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

测微量元素硒偏高什么意思

时间: 2024-06-09 23:01:23

测微量元素硒偏高什么意思

测微量元素硒偏高意味着体内硒的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以下是分析:

一、可能导致偏高的原因

1. 饮食习惯:过量摄入富含硒的食物可能导致硒含量升高,如巴西坚果、燕麦、大蒜等。如果一个人长期食用这些食物,硒水平可能会超过正常范围。

2. 补充剂过量:一些人会服用硒补充剂,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然而,过量的硒补充剂摄入可能会导致硒含量升高。

3. 其他疾病或病理状态:一些疾病或病理状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可能导致体内硒含量升高。

二、对身体的影响

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过量的硒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过量的硒还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2. 对肝脏的影响:过量的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等病变。长期摄入过量的硒还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

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过量的硒会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导致头痛、失眠、抑郁等症状。此外,过量的硒还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肌肉无力等问题。

4.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过量的硒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的微量元素硒偏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首先需要减少含硒食物的摄入量,例如海产品、动物肝脏等;其次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因为维生素E可以帮助排出多余的硒离子;最后还可以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硒是指什么意思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    硒元素名称:硒
   作用与应用:在体内硒和维生素E协同,能够保护细胞膜,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微量硒具有防癌作用及保护肝脏的作用。
  主要用于缺硒患者以及地方性疾病-克山病的防治,以及长时间依靠静脉高营养维持的缺硒患者。由于无机硒盐毒性较大,在日本1993年已禁止在食品和饲料中添加,支持采用安全性更高的含硒蛋白、氨基酸等有机形态硒,或富含硒的农副产品。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月需用量50~500 mg。
  儿童10~50 mg。
  亚硒酸钠片每片含亚硒酸钠1 mg,(相当于含硒457 μg)11岁以上及成人每次2片。
  儿童2-4岁,每日一次每次服半片;5 岁,每次服1片; 副作用:服用过量硒可引起中毒,每日最大安全量为400 μg。
  硒的作用:
  硒的作用比较宽泛,如下文详述的多个方面,但其原理主要是两个:第一、组成体内抗氧化酶,能提到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保持其通透性;第二、硒-P蛋白具有螯合重金属等毒物,降低毒物毒性作用。
  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 (原称“抗癌之王”)
  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科学界也认识到硒具有预防癌症作用,是人体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
  

什么是硒元素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作用与应用:在体内硒和维生素E协同,能够保护细胞膜,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微量硒具有防癌作用及保护肝脏的作用。   主要用于缺硒患者以及地方性疾病-克山病的防治,以及长时间依靠静脉高营养维持的缺硒患者。由于无机硒盐毒性较大,在日本1993年已禁止在食品和饲料中添加,支持采用安全性更高的含硒蛋白、氨基酸等有机形态硒,或富含硒的农副产品。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月需用量50~500 mg。   儿童10~50 mg。   亚硒酸钠片每片含亚硒酸钠1 mg,(相当于含硒457 μg)11岁以上及成人每次2片。   儿童2-4岁,每日一次每次服半片;5 岁,每次服1片; 副作用:服用过量硒可引起中毒,每日最大安全量为400 μg。   硒的作用:   硒的作用比较宽泛,如下文详述的多个方面,但其原理主要是两个:第一、组成体内抗氧化酶,能提到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保持其通透性;第二、硒-P蛋白具有螯合重金属等毒物,降低毒物毒性作用。   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 (原称“抗癌之王”)   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科学界也认识到硒具有预防癌症作用,是人体微量元素的“防癌之王”。   美国亚利圣那大学癌症中心Clark教授对1312例癌症患者进行13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每日补硒200 μg,癌症死亡率下降50%,癌症总发病率下降37%,其中肺癌下降46%,肠癌下降58%,前列腺癌下降63%。   200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明示:"硒能降低患癌风险"和"硒可在人体内产生抗癌变作用"。   在我国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已被写入化学教课书(九年级下册96页)以及高等院校医药教材(微量元素与健康262页),"硒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及其DNA R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癌基因的转录,干扰致癌物质的代谢"。   抗氧化作用: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组成成分,每摩尔的GSH-Px中含4克原子硒,此酶的作用是催化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与过氧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可发挥抗氧化作用,是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是维生素E的50--500倍)。在体内,GSH-Px与维生素E抗氧化的机制不同,两者可以互相补充,具有协同作用。   科学证实:正是由于"硒"的高抗氧化作用,适量补充能起到防止器官老化与病变,延缓衰老,增强免疫,抵御疾病,抵抗有毒害重金属,减轻放化疗副作用,防癌抗癌。   增强免疫力:   有机硒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排除体内毒素、抗氧化、能有效的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防止血凝块,清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防止糖尿病:   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防止白内障:   视网膜由于接触电脑辐射等较多,易受损伤,硒可保护视网膜,增强玻璃体的光洁度,提高视力,有防止白内障的作用。   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人体血硒水平的降低,会导致体内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减退,造成有害物质沉积增多,血压升高、血管壁变厚、血管弹性降低、血流速度变慢,送氧功能下降,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然而科学补硒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防止克山病、大骨节病、关节炎:   缺硒是克山病、大骨节病、两种地方性疾病的主要病因,补硒能防止骨髓端病变,促进修复,而在蛋白质合成中促进二硫键对抗金属元素解毒。对这两种地方性疾病和关节炎患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解毒、排毒:   硒与金属的结合力很强,能抵抗镉对肾、生殖腺和中枢神经的毒害。硒与体内的汞、铅、锡、铊等重金属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而解毒、排毒。   防治肝病、保护肝脏:   我国医学专家于树玉历经16年的肝癌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肝癌高发区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于肝癌低发区,肝癌的发病率与血硒水平呈负相关。她在江苏启东县对13万居民补硒证实,补硒可使肝癌发病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史者发病率下降50%。   综上所述,"硒"是人体必需的,又不能自制,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补充200 μg硒,可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高发。世界营养学家、生物化学会主席,巴博亚罗拉博士称:"硒"是延长寿命最重要的矿物质营养素,体现在它对人体的全面保护,我们不应该在生病时才想到它。

补硒的硒的人体含量测试结果

硒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硒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癌、保护肝脏、防衰老、增强免疫等生物学功能。
动物和人所需要的硒主要靠从食物中摄取,而硒的毒性剂量与有益剂量范围很窄,一般在30Ixg/d~400p~g/d之问,低于30g,就表现出硒缺乏症,如出现衰老、心肌炎发病率高及其他遗传疾病。高于上限,导致脱发或头发指甲易断、肠胃混乱、皮肤粗糙、易怒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
市场上有很多富硒食品,一些食品内硒量是否属安全食用量范围,硒在食品中的形态及生物可利用性如何,是各科学研究领域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由于食品中的硒属痕量组分,传统的分析方法有:
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氢化物发生AAS法
但这些传统的方法已难以满足测定灵敏度的要求。且前处理较烦琐、费事。
一种新的探索痕量元素硒的分析技术:
ICP—MS
它为食品中硒的测定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对硒测定条件的选择,探索出一种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稳定、准确的分析方法,用于食品中硒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