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甲亢病人常喝抑亢粥清肝养阴

时间: 2023-03-31 01:41:07

甲亢病人常喝抑亢粥清肝养阴

抑亢粥是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而研制的一款中药药膳。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来说,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了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机体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增多、体重减少等病症,而且还会伴随其他的视力下降和眼突等症状,因此,抑亢粥是专门针对这类患者熬制的一种粥。

甲亢病人常喝抑亢粥清肝养阴

抑亢粥用的是玄参、牡蛎、贝母、粳米这几种食材一起熬煮成的稀粥,玄参是一味既能养阴又能清热的药,用于阴虚内伤之发热;也能用于外感发热。玄参常与生地同用。临床应用上玄参与生地的功效相类似,但药力不如生地,应用范围也不及生地之广。生地能滋养五脏之阴,以肝肾为主;玄参能滋养肺胃之阴,以喉肺为主。玄参对肺支气管炎症,咽喉炎、扁桃体炎,不论急性慢性实证虚证都能使用。

抑亢粥中的贝母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较强,且有润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抑亢粥还用到了牡蛎,牡蛎可以强肝解毒、提高性功能、净化淤血、恢复疲劳、提高免疫、促进新陈代谢,所以,用这几种食材一起熬制的抑亢粥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抑亢粥

配方:玄参15克,牡蛎20克,贝母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玄参、牡蛎、贝母一同放入砂锅中煎汤取汁去渣,再放人粳米,煮成稀粥服食。

功效:清肝养阴。

用法:每日1剂,作早晚餐服食。

抑亢粥适合每天喝,而且可以在早餐或者晚餐时候喝,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着非常好的疗效。抑亢粥做法简单,选用优质的食材,熬出的粥效果也会更好。但是,甲亢患者也不能完全依赖抑亢粥来治疗疾病,如果甲亢比较严重,不去医院及时治疗,会引起消瘦、甲亢性心脏病,严重者甚至死亡。

甲亢病人的饮食禁忌有哪些?昆明中研甲状腺医院能行吗?

甲亢的患者的饮食禁忌是限制高碘食物,比如虾、螃蟹、紫菜、海带等,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洋葱等,建议患者可以吃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帮助缓解病症。甲亢的饮食禁忌有(1)忌食物刺激生葱、大蒜、辣椒都是强刺激性的食物,忌给高度兴奋的甲亢病人食用。(2)忌吃萝卜萝卜食人后可产生硫氰酸盐,其在人体内很快转变为硫氰酸。(3)忌吃肥腻食物甲亢患者虽食欲亢进,但消化功能差,营养吸收不良。(4)忌大量补碘甲亢患者不是缺碘所致,故忌多吃海鱼、海藻等食物。只要是正规公立医院都是可以的。

甲亢病人吃什么好

甲亢患者吃什么能吃好甲亢饮食原则是宜进清淡含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及营养丰富的瘦肉、鸡肉、鸡蛋、淡水鱼等,同时应予以养阴生津之物,如银耳、香菇、淡菜、燕窝等。此外,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对甲亢病人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食用的食品中,海带,紫菜,海白菜,海鱼,虾,蟹,贝类含碘丰富.碘过量对病情不利,表现为:(1)加重甲亢:由于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长期服用碘剂,可以加重甲亢,甚至可发生碘源性甲亢.(2)对治疗不利:进食过多的碘,还可能使甲状腺组织硬化,造成病情迁延不愈,影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碘过量使搞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时间延长,治愈率下降,,过量补碘后甲亢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治愈药下降到20%~35%.因此,甲亢患者应避免吃海带,紫菜,海鱼等含碘食物,而且含碘的中药如海藻,昆布等均要禁止食用.病人用盐应食用无碘盐.如为加碘盐应将加碘盐经高温炒一段时间后食用,让碘挥发.甲亢病人在服药期间及饮食上应注意:(1)禁忌辛辣食物:辣子,生葱,生蒜;(2)禁忌海味:海带,海虾,带鱼;(3)禁忌浓茶,咖啡,烟酒;(4)保持心情平静,防劳累.根据中医理论,中医治疗甲亢标本兼治,成功解决了甲亢所致的粗脖、突眼等众多难题,有效消除了甲亢症状、甲状腺肿或肿大、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结节等疾病。调整了机体的脏腑功能,对恢复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尤其是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甲亢的中医治疗标本兼治不仅可以巩固疗效还可以防止甲亢的复发。由此可见甲亢的中医治疗是非常好的选择。甲亢的中医治疗是甲亢患者的理想选择,但是为了保障治疗的效果和自身的安全,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也非常的关键,这也是患者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