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吃鸡肉的注意事项及挑选保存(新鲜鸡肉怎么保存 新鲜鸡肉如何保存)

时间: 2023-03-26 17:20:14

吃鸡肉的注意事项及挑选保存

鸡肉大家都吃过的吧,营养物质丰富,也是我们比较首选的一种食材,鸡肉好消化好吸收,而且吃法有很多,可以补充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你知道吗,吃鸡肉的注意事项以及挑选和保存这些小常识是很重要的哦,一起来看看小编的这些介绍吧。

食用鸡肉要注意什么?

1鸡肉性温,多食容易生热动风,因此不宜过食。

2鸡屁股是淋巴腺体集中的地方,含有多种病毒、致癌物质,因此不可食用。

3鸡肉中的磷含量较高,为避免影响铁元素的吸收,患者在服用补铁剂时暂时不要食用鸡肉。

吃鸡肉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一些不适合的人群要注意少吃或者是不吃,吃鸡肉要合理搭配,也要注意如何挑选和保存的哦,以免购买到不新鲜的鸡肉,下面的这些挑选和保存的方法是一定要记住的哦。

如何挑选鸡肉?

挑选鸡肉当然是越新鲜的越好,怎么识别鸡肉的新鲜度呢?一般刚杀完的鸡肉,鸡肉表层是附有弹性的,用手指轻轻按下去它会自动弹起来,这样的鸡肉就极为的新鲜,反之如果鸡肉看起来比较硬,毫无弹性的则已经不新鲜了,还有一个最好的识别方法,看看鸡的眼睛,如果眼珠凹陷进去了,这样的鸡肉千万别购买。

鸡肉如何保存?

保存鸡肉的方法特别简单,如果有冰箱则可以使用冷藏法,将鸡肉切成块后,用保鲜膜打包后,放入冰箱冷藏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冰箱的家庭,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将鸡肉用保鲜膜包好后,放置阴凉处,能被风吹到的地方,不过建议鸡肉最好当天食用。

关于吃鸡肉的注意事项以及挑选和保存等一些问题,大家都知道了吧,可以看出的是鸡肉的营养物质丰富,还可以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对于提高免疫力有好处,在食用的时候,一些注意事项是一定要遵守的,希望这些小常识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的哦、

新鲜鸡肉怎么保存 新鲜鸡肉如何保存

1、我们可以将整只鸡放置保存在家里冰箱的冷冻区,这样可以放置3个月保持不坏,冰冻的时候可以用袋子将鸡装起来,防止冰箱撺味,另外如果空间足够,建议不要切成小块冷冻保存,否则容易流失营养。

2、还可以将鸡处理好后,使用家用抽真空机将鸡放入袋中抽真空保存,然后放置在阴凉避光的地方,可以实现短期保存。

3、还可以用盐涂抹鸡肉,杀菌消毒入味同时放在阴凉避光通风的地方进行风干处理,这样处理的鸡肉可以长久保存,同时吃起来别有风味。

4、还有一种保存且风味独特的方式是卤制,卤制的鸡肉更加好吃,同时浸泡在卤水中的鸡肉由于隔绝了空气,不易变质,可以保存更加长久,同时建议卤水存放在陶器或者瓷器中,放在阴凉的地方,这样可以有效延长保质时间。

鸡肉的营养价值及吃法 鸡肉的食用禁忌

鸡肉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种肉类,鸡肉的吃法有很多,味道都很可口,鸡肉的脂肪含量比较低,常吃也没那么容易长胖,营养价值很高。
鸡肉的营养价值及吃法
多吃鸡肉,有助于抗冻防病,而且味道也很适合全家老小一起吃。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俗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吃鸡,是古人眼中最好的滋补方式。

鸡肉的功效:

1、温补驱寒

无论是天气变冷前或寒冷时,适时增添衣物固然可以保暖,但这时来碗热腾腾的鸡汤,一喝瞬间身体就会变得较温暖,比较不怕冷。有些补汤如姜母鸭、十全大补汤比较燥热,体质偏热的人吃恐会有反效果,而鸡汤属于温补会比较适合。

2、降血压

鸡肉连续5年被评为年度最佳综合饮食,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原主任张晔介绍说,鸡肉中含有丰富的精氨酸,这种氨基酸的神奇之处在于:能辅助清除血管斑块,是血管的清道夫;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辅助调节血压的功效;精氨酸,还能在人体内转化成一氧化氮,有助于平滑肌的舒张,在能够维持血压稳定性物质中排名第一。

3、抗病防感冒

鸡汤需要长时间炖煮,熬出相当精华的补汤,鲜嫩的鸡肉极具营养可提升免疫力,再加上熬煮过程中会释放一种氨基酸,可以阻止发炎时白血球活跃的情形,增加抵抗力,舒缓感冒症状。

4、补肾养肾

冬天想要养肾补肾的话,建议可以利用鸡汤来进补,可以改善腰酸背痛、手脚冰冷、频尿、夜尿等等问题。

5、增肌减肥

鸡肉是高蛋白低脂肪肉食,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蛋白,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还有辅助增肌减肥的功效,是减肥人士、健身达人的常吃肉食,也更适宜中老年人。

6、防骨质疏松

鸡汤除了富含维生素B之外,还可以可滋阴调经,健脾,此外还含有钙质,可预防骨质疏松。
鸡肉的食用禁忌
1、鲤鱼

鸡肉甘温,鲤鱼甘平。鸡肉补中助阳,鲤鱼下气利水,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鱼类皆含丰富蛋白质、微量元素、酶类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鸡肉成分亦极复杂。

2、鲫鱼

野鸡与鲫鱼相克。鲫鱼属甘温,性热,为下气利水,而野鸡甘酸微寒,为补中益气健脾,故两者性味功能皆不相合。鲫鱼与野鸡肉皆含有各种氨基酸及酶类激素、微量元素等,故两者不宜同煮,因其生化反应较为复杂。

3、李子

鸡肉与李子相克,食则拉痢。解救吃鸡尿白。李子为热性之物,具有生津利水、清肝涤热、活血化瘀、益肝坚肾之功效,鸡肉乃温补之品,若将二者同食,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4、菊花

一般来说鸡肉和菊花同食,会产生中毒反应。不能一起食用。一起食用可能会出现胸闷、呕吐等症状。解救:细辛一钱,川莲五分水煎服。

5、糯米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所以一些脾胃亏虚、经常腹泻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食疗效果,但与鸡肉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糯米鸡是一道蒸菜。其加工温度为100℃,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新的有害物质。糯米鸡还有蛋白质互补作用,所以,只要不是过量食用或存放后不洁食用,一般不会产生身体上的不适。

6、大蒜

大蒜性辛温有毒,主下气消谷,除风、杀毒。而鸡肉甘酸温补,两者功用相佐,且蒜气熏臭,从调味角度讲,也与鸡不合。古典《金匮要略》中就有“鸡不可合葫蒜食之,滞气”的记载。

7、芝麻

芝麻能滋补肝肾,养血生津,润肠通便,乌发。但与鸡肉同食同时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8、芥末

这两种食物如果同食后,会伤元气。因芥末是热性之物,鸡属温补之品,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最好的鸡汤补方
鸡汤食疗方,既能滋阴补阳,还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病,提高免疫力。

黄精黑豆炖鸡

原料:取黄精15克、黑豆50克、枸杞5克、鸡半只、生姜、料酒适量

做法:

1、光鸡洗净、斩件、飞水;

2、黑豆洗净、浸泡;黄精、枸杞冲洗。

3、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水九分满,武火煮15分钟后改文火炖煮45分钟,加少量食盐调味即可。

方解:黄精,因进食其根能充饥,古将其称为芝草、“仙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提取物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能降压、降糖、调理血脂、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黑豆补肾利水,与黄精、鸡肉同炖,可调理五脏,补肾益精,平补润而不燥。
鸡肉巧搭配
吃法:鸡肉可炖汤、红烧、小炒,食用方法多样,但搭配的好,营养价值更高。

1.鸡肉+板栗

鸡肉补脾造血,栗子健脾,更有利于人体吸收鸡肉的营养成分,也有利于提高鸡肉的造血机能等功效。

2.鸡肉+人参

人参大补元气,止渴生津。鸡肉含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素。两者同食有填精补髓、活血调经的功效。

3.鸡肉+金针菇

金针菇富含鸟苷酸盐,结合鸡肉中的肌苷酸盐会释放出谷氨酸钠;又有菌固醇、膳食纤维、多酚类、矿物质,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吸收,又有抗氧化能力,可以保护血管,辅助降压,也有益于大脑。

4.鸡肉+女贞杞子

女贞杞子炖乌鸡,有较好的滋补作用,对于秋冬干燥季节,肝肾阴虚出现目暗不明、视物不清、腰酸、遗精、耳鸣耳聋、头晕眼花等症状都有较好疗效。

5.鸡肉+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汤炖汤不仅味道鲜美、气味芳香,脾虚浮肿、食少无力、肺痨咳嗽、盗汗、带下、产后无乳、月经不调、风湿痹痛、水肿等有一定的作用。

6.鸡肉+黄芪

黄芪炖鸡具有特别好的养心、补气的效果,是各种想补气的人的理想佳肴,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这道药膳补益功效好,性质也很温和,不像人参炖鸡那么燥热,老人孩子都可以吃。

鸡肉的保存方法有几种呢

鸡肉的保存分为活鸡肉和鲜鸡肉两种肉质的保存方法。
1.活鸡肉:家庭购买鲜活鸡可让服务人员宰杀,如果需要长时间的保存,可把光鸡擦去表面水分,用保鲜膜包裹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冷冻保鲜,一般可保鲜半年之久。
2.鲜鸡肉:鸡肉在肉类食品中是比较容易变质的,所以购买之后要马上放进冰箱里,可以在稍微迟一些的时候或第二天食用。剩下的鸡肉不要生着保存,应该煮熟之后保存。鸡肉可单独炖、蒸、煮熟后食用,或与其他蔬菜、肉一起炒、炖、炸后食用。
鸡肉的选购:
1.活鸡的选购:在选购鲜活鸡时,可将鸡的翅膀提起,如其挣扎有力,双腿收起,鸣声长而响亮,有一定重量,则表明鸡活力强。此外鸡的鼻孔干净而无鼻水,头羽紧贴,脚爪的鳞片有光泽,鸡囊无积水,口腔无白膜或红点,不流口水者为健康鸡。如果鲜活鸡提起时挣扎无力,鸣声短促而嘶哑,脚伸而不收,肉薄身轻,则是不健康的鸡,不宜选购。
2.鸡肉的选购:新鲜的鸡肉肉质紧密排列、颜色呈干净的粉红色而有光泽,皮呈米色、有光泽和张力,毛囊突出。不要挑选肉和皮的表面比较干,或者含水较多、脂肪稀松的鸡肉。
鸡肉的食用方法:
1.鸡屁股是淋巴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储存病菌,病毒和致癌物的仓库,应弃掉不要。
2.鸡的肉质内含有谷氨酸钠,可以说是“自带味精”。烹调鲜鸡时只需放油、精盐、葱、姜、酱油等,味道就很鲜美。如果再放入花椒、大料等厚味的调料,反而会把鸡的鲜味驱走或掩盖。但买回的冻光鸡由于没有开膛,常有一股恶味儿,做时可以适当放些花椒、大料,有助于驱除恶味儿。
3.鸡肉用药膳炖煮,营养更全面。带皮的鸡肉含有较多的脂类物质,所以比较肥的鸡应该去掉鸡皮再烹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