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民间有“秋冬进补,开春打虎”之说,秋冬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与抗御疾病的能力,为第二年开春之后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少生疾病。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彭玉莹医生介绍,进补不能盲补,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等不同,选择适宜的补品。
若进补不当,或进补过度,反而让健康受损。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冬食补有原则。
秋冬交际人体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尤其是对体虚、脾虚胃弱、或患有慢性疾病者,进补前应先打“底补”,最好先调养脾胃,等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时再施补。
对痰湿质、湿热质等湿浊明显的人群,应先化湿醒脾、祛除湿热,方可进补,避免进补之品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
推荐调理脾胃的药膳:
秋冬交接或初冬时节以平补为原则,忌大补,忌过补滋腻。
进补的人大多体质偏虚、或年高体弱,或患有慢性疾病、或术后康复需要进补,宜采用平补、调补、清补、温补等和缓方式慢慢进行,一般都不宜大补、骤补,药物不可性味太偏,不可营养过剩,不可操之过急。
若过度温补或滋腻,易造成“虚不受补”、“上火”等不适。
食物多选用具有养肺润燥、健脾益气、平补肝肾功效的食物,如栗子、苹果、梨、石榴、葡萄、杨桃、柚子、乌鸡、鸭肉、牛肉、百合、莲子、芝麻、大枣等。
食补方法则以采用药粥或炖品等药膳最佳。
汤特别是炖汤,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使营养成分大多融在汤水里,不容易流失,还易于人体吸收,是进补的良药。
材料:鸡半只,罗汉果半个,银耳1小块,南杏15克,生姜3片,蜜枣1枚。
功效:润肺益胃,润燥通便。
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适用于秋冬交际调理身体
此汤也适用于调理因工作、学习加班、熬夜、过劳、虚火上炎所致乏力、心烦急躁、口干咽痛、大便干结等不适。
材料:灵芝5克,党参5克,龙眼肉3克,瘦肉80克。
炖汤
功效:益气补虚
适用于气虚质或体弱汗多人群调补身体。
材料:红枣5枚,龙眼肉10克,栗子肉50-100克,陈皮1瓣,乌鸡半只。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固肾,养心安神。
适用于阳虚质或脾胃虚寒、气血不足人群,可调治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发呆等不适。
材料:陈皮1瓣,土茯苓15克,茯苓15克,莲子15克,鸡半只,生姜3片,蜜枣1枚。
功效:祛湿化痰,健脾胃
适用于痰湿质或平素容易痰多的人群平补身体,补而不腻。
1.外感忌补
患有外感、咳嗽等疾病时,应暂时停止调补,宜吃清淡饮食,多饮水。
若此时仍大鱼大肉进补,则可能留邪致变。
2.实证忌补
体质偏实者或平时易面红目赤、口苦咽痛、大便秘结等实热偏重者不宜进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