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人参须的营养价值人参须的功效与作用人参须的做法人参须的食用方法人参须的副作用人参须泡水喝好吗功效具有健脾、安神除烦、养颜等功效
禁忌人群阴虚者忌服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气虚之人
人参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熟知的高营养补品,而人参须则是人参的根须部位,相比于人参的根部人参须的营养价值同样很高,但药效是较为温和的,因此比较适合体质较弱需要滋补的人群食用,相较于来说食用方法也很多样,可以煲汤、煮粥、泡水、直接咀嚼等等。那么大家对于人参须的的具体作用以及食用禁忌上了解多少呢?
人参须的营养价值
人参须中总皂甙含量为11.52%,总皂甙元含量为2.07%,其中人参二醇(panaxadiol)占35.04%,人参三醇(panaxatriol)占39.68%,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占9.88%。生晒参须中总皂甙含量为8.28%,其中属原人参二醇类的皂甙含量为4%,属原人参三醇类的皂甙含量为1.63%,属齐墩果酸类的皂甙含量为0.48%。红参须中总皂甙含量为5.9%,其中含有人参皂甙(ginsenoside)-Ro、Rb1、-Rb2、-Rc、-Rd、-Re、-Rf、-Rg,以-Rb1和-Rb2的含量较高。又含一新的多肽,命名为RGHP-ⅡB2,系33肽,相对分子质量为3380。还含14种氨基酸,以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含量最高。
人参须的功效与作用
1.参须对于肿瘤患者有好处
参须有很好的抗肿瘤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肝癌病人来说,服用了人参须糖浆后就可以很好地降低肿块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2.参须可以治疗咳嗽吐血生津
参须对于呕逆有好处,同时也有很好的止渴作用,同时参须还有很好的益气功效,可以,止渴以及生津。
3.参须的头养颜功效
参须可以补血,也可以养血、同时也可以补气益气还能滋阴补阴对于女性来说常吃参须有很好的养颜功效,还可以抗衰老。同时参须也有很好的安神镇定作。
4.参须的健脾功效
参须对于脾气虚弱的人有好处,对于运化无力而造成的一些脘腹胀满或者是食欲不振或者是肢倦乏力等症的都有很大的好处。
5.参须还可以安神除烦
参须富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这样就可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也可以镇静安神,对失眠的人有帮助,同时参须也有很好的消除疲劳的功效。
人参须的做法
菊花参须果冻
选择水1千克,蒟蒻果冻粉50克,细砂糖160克,菊花60克,参须60克;
首先将水加入菊花和参须煮至沸腾,然后过掉菊花和参须,然后将蒟蒻果冻粉以及细砂糖搅拌混合,缓缓的倒入容器中,然后继续拌匀,再加入小火加热,煮到砂糖与果冻粉完全溶解后熄火,趁热倒入模型中,等到半凝固,然后再将各种水果放进去定位,果冻完全凝固时即可。
人参须的食用方法
内服:煎汤,1~3钱。
人参须的副作用
参须其实是生晒参的根须,一般未制过,性偏凉,功用为益气为主;麦冬是养阴药,两药合用益气养阴,对于体质偏虚的人较好,对于体制偏热的人,长期用当会出现热盛的情况。
人参须泡水喝好吗
是补气的最佳补品,但只适合气虚之人,如果阴虚的人服用了,还到加重病情了。
读完上文中小编的详细介绍后,大家一定对人参的相关知识有了新的了解,因此大家在日常食用上一定要注意正确的食用方法。最后,小编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因为人参须同样属于大补的食物,因此在食用上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刚开始就过量的食用,不然不会对身体起到较好滋补的效果,还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您好,人参须的性味主治见上楼的回答。从中医取类比象的角度来讲,参须可入药,补养的功效略同于主干,但效力差得多。另外,因为参须是人参的侧根,在土中有很强的延展生长的能力,所以它的疏通经络的功效比人参主干好很多。如果单味药用来保健的话最适合气虚虚弱不是太重又有经络不通的人士使用。也可配入其它药味中组方合用,会有更好的效力。
红参须对心、脑血管有调节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博出量,使脑血流由下降转为正常。可扩张周围血管,对整体的冠状动脉、脑血管、眼血管也有扩张作用。
对外周血液循环的刺激,改善心脏衰竭的状况。有抑制癌细胞增长的作用,有抗氧化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红参须有多种滋补效能。对与控制糖尿病有很好的作用,红参须含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和类似胰岛素作用的物质,其中人参皂苷能改善高血糖,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扩展资料:
口服宜忌:
宜:红参为偏热性,具有振阳之力,特别适用于气弱阳虚的人士服用,如常感头晕眼花、气喘无力、年老力衰、病后体弱者,或妇女失血过多,手术后,特别适于服用。秋、冬季节适宜服用。
忌:但阴虚火旺、高血压未受控制者、则不宜服用。心脏病患者在服用前,也最好咨询医师的意见。阴虚火旺、补气养阴、在夏季更适宜服用西洋参。
——红参须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拼 音】Ren Shen
【英文名】Ginseng
【功 效】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主 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萎、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性味归经】 甘微苦,温。1《本经》:「味甘,微寒。」2《别录》:「微温,无毒。」3《本草备要》:「生,甘苦,微凉;熟,甘,温。」 入脾、肺经。1《本草衍义补遗》:「入手太阴。」2《本草汇言》:「入肺、脾二经。」 3《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钱,大剂0.3~1两;亦可熬膏,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实证、热证忌服。1《本草经集注》:「茯苓为使。恶溲疏。反藜芦。」2《药对》:「畏五灵脂。恶皂芙、黑豆。动紫石英。」3《药性论》:「马蔺为使,恶卤咸。」4《医学入门》: 「阴虚火嗽吐血者慎用。」5《月池人参传》:「忌铁器。」6《药品化义》:「若脾胃热实,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闷,噎膈便秘,有虫有积,皆不可用。」
【药物配伍】配黄芪、甘草,甘温除大热;配附子,治阳气暴脱;配干姜,温中散寒;配柴胡,扶正祛邪;配麦冬,益气生津。
【别 名】人衔、鬼盖(《本经》)、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吴普本草》)、地精(《广雅》)、百尺杵(《本草图经》)、侮腴、金井玉阑、孩儿参(《纲目》)、棒棰(《辽宁主要药材》)
【处方名】红参、白参、白糖参、白干参、生晒参、别直参、高丽参、朝鲜红参、朝红参、东洋参、山参、野山参、参须、红参须、白参须、参条,吉林参。
【商品名】 野山参,又名野山人参、野参、山参、吉林野参,为野生之人参;品质优良,以生长年久、浆足、芦长、体丰满、纹细而成螺旋形、须带珍珠疙瘩、坚韧、不易断者为佳。 老人参:野山参中生长数十年乃至数百年者,品质最优。 园参:又名秧参,为人工栽培之人参。 移山参:又名移山人参。将幼小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园参移植于山野而长成之人参。 池底参:移山参挖取遗漏者又经多年长大之人参。 籽扒参:将园参种子撒于山野,使其自然生长,经过10年后起土挖出之人参。 吉林参:又名吉人参、吉林人参、鸡林人参、鸡林参。为产于吉林之人参。产量大,品质优。 长白参:又名长白人参。为产于长白山之人参。 国产人参:为我国国内生产之人参。 进口人参:为从朝鲜、日本等国进口之人参。 朝鲜参:又名朝鲜人参、高丽人参、高丽参、丽参。为产于朝鲜之人参。多为栽培品。 东洋参:又名日本人参。为产于日本之人参。多为栽培品。 红参:又名生蒸参。为园参经刷洗、笼蒸等加工后,晒干或烘干而成者。以身长、体圆、无抽沟、红棕色、微透明者为佳。 边条红参:又名边多参、条参、石柱参。红参的一种。条形美观、体长、径圆、芦长、身长、腿长、无细支根。原产于辽宁省宽甸石柱沟,故又名石柱参。 生晒参:又名生晒人参。为人参趁鲜洗净,略晒,用硫磺熏过,再晒干者。以外表灰黄色、断面白色、无破痕者为佳。 全须生晒参:又名全须生晒人参。为须根全部保留的生晒参。 下须生晒参:为除去小须根、保留主根及大支根的生晒参。 白干参:又名白杆参、泡光参。为鲜人参洗净,刮去外表皮,略晒,使其变软,用线绳捆扎成人体形状,再晒干剪去线绳即成。 大力参:为鲜人参洗净,置沸水中煮片刻,晒干或烘干即成。 掐皮参:用骨片将人参表面刺成小凹点,再经加工即成。 皮尾参:为移山人参的幼小者经由加工生晒参的方法制成。 白参:又名白人参。为移山参或较粗大的园参洗净并刮去表面粗皮,在糖水中浸润,然后晒干而成。以个大、色白、皮老而细、纹深、长芦、长须、无破痕、不返糖者为佳。 白糖参:又名糖参。为个体瘦缩、浆汁不足的多种鲜参,经过扎孔、浸糖、烤干等多种工序加工而成。 朝鲜红参:又名别直参。为朝鲜人参加工成红参者。 朝鲜白参:为朝鲜人参加工成白参者。 人参条:为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加工而成。 人参须:又名参须。为人参的细小支根加工而成。 人参片:为人参经焖润、切片、晒干等工序加工而成。 人参粉:为人参洗净,晒乾,除去头芦,然后碾成的细粉。 红参须:为按照加工红参的方法制成的人参细支根。 红直须:为红参须中较粗大者。 红弯须:为红参须中较细小者。 红混须:为红直须和红弯须的混合品。亦即未将红直须和红弯须分拣开来的红参须。 白参须:为按照加工白参的方法制成的人参细支根。 白直须:为白参须中较粗大者。 白弯须:为白参须中较细小者。 白混须:为白直须和白弯须的混合品。亦即未将白直须和白弯须分拣开来的白参须。 参须尖: 为人参在加工过程中切下的较细碎段。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茎(人参芦)、根茎上的不定根(人参条)、细支根与须根(人参须)、叶(人参叶)、花(人参花)、果实(人参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北部的深山中。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1园参 9~10月间采挖生长6年以上的人参。用镐细心的刨起,防止断根和伤根,去掉泥土,再行加工。新鲜品称「园参水子」。新鲜的移山参称「移山参水子。」 2野山参 5~ 9月间采挖。用骨针拨松泥土,将根及须根细心拔出,防止折断,去净泥土、茎叶。新鲜品称「野山参水子」。
【拉丁名】药材Radix Ginseng原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
【炮制方法】糖参类:除去芦头,切段即可。红参类:除去芦头,切段。或以湿布包裹,润软后切片,晾干。
【考 证】 1陶弘景:「人参,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俗用不入服,乃重百济者,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次用高丽,形大而虚软,不及百济,实用并不及上党者。其为药切要,亦与甘草同功而易蛀?」唯内器中密封头,可经年不坏。人参生一茎直上,四五叶相对生,花紫色,高丽人作人参赞曰:「三丫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树相寻?树叶似桐,甚大,荫广,则多生阴地。」2《植物名实图考》:「人参,昔以辽东、新罗所产皆不及上党,今以辽东、吉林为贵,新罗次之;三姓、宁古塔亦试采,不甚多,以苗移植者秧参,种子者为子参,力皆薄。」
【生药材鉴定】 1园参:又名秧参。主根(参体)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芦头)长约2~6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有稀疏的碗伏茎痕(芦碗)及一至数条不定根。支根2~6条,末端多分歧,有许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 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园参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红参:主根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7~2厘米,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大纵皱,环纹不明显,有支根痕。根茎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味微苦。 二、边条参:性状同红参,惟一般以根茎较长,身长径圆,支根较长为特点。 三、糖参:主根长约3.5~12厘米,直径0.6~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细根痕迹。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有时韧皮部附近有淡黄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甘而微苦。 四、白人参:性状同糖参,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脆。 五、生晒参:主根长约3~10厘米,直径约0.3~2厘米。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而仅留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茎及须根者,称「全须生晒参」。 六、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根痕。其它性状与生晒参近似。 七、掐皮参:主根长约5~15厘米,直径约1.2~2.5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断面白色,气香,味甘微苦。 八、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己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味苦。 园参商品,均以身长、支大、芦(根茎)长者为佳。支瘦小、芦短、糖重者为次。主产吉林,其次为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 2野山参:又名山参。主根短祖,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多具二个主要支根,形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光滑,俗称:」圆芦「。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析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点)。全体呈淡黄白色,皮细、光润。气香浓厚,味甘微苦。由于加工不同,商品野山参有生晒参、糖参、掐皮参3种。其性状除全形外,均与相应的园参商品相似。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3移山参:体形似野山参,但主根下部往往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加工商品同野山参。 4朝鲜人参:产于朝鲜的人参,习称朝鲜人参,又名别直参、高丽参。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之分,而以红者为优。 A、朝鲜红参加工法与国产红参相同。体较足壮,上生双马蹄芦与肩齐,单芦的名「独碗芦」,中部皆深陷,边缘甚整齐,质坚硬。主根长约6~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顺纹,上部或显黄衣,全体显纵棱。支很多弯曲交叉。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发亮,有菊花纹。香气浓厚,味甘微苦。 B、朝鲜白参:芦头与园参相似,体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须根大部除去,质松泡。断面有圆心。稍有香气,味甘微酸。
1、使用人参泡水喝具体的方法一是用3克左右的人参加3克左右的枸杞,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沸水,后再加上盖子闷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饮用。
2、二是将适量的人参和黄芪加在一起泡水喝,这两者都有补气的功效,一起食用补气效果更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