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柿子不能多吃,吃多了影响健康

时间: 2023-03-18 03:33:40

柿子不能多吃,吃多了影响健康

柿子是营养非常丰富的一种食物,这种食物对我们健康是有帮助的,而且吃起来的口感也是非常脆爽可口的,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而且吃柿子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不能吃太多,如果我们吃的柿子太多对健康没有好处,一起看看吧。

如果柿子吃的太多了,那么对我们健康是没有什么好处的,首先柿子吃多了会影响钙等矿物质的吸收。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使这些营养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导致这些矿物质缺乏,这样对我们健康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大家吃柿子必须要清楚。同时如果柿子吃多了还会影响食欲。柿子中含糖较多,所以人们吃柿子比吃同样数量的苹果、生梨更有饱腹感,从而影响食欲,并减少正餐的摄入。一般认为,在不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我们还是应该控制吃柿子的量才行了。

而且我们在吃柿子的时候还要注意,一旦柿子吃多了就容易会产生结石的问题。本身柿子含有较多的果胶、单宁酸,上述物质都能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凝胶块,从而形成胃结石,这种疾病对我们健康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而且柿子吃多了容易引发不适。柿子性寒,若食用过多容易产生不适感,导致恶心、呕吐等,对我们的肠胃来说负担是比较大的,所以说不推荐大家去多吃柿子。

吃柿子对我们健康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吃柿子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问题了,我们是一定不能去过量吃柿子的,如果我们吃柿子太多了,那么就容易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反而不利于我们健康,所以说吃柿子必须要控制数量才健康。

柿子吃多了会怎么样

那么柿子吃多了会怎么样?
1、引起肠胃功能紊乱
柿子如果摄入的过多就会引起肠道功能的缭乱,对肠胃是存在刺激的,可能会出现呕吐、反胃、反酸的情况,这种情况建议选择中药进行调理。偶尔多吃一次问题是不大的,但是如果长期的食用,就建议去医院对肠胃做一个全面的检查,严重的时候就需要做胃镜治疗。而且柿子属于寒性食物,过量的使用会使肠胃出现痉挛性的疼痛,也会出现灼烧感。
2、不利于人体的吸收
柿子中有着大量的鞣酸物质,这些物质会在胃酸的作用下,与其它物质结成大小的块状,比如钙物质、矿物质等,这样一来就不利于人体的吸收,反而出现相反的结果,这些营养素就没有办法很好的吸收,造成矿物质缺失。
而且柿子中的含糖量要比其它水果更高,所以吃柿子很容易出现饱腹感,从而影响到食欲,减少正餐的摄入。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够食用柿子的,因为柿子中的单糖都是很容易被身体吸收的,糖尿病患者吃后会加重病情。
3、易诱发胃结石
柿子性寒,如果肠胃有疾病就不能够食用,就算普通的人过量食用之后,都会出现不适,所以肠胃寒凉的患者更是不能够食用。而且柿子中含有着大量的果胶与单宁酸,上述的这些物质都会与胃酸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比较难溶解的凝胶块,这样一来就会形成胃结石,而胃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可能需要手术进行治疗。

柿子能不能多吃呢?

不能多吃。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下:

柿子中含有大量鞣酸和果胶,如果空腹吃掉太多柿子,在胃酸的环境下,鞣酸和胃内的蛋白质会形成不可溶的沉淀,再加上柿子中有大量的果胶和纤维,不能及时排出,就容易形成胃石,引起腹胀、腹痛、梗阻、溃疡等症状,也就是胃柿石症。所以,食用柿子时一定要适量,而且一定不要空腹吃。

扩展资料

柿子的相关明细

据了解,柿子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较少,糖类较多,还有淀粉、果胶、单宁酸、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无机盐,其中尤以维生素C和碘的含量较多,还有瓜氨酸、柿胶酚。

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涩,具有清热、去烦、润肺、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健脾、涩肠、治痢、止血等功效,还能降血压、缓和痔疮肿痛。

人民健康网-柿子好吃,也不能空腹吃

柿子为什么不能多吃

柿子性寒凉,脾胃虚寒、泄泻便溏、体弱多病、病后初愈、产后气虚、外感风寒等人群要少吃或不吃。此外,柿子含糖量较高,会影响糖尿病及慢性胃病的治疗;柿子中的单宁可妨碍食物里铁的吸收,对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治疗不利,因而这些病人最好也不要食用柿子。

扩展资料:

研究证明,柿子与螃蟹同食,会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柿子与酒同食,会影响食物消化,甚至造成肠道梗阻;柿子与牛奶同吃,易形成凝结块,降低营养价值;柿子与海带同食,易导致胃肠道不适;柿子与章鱼同食,可损肠胃易致腹泻;柿子与甘薯同食,易得胃柿石,重则造成胃穿孔危及生命。

人民网-柿子甜美食有不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