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菜形状很特别,在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候会从叶腋处长出的芽,而且这个芽长的大小不一样,会慢慢的膨大,儿菜营养丰富也是宴宾席上的美味佳肴。儿菜的做法比较多,有烩、炸、涮、凉拌、作汤、炒、腌、泡等等,今天为大家介绍其中的几种,一起来了解下儿菜的做法吧。
1.儿菜炒肉:材料需要猪后退肉150g、儿菜500g、蒜头一瓣,先把儿菜洗净去皮备用,在把肉和儿菜切成片的样子,然后准备起锅,放入少量的油,先放入肉片煸炒一下,在放蒜头炒一会,差不多的时候加入儿菜炒,炒的时候注意全程不放水哦,所以要注意火候,差不多熟的时候倒入料酒。
2.骨汤儿菜:材料需要菜籽油10g、娃儿菜500g、盐适量、骨汤250g、胡椒粉,先去市场购买回来儿菜,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了,根茎部的老皮和腐坏的地方削掉,在清洗一下,干净以后切片,注意不要太薄了,否则做好后会夹不起来,也不要太厚了,不好看了,大概5毫米左右的样子就行,提前做好的骨汤,没有的话用清水也行。然后将儿菜处理一下,处理就是放入油,放入儿菜翻炒一下,均匀以后就可以放入骨汤里面了。中小火烧到儿菜变半透明就说明已经熟了,加入盐和胡椒粉即可。
3.炝炒儿菜:材料需要食用油50克、干椒4个、花椒4颗、盐适量、熟芝麻适量,先把儿菜一个个拆下来,注意拆的时候要注意别弄的哪里都是,拆下来清洗完毕在切成薄片,干椒切段,起锅,将油热后放入辣椒、花椒爆香,在放入儿菜翻炒就行,差不多的时候加盐出锅,喜欢放熟芝麻可以加一些。
儿菜的做法就介绍到这里,祝由网天然养生专家介绍了儿菜炒肉、骨汤儿菜、炝炒儿菜,相信大家都了解了,专家介绍养生吃儿菜非常好,儿菜有解毒消肿、防癌抗癌、下气消食、利尿除温等等的好处,还可以防治小便涩痛、淋沥不尽、结肠癌、乳腺癌等症状。
儿菜,别名应该叫“胞子芥”。但是本地人,更热衷称它为“儿菜”,这跟它外观设计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大家看到过整棵的“胞子芥”,一定会如梦初醒。我们平时在市场看到的儿菜,其实应该只算得上顶芽一部分。真真正正完备的儿菜,便是粗大的茎部上,一个个芽包逐层围绕,感觉就像很多孩子把当娘的围竖着一样,因此“儿菜”这一名字,是很形象的。
儿菜的营养成分比较高,由于水分含量丰富多彩,因此吃着脆响可口,还伴有一股特殊的芳香。即便有点儿微微的苦涩味,但却意外的朗朗上口,可以说是美味得根本停不下来!【炝炒儿菜】所需资料:儿菜,干辣椒,大蒜,麻椒,植物油,食用盐,味精做法如下所示:
儿菜又叫娃娃菜、娃儿菜等等。学名叫“抱子芥”,芥菜的一种。名字有点奇怪,因为这菜根部粗大,环绕着一个个苞芽,如同无数孩子把娘围绕在中间,一母多子,所以因此叫它儿菜。这菜个头不大,甘甜而不带苦味,肉脆筋少,色彩翠绿,内心洁白,切成薄片炒着吃,口感质嫩,也可以在素炒的时候加点红辣椒点缀下,微辣也不错的口感。
准备食材:
儿菜300g 菜籽油适量 盐少许
制作步骤:
1. 儿菜洗干净,切片。(如果觉得儿菜皮影响口感,可以直接去皮再切片。)
2. 锅中倒入适量的菜籽油,待油熟烫之后,下入儿菜片。
3. 儿菜炒至熟透之后,关火加入少许盐就可以了。
素炒儿菜在四川属于家常菜,只有冬天才有的应季菜。这菜除了可以清闷,炒肉片,炒腊肠,金汤鱼片,鸡汁儿菜,蘸水儿菜,还可以清炒,味淡更鲜美。其实,我特别喜欢儿菜做泡菜,入泡菜坛子3天,然后就可以取出切片,加点辣椒油稍微拌均匀下就可以吃了。口感脆嫩,炒菜更开胃,还可以做泡椒鱼,没有尝试过听同事说味道很好,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下泡儿菜制作的泡椒鱼。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