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玩笑话,“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好像一年四季都睡不够一样。
但玩笑的背后,是现代社会确实有无数的人,一年四季都有睡眠问题。
不是睡不好,就是睡不着
中医教您如何应对秋季失眠,拥有一个良好睡眠。
秋天为什么会失眠?
一些人总是想着,白天犯困,晚上睡个好觉就行了。
但事实却是,秋季也是失眠多发期,白天犯困,晚上睡不着,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正常的睡眠,有赖人体的“阴平阳秘”,脏腑调和,心神安定,卫阳正常入于阴。
卫阳通过阳跷脉、阴跷脉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而失眠,又称“不寐”,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证。
在古人的论述中多认为脏腑功能失调,营卫不和,兼之邪气所扰为主要的病机所在。
而经过整个漫长的夏天的耗气伤津、扰乱心神,脏腑功能失调,兼之秋季燥邪为热邪,易伤津液,津液属阴,从而引起阴阳失衡,而出现睡眠欠佳,甚至失眠。
秋乏时节,如何安然入睡?。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四时变化,依据节气特点调整作息时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这提醒我们要顺应天时,将夏天的晚睡早起改为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切忌过劳,这是秋天最重要的养生之法。
适当午睡利于化解困乏情绪。
古人讲究睡子午觉的养生重要性,认为子午之时是阴阳交接,由盛及衰的时刻,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
而且午间作为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适当的午休能缓解机能疲劳。
秋季睡多1小时
若能在秋天多睡1个小时,跟随天地气机变化,收敛气机,藏精补精,既补偿了夏耗,又为冬天养足气血,强身健体。
按揉这组穴位,助您安然入睡!。
用拇指或食指轻柔缓和、环形揉按以下穴位。
缓缓用力,力度由轻到重,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反复5次。
这些穴位有的能安神定志,缓解失眠和秋乏,有的能健脾、培补正气,补益夏天损耗,助您白天精力充沛,晚上安然入睡!。
百会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属督脉,位于颠顶,入络于脑,为诸阳之会,可清头目宁神志、升举阳气。
内关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属心包经络穴,心包经为心之宫城,具有“代心受邪”的功能,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神门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属心经原穴,具有清心泻热,安神定悸的作用。
安眠
在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
为经外奇穴,是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
太白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为脾经的原穴,按揉可激发脾经之经气,更好弥补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的特点。
足三里
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
足三里作为保健的要穴之一,古有常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具有健脾燥湿,扶正培元等作用。
申脉和照海
申脉,位于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为阳跷脉气所发;照海,足内踝尖下方凹陷处,为阴跷脉气所发。
阴阳跷脉可促进一身阴阳之气交通,两者相配,可调节阴阳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