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烫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4-03-13 03:34:58

烫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核心功效: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功效作用:烫骨碎补即用砂将骨碎补烫至鼓起,撞去毛,制成的药材。烫骨碎味苦,性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的治疗。烫骨碎补可以外用,可治疗跌打损伤、挫闪等疾病。

适宜人群:肝肾两虚者、跌打损伤患者

不适宜人群:血虚风燥者、阴虚内热者

不宜同食-名称:羊肉、羊血、芸薹菜

不宜同食-原因:根据《得配本草》记载,骨碎补忌羊肉、羊血、芸薹菜,考虑与该药物性温有关,而烫骨碎补温补更甚,可能会导致患者热症加重。

食用方法1-名称:煎服

食用方法1-内容:取适量烫骨碎补,与川牛膝、桑寄生、牛大力、杜仲等中药配伍,用水煎服,可用于治疗肾虚、腰腿疼痛等疾病的治疗。

食用方法2-名称:食疗

食用方法2-内容:烫骨碎补可用于食疗,常见煲粥、煲汤。取适量烫骨碎补,与附子、干姜、杜仲、云耳等药材,与猪瘦肉、粳米、淮山等食材配伍,熬煮食用即可。

铜丝草是什么药?有什么作用?能治什么病?

中药材铜丝草又称作“铁丝七”;也有地区称作:铁扇子;
铁丝草;
钢丝草;
猪宗七;
乌脚枪;
功效与作用:
利水通淋;清热解毒。
主治肺热咳嗽;痢疾;黄疸;小便淋涩;痈肿;瘰疬;烫伤。
铜丝草又称作“海州骨碎补”;也有地区称作:石灵芝;
申姜;
毛姜;
中药海州骨碎补为骨碎补科植物骨碎补的根茎。多在4~8月挖取,洗净,除去附叶,鲜用或晒干,或再用火燎去毛茸。铜丝草的功效与作用:
行血活络;祛风止痛;补肾坚骨。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肾虚牙痛;腰痛;久泻。
铜丝草在不同地区叫法不一样,这里选取了两个版本。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自然铜的功效与作用

配骨碎补:骨碎补活血止血,续伤;自然铜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二药相须为用,能活血散瘀而止血,接骨续伤而止痛,用于跌扑闪挫、金疮、损伤筋骨之证。

自然铜泡酒方

原料:

自然铜15克,全蝎10克,蜈蚣2条,鹿衔草、川芎、当归、鸟梢蛇各15克。

做法:

先将以上药物,放入锅中,水煎两次,取汁两次。再将两次所取药汁混合,每日服两次即可。

药膳功效:

本酒是颈椎病患者的养生药酒,坚持每天适量饮用效果好。

【附方】

治打扑伤:自然铜(研极细,水飞过)、当归、没药各半钱。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本草衍义》)

治跌扑骨断:自然铜(煅通红,醋淬七次,放湿土上,月余用)、乳香、没药、当归身、羌活等分。为散,每服二钱,醇酒调,日再服。骨伤用骨碎补半两,酒浸捣绞取汁冲服。(《张氏医通》自然铜散)

治心气刺痛:自然铜火煅醋淬九次,研末,醋调一字服。(《卫生易简方》)

治头风疼痛至甚:黄柏(厚者)半两,自然铜半两,细辛(去叶、土)一分,胡椒四十九粒。上件生为细末,每遇头痛头风发时,先含水一口,后用药一字,搐鼻中,左疼左搐,右疼右搐,搐罢吐去水,口咬箸头,沥涎出为度。(《杨氏家藏方》自然铜散)

治闪腰岔气,腰痛:煅自然铜、土鳖虫各一两。研末,每服五分,开水送下,日二。(《山西中草药》)


治项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仁斋直指方》)

治一切恶疮及火烧汤烫:自然铜、密陀僧各一两(并煅研),甘草、黄檗各二两(并为末)。上四味,一处研细,收密器中,水调涂或干敷。(《圣济总录》自然铜散)

治杖疮:自然铜半两(醋淬七次),乳香、没药各三钱,茴香四钱,当归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温酒调下。(《证治准绳》乳香散)

治倒睫卷毛:木鳖子(去壳)一钱,自然铜五分(制)。上捣烂为条子,(口畜)鼻;又以石燕末入片脑少许,研,水调敷眼眩上。(《证治准绳》起睫膏)

治暑湿瘫痪,四肢不能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川乌头(炮)、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酒浸)。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酒下,觉四肢麻木即止。(《纲目》引《陆氏积德堂方》)

自然铜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0.3--0.5克。

外用:研未调敷。

【宜忌】

阴虚火旺,血虚无瘀者禁服。

《本草求真》:“产后血虚者忌服。”

《本草汇纂》:“中病印已,过服恐泄真气。”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0660 字) 展开全部内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