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羊脂的功效与作用(羊脂白玉的功效与作用 羊脂白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时间: 2023-03-30 19:50:32

羊脂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羊脂的营养价值羊脂的功效与作用羊脂的方剂羊脂的做法羊脂的食用方法羊脂的食用禁忌性温、味甘功效具有补虚,润燥,祛风,化毒的功效

禁忌人群外感不清,痰火内盛者均忌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羊脂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中药材,它主要是羊类动物的脂肪油,在补虚、润燥、祛风、解毒上都有很好的调理治疗作用。那么大家对于羊脂的药用价值、功效、注意事项、食用方法上又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平时的养生用药上有所帮助。

羊脂的营养价值

含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及硬脂酸,也含少量的肉豆蔻酸;不饱和脂酸主要是油酸,也含少量的亚油酸。

羊脂的功效与作用

性温、味甘,具有补虚,润燥,祛风,化毒的功效。治虚劳羸瘦,肌肤枯憔,久痢,丹毒,疮癣。

①《千金·食治》:"生脂:止下痢脱肛,去风毒,妇人产后腹中绞痛。"

②《日华子本草》:"治游风并黑皯。"

③《纲目》:"熟脂:主贼风痿痹,辟瘟气,止劳痢,润肌肤。杀虫,治疮癣。入膏药,透肌肉经络,彻风热毒气。"

羊脂的方剂

①治产后诸病羸瘦:生地黄汁一升,生姜汁五升,羊脂二斤,白蜜五升。上四味,先煎地黄汁,令余五合。下羊脂煎,减半。次下姜,次下蜜,令如饴状。空肚,酒一升,取煎如鸡子大,投酒中饮,日三。(《古今录验方》地黄羊脂煎)

②治虚劳口干:羊脂如鸡子大,醇酒半升,枣七枚(擘),合渍七日,取枣食之。(《千金方》)

③治卒汗不止:牛、羊脂,温酒频化服之。(《外台》)

④治诸久痢不差:羊脂、蜡、阿胶各二两,黍米二升。上四味,合煮作粥,一服令尽。(《千金方》)

⑤治妊娠下痢:羊脂如棋子大十枚,温酒一升,顿服之,日三。(《千金方》)

⑥治赤流肿丹毒:以羊脂煎了,摩之。得青羊脂最良。(《千金方》)

⑦治小儿口疮:羊脂煎薏苡根涂之。(《活幼心书》)

羊脂的做法

羊脂核桃粥

食材:粳米50克、核桃20克、羊脂20克、白砂糖20克

做法:

1.将羊脂置于锅中,熬炼成油备用;

2.每次取1~2食匙油;

3.羊脂油、核桃肉、粳米,加适量清水同煮至成粥;

4.加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羊脂的食用方法

内服:烊化冲;外用:熬膏敷。每次约10-15克

羊脂的食用禁忌

《随息居饮食谱》:"外感不清,痰火内盛者均忌。"

“是药三分毒”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在养生方面,无论是这个药材具有多大的作用,都要结合自己的体质情况才用药,建议大家在食用前最好遵循医生的建议。最后,小编提醒大家,因为羊脂属于热性食物,因此如果有痰火内盛的人群是不适合食用的,希望大家要注意。

羊脂白玉的功效与作用 羊脂白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羊脂玉是阴阳调和的产物,代表着和谐,羊脂玉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磁场,这种磁场能够趋吉避凶,给人们带来一种积极的正能量。经过雕刻打磨的羊脂玉能够和人体形成一个电磁场,促进人机体协调运转。羊脂玉含十多种微量元素,如金、银、硅、锌、铁、硒、镁、锰……等等。长期把玩羊脂玉这些微量元素就会慢慢进入人体,达到保健效果。

2、羊脂玉性平稳,能够美容养颜,滋阴补阳,相传杨贵妃含玉镇暑,慈禧则终生以玉枕为伴,两人皆是气色样貌绝佳的女子,可见玉石养颜一说是有实据可考的。

3、羊脂玉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用就是能够防辐射,羊脂玉中的矿物质能够吸收掉辐射,羊脂玉可以屏蔽有害的电磁波对人体的损害,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这一点对于天天面对电脑的上班族来说真是非常有益了。

和田玉羊脂白玉的功效

羊脂白玉具有强大的磁场,能够带给人正能量。并与人体形成一个良性的电磁场,促进人机体协调运转。羊脂白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佩戴羊脂白玉饰能将这些微量元素吸收进体内,进而促进身体健康。
羊脂白玉还具有防辐射的功效,羊脂白玉中含有一种矿物质,这种矿物质能够吸收有害健康的辐射,同时可以增强佩戴者的免疫力。

白芙雅澳洲羊脂皂里面的羊脂有什么作用?

据科学家验证羊奶羊脂中,富含纳米级羊脂白玉因子,能够快速被皮肤底层吸收,补充肌肤营养的同时,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合成,有美白的功效,富含钙、锌、硒等多种矿物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祛除皮肤黄气!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