾病的性质等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

中医学一个大的特色就是因人而异,辨证论治

比如两个糖尿病患者,西医检查一样,在西医治疗基本一样,但在中医可能就大不一样了,一个人属于阴虚,就应该补阴,用的是枸杞子、百合、知母、黄精、山萸肉等养阴的东西;另一个人属于湿热,就该清热利湿,用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藿香、柴胡、黄芩等等

这就叫“同病异治”,就是一样的病不一样的治疗方法

有人说中医太灵活了,太个体化了,不好重复,其实这是她的优势呀,也符合哲学的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药养生药方

中药养生可以从内到外调理,中药养生的要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效的中药养生药方,欢迎大家阅读,日常可以按照药方来养生

有效的中药养生药方 一、四物汤 配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四味药材组成 功效与作用: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

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

四物汤的方中组成多为温补的行血剂,若养成从年轻就服用的习惯,有助於气血通顺,不易手脚冰冷,并使脸色红润及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看起来更为年轻

食用 方法 :煎服,每日一副,煎服,分早中晚三次,趁热空腹喝下

二、四君子汤 配方: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功效与作用:主治脾胃气虚症

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 使用方法:上为细末

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三、八珍汤 配方:当归去芦、川芎、熟地黄、白芍、人参、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一两 (30g) 功效与作用:用于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

症见面色晃白或萎黄,心悸征忡,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四肢倦怠,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八珍汤的配伍特点:四君子汤合四物汤,气血双补

食用方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四、补中益气汤 配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当归6克、陈皮6克、柴胡5克、升麻5克、炙甘草5克

功效与作用:主要用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辅药;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虚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协同芪、参升阳陷;气虚则血虚,故用当归补血和营,均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共凑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强健脾胃之功

食用方法: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五、十全大补汤 配方:党参10克 炙黄芪10克 肉桂3克 熟地黄15克 炒白术10克 炒川芎6克 当归15克 酒白勺10克 茯苓10克 炙甘草6克 墨鱼50克 猪肉500克 猪肚50克 生姜30克 猪杂骨、葱、料酒、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功效与作用:双补气血

适用于气血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制作工艺: 1、将以上中药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扎口备用

2、将猪肉、墨鱼、猪肚洗净;猪杂骨洗净,捶破;生姜拍破备用

3、将猪肉、墨鱼、猪肚、猪杂骨、药袋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生姜、花椒、料酒、食盐,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猪肉熟烂时,捞起切条,再放入汤中

捞出药袋不用

食用方法:服用时,将汤和肉装入碗内后,加少许味精,食肉喝汤,早晚各吃一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后,隔5天再服

服食禁忌:风寒感冒者禁食

中药泡脚养生药方 1、祛风湿,舒筋活血方: 红花15g、 桑 枝15g、 伸筋草15g、 艾叶15g、 鸡血藤15g、威灵仙15g、 杜仲10g、 续 断10g 水煎后温水泡脚半小时,每日一次

2、温中散寒、治疗脉管炎、老寒腿 红 花15g、 干 姜15g、 伸筋草15g、 艾 叶15g、 鸡血藤15g、 肉 桂15g、 吴茱萸10g、 附 子10g 水煎后温水泡脚半小时,每日一次, 同时洗患处(比如膝盖) 3、脚气、脚癣、脚痒 红 花15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 艾 叶15g、蛇床子15g、百 部15g、 土茯苓15g、丁 香15g 水煎后温水泡脚半小时,每日一次

海健医院可以为您把中药加工成粉末,促进泡脚对药物的吸收,增加疗效

中药泡脚误区 1、误以为中药泡脚效果差

很多人用中药泡脚一到两次,发现作用不明显,就觉得中药泡脚效果差,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大家都知道,中医中药疗法在疗程方面都是比较长的,所以中药泡脚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2、误以为中药可以反复用几次

不少人觉得中药比较贵,煲一两次就丢掉太浪费,所以他们会把中药反复煲多次,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浪费时间而已

中药药效一般煲两次就已经全部释放,如果再煲第三次,那么这些中药水几乎没有什么药效了

3、误以为泡脚时间越长越好

这个想法同样是错误的,中药泡脚一般泡30~40分钟即可,足可以让足部毛细血管吸收够有效中药成分了,而且泡脚时间太长容易冒大汗,汗液流失过多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中药养生药方相关 文章 : 1. 养生中药汤的药方 2. 养生中药处方 3. 常见中药材养生大全 4. 养生调理的中药方子 5. 50个中医养生秘方 6. 中药养生汤如何煲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