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肝退黄胶囊用法用量,通过口服送药,如果是成年人,一次需要4粒,而且每日三次口服。在用药期间一定要注意好饮食调整,饮食上不能够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还需要定期到医院做相关的复查,通过复查能够观察到病情的恢复情况,也能根据复查结果做针对性的调整,使病情尽快得到控制。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名称】:护肝胶囊
【品牌】:华丹
【主要成分】: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绿豆、微粉硅胶
【功能与主治】: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规格】:每粒装0.35克。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褐色的粉末;味苦。
【批准字号】:国药准字Z10960038
【服用方法】: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贮存】密封。
【包装】0.35g×40粒/盒×300盒/件
【生产企业】: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该病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重、易反复。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57.68%。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该病的药物和方法,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项迫切任务。
护肝胶囊承载着吉林华康药业全体员工对广大肝炎患者的关爱被隆重推出。护肝胶囊以柴胡、茵陈为君药,柴胡疏少阳经之邪又调达肝气、升郁结以升清气;茵陈清肝胆经湿热,利胆退黄以泄湿。
板蓝根治天行热毒兼凉血之功,清热解毒凉血为臣药,三药功专力宏。佐药五味子,气阴双补,有养肝护肝之效。使药猪胆汁清肝凉胆,绿豆粉清热解毒兼健脾养胃。全方相须相使、刚柔共济,共达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祛湿健脾之效。
护肝胶囊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小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很容易被黄疸这个疾病缠绕,临床上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不过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除的。那么新生儿黄疸怎么退的快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些下这方面的知识,另外再给大家介绍一个药物,急肝退黄胶囊。
1、功效如何
各种引起肝炎的病因都可因同时出现黄疸而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种: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的感染,其他嗜肝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的感染、化学毒物的损伤(如四氯化碳)、酒精损伤、药物(雷米封、利福平、降血脂药物)损伤、自身免疫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影响、血脂代谢异常(脂肪肝)等,这些原因都可导致肝细胞发生弥漫损害产生肝炎,同时出现黄疸,在临床上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药物中急肝退黄胶囊的疗效比较好。
2、功能主治
急肝退黄胶囊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棕色的粉末;味苦。其主要成分有茵陈、黄柏、板蓝根、白茅根、苍术、郁金、秦艽、蒲公英、车前草、黄芩、麦芽、大黄、栀子。因此,急肝退黄胶囊具有清肝利胆,退黄除湿的功效和作用,主要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身目俱黄,发热或无热,食欲不振,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
3、新生儿黄疸
一般来说,如果是正常的生理黄疸在宝宝出生2周之内就会自行消退,家长们可以不必过于担忧,引起这种体征大多是由于母体湿热,新生儿在胎盘中还未来得及排出沉积体内的物质,从而引起的黄疸症状。对于这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人能吃什么能帮助退黄的问题,母亲也需配合食用清热解毒的食物来帮助宝宝排黄。
家长在弄明白新生儿黄疸病人能吃什么能帮助退黄之前,先要观察宝宝的黄疸症状是否严重,对于比较轻微的症状只需要让宝宝多喝水,并且尽快让新生儿排出从胎盘中带出来的粪便,胆红素可以随着胎便的排出而排泄掉。接着要继续观察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立即进行住院治疗。
如果是新生儿病理性的黄疸病人能吃什么能帮助退黄呢,西药上是通过服用葡萄糖溶液,或者激素的治疗,中药则是通过清热解毒的黄连,黄岑等煮成汤汁给宝宝服用,来调理帮助退黄。
①湿热壅盛:胁肋胀痛,恶心厌油腻,纳差腹胀,身黄或不黄,小便短赤,心烦口黏苦,大便黏腻臭秽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方药:茵陈30克,栀子15克,龙胆草12克,白蔻、厚朴、柴胡、郁金、大黄、黄芩各10克。中成药:急肝退黄胶囊,乙肝解毒胶囊,鸡骨草丸,茵栀黄注射液。
②肝郁化火:胁下胀痛、走窜不定,急躁易怒,时欲太息,胸闷不适,嗳气频作,食欲减退,妇女伴乳胀、月经不调,舌质红苔薄,脉象弦。治宜疏肝清热、理气宽中。
方药:柴胡、赤芍、夏枯草、枳壳、郁金、川楝子各12克,香附、陈皮、川芎各9克,甘草6克。中成药:柴胡疏肝丸,慢肝解郁胶囊。
③脾虚湿困:纳呆口黏,院胁痞胀,甚则疼痛,恶心吐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缓。治宜舒肝健脾,化湿利浊。
方药:茵陈10克,白术、半夏、党参各12克,白蔻、木香、柴胡各6克,泽泻、陈皮、藿香各9克。中成药:茵陈五苓丸,逍遥丸。
④湿热挟淤:身目发黄,其色晦暗,持续不退,皮肤症痒,右胁疼痛,按之痛甚,面色青紫,低热绵绵,口苦涵腻,舌质紫黯有淤斑、苔厚腻,脉象弦细而涩。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郁金各9克,川芎、生地各12克,丹参、茵陈、当归各15克,泽泻、青皮各10克,大黄6克。中成药:肝友胶囊。
⑤气血两虚:胁肋隐痛,脘腹痞张。口淡无味,纳食不香,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萎黄或苍白,大便溏溥,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弦细。治宜养血益气、疏肝健脾。
方药:当归、白芍、党参、白术各12克,茯苓、阿胶、陈皮、半夏、柴胡、川楝子各9克,砂仁5克,甘草6克。中成药:乌鸡白凤丸。
清热解毒消炎药,清热解毒消炎药有哪些呢?怎么正确使用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清热解毒的消炎药牛黄解毒片
〔组成〕牛黄、大黄、石膏、桔梗、甘草、黄苓、冰片、雄黄。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肺胃热毒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痛、耳痛、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片剂,每次3片(每片0.3克)每日2~3次;丸剂,每次1丸(0.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酌减。孕妇忌服。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者慎用。不宜与四环素族并用,亦不宜与磷酸盐、硫酸盐类药物同服。
六神丸
〔组成〕蟾酥、麝香、牛黄、雄黄、珍珠、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热积火盛所致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喉风、喉烂,丹痧、皮肤疮疖等。
〔用法用量〕含服,每次10粒,每日1~2次。小儿1岁服1粒,2岁服2粒,3岁服3~4粒,4~8岁服5~6粒 ,9~15岁服8~9粒。外用时取10粒用开水或米醋溶成糊状,每日数次敷搽患处。孕妇忌服
。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疮烂化脓者不可外敷。
冰硼散
〔组成〕冰片、硼砂(炒)、玄明粉、朱砂。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实火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吹敷患处,每次少量,每日数次。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消炎解毒丸
〔组成〕人工牛黄、雄黄、蟾酥、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痛,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粒,小儿1岁服1粒,4~8岁服5粒,9~15岁服8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取10粒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每日数次搽敷。孕妇忌服。局部破溃者禁用。
鼻炎片
〔组成〕苍耳子、辛夷、白芷、防风、荆芥、连翘、黄柏、野菊花、知母、桔梗、五味子、甘草。
〔功能〕清热,散风,消肿,通窃。
〔主治〕急慢性鼻炎及副鼻窦炎。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4次,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祁门蛇药片
〔组成〕半边莲、凌霄花根皮、青木香、射干、杏香兔耳风、大蓟。
〔功能〕解蛇毒,消炎。
〔主治〕五步蛇、竹叶青、银环蛇、蝮蛇、眼镜蛇等毒蛇蛟伤。
〔用法用量〕口服,首次10片,以后每次5~8片,每日4次,嚼碎温开水送下。
黄连解毒丸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栀子、金银花、升麻、防风、牛蒡子、赤芍、当归、甘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三焦火盛所致疮疡初起红肿疼痛、痘疹肿毒、大便秘结、口舌糜烂、目赤肿痛、烦燥发热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三黄丸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
〔功能〕清热泻火,消积导滞,退黄通便,止血祛淤。
〔主治〕三焦热蕴所致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心下痞满、心膈烦躁、不思饮食、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痔疮下血。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孕妇服脾虚便溏者忌服。
牛黄清心丸
〔组成〕牛黄、栀子、黄连、黄芩、郁金、朱砂。
〔功能〕清心镇惊,泻火解毒,化痰开窍。
〔主治〕痰热壅盛,热入心包所致谵语烦躁、高热昏迷、头晕目眩、惊痫抽搐、喉呜痰涌、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水送下。小儿酌减。凡虚脱之症禁用。
芎菊上清丸
〔组成〕川芎、菊花、防风、荆芥、薄荷、黄柏、黄芩、栀子、滑石、桔梗、甘草。
〔功能〕散风清热。
〔主治〕上焦风热所致头痛、头晕、暴发火眼、鼻塞、耳鸣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擦癣药水
〔组成〕斑蝥、紫荆皮、大枫子、百部、花椒。
〔功能〕祛风,解毒,止痒。
〔主治〕风癣,湿癣,金钱癣,牛皮癣。
〔用法用量〕外用。擦抹患处。
香连丸
〔组成〕黄连(吴茱萸制)、木香。
〔功能〕清热燥湿,行气止痛。
〔主治〕湿热内滞大肠引起的下痢赤白、脓血相杂、腹痛、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妇炎平
〔组成〕蛇床子、苦参、苦木、冰片、薄荷脑。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杀虫止痒。
〔主治〕滴虫、霉菌、细菌引起的阴道炎、宫颈炎、外阴炎等。
〔用法用量〕外用,每次1~2粒,睡前洗患部,置于阴道深部内(外阴炎患者打开胶囊,将药粉撒涂于患处),应连续使用,一般10天为1疗程。孕妇慎用。月经期及经净3天内停用。
洁尔阴洗液
〔组成〕黄柏、苦参、苍术等。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杀虫,止痒。
〔主治〕用于淋菌性、滴虫性、老年性阴道炎及搔痒症,湿疹,体癣,神经性皮炎,脚气。
〔用法用量〕妇女阴部搔痒,用温开水稀释成10%浓度,采用阴道冲洗或坐浴;重症可加大剂量。皮肤炎,先将皮肤湿润,直接涂擦患处,并轻揉5分钟,洗净即可;重者可洗后直接涂擦。每日2~3次,2周为1疗程。
健民咽喉片
〔组成〕玄参、生地、麦冬、桔梗、胖大海、板蓝根、藏青果等。
〔功能〕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唾液及唾液蛋白分泌,减轻炎性组织所致的疼痛,对急性炎症的渗出和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清咽爽喉、润肺利咽,滋阴止渴,祛痰镇咳。
〔主治〕急慢性咽炎。
〔用法用量〕每小时含服2~4片。每日总量16~20片,小儿酌减。3~6日为1疗程,一般以两个疗程为宜 。
草珊瑚含片
〔组成〕略。
〔功能〕抗菌消炎,止血止痛。
〔主治〕口腔咽喉炎症。
〔用法用量〕含服,每次1~2片,每小时2~4片,每日10~20片。
喉痛消炎丸
〔组成〕人工牛黄、冰片、雄黄、珍珠、青黛、蟾酥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含服,每次5~10粒,每日3次。小儿酌减。孕妇慎服。
绿药膏
〔组成〕略。
〔功能〕抗菌排脓。
〔主治〕皮炎、疮疖、冻疮、烫伤、烧伤及蚊叮虫咬等引起的感染、溃疡等。
〔用法用量〕外用,搽于洗净患处,每日2~3次。
板蓝根冲剂
〔组成〕板蓝根、大青叶。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主治〕多种发热性疾病: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肝炎、麻疹、扁桃腺炎;咽喉肿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散剂,每次1~2袋;块剂,每次1~2块。均为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用于预防流感、乙脑时,可每天服1块或1袋,连服5天,风寒感冒不宜服。
南通蛇药片
〔组成〕略。
〔功能〕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毒蛇、毒虫咬伤。
〔用法用量〕毒蛇咬伤:立即取药20片捻碎,用温开水(加入少量黄酒则效果更好)送服,以后每隔6小时 再照此法服10片,直至蛇毒症状消失。毒虫咬伤:取药片适量捻碎,用水调开成糊状后外搽伤处,一般不需内服。
〔注意事项〕①被毒蛇咬伤后,为防止蛇毒随血液循环在体内扩散,首先应在伤口的上端(靠近心脏的一端)肢体上绑扎止血带(可用手帕、布条代替)以阻止毒素吸收,并立即设法将伤口挑破,吸挤出带毒血液,可能的话,应使用淡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以清除毒素。
②在进行伤口处理同时,可尽早将本品捻碎服下。
③中毒症状严重,出现神志不清、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呼吸困难等危征,除将本药片每次口服剂量增加10~20片外,应迅速送医院救治,并每隔15分钟将止血带放松一次。
④本品无禁忌症和毒副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