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中医治病的五个误区(现代人对中医的误解有多深)

时间: 2022-12-28 22:21:29

中医治病的五个误区

虽然现在西药泛滥,但是相信中医科学的人也是仍未减退,那么中医是否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呢?中医真的能够治疗百病吗?我们要如何正确理解中医呢?大家要警惕五个误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一个症状挂一个号

门诊中有不少患者看中医时挂多个科室的号。比如一个人有咽喉痛和失眠,就同时挂耳鼻喉科和失眠门诊的号。其实只用看哪个症状严重,就以这个为准挂号。因为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比如失眠的患者同时有慢性咽炎,可能致病的共同原因是阴虚火旺,使用滋阴泻火的方法则二者均可获效。

2、试探大夫诊脉水平

切脉是中医四诊的一种手法,很多老百姓觉得高明的医生只需要三个指头,不用患者开口,就能知道患者的病情,故此,有些患者不说病情,只是让大夫把脉。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中医四诊,切脉在最后,民间亦有病人不开口,医生难下手之说。有些病情,患者不说,再高明的大夫也搞不清楚。

3、慢性病才可找中医

很多人认为:中药见效慢,是治疗慢性病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药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疗效并不慢,如退热、止痛、止喘、止泻等,如果用药对证,均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在失眠门诊中,治疗许多顽固性失眠患者,只要诊断准确,用药后当晚即可安然入睡,其效果不亚于西医的安眠药。

4、热天不宜吃中药

很多人认为热天不宜服中药,许多患者有病扛着,非得等天凉再治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中医的特色是辨证施治,治疗时会考虑到季节的因素,加一些相应的季节用药。

5、看中医前吃深色食物

一般上午看中医,应该以空腹为好,而且就诊前有些影响舌苔的食品还是要注意别吃,比如紫米粥,咖啡,豆腐脑里的韭菜花,水果中的杨梅,桑葚等均可引起舌苔的变化。有些人喜欢在刷牙时刮舌苔,严重影响了医生对病情的判断。还有一些女士每天的例行化妆,给医生造成错觉,这些都是应当注意的。

现代人对中医的误解有多深

导读:在过去,人们从小学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解中医上是不存在障碍的

而现在,人们从小学的就是西方科学,大脑中充满着思维定式,此时再来理解中医就很难了

如果想要理解中医,还需要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入手

虽然中医在我国已经源远流长,但是对于中医 养生 来说,绝大多数人还是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的

误区一: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即中医学

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的积淀,集结了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知识,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气、血、津、精为人体的组成,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析病因病机,确定病症、分型,从而确立治法治则,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针灸、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

由此可见,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医有着庞大而又完善的系统;作为一门学科,中医又有各个子学科,因此看中医不等同于吃中药

误区二:中药疗效慢 不少人都觉得,中药疗效慢

其实中医为宏观方式,西医为微观方式,西医更多是所见即所得,中医则是祛邪固本 养生

所以中药应改为疗效“漫”长

误区三:西医治疗不好的才找中医 有些病人到西医疗效不好时才想起找中医,把中医当做是“救命稻草”,此时若中医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

其实许多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

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之效

误区四: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在体内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

用以控制饮食,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

中医食疗是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防病治病,用以促进病体康复

中医食疗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把人当成人,讲究顺天应时,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四时,吃应季的食物

用食物来调理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误区五:中医 养生 和年轻人没关系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中医 养生 就是老年人的事情,这是错误的

中医 养生 ,就是指通过多种方法颐 养生 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

中医 养生 在于调和阴阳,疏通气血,保证人体的 健康

现代人压力大,工作忙,生活不规律,亚 健康 状态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对于任何年龄的人来讲, 养生 都是不可少的

中药治疗认知误区-三分毒三分药,用药请遵医嘱

中药在治疗一些疾病上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也不能盲目的迷信

使用中药一定要由专业医生指导,并严格遵循剂量用量

切不可贪多,自行增加用药量,这样做容易导致自身健康受到威胁

一、常见中药也不能乱吃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认为中药天然无副作用,所以日常会道听途说的自行购买一些中药服用

在服用过程中,感觉药效不明显,还会自行加大药量

殊不知,这样做十分的危险!是对健康极其不负责的表现

中药在用药前需要由专业医生辨证施治,并严格按照剂量服用,盲目加大药量很可能导致肝肾损伤

如灵芝、玫瑰等中药性质温热,在夏季或是一些本身体质偏热的人群,长期或大剂量食用很可能导致身体上火; 也是很多人经常会泡水喝的中药,因它有不错的补气效果

但长期食用黄芪很可能会导致高血压、食欲不振等异常症状出现; 山慈姑、何首乌以及姜半夏等中药,长期大量服用极易引起肝脏功能损伤,且一旦发生损伤就不可逆;大黄、黄连等苦寒类的中药,长期大量食用很可能会引起胃痛、腹胀等症状

二、3种中药已被《国家药典》禁用,有肾毒性还致癌,别忽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鱼腥草含马兜铃酸,长期吃鱼腥草不仅会导致肾衰竭,还致癌的传言

其实,这个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鱼腥草内含有的并非马兜铃酸,而是和马兜铃酸名字很像的马兜铃内酰胺

这个物质和马兜铃酸完全不同,医学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马兜铃内酰胺具有损伤肝脏、致癌作用

对于爱吃鱼腥草的人而言,日常大可不必担心致癌风险

而传言中的马兜铃酸确实存在于多种中药材中,在日常应该警惕的是真正含有马兜铃酸的物质

马兜铃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中

国际期刊《肝脏病学》上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韩泽广团队的一项研究,研究指出,马兜铃酸可直接导致肝癌发生

研究人员发现,马兜铃酸会导致小鼠肝脏内DNA损伤,摄入剂量越大,引起肝癌的时间越短,且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韩泽广团队认为,马兜铃酸或能和黄曲霉毒素B1进行类比

那么,对于那些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又该如何处理?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很多,包括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细辛等,这些药物一般用于治疗风湿、炎症

随着马兜铃酸致癌性被国际广泛认可,2000年后多个国家都全面禁止马兜铃科中草药的使用

我国药监局从2003年开始禁用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三种中药材,天仙藤、细辛等中草药在用药上必须严格按处方药的标准管理

2012年,马兜铃酸正式被世卫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即明确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多项研究证明,马兜铃酸有肾毒性,并可能会导致尿道和膀胱的癌症

因此,大家在服用中药时,要注意警惕,如若发现含有这3种药材,不要以为是好药,立即停止服用,并去医院检查身体是否受伤

三、中药使用常见的4个误区,别再犯了 在中药使用上,一定要注意避开一些误区,避免因为踏入误区而给健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影响

误区一:中医药就是养生的 不少人认为中药天然无副作用,在日常会当成养生保健品经常食用

这个想法非常错误!“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在中药上也同样适用,食用中药更多时候是为了治病而不是养生,在食用前需要专业医生对症治疗,而不是盲目用来养生

误区二:中药越贵越好 越贵的中药说明越稀缺,但这并不代表疗效就越好

使用中药需要讲究配伍禁忌、一人一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贵价中药,药不对症吃了反而是浪费

误区三:剂量越大,效果更佳 有些人在日常服用几次中药后,没有看到明显效果后觉得是药量不够,甚至会盲目的加大药量,这样做非常危险

大剂量服用中药容易打破身体平衡,易引起慢性中毒出现

误区四: 老药方一定靠谱 我国古代有许多流传下来的经典古方,很多人会盲目的去使用这些古方

中药的药方并非一成不变,专业的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调整用药并对药方进行改良

盲目迷信老药方,很容易会耽误自己正确用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