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鸡蛋煮多久能熟(鸡蛋煮几分钟能熟?)

时间: 2023-03-09 07:00:51

鸡蛋煮多久能熟

鸡蛋本身的营养价值是极高的,也是我们身体所必须的。但是我们在食用鸡蛋的时候,应该选择什么方式去食用呢?鸡蛋的做法有很多,可以将它煎炸、煮、汤水等等的做法,若是将它水煮,时间上该怎么把握呢?煮多久才能最大程度上保留鸡蛋的营养价值,下面一起来看看。

鸡蛋煮多久能熟

煮鸡蛋的时间长短,就完全决定了鸡蛋的成熟度,有些人喜欢吃一些流黄蛋,这种蛋还没有彻底煮熟。所以吃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蛋黄直接吸入嘴巴里。这种蛋被称为5分钟鸡蛋,这个时候吃鸡蛋,可以使得鸡蛋的营养价值很好吸收体内。

1、“3分钟鸡蛋”属于微熟鸡蛋,这种鸡蛋是很容易就会肠胃消化的,差不多需要一个半小时就将鸡蛋消化了。

2、而“5分钟鸡蛋”是属于半熟鸡蛋,消化时间也不是太久,在2个小时左右。若是煮的时间越久,那么消化时间也会越加的长,所以想要很好消化吸收,煮鸡蛋的时间不宜太久。

3、“5分钟鸡蛋”下水煮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这个时候鸡蛋是比较嫩的,而且香味也是最浓的。

鸡蛋正确的煮法

我们将鸡蛋的表面清洗干净,随后与冷水一起放入锅中,用中火慢慢煮着,等沸腾之后再持续煮2分钟。等时间到了,将火熄灭了进行浸泡在水中。千万不要着急拿出来,一冷一热会影响到鸡蛋的口感。喜欢吃嫩鸡蛋的人,等水沸腾之后,可以继续再煮六分钟,这个时候蛋黄刚刚凝固好,人体对于蛋白质的吸收效果会更好。

煮鸡蛋时间过长或过短危害大

我们很多人在煮鸡蛋的时候,都不会太注重时间,煮鸡蛋的沸腾时间一旦超过十分钟,那么鸡蛋内部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得肠胃不易消化与吸收。因为蛋白质是含有蛋氨酸的,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那么就会产生硫化物,与铁元素相遇之后就会变成硫化铁、硫化亚铁,从而导致鸡蛋的蛋黄外层呈现黑绿色。这个是会影响到肠胃功能的,导致消化不良。

而半生不熟的鸡蛋就会导致我们腹泻,因为鸡蛋没有完全成熟的话,就会存在细菌。这些细菌就会导致我们腹泻。不仅如此,还会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使得我们精神疲惫。

煮鸡蛋这件事看似很简单,其实这其中却蕴含了很多道理,我们在煮鸡蛋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时间,避免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好影响。

鸡蛋煮几分钟能熟?

鸡蛋煮10分钟能熟,在营养方面,一般水煮10分钟以内的鸡蛋,消化率最高,营养成分基本上没有损失。但是在水中煮的鸡蛋不宜超过10分钟,这时鸡蛋内部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食用后很难被消化,还可能因长时间加热而分解出硫化物,对身体有害,所以煮鸡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较难消化。所以水煮鸡蛋在10分钟以内最好,蛋品中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它会分解出硫化物,它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较多。

煮不熟的鸡蛋危害更大。生鸡蛋不但存在沙门氏菌污染问题,还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产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而鸡蛋一经煮熟,上述两种物质才会被破坏。

煮蛋时还可掌握以下技巧,以防止营养素的流失: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煮前把蛋放人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然后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壳破裂,避免营养素流失。

煮鸡蛋的时候,鸡蛋最好煮得嫩点,即开锅后再煮五六分钟就可以了,此时,鸡蛋的蛋黄刚刚凝固,食用这种状态的鸡蛋,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最高。

鸡蛋煮多久才能煮熟?

带壳鸡蛋要煮多久才熟一般开火后,火比较大的话10分钟就可以了。

生鸡蛋如果带壳煮,凉水入锅,温火提温,烧开后微火煮3分钟,停战后再侵泡5分钟。煮出去的鸡蛋清嫩,鸡蛋黄凝结又青春不老,蛋白质转性水平最好,非常容易消化吸收。

另外,鸡蛋黄中的胆固醇没触碰二氧化碳一旦空气氧化会变成最比较严重的心血管健康威胁之一,因而是对心脏最有利的食用方法。

储存鸡蛋的其他注意事项:

1、存放前不用水洗

鸡蛋也不能用水洗,蛋壳外的保护膜是水溶性的,水洗会破坏保护膜。平时可买干净的清洁蛋,或者买普通鸡蛋在冷藏室里隔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注意隔离

新鲜的鸡蛋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如果在储存过程中与大蒜、韭菜等有不良气味的食物混放,那么鸡蛋就会出现异味,影响食用效果。因此,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