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常常在儿童时期出现。据统计,自闭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而在儿童自闭症中,两岁自闭症是早期自闭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两岁自闭症的症状。
两岁自闭症有哪些症状
社交障碍:两岁自闭症的孩子往往缺乏社交技能。他们可能不会回应他人的眼神、面部表情和语言交流,也不会主动寻求别人的注意。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更喜欢独处,不喜欢与他人互动。这种行为表明他们缺乏社交技能,可能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困难。
语言障碍:另一个常见的两岁自闭症症状是语言障碍。孩子可能不会说话,或者只会说很少的词汇。他们可能不会回答问题,也不会主动与他人交流。这种语言障碍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例如,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无法理解别人的指令。
刻板重复:两岁自闭症的孩子往往有刻板重复的行为。他们可能会反复地做相同的动作,例如,拍手、摇头、扭曲手指等。他们可能会固定地玩同一种玩具,或者对某个话题或颜色有过度的痴迷。这种刻板重复的行为可能会妨碍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感官过敏:许多两岁自闭症的孩子对感官刺激过敏。他们可能对噪音、光线或触觉等感官刺激过于敏感,导致他们很难适应环境。这种感官过敏可能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和行为问题。
总之,两岁自闭症的症状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刻板重复和感官过敏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使他们难以适应环境。因此,对于发现自己孩子有这些症状的家长,应该及早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孩子哪些反常表现是因为自闭症?在偌大的世界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静静地、孤寂地在遥远而又漆黑的夜空独自闪烁着,不知如何融入到群体中,临床上将其定义为“自闭症患者”。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有1300万自闭症患儿,其中自闭症儿童已经突破了167万,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专家们认为,自闭症较为特殊,患者发病多在婴幼儿时期,通常确诊家庭中,越有1/3的宝宝在1岁发现,80~90%的宝宝在2岁时才发现问题。
而此时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即使发病也很难被察觉,所以往往与最佳的干预治疗时间错过,影响了痊愈的几率。因此,各位家长还是要多加注意,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
那么,自闭症的孩子到底什么样呢?也许就在你的身边,专家教你一眼辨识。
1、社交障碍
这是自闭症患儿最核心的缺陷,也是最难被识别的,很多父母因为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育不太了解,所以将自闭与性格内向、天生不善交际等混淆。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闭症患儿的社交障碍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形式:
婴儿期(出生-1岁):
患儿对他人的逗弄没有反应,6个月左右很少表现出快乐、愉悦的表情;9个月后经常毫无缘由地大哭或大笑;1岁左右不愿与人贴近,不观察和模仿家人的动作,更不会回应家人的呼唤。
简单可用“六不”来概括:不看、不应、不语、不指、不亲、不随。
幼儿期(1~3岁):
回避别人的目光注视、叫名无反应,对主要抚养者没有依恋心理,即使父母离开也没有表现出焦虑不安、哭泣等焦虑分离的表现,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感,更不会跟同龄儿童玩耍。
学龄期(3~7岁):
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周围亲近人有一定程度的沟通,但是依旧有一种距离感,缺乏与别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而且交往方式往往比较另类。他们依旧习惯于自娱自乐、独来独往。
以上这些都是自闭症患儿们的典型社交表现,可能在婴儿和幼儿时期还不太明显,可是等到学龄期,一踏入到幼儿园之后就能明显看出他们与其他正常孩子的不同。
例如他们经常一个人待在角落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跟其他人分享或者玩游戏,而且经常不听老师的指挥和安排,如果老师强行去命令他们,可能他们就会尖叫、发脾气。
周围人对其的定义都是“孤僻、难相处、怪咖”等。
2、语言交往障碍
这也是判断孩子是否为自闭症的重要依据。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孩子的语言系统是“由低到高”发展起来的,每个人的发育速度不同,所以家长需要区分自闭症诱发的语言交往障碍与“贵人语迟”的区别。
专家认为,说话看似简单,但需要大脑、口腔、喉咙、声带以及其他发音器官之间互相配合,如果那个器官没有发育完全,都可能出现构音障碍。不管这种现象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好转。
如果发现孩子到2、3岁左右,除了发音不清楚,但是与旁人的表情互动、肢体互动、目光交流都没有问题,那么可能就是纯粹的“贵人语迟”,说话天生比较晚,可以通过慢慢的锻炼而好转。
若孩子除了发音有问题,还存在目光闪躲、拒绝与周围人交流、反应迟钝、3岁之后还不能完整地说一句话,只能使用低级词汇等情况,大多是自闭症。
孩子哪些反常表现是因为自闭症?除了上面这两种特征之外,自闭症患儿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经常反复做同一件事情,而且一旦被打扰,就会尖叫、抓狂。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