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豌豆,这是大家熟悉的一种豆类食物,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爱吃豌豆,而且我们在平时经吃豌豆能够对我们健康有帮助,是有助于我们健康的,而且吃豌豆还可以帮助大家补充营养,那么具体吃豌豆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看看豌豆的情况。
豌豆是大家熟悉的蔬菜,在平时很多人都爱吃豌豆,但是我们吃豌豆的时候也要注意,应该把豌豆保存好才行,豌豆是容易变质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保存,首先对于没有剥皮的、生的青豌豆不要进行清洗,应该直接放冰箱冷藏。如果豌豆已经剥出来豆粒了,那便适于冷冻,这是在保存豌豆的时候需要注意的。而且对于剥了皮的豌豆来说,我们就要放进袋子里,不需要清洗直接密封,然后平铺整齐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直接冷冻就可以吃了。等搭配要吃的时候,将剥了皮的豌豆从冷冻室放进温室里,大概几分钟后就解冻了。对于冷冻的剥了皮的豌豆最好要在一个月之内把它吃完,是大家可以进行尝试的。
而且在吃豌豆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实际上大家吃豌豆也会存在一定的注意事项,首我们吃豌豆要注意,对于熟的干豌豆尤其不易消化,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情况产生,对我们肠胃负担是比较大的,大家应该小心,同时如果是买的青豌豆生的没吃,不要洗直接放冰箱冷藏;如果是剥出来的豌豆就适于冷冻,最好在一个月内吃完比较好,如果出现变质的情况,这样不利于我们健康,是大家吃要小心的,而且豌豆吃多会发生腹胀,所以说不宜长期大量食用,这是大家吃要注意的。
大家对豌豆比较熟悉,在平时很多人都会爱吃豌豆,而且我们吃豌豆还可以很好的补充营养,这样对大家健康有意义,上面给大家介绍了豌豆的一些情况,我们吃豌豆能起到养生效果,但是也要注意保存好豌豆,是大家吃豌豆要注意的。
豌豆可以长期的保存方法是生冻法。
把豌豆皮剥开,将豌豆剥出后直接放进袋子里,密封好以后,平铺整齐,尽量使每粒豆子都很舒服的平躺下,不要和其他豆子挤在一起。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直接冷冻就行。想吃的时候,拿出来,放在室温自然解冻,大概5分钟就可以用了。
保存豌豆注意:
想要长期保存,那么要选择新鲜的豌豆,挑选哪些看起来比较饱满的,注意豆荚发白的,生虫的不能要,要选择绿色的,鲜艳的。
有的人保存豌豆时,喜欢将买回来的豌豆直接放到冰箱中冷冻保存,这样做,豌豆不去皮,不但占用冰箱的空间大,而且水分也容易流失。
吃的时候,豌豆的口感就会变得又干又硬不好吃,颜色也会变黄、变暗、不好看。而豌豆经过去皮煮制后再保存,不但占用空间小,而且也不会变味发黄,吃的时候和新鲜的一样香。
本期介绍大家最关注的豌豆,欢迎小伙伴们票选下一期的主角。
说到豌豆,很多人就想到了Q弹爽滑的豌豆凉粉,鲜香下饭的豌豆肉末。
豌豆是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原产于中东地区,随着文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很快就扩散到临近国家和地区。
国内外的很多文字中都能找到豌豆的身影,豌豆公主的故事让人想起就忍俊不止。著名的遗传学家孟德尔也是因为种植了豌豆才发现了伟大的遗传学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让世界对遗传学的认识由此跃进了一大步。也许这些传说和故事加上科学研究,让豌豆的种植几乎遍及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
豌豆也是最常见的豆类之一,在国内广受欢迎。虽然几千年来豌豆一直被作为主食和杂豆食用,但是也越来越多的人将豌豆作为蔬菜食用。
一. 青豌豆的营养价值
作为豆科植物未成熟的种子,青豌豆虽然是蔬菜,却具有很多豆类特点,营养价值在一众蔬菜中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高蛋白。 蔬菜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偏低,作为蔬菜的青豌豆蛋白质含量远高于其他蔬菜,100克青豌豆中含5.4克蛋白质。
2. 低脂肪。 豌豆中不含胆固醇,脂肪含量也很低。100克青豌豆仅含0.4克脂肪,100克干豌豆也只含1.1克脂肪。
3. 富含膳食纤维。 100克青豌豆含5.7克膳食纤维,100克干豌豆提升到10.4克膳食纤维。
4. 丰富的维生素。 100克青豌豆能满足人一天44%的维生素C需求、25%的硫胺素/B1需求、20%的维生素K需求、16%的叶酸/B9需求、13%的尼克酸/B3需求、7%的核黄素/B2需求、4%的维生素A需求、以及3%的泛酸/B5需求。
5. 丰富的矿物质。 100克青豌豆就能满足人一天22%的铜需求、17%的锰需求、10%的锌需求、8%的磷需求、8%的铁需求、7%的镁需求、5%的钾需求、3%的硒需求和2%的钙需求。
6. 富含抗氧化物质 。除了抗氧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青豌豆中还含有多种其他抗氧化物质,比如:
二. 青豌豆的健康价值
研究发现,青豌豆对人体有以下8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1. 促进肠道健康。 豌豆中的益生元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提升肠道健康;豌豆纤维也有助于预防和改善便秘。
2. 促进减肥。 丰富的纤维和蛋白含量使得青豌豆有助于增强饱腹感,抑制人对食物的渴望,从而促进体重控制。
3. 调节血糖,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豌豆的升糖指数很低,其中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避免血糖迅速增加。
4. 促进心脏健康。 青豌豆中丰富的矿物质(如镁和钾)、抗氧化物质以及ω-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氧化压力对心脏的损伤,减轻炎症,抑制动脉斑块形成。
5. 促进眼睛健康。 常吃青豌豆有助于预防黄斑变性,主要与青豌豆中丰富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有关。
6. 预防骨质疏松 ,豌豆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组合(特别是维生素K)有助于促进骨骼矿化,预防骨质疏松,增强骨骼健康。
7. 预防癌症 ,主要与青豌豆中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比如香豆雌酚)和皂苷有关。
8. 促进孕妇婴幼儿健康 ,主要与青豌豆中丰富的叶酸有关。
三. 青豌豆与干豌豆
干豌豆是成熟的豌豆种子,营养价值与青豌豆既有相似,也有明显区别。
与青豌豆相比,干豌豆中除了水分减少,维生素C含量也几乎完全消失。
不过干豌豆中的蛋白质含量、膳食纤维含量(特别是孟德尔数过的那种皱皮豌豆,纤维素含量极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大部分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都明显增加。
在生鲜食物无法长时间保存的年代,干豌豆是人们最常用的豌豆存储和食用方式。豌豆常与红豆、绿豆等一起作为杂豆食用,也可以富集淀粉做凉粉食用,还可以发豆芽作为蔬菜食用。
随着生鲜食物储存方式的便利,青豌豆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而干豌豆逐渐退出,不过烤豌豆依然是人们喜爱的小零食。
四. 哪种豌豆更健康?豌豆苗和豌豆凉粉
除了青豌豆和干豌豆,还有几种常见的豌豆食用方式,比如豌豆凉粉、豌豆苗和豌豆尖等。
豌豆凉粉是把豌豆中的淀粉分离出来,用豌豆淀粉制作成的食物,在夏天尤其受人喜爱。
值得注意的是:从营养价值看,豌豆凉粉是一种主食,与红薯/米饭/面条没有太大区别。豌豆凉粉中仅保留了豌豆中的碳水化合物,而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都所剩无几。
豌豆苗和豌豆尖是非常有营养的蔬菜,同时也保留了一些豆类营养特点。以豌豆苗为例,从豌豆种子到豌豆苗,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有人不禁要问:这几种豌豆食物,哪种最健康?
从营养角度,青豌豆和干豌豆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豌豆苗和豌豆尖,豌豆凉粉的营养组成则最单一。
但从实际食用角度,只要搭配合理,这几种方式都能促进健康。干豌豆可像绿豆、小扁豆、鹰嘴豆等其他杂豆类一样吃;青豌豆既可以当蔬菜食用,也可以作为蛋白质来源之一;豌豆苗和豌豆尖作为绿叶蔬菜食用;豌豆凉粉当做碳水主食而不是配菜食用(别拿豌豆蓉和豌豆凉粉不当饭吃!)。
五. 豌豆的食用注意事项
综上,豌豆算得上是健康食物,干豌豆适合与其他杂豆类相互替换使用,而青豌豆则是一种非常营养的蔬菜,有助于抗氧化抗炎症,对人体肠道、胰腺、心脏、骨骼、眼睛等多个器官有积极影响。
要想在日常饮食中通过吃豌豆促进健康,还需要注意以下5点:
1. 对豌豆过敏的人需要根据严重程度可考虑禁食一段时间。
2. 青豌豆和干豌豆都需要烹熟了吃。
3. 建议带皮吃豌豆。豌豆皮是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的主要储存场所,带皮吃更能发挥豌豆的抗氧化抗炎症价值。
4. 加工水平越低的豌豆越健康。无添加的烤豌豆、煮豌豆和炒豌豆都是非常健康营养的食物,但大量油、糖甚至添加剂的加入,营养价值会不断降低。豌豆蓉作为老北京怀旧点心无可厚非,但不宜多吃。
5. 不能用豌豆凉粉和豌豆点心替代豌豆。豌豆凉粉和豌豆黄等豌豆食品/点心虽然带有豌豆的名字,但其中的营养成分已完全不同,不能用来替代干豌豆和青豌豆。特别是豌豆黄由于糖含量极高,加工过程让豌豆蓉豌豆黄里膳食纤维所剩无几,多吃无益。
六. 一周健康晚餐
下面介绍几款既能让我们每天获得充足的营养素,有饱腹感,又能控制体重的快手晚餐。
Day1. 胡萝卜黄椒白萝卜蒿子秆羊肉汤+白焙子
Day2. 奶白菜西红柿豆干汤+杂米饭
Day3. 小白菜西蓝花洋葱豆腐丝面+香菇红椒烧鸡
Day4. 西红柿菜薹冻豆腐汤+蒸山药
Day5. 羊肉汤胡萝卜洋葱土豆炖小扁豆
Day6. 胡萝卜青萝卜洋葱鸡汤面
Day7. 红菜鹰嘴豆豆浆+辣萝卜+白焙子
认真的朋友会发现,这些晚餐是有共同点的,主要是简单的优质蛋白质食品(羊肉、鸡肉、豆腐、豆腐丝、豆浆和豆干),主食(杂米饭、杂豆糊、面条、焙子、土豆和小扁豆),色彩齐全的蔬菜水果(胡萝卜、白萝卜、青萝卜、奶白菜、小白菜、蒿子秆、西蓝花、菜薹、洋葱、黄椒、红椒、红菜和辣萝卜)。
对上班族和家庭而言,晚餐应该是最有条件补充好的膳食纤维等机会。粗纤维食物可以让你的肠道里的好细菌享受高度多样化等营养和提升其生存条件,不管是全谷里的膳食纤维还是蔬菜里的膳食纤维在肠子里遇到好的细菌都能产生有益的短链脂肪酸,极大促进肠脑健康,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
还有要记住的是,不要吃多了!吃多了热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在身体内,往往是增进了你的腰围,还能降低你的免疫力;也不要吃少了,吃少了不仅影响睡眠,饥饿的肠道菌菌们没东西吃可能就要吃你的肠黏液层哟!这种情况下肠漏没准比别人更容易发生。
参考材料: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