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常喝商陆粥可有效缓解肝硬化腹水

时间: 2023-03-30 23:08:51

常喝商陆粥可有效缓解肝硬化腹水

商陆粥是用中草药商陆制作的一款粥。商陆、红枣、大米是这款粥的主要食材,商陆也叫作章柳、牛大黄、王母牛、山萝卜、见肿消等,商陆的根是一种传统的重要,可以帮助通大便和小便,还具有逐水、散结的功效,商陆可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外敷治痈肿疮毒。

常喝商陆粥可有效缓解肝硬化腹水

商陆粥用的是商陆制作的,商陆在新疆、西藏、青海和内蒙古少见,其他省份比较多。商陆粥主要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和预防。肝硬化晚期,临床常见皮肤干燥,面容灰黄,可有轻度黄疸,肝脏可能缩小,脾脏明显肿大及贫血,因门静脉高压常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现腹水以及下肢水肿。如果肝脏损害严重可出现昏迷,则是危险症候。肝硬化在腹水期采用商陆粥食疗,可以减轻症状。

商陆粥的功效

商陆粥最大的好处就是通利大小便、利水消肿。商陆粥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但是,人们服用商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商陆有小毒,用量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但不得过量,不宜久服,孕妇忌服。商陆有小毒,用量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但不得过量,不宜久服,孕妇忌服。

商陆粥

原料:大米150克,红枣10枚,商陆10克。

做法:

1.将商陆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汁;红枣洗净,去核;大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时,捞出沥干备用。

2.坐锅点火,加入适量清水,下入大米、药汁、红枣、用小火慢煮至粥成,即可盛出食用。

商陆辨别方法

我们制作商陆粥,肯定要选择优质的商陆来熬粥的,那么如何选择商陆呢?我们来看几个注意的地方,商陆为倒圆锥形淡黄色或灰褐色根茎,叶中脉在叶背突起;总状花序,小花白色或黄绿色。浆果为扁球型,成熟后为黑色。

商陆粥用的是商陆的嫩叶制作的,商陆在春夏季节采摘、洗干净入睡焯烫,然后再用清水浸泡漂洗,去除苦涩之味。商陆在我们的生活中吃法也是比较多的,可以凉拌,也可以炒菜吃,或者大家在煮粥的时候放一些进入,不但清香可口,还可以帮助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防治疾病。

肝硬化晚期吃什么好 ?饮食和生活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推荐食疗方如下:
茵陈幷红枣五味粥做法:茵陈10克用纱布包好,入炖杯,加水80毫升,煎25分钟,去茵陈,留汁幷液。
大米100克、茵陈药液、红枣10个(去核)、五味子5克同放锅内,加水5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后改文火炖40分钟。
用量:1次/日,吃粥100克/次。宜常食。功能:滋养肝肾,益气生津。主治肝硬化。
香佛莱眼粥做法:香椽、佛手各9克水煎,滤汁去渣,入炒莱菔子(研末)15克。粳米100克及适量水,共煮粥。
用量:分2次/日服。功能:主治肝硬化表现为气臌者。商陆粳米粥做法:商陆5~10克用水煎汁,去渣,入粳米50~100克至药汁中煮粥。
用量:分2次/日温服,l剂/日。功能:通利大小幷便,消肿。主治肝硬化。
肝硬化的治疗方法,还是以古方茶为最佳:
古方茶我国的国粹,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时间,它所总结出来的精华,根本不是西医可以比拟得了的,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

商陆科的药用价值

商陆根入药,有通二便、泻水、散结的功能,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痈肿、恶疮。
【药用部分】美商陆的根部。
【化学成分】美商陆中含美商陆皂甙B,E,G及组胺,γ-氨基丁酸,商陆毒素,商陆甾醇(phytolaccasterol),花生酸(arachid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油酸(oleicacid)和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等。
【药理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美商陆水溶性物质具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呕吐,抑制呼吸及循环。其抗肿瘤作用机理与商陆一样。
【性味功能】商陆味苦、辛,性寒。有毒。有逐水,解毒的功能。
【主治】用于水肿尿少,腹水胀满。其根肉质,用以治疗皮肤癌、肺癌、脑肿瘤等症。外用于治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等。
【药方选录】
(1)治疗下肢丹毒:商陆9g,五灵脂9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马齿苋30g,车前草30g,水煎服。   (2) 治疗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商陆5g,粳米50~100g,将商陆用水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

江苏治疗肝腹水的中医!悬赏50分!!!我所有的分数了!!

肝腹水又名顽固性腹水,治疗上难度大。因此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如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国医学对治疗此病有很多方法,归结起来为“攻补二法”,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扶正固本,化淤通络,健脾益气,滋补肝肾,滋阴温阳与运脾利湿相结合。常用的方药:胃苓汤加减、舟车丸、九头狮子草、甘牛散等是以攻泻为主;当归、白芍、地黄、枸杞、首乌、山萸肉、鳖甲、沙参、玉竹、石斛、丹参、红花、赤芍、黄芪、黄精等则以扶正固本、滋补肝肾为主,二者兼用,效果尚好。有条件者还可采取腹水回输术、胸导管体外引流、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等外科手术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对肝硬化腹水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顽固性腹水可选用泻下逐水药,从大便中排出多量的水分,往往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有慢性胃肠疾患、呕血及便血病史、肝昏迷患者,均不宜应用。
建议你在当地找中医的肝病专家治疗。网上的东西是不能随便采用的。
仅供参考

肝硬化腹水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病因病机5辨证分型6治疗 6.1疗效标准6.2分型治疗6.3专方治疗6.4老中医经验6.5用药规律6.6其他疗法6.7其他措施 附:1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穴位 1拼音 gān yìng huà fù shuǐ

2英文参考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3概述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在我国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引起。西医对本病的研究较早,但在治疗方面仍属一个难题,一般采用护肝、利尿、腹腔穿刺放液术、手术治疗等,疗效尚不满意。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的“鼓胀”或“单腹胀”范畴。早在《内经》中即有鼓胀证状和治疗的记载。《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并提到用鸡矢醴及针刺治疗。《金匮要略》中论述更具体。如肝水的症状:“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肋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金元医家对鼓胀的病因病机各有所主。如刘河间在《病机十九条》中提到“皆属于热”;李东垣在《兰宝秘藏》中则指出“皆由脾胃之气虚弱”所致;朱丹溪则认为是“湿热相生,清浊相混,隧道壅塞”之故。至明清时期,对本病的研究不仅对症状、鉴别诊断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在治疗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如明代李梃《医学入门》中认为:“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张景岳则提出了“治胀当辨虚实”的方法。历代医家的大量理论和实践为后世研究本病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近代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是从50年代开始的,最早的临床文章见于1955年。1959年即有中医辨治的大样本观察资料出现。自此以后,本病的中医中药治疗日益引起重视。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从50~90年代,据110篇文献资料统计,累计病例达5386例。通过临床探索和大量的临床经验的反复积累,证实中医中药在消除腹水,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质地变软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目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大多在80%以上。

近年来,在取得较满意疗效的基础上,又开展了一些实验研究。如证实肝硬化虚证与血清锌、铜、铁含量密切相关,因而在肝硬化的治疗中,虚证患者应多选用些含锌量高的中药,为本病的辨证用药提供了客观依据。

4病因病机 根据历代医家论述和现代认识,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感染黄疸,积聚失治及感染血吸虫等。其病位在肝,但根据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大多数医家认为其发病机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积于腹内而成。现将病机归纳分述如下:

气滞湿阻 多因五志过极,饮食所伤,肝脾不和,升降失司,浊气充塞;或肝失条达,经气痹阻,气壅湿阻;或气滞中满,脾胃运化失职,致水湿停留,积久不化,痞塞中焦而成本病。

湿热蕴结 嗜酒过度,饮食不节,滋生湿热。脾胃损伤,积久体阻 衰,脾虚则运化失职,酒湿与热毒蕴滞不行;或睥不健运,升降失常,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化热,热留为湿,湿热壅结而成本病。

瘀血阻滞 黄疸积聚失治,湿热蕴积肝胆,治疗不当,日久湿热伤脾,水湿停滞,肝失疏泄,气血瘀阻而成本病。

脾肾阳虚 感染血吸虫等,治疗不及时,内伤肝牌,脉络瘀阻,清浊不分;或饮食不节,脾阳虚衰。脾败则不能制水,水湿泛滥,损伤肾阳,肾阳不足则气化不利而成本病;慢性肝病日久,内伤肝睥,累及肾脏,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肾虚则气化不利,水浊血瘀壅结而成本病。

肝肾阴虚 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或房劳过度,损伤肾阴,致元气亏虚,清浊相混,气道壅塞;或病久不愈,肝脾两伤,累及肾阴,以致水气停留不化,瘀血不行;或攻下逐水太过,伤津耗液,以致肝肾阴虚。

一般来说,早期多属肝脾的气滞和血瘀,腹水形成则多属气湿凝滞,阻于肝脾之脉络,形成本虚标实;末期多累及肾,而又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之别,或两者并见。

5辨证分型 综合各家经验,现归纳为以下五型:

1.气滞湿阻 此证为本病初起。腹大胀满,胁肋胀痛,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嗳气无力,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腹胀按之不坚,胁下痞块。苔白腻,脉弦缓。

2.湿热蕴结 此证为水湿内蓄而热化。腹大坚满拒按,脘腹撑胀,烦热口渴,目肤发黄,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不欲饮食,嗜卧。舌红苔黄糙,脉弦数。

3.瘀血阻滞 此证属实胀之重症。腹大坚满,腹壁青筋暴露,胁腹攻痛,面色黧黑或唇色青紫,颈部胸部可见蜘蛛痣,肝掌,小便不利,大便色黑。舌紫红,有瘀斑,脉细涩。

4.脾肾阳虚 此证为寒水内蓄。腹大胀满,人暮为甚,纳呆食少,精神疲乏,面色萎黄不泽,形寒肢冷,小便清而短少。舌质淡紫胖,脉沉细。

5.肝肾阴虚 此证多因久病瘀热,伤津耗液,病重之症。腹大坚满,甚则青筋暴露,胁胀刺痛,形体消瘦,面色黧黑,口唇青紫,肌肤不泽,心烦口干,齿鼻衄血,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质红绛,少苔,脉弦细而数。

6治疗

6.1疗效标准

治愈:腹水、黄疸完全消失,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肝脾明显回缩变软或稳定不变,肝功能恢复正常,体力恢复,可从事一般工作,停药后半年以上未复发者。

显效:腹水、黄疸消退,主要症状消失,体力明显恢复,肝脾稳定不变,肝功能明显改善者;或已达临床治愈标准而于半年内复发者。

有效:腹水、黄疸明显消退,症状、肝功能均有改善者。

无效:治疗半月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均无改善,或进一步恶化或死亡者。

6.2分型治疗

(1)气滞湿阻

治法:疏肝理气,燥湿健脾。

处方: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甘草6克。

加减:腹胀尿少甚加莱菔子、沉香、车前子、通草;腹硬满,口干便秘加山栀、茵陈、大黄、金钱草;胁下胀痛甚加青皮、佛手、香橼;胁下刺痛加丹参、姜黄、三七。

用法: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80例,治愈28例,显效13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7.5%。

常用成方:柴胡疏肝汤、平胃散。

(2)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处方:茵陈30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猪苓30克,泽泻15克,郁金12克,枳壳12克,防己10克,大黄10克。

加减:热毒炽盛减白术,加大青叶、板蓝根、虎杖、蒲公英、车前草;大腹撑胀加枳实、沉香、莱菔子;小便不利加玉米须、商陆、陈葫芦、蟋蟀粉;神志模糊者,先服清营汤,加安宫牛黄丸。

用法: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102例,治愈14例,显效28例,有效26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为66.7%。

常用成方: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消化丹、清营汤。

(3)瘀血阻滞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逐水。

处方:丹参30克,当归12克,红花5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赤芍20克,穿山甲10克,牡蛎30克,白术10克,青陈皮各10克,泽泻15克。

加减:胁下症块刺痛加姜黄、莪术、三七、地鳖虫;小便不利加猪苓、商陆;形体消瘦乏力加太子参、黄芪;吐血便血,上方停用,改用仙鹤草、地榆炭、生地炭、紫珠草、茅根、大小蓟草、三七、蒲黄等。

用法: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67例,显效32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5%。

常用成方:桃红四物汤、化瘀汤、人参鳖甲煎丸。

(4)脾肾阳虚

治法:健脾温肾,化气行水。

处方: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白术12克,干姜5克,附子10克,肉桂5克,茯苓12克,泽泻15克,猪苓30克,山萸肉10克,刘寄奴12克,鬼箭羽12克,甘草6克。

加减: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加济生肾气丸;腰酸,怕冷加鹿角胶、仙灵脾。

用法: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106例,治愈8例,显效30例,有效37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为70.8%。

常用成方:附子理中汤、五苓散、济生肾气丸、附桂八味丸。

(5)肝肾阴虚

治法:滋肾养肝,凉血化瘀。

处方:沙参15克,麦冬20克,生地30克,当归15克,枸杞子20克,川楝子10克,鳖甲10克,牡蛎30克,党参30克,三棱1O克,莪术10克,赤芍12克,鸡内金10克,枳壳10克。

加减:内热口干舌绛少津加石斛、花粉;午后潮热加银柴胡、地骨皮、龟版;小便短赤加猪苓、茅根、通草;齿鼻衄血加水牛角、茜草炭、丹皮、仙鹤草。

用法:1日l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137例,治愈7例,显效26例,有效39例,无效65例,总有效率为52.6%。

常用成方:一贯煎、杞菊地黄丸。

6.3专方治疗

(1)消症丸

组成:?虫、炮山甲各100克,水蛭75克,大黄5O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5克,每日2至3次,2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上方共治疗40例,治愈Ⅲ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

(2)黄芪丹参黄精丸

组成:黄芪、丹参各20~30克,黄精、鸡内金、板蓝根、连翘、败酱草各15~20克,白术、茯苓、郁金、当归、女贞子各12~15克,紫河车2~5克。

用法:每1日剂,水煎服,或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每日3次。

疗效:上方共治疗105例,治愈45例,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5%。

(3)益气化积解毒汤

组成:黄芪、丹参各20~30克,白术、茯苓、郁金、当归、生地各12~15克,泽兰叶、鸡内金、板蓝根、败酱草、黄精各15~20克,紫河车4~10克。

用法:上药除紫河车外,水煎,分2次服;紫河车研末装人空心胶囊中,每次另服2~5克,亦为每日2次。

疗效:上方共治疗96例,治愈40例,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6%。

(4)腹水汤

组成:益母草60克,茅根3O克,苍术30克,白术30克,牛膝30克,防己45克,山药15克,陈葫芦30克。

用法:水煎,饭前服用,1日3次。

疗效:上方共治疗20例,腹水全部消失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

6.4老中医经验

姜春华医案

曾××,男,46岁。初诊日期:1978年12月30日。患者有肝硬化病史6年,1977年底觉腹胀。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两次住院,先用利水药,继则放腹水。现症见腹大如箕,脐眼突出,青筋暴露,畏寒肢冷,头颈胸臂等处有蜘蛛痣,低热口渴欲饮,饮后更胀,便秘,尿少而赤,舌苔黄糙腻,舌质淡胖,脉弦沉。实验室检查:锌浊度20单位,麝浊度20.6单位,总蛋白6.3克%,白蛋白1.65克%,球蛋白4.65克%,Y球蛋白25%。腹围106厘米。此系脾阳虚衰,水湿困聚于中,隧络阻塞,瘀热与水互壅。欲攻其壅,恐元阳暴脱;峻补其虚,虑难缓标急。治惟温阳通泄一法,攻补兼施,标本同治。

处方:红参6克(另煎代茶),黄芪60克,白术30克,炮附片9克,干姜3克,陈葫芦30克,生大黄9克,大腹皮子各30克,枳实9克,虫笋30克,廑虫9克,泽泻15克,赤芍12克,茯苓皮15克,茅根30克。

服药7剂,小便量从每天500毫升增至1500毫升,大便日泻3次,腹胀顿松,腹水渐退,知饥能食。又服7剂,大便每日2次。小便正常,腹围减至8O厘米,诸症好转,改用补中益气活血法调理。肝功能复查:锌浊度8单位,麝浊度10单位,总蛋白6.3克%,白蛋白4克%,球蛋白2.3克%。y球蛋白20%93年后随防,情况良好。

按:此例肝硬化腹水系脾阳虚惫,中气内衰,这是病理的一方面;而瘀热壅结与水湿互阻,这是病理的另一方面。姜老综合体与病的相反病理,采用温扶脾阳,大补元气与清热泄水,活血化瘀同用,将人参、附子、黄芪、干萋、白术与大黄、瘙虫、虫笋、赤芍、茅根配伍,寒热同炉,补泻兼施,取效卓著。这是取仲景寒热补泻并用之法而治现代错杂之病,古为今用,证明中医的理论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6.5用药规律

从110篇临床报道中,筛选出49首治疗本病的自拟方,其用药达112味,现把用药频度在100例以上者列表如下: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药   物
≥1000
26~29
茯苓、白术
501~1000
11~21
赤芍、黄芪、当归、泽泻、丹参、党参、陈皮、白芍、萸肉、生地。
201~500
5~13
木香、鳖甲、车前子、茵陈、枸杞子、马鞭草、茅根、郁金、黄精、莱菔子、大枣、熟地、大腹皮、水红花子、猪苓、柴胡、厚朴、枳壳、刘寄奴、鬼箭羽、土茯苓、二丑粉、连翘、黄柏。
101~200
4~8
山药、山栀、山楂、附子、败酱草、沙参、麦冬、牡蛎、陈葫芦、蝼蛄、苍术、苡仁、三棱、莪术、地鳖虫、桃仁、泽兰叶、大黄、水蛭、鸡内金、首乌、川芎、板蓝根、香附。

从上表可知,用药频度最高者为健脾益气,化湿利水;其次为活血补气,养阴柔肝;再次为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健脾温肾,消滞开胃,滋肾养肝,凉血化瘀。由此可见,治疗本病当分标本,急则治其标,化湿利水,活血逐水为主;缓则治其本,健脾温肾,益气养阴为主。从整体上看,则又着重在后者,符合本病的临床特点。医者关键在于权衡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而选用攻补两法。此用药之规律与临床治疗基本吻合。

6.6其他疗法

(1)针灸

取穴:主穴:三阴交、曲池、肝俞、脾俞、中脘、章门、足三里。配穴:心悸失眠加内关、神门;尿少加阴陵泉、关元;纳差加胃俞;腹水加肾俞、水分、三阴交。

操作:每次选主穴3~4个,配穴随症加取。背部穴针刺得气,轻 *** ,施补法,1分钟即去针。腹部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20分钟。四肢穴用中等度 *** ,施平补平泻法2分钟,留针20~25分钟。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疗效:上法共治疗50例,治愈23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

(2)单方验方

①五四丸

组成:大枣、桃仁、黑豆、白矾、陈面无堿馒头各四两。

用法:将黑豆蒸熟,大枣去核,白矾研细,将五味药共捣成泥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每日3次,21口为一疗程。

疗效:上药治疗8例早期肝硬化,近期疗效满意。

②人王冬虫夏草菌丝制剂

组成: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丝。

用法:装于胶囊中,每次2~3克,每日3次,3月为一疗程。

疗效:上法治疗肝硬化腹水17例,其中腹水消失12例,减少5例,全部有效。

③葱白合剂

组成:新鲜葱白10根,芒硝10克。

用法:上药共捣成泥,外敷于脐部,上盖塑料薄膜及纱布,用橡皮膏固定,每日一换。

疗效:上法治疗40例,腹胀消失,尿量明显增加14例,自觉症状减轻,尿量增加26例,全部有效。

④山辣椒

组成:新鲜山辣椒全草或根。

用法:上药捣烂敷于肝或脾区,面积5×5cm2,厚度1cm,上盖薄膜塑料,用胶布固定。敷药时间10~12小时,见局部皮肤发红起泡即除去。待水泡大至一定程度,常规消毒后,穿刺放液,创面涂龙胆紫,以防感染,15天后可敷第二次。

疗效:上法观察50例,治愈24例,显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

6.7其他措施

一般措施:适当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注意补充蛋白质糖及脂肪饮食。

宜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配用腹腔穿刺放液术,放液速度宜慢,每次放液量不超过3000毫升。

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显著而肝功能代偿尚好时,可行脾切除术,以纠正脾功能亢进。

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穴位 风水 、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

水分 疾患等: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水肿,腹水,肠炎,肾炎,呕吐,不嗜食,绕脐腹痛,肠鸣,泄泻...

食窦 ,黄疸,脾泄下注,大便失禁,胸满气喘,胁痛不止,腹水,肝区疼痛,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咳嗽,痰饮...

大仓窬 疽,癃闭,现代又多用三焦俞治疗胃炎,肠炎,肾炎,腹水,尿潴留,神经衰弱,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腰肌...

命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