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绝大多数病人无先兆症状,属于突然发病。少数病人在发病前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对其有错误的认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心肺复苏的误区有哪些!
心肺复苏的误区
1、错把喘息当成呼吸
喘息和正常的呼吸不同,喘息是当患者出现短促吸气并伴有长时间停止的情况,这是心跳停止时常见的一种呼吸方式。很多患者在进入无意识状态之后,还会出现一些微弱的喘息声。一旦出现喘息,要马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术,一刻也不能耽误。
2、按压位置找不对
按压部位是胸部中央肋骨中下1/3交界处。很多人以为是患者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其实乳头的位置会受到性别、年龄、皮肤松紧情况、乳房下垂等因素所改变。所以准确的位置应该是胸部的中央,胸骨中下1/3交界处,垂直胸骨进行按压。
3、是否进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才是主要手段,人工呼吸只是辅助。按压次数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例为30:2,且单次人工呼吸的时间不得长于10秒。在急救时,需要做人工呼吸的情况下,每次吹气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按压次数。
4、误以为按压会导致肋骨骨折
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担心的是按压深度不够而不是过深。在儿童出现心脏骤停的时候,很多家长因为害怕按压会导致肋骨骨折,而选择等医生帮忙抢救。这很容易错过黄金急救时间。
误区一:倒背控水
“控水法”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如牛背马背颠簸、倒挂在树上,腹部冲击……它源于人们对溺水急救的早期探索过程
随着现代心肺复苏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电除颤技术的建立,水控制方法早已被抛弃
现在循证医学已经明确,水控制延迟复苏,加重误吸(如胃反流物质从喉咙进入气管),显著提高了死亡率
从溺水的破坏过程可以看出,对于清醒的溺水者或昏迷但呼吸脉搏仍然存在的人来说,溺水时间相对较短,肺部根本没有吸入水或只吸入少量水,完全没有必要控制水
事实上,无论采用哪种控水方法,控水方法基本上都控制着胃内容物和胃内水,而且很难控制肺内的水
相反,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肺水会吸收入循环,从而提高肺氧合作能力
误区二:溺水者会大声呼救
绝大多数人对溺水的误解:溺水的人会呼救、挥手、大喊大叫、使劲扑腾
简言之,他们会发出求救信号来吸引周围人的注意
在周围的人看来,溺水的孩子没有什么异常
他们会站立,微微抬起头,双手在水中划动,就像潜水一样
对于没有概念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只是在想他在做什么,没有挣扎,没有行为
这种情况也很多
在每个人的印象中,他们并不挣扎
人们真正的溺水状态根本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孩子们
他们不会呼救,他们不会使劲扑腾,他们也不会挥手
这与电视剧中描述孩子们溺水时会大声喊叫的照片大不相同
当孩子们溺水时,他们不会辗转反侧,而是静静地站在水中,半仰着头,意识模糊
在外人看来,他们似乎把头埋在水里潜伏在水里,而不是认为自己溺水了
但他们确实溺水了
他们不会大喊大叫,不会大喊大叫,不会扑腾
你看起来像在玩水
事实上,你在下沉,慢慢死去
误区三:上岸救援必须先控水
溺水者上岸后,首先要判断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状态
没有必要控制水
心肺复苏是急救中最重要的环节,即先吹5次嘴,然后按1分钟胸部
不要因为控制水而耽误心肺复苏的时间
溺水很可能导致心跳骤停
第一次胸部按压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心血管循环系统
溺水很可能导致心跳骤停,第一次胸部按压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心血管循环系统
溺水是一种窒息性心脏骤停,人工呼吸至关重要次救援应在胸部按压前进行
单人施救时要放在胸外按压之前给予
单纯胸外按压适用于心源性心脏骤停
注意事项1.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与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
2.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对心脏骤停患者极为重要,其操作要点包括按压深度要5厘米以上、按压速度至少100次/分钟、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3.胸部外伤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
当发生车祸或坠落时,由于存在肺挫伤、裂伤及开放性伤口等,都不适合胸外按压,这可能造成严重出血、张力性气胸或感染等的发生
4.中枢性疾病患者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
若怀疑患者(伤员)为脑出血、急性颅脑损伤时,也不能采取心肺复苏
判断方法是观察患者(伤员)瞳孔的反应,当瞳孔见光亮即收缩,表明血液中有足够氧气,且可以流入脑部;若瞳孔见光亮毫无反应,仍然散大,表明脑部有严重损伤,要立即终止心肺复苏
5.心包填塞患者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
常见病因如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破裂,主动脉夹层根部破裂引起大量血液流入心包等
这类人群通常存在既往病史,发病时迅速转为休克状态
而胸外按压会造成进一步出血,有致命风险
6.注意患儿有无肢体损伤,以及脊柱和颈椎的损伤,并应做好保护;7.对于有心跳,但无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儿,给予迅速清理呼吸道杂物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而对于心跳呼吸相对稳定的病人给予侧卧位,防止误吸;8.无论怎样的受伤过程,均要及时送往医院,给予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转载:感谢您对祝由网的认可,非常欢迎各位网友转载分享心肺复苏的误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