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食用紫苏的有关禁忌讲解

时间: 2023-03-22 16:18:45

食用紫苏的有关禁忌讲解

说到紫苏,很多人肯定都比较了解,因为这是一种我们常见的食材,具有非常好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当然很多人可能对于紫苏的禁忌并不清楚,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讲解实用紫苏的有关禁忌,希望能给各位提供一些正确的参考。

紫苏叶属于温性食材,所以对于火气比较旺盛的人来说不太适合服用紫苏叶,否则的话会导致身体出现不良反应,会有作呕的现象出现,服用之后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虽然紫苏叶泡水喝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不可以长期的进行服用,因为如果长期服用很容易导致体内的真气泄漏,长期服用身体的体质会越来越弱。

对于出现某些病症的人来说也是不适合服用紫苏叶的,特别是属于阴虚方面的疾病更要注意,主要的身体表现为发寒热或者是头痛,那么最好不要服用紫苏叶,而是应该多吃一些具有收敛滋补作用的中药材。

服用紫苏叶时千万不可以跟鲤鱼同食,否则的话会容易导致出毒疮。如果是高热或者是虚火旺盛的病人,绝对不能够服用紫苏叶。

紫苏叶的主要成分就是紫苏酮这类型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在动物的身体会显示出非常强的毒性作用,特别是对肺部的伤害最大。如果这类物质大量的服用之后,肺部很容易出现肺气肿还有胸膜渗出,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死亡,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上介绍的这些有关于紫苏的食用禁忌,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在平时生活中,如果要服用紫苏的话,务必要讲究正确合理的方法,千万不可以错误地服用紫苏,以免造成不良的影响,危害自己的健康,希望本文的讲解可以对大家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1、解表散寒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感冒、咳嗽、头痛等症状,但气虚者最好不要服用。

2、健脾益胃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常与藿香配合使用。

3、行气安胎功效:可用于胎动不安等症状。常与砂仁、陈皮等配合使用。

4、温病、气弱表虚者不可使用紫苏。

5、有阴虚、发寒热、恶寒等症状的患者也不可使用。

6、不可长期使用。

中医提醒:紫苏虽是宝,但2个注意事项,同样要知道

第一次知道紫苏源自于“爆炒田螺”这道菜肴,紫苏特殊的香味能够祛除田螺的泥腥味并为菜肴增香,后来还发现很多人在吃烤肉的时候,也会很自然的拿一片紫苏叶包裹烤肉,直到最近才知道这个紫苏不仅是调味菜品,更是中医上常用的中药材呢!

在中医的眼中紫苏是性质温和且味道偏辛的中药材,主要归入人体的肺经和脾经,并且中医认为紫苏在治疗疾病上有独到作用。

一、祛风散寒,治疗感冒

紫苏味辛而具有发散和行气驱寒等中医药效,如果有畏寒怕冷、咳嗽气短等风寒感冒的症状则可以适度食用紫苏,一般可以将紫苏和生姜、陈皮、藿香等药材配伍,也可以直接用紫苏叶泡水喝,可以帮助风寒感冒患者驱散寒意。

二、解热退烧

紫苏是具备芳香化浊和辛温解表功效的中药材,而中医也认为紫苏是发汗药物的代表,除了风寒感冒患者可以服用紫苏发汗以外,一些发热患者可以通过服用紫苏茶或用紫苏水擦拭皮肤以促进发汗,继而起到缓解头晕头痛等发烧症状。

三、抗菌消炎并增强抵抗力

科学家曾对紫苏叶做了临床的研究,他们在装有葡萄杆菌的试管内注入紫苏的提取物,发现葡萄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也就是说紫苏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的功效,特别是身体虚弱的人服用紫苏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四、促进胃肠蠕动

曾有试验证明紫苏根中的提取物可以提高小鼠胃肠道的蠕动能力,而传统中医也会将紫苏梗和陈皮、鸡内金以及茯苓等药材配伍,用于治疗胃脘胀闷或饮食不思等胃肠不适症状。

五、安胎

紫苏的抗菌消炎、调理肠胃等功效都非常适合孕妇食用,特别是对于有胎动症状的孕妇来说,将紫苏与陈皮等药材配伍后服用可以改善胎动不安和呕吐等妊娠反应。

紫苏的特殊芳香气味有人喜欢有人却很排斥,而事实上紫苏的叶子和紫苏的梗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功效, 那么日常在食用紫苏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2件事先说给你

首先是紫苏禁忌人群: 紫苏可以发汗但不适用于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有乏力、气虚自汗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紫苏,容易加重体虚症状;紫苏可以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食紫苏。

其次是紫苏食用禁忌: 紫苏如果与鲫鱼同煮很容易引发毒疮的问题;不可以过量或长期食用紫苏,因为紫苏中的草酸会在体内形成草酸钙和草酸锌并损伤神经、消化或造血系统;孕妇可以利用紫苏安胎,但孕妇切记不可以过量食用紫苏。

参考文献:

邬时民,《华佗与紫苏》,中国中医药报,2017-02-0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