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乳是我们在烘焙过程中非常熟悉的一种食物,可以让我们把食物烹饪的更加美味可口,是烘焙的时候不能错过的好选择,不过很多人虽然都吃过炼乳,但是对炼乳并没有太多的了解,那么具体炼乳是什么样的,下面就帮助大家对炼乳进行了解。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购买吃炼乳,不过实际上炼乳也可以自制。而且炼乳是牛奶加热后浓缩的乳制品,在超市有得买,而且我们在吃面包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用到炼乳,可以让食物吃起来更美味,而且这样吃起来不会太干,不过吃的时候也会比较甜,所以我们要小心,这主要是因为炼乳中加入了蔗糖。实际上炼乳就是将牛奶和蔗糖高温加热后,水分慢慢蒸发变成粘稠状态的牛奶。所以炼乳也叫做炼奶。
而且炼乳的吃法也比较多,一般我们都会选择在烘焙的时候用,还可以用炼乳来搭配面包吃,实际上炼乳的吃法还有不少,给大家推荐的就是炼乳红豆汤,将炼乳加入红豆汤中,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方法,它的口感远远吵吵纯粹的红豆汤,而且制作方法极其简单。先将红豆洗干净加水浸泡一夜,泡开后加水,用高压锅压上半小时,直至红豆彻底煮烂后下锅成为红豆汤。然后将炼乳加入到红豆汤中,自己调节甜度,调好后即可食用,这样的食物吃起来味道非常不错,而且还有很强的养生作用,特别是补血益气的功效很强,是我们不能错过的好选择。
吃炼乳是不错的选择,我们经常吃些炼乳很健康,可以帮助我们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而且炼乳的吃法也比较多,上面就给大家介绍了炼乳的吃法,选择把炼乳做出汤品来吃是很不错的选择,推荐给大家的炼乳红豆汤就不错,大家不妨试试。
参照了雀巢鹰唛炼乳的营养成份表和百度出来的结果:炼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磷、钾、镁等营养素,为身体补充能量,具有维护视力及皮肤健康,补充钙质,强化骨骼的作用。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用鲜牛奶或羊奶经过消毒浓缩制成的饮料,它的特点是可贮存较长时间。
通常是将鲜乳经真空浓缩或其他方法除去大部分的水分,浓缩至原体积25%~40%左右的乳制品,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
2炼乳加工时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添加的辅料不同,可以分为加糖炼乳(甜炼乳)、淡炼乳、脱脂炼乳、半脱脂炼乳、花色炼乳、强化炼乳和调制炼乳等。中国以前主要生产全脂甜炼乳和淡炼乳。近年来,随着中国奶业的发展,炼乳已退出乳制品的大众消费市场。但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对鲜奶的浓度、风味以及营养等方面的特殊要求,采用适当的浓缩技术将鲜奶适度浓缩(闪蒸)而生产的“浓缩奶”仍将有一定的市场。
炼乳分类方法很多,主要的如下:
按是否加糖可分为:加糖炼乳(即甜炼乳)、无糖炼乳(即淡炼乳);
按原料乳是否脱脂可分为:全脂炼乳、脱脂炼乳和半脱脂炼乳;
按添加物的种类可分为:可可炼乳、咖啡炼乳、维生素等强化炼乳以及模拟人乳组成的婴儿配方炼乳等。
3
以加糖炼乳制作为例
1.选料:新鲜全脂乳或脱脂乳。
2.预热灭菌: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预热10~15分钟灭菌。杀死原料乳中的细菌、酵母、霉菌及酶等对产品质量有害的微生物。预热也是满足真空浓缩过程的温度要求。
3.加糖:一般在浓缩前,先加入占源料乳15~16%的糖,要选择干燥、洁白、无异味的结晶蔗糖或优质的甜菜糖。如2 000毫升原料乳,可加0.32公斤糖,也可以将浓度约为65%的蔗糖溶液(预先在87℃温度下灭菌),倒入即将浓缩结束的原料乳中,并充分搅拌,或吸入真空浓缩罐中。
4.浓缩: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可利用盘管浓缩罐进行减压真空浓缩,可提高产品质量,其浓缩控制条件为45~60℃,真空度60~720毫米汞柱,加热蒸汽压力0.5~2公斤/厘米2。如果家庭生产,可利用铝锅浓缩,火力越大越好,并不断地搅和,避免料乳结成薄皮粘锅底。待浓缩到40%左右时即停火。
5.冷却。加糖炼乳在浓缩后,不要开始就用低温冷却。要先将浓缩罐(铝锅)中已浓缩的炼乳倒出来,边搅拌边迅速冷却至28~30℃,并保持约1小时,然后进一步冷却至12~15℃。
6.装罐:用手工装罐的炼乳需静置12小时,待排出汽泡后再装罐。要特别注意卫生,防止手接触产品。装炼乳的罐或瓶要在9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10分钟的蒸汽灭菌,也可装罐后用此法灭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