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口服液是一种口服药物,一次口服一支,一天需要服用三次。
外观呈现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放置的时间过长,会出现微量浑浊,气味微香,味道甜,微苦,比较适合饭前服用,若有感冒发热的情况不宜服用。高血压以及心脏病还有肝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定义:以补益气血阴阳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功效:本章药物性味多甘,能补虚扶弱,既有甘温益气、助阳、养血之品,以温补形体之虚寒;又有甘寒滋润之物,能滋养阴液之不足。
主治: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阴虚证。
分类: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本类药物的性味以甘温或甘平为主,能补益脏腑之气。适用于脾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薄,体倦神疲,面色萎黄,消瘦或一身虚浮,甚或脏器下垂,血失统筹等。
【主要性能】甘、微苦,平。归脾、胃、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应用】1、气虚欲脱证 2、脾胃气虚证 3、气虚津伤口渴,消渴
4、心悸,失眠,健忘
【用法用量】煎服,3~9g。宜文火煎,将参汁兑入其他药汤内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每日2次。
【使用注意】人参甘温,有助火壅滞敛邪之弊,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补益同时饮茶或吃白萝卜,以避免减弱补力。
【主要性能】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应用】1、气阴两虚证 2、热病气虚津伤口渴,消渴
【用法用量】另煎兑付,3~6g。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主要性能】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健脾益肺,补血,生津。
【应用】1、脾胃气虚证 2、气血两虚及气津两伤证
【用法用量】煎服,9~30g。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主要性能】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应用】1、脾气虚证 2、气虚津伤证
【用法用量】煎服,9~30g。
【主要性能】甘,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退肿,托毒生肌。
【应用】1、脾气虚证 2、肺气虚证,表虚自汗 3、气虚水肿
4、疮疡不溃或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煎服,9~30g。固表、敛疮、利尿宜生用,补脾、益气、升阳宜炙用。
【使用注意】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均不宜用。
【主要性能】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应用】1、脾气虚证 2、痰饮,水肿 3、气虚自汗 4、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6~12g。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
【使用注意】阴虚燥渴者慎用,气滞胀闷者忌用。
【主要性能】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应用】1、脾虚证 2、肺虚证 3、肾虚证 4、消渴
【用法用量】煎服15~30g。研末吞服,每次6~10g。补脾生津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慎用。
【主要性能】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应用】1、脾气虚证 2、暑湿吐泻
【用法用量】煎服,9~15g。消暑宜生用,健脾宜炒用。
【使用注意】本品含毒性蛋白,加热后毒性减弱,故生用宜慎。
【主要性能】辛、微苦,温。归心、脾、肾经。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应用】1、肺脾气虚证 2、脾肾阳虚证 3、心脾两虚证
【用法用量】煎服,9~27g。目前多作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及注射剂使用。
【使用注意】热证、实证忌服,阴虚内热证慎用。
【主要性能】甘、苦,寒。归肺、脾经。
【功效】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应用】1、脾气虚证 2、痰浊阻肺证 3、热毒蕴结证
【用法用量】煎服,10~30g。研末吞服,3~6g。亦可泡茶服。
【使用注意】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昏、眼花、耳鸣、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用时应注意。
【主要性能】甘、苦,平。归心、肺经。
【功效】益气活血,通脉平喘。
【应用】1、气虚血瘀证 2、喘咳咯血
【用法用量】煎服,3~6g。
【主要性能】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1、心气虚证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6、药食中毒
【用法用量】煎服,1.5~9g。清热解毒宜生用,补气、健脾、润肺止咳宜炙用。
【使用注意】不宜与京大戟、甘遂、海藻、芫花同用。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
【主要性能】甘,温。归脾、胃、心经。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应用】1、脾气虚证 2、血虚脏躁
【用法用量】煎服,6~15g。
【使用注意】湿盛脘腹胀满、食积、虫积、龋齿痛及痰热咳嗽着忌服。
【主要性能】甘、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补益中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应用】1、中虚腹痛 2、肺虚咳喘
【用法用量】入汤剂须烊化冲服,15~60g。亦可熬膏或为丸服。
【使用注意】湿阻中满、湿热内蕴、痰热咳嗽、痰湿甚者不宜用。
【主要性能】甘,平。归肺、脾、大肠经。
【功效】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解毒。
【应用】1、中虚腹痛 2、肺虚燥咳 3、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或冲服,15~30g。
【使用注意】湿阻中满、湿热痰滞、便溏泄泻者慎用。
1、黄芪精口服液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本品为棕黄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可以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
2、功能主治: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支,一日2次,早晚服用。口服液:每瓶10ml(相当于黄芪6.7g),每次10ml,一日2次口服。注射液:每支2ml(相当于黄芪2g),每次2ml,一日2次肌肉注射。
版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说明:虫草参芪口服液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01月31日国食药监注[2007]54号《关于公布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发布。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虫草参芪口服液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益肾助阳。用于气血亏虚、肾阳不足所致的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腰膝酸软。
【规格】
每瓶装10毫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1~2次。
【不良反应】
【禁忌】
儿童禁用;阴虚阳亢者禁服。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本品宜饭前服用。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成份]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炒)、当归、地黄、制何首乌、鹿茸、淫羊藿、五味子、麦冬、地骨皮、陈皮。辅料为蔗糖、蜂蜜、橘子香精;防腐剂为羟苯乙酯。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液体;味甜、微苦。
[作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益气养恤。用于身体虚弱,气短心悸,面色不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支半--2支,一日3次。
[禁忌]感冒有瘀热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忌油腻食物。
2、凡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3、服用本品同时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4、本品宜饭前服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每盒10支,玻璃管制口服液瓶。
[有效期]三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