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黄连上清丸的禁忌

时间: 阅读:7745
黄连上清丸的禁忌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05-04 04:53:46

黄连上清丸的禁忌:药物的成分当中含有多种凉性的中药,脾胃虚寒或者是寒性体质的人群,禁止服用,导致体内的寒气加重,在封药期间不能够和温补的中成药物或者是补品一起吃,以免导致药物之间发生相互的反应,降低药效,如果目前正在接受其他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1-26 10:10:15

    孕妇在孕期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随便用药,不管任何一种药物,都是含有一定毒性的,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下有关孕妇孕期用药的一些知识,那么孕妇忌用的中成药有哪些?孕妇安全用药原则是什么?孕期来看看吧!
    1、孕妇忌用的中成药
    1、暑湿类药,如十滴水软胶囊,其有健胃、驱风之效,孕妇忌服。
    2、眩晕类药,如脑立清丸,其有平肝潜阳,醒脑安神之功,孕妇忌服。
    3、头痛类药,如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等,因其含有牛黄等成分,有泻下等作用,易致流产,故孕妇慎用。
    4、郁症类用药,如柴胡舒肝丸,其有理气之功,孕妇慎用。
    5、食滞类药,如加味左金丸、香砂平胃颗粒、气滞胃痛颗粒(冲剂)、六味安消散等,因其有下气破气、行气解郁之力,故孕妇忌用。
    7、便秘类药,如麻仁胶囊、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苁蓉通便口服液等,有较强的攻下之力,会损胎气,故孕妇需慎用或忌服。
    8、腹泻类药,如香连片,有行气之功,故孕妇慎服。
    9、虚症类药,如附子理中丸(浓缩丸),因其含附子等毒性猛烈的药,故孕妇忌服。
    10、冻伤类药,如风痛灵,因其有活血成分,故孕妇慎用。
    11、疥类药,如小败毒膏,含有活血通经成分,导致流产,故孕妇忌用。
    12、痔类药,如地榆槐角丸、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有疏风活血之功,故孕妇需慎用或忌用。
    13、慢性软组织扭挫伤类药,如跌打活血散、跌打丸、三七片、养血荣筋丸、跌打损伤丸等,因有较强的祛瘀活血之功,易致流产,故孕妇忌用。
    14、腰腿痛类药,如风湿(骨)痛药酒、活络止痛丸、木瓜酒、伤湿止痛膏、史国公药酒等,均含活血祛风成分,故孕妇忌用或慎用。
    15、月经不调类药,如益母草膏,有活血调经之功,故孕妇忌服。
    16、痛经类药,如妇科得生丸、痛经丸、元胡止痛片、妇康片等,有活血行气调经之功,故孕妇忌服或慎用。
    17、粉刺类药,如清热暗疮丸,含有活血成分,故孕妇慎用。
    18、寻麻疹类药,如防风通圣丸,有泻下之功,故孕妇慎用。
    19、迎风流泪类药,如明目上清片,因含牛黄等成分,有泻下等作用,易致流产,故孕妇忌服。
    20、耳鸣耳聋类药,如龙胆泻肝丸,因其清肝胆、利湿热,故孕妇忌服。
    2、孕妇安全用药原则
    1、孕妇不要随便使用非处方药,一切用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应选择对胚胎、胎儿危害小的药物;
    3、应按照最少有效剂量、最短有效疗程使用,避免盲目大剂量、长时间使用,避免联合用药;
    4、非病情必需,尽量避免在妊娠早期用药;
    5、如可以局部用药有效的,应避免全身用药;
    6、用药前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尽量不用“孕产妇慎用”和“孕产妇禁忌”的药;
    7、如母亲的疾病使胎儿染病时,应选用胎儿、羊水的药物浓度与母体的药物浓度相接近的安全的药物,母子同治;
    8、应使用多年广泛应用于孕妇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尚难确定对胚胎、胎儿、新生儿有无不良影响的药物,仅有理论上评价的药物慎用;
    9、近临产期或分娩期用药时,要考虑药物通过胎盘而对生产时的胎儿及出生后的新生儿的影响;
    10、可以通过DNA检测技术来区别、掌握在此期间能够安全使用何种药物。
    3、孕期用药注意事项
    1、怀孕前1~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以保证胚胎早期有一个较好的叶酸营养状态。足够的叶酸能满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需要,避免神经管畸形儿的产生。
    2、其次,怀孕后单靠日常饮食很难满足胎儿的对维生素的需要,准妈妈可以通过额外补充维生素来满足需求。孕妇维生素主要有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3、维生素E等。市面上的孕妇维生素有两种,分别是单一种类的维生素和复合维生素。单一种类的维生素,顾名思义只含有一种维生素,这种维生素适合有针对性补充营养的准妈妈。而像爱乐维这样的复合维生素片里则含有多种维生素,可以根据孕期需要进行调配,比较方便。
    3、打预防针能起到预防某些传染病的作用,但是对于孕妇,打预防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被狗咬伤后,要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在医生的建议下,孕妇可以接种破伤风疫苗以防婴儿感染破伤风;孕妇家庭成员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阳性者,也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4、孕期不能用氨基糖甙类药物,这些药物会对胚胎有影响。

  • 离亭燕
    回复
    2024-01-26 10:10:15

    黄连上清丸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眩晕,尿路感染,便秘,耳鸣;所以,这是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宜暂时停用,一般会自行修复。如果停药24小时后腹泻症状没有减轻,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看医生。
    服用黄连上清丸注意事项
    1. 忌烟、酒及辛辣食物。2.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 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 本品不宜长期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5. 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孕妇禁用;脾胃虚寒者禁服。

  • 泠青沼
    回复
    2024-01-26 10:10:15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国家基本药物4概述5《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 5.1方名5.2组成5.3功效主治5.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5.5制备方法 6《石室秘录》卷三方之上清丸 6.1方名6.2组成6.3主治6.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6.5制备方法 7《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 7.1方名7.2组成7.3主治7.4制备方法 8《寿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 8.1方名8.2组成8.3主治8.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8.5制备方法 9《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 9.1方名9.2组成9.3主治9.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9.5制备方法 10《便览》卷一方之上清丸 10.1方名10.2组成10.3主治10.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0.5制备方法 11《古今医鉴》卷九方之上清丸 11.1方名11.2上清丸的别名11.3组成11.4主治11.5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1.6制备方法11.7附注 12《奇方类编》卷下方之上清丸 12.1方名12.2组成12.3功效主治12.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2.5制备方法 13《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 13.1方名13.2组成13.3功效主治13.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3.5加减13.6制备方法 14《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 14.1方名14.2组成14.3主治14.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4.5制备方法 15《鲁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 15.1方名15.2组成15.3功效主治15.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5.5制备方法 16《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 16.1方名16.2组成16.3功效主治16.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6.5制备方法 17《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 17.1方名17.2组成17.3功在主治17.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7.5制备方法 18《摄生众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 18.1方名18.2组成18.3功效18.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8.5制备方法 19《异授眼科》方之上清丸 19.1方名19.2组成19.3主治19.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19.5制备方法 20《活人心统》卷一方之上清丸 20.1方名20.2组成20.3主治20.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20.5制备方法 21《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上清丸 21.1方名21.2组成21.3功效主治21.4制备方法21.5上清丸的用法用量21.6用药禁忌21.7附注 22上清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22.1拼音名22.2标准编号22.3处方22.4制法22.5性状22.6鉴别22.7检查22.8功能与主治22.9用法与用量22.10规格22.11注意22.12贮藏 23上清丸药品说明书 23.1药品类型23.2药品名称23.3药品汉语拼音23.4药品英文名称23.5成份23.6性状23.7作用类别23.8适应症/功能主治23.9规格23.10上清丸的用法用量23.11禁忌23.12上清丸的不良反应23.13注意事项23.14上清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23.15上清丸的药理作用23.16备注 24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上清丸*上清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拼音

    shàng qīng wán

    2英文参考

    shangqing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国家基本药物

    与上清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74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6g 袋 0.75 中成药部分 * 75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3g 袋 0.39 中成药部分 76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18g 袋 2.1 中成药部分 77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48g 瓶 5.1 中成药部分 78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3g 袋 0.35 中成药部分 79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4g 袋 0.46 中成药部分 80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6g 袋 0.69 中成药部分 81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60g 瓶 6.9 中成药部分 82 11 黄连上清丸 蜜丸 6g 丸 0.42 中成药部分 *△ 155 13 牛黄上清丸 蜜丸 6g(人工牛黄) 丸 0.63 中成药部分 * 156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3.5g(人工牛黄) 袋 0.66 中成药部分 157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4g(人工牛黄) 袋 0.76 中成药部分 158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5g(人工牛黄) 袋 0.95 中成药部分 159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6g(人工牛黄) 袋 1.1 中成药部分 160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54g(人工牛黄) 瓶 10.2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概述

    上清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17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上清丸的部颁标准。组成为菊花 60g、薄荷 10g、川芎 10g、白芷 60g、荆芥 10g、防风 20g、桔梗 20g、连翘 60g、栀子 20g、黄芩(酒炒)100g、黄柏(酒炒) 40g、大黄(酒炒) 120g,具有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的功效。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5《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5.1方名

    上清丸

    5.2组成

    百药煎4两,薄荷(净末)4两,缩砂仁1两,片脑1钱,玄明粉5钱,甘松5钱,桔梗5钱,诃子5钱,硼砂5钱,寒水石1两。

    5.3功效主治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功在清声润肺,宽膈化痰,爽气宁神。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烦热。

    5.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或嚼35丸,茶汤送下。

    5.5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甘草熬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6《石室秘录》卷三方之上清丸6.1方名

    上清丸

    6.2组成

    薄荷1两,柴胡1两,蔓荆子5钱,白芷5钱,苏叶2两,陈皮1两,半夏1两,甘草1两,桔梗3两,黄芩2两,麦冬3两,天门冬3两。

    6.3主治

    《石室秘录》卷三方之上清丸主治强弱之人,感中风邪,上焦有风火者。

    6.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饱食后服。

    6.5制备方法

    上各为末,水为丸。

    7《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7.1方名

    上清丸

    7.2组成

    乌梅肉2两,薄荷4两。

    7.3主治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主治妇人胎前嗽血。

    7.4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黑砂糖炒熟为丸,再以白砂糖掺上。

    8《寿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8.1方名

    上清丸

    8.2组成

    龙脑2分(另研),硼砂2分(另研),薄荷末1两,川芎末5钱,桔梗末2钱,甘草末2钱。

    8.3主治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主治心脾有热,上焦痰火咳嗽。

    8.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卧噙化;或食后茶清咽下。

    8.5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9《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9.1方名

    上清丸

    9.2组成

    大黄4两,僵蚕2两,姜黄2钱半,蝉蜕2钱半。

    9.3主治

    《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虾蟆瘟,头面肿大。

    9.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大人1丸,小儿半丸,蜜水调服。

    9.5制备方法

    上为末,姜汁打糊为丸,重1钱。

    10《便览》卷一方之上清丸10.1方名

    上清丸

    10.2组成

    玄参5钱,乌梅3个,薄荷叶1斤,川芎2两,防风2两,桔梗5钱,砂仁5钱,甘草4两(一方加硼砂5钱)。

    10.3主治

    《便览》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堵塞。

    10.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噙化。

    10.5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11《古今医鉴》卷九方之上清丸11.1方名

    上清丸

    11.2上清丸的别名

    上清噙化丸

    11.3组成

    薄荷叶3两,硼砂5钱,天花粉1两,天竺黄5钱,风化消1两,百药煎1两,防风1两,孩儿茶1两,桔梗7钱,甘草1两。

    11.4主治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上清丸主治口舌痛,生疮。

    11.5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口中,徐化下。

    11.6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11.7附注

    上清噙化丸(《济阳纲目》卷一○五)。

    12《奇方类编》卷下方之上清丸12.1方名

    上清丸

    12.2组成

    玄参8两,南薄荷叶5两,荆芥穗5两,苦桔梗1两,生甘草8两,归尾5两,熟大黄1两,陈皮8两,片芩(酒炒)8两,枳壳(炒)8两,川芎4两。

    12.3功效主治

    《奇方类编》卷下方之上清丸功在清头目三阳之火。主治风热上攻,发渴喉疼,口痛牙血。

    12.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汤送下。

    12.5制备方法

    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13《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13.1方名

    上清丸

    13.2组成

    南薄荷4两,桔梗1两半,甘草1两半,白豆蔻1两,片脑1钱。

    13.3功效主治

    《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功在清上,利咽喉。主治喉痹。

    13.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噙化。

    13.5加减

    加孩儿茶1两,效尤速。

    13.6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14《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14.1方名

    上清丸

    14.2组成

    薄荷叶4两,粉甘草1两,官硼砂5钱,嫩桔梗1两。

    14.3主治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火刑金燥,热极生风,痰凝喘嗽,口燥舌干,咽喉肿痛,鼻息不利,上焦一切浮火之症。

    14.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分为数份,不拘时,噙化口中。

    14.5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大丸。

    15《鲁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15.1方名

    上清丸

    15.2组成

    乌梅肉1斤(去核),薄荷8两,柿霜4两,沙糖4两,石膏(火煅)1两,粉草1两,冰片2分。

    15.3功效主治

    《鲁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功在化痰止嗽,清火,生津止渴。

    15.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

    15.5制备方法

    上为末,乌梅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16《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16.1方名

    上清丸

    16.2组成

    苏州薄荷叶1斤,百药煎半斤,砂仁1两,硼砂2两,冰片2钱,桔梗1两,甘草半两,玄明粉半两,诃子半两。

    16.3功效主治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功在止嗽、清音、润肺,宽膈化气。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

    16.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睡噙化;或为小丸,茶清送下亦可。

    16.5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17《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17.1方名

    上清丸

    17.2组成

    薄荷1斤,川芎2两,防风2两,桔梗5两,砂仁半两,甘草4两。

    17.3功在主治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主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

    17.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不拘时噙化。

    17.5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

    18《摄生众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18.1方名

    上清丸

    18.2组成

    薄荷(取头末)4两,川百药煎(黑饼者)4两,桔梗1两,寒水石(生用)1两5钱,砂仁(头末)3钱,甘松2钱,玄明粉2钱5分。

    18.3功效

    《摄生众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功在清上焦之热。

    18.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口噙化。甚妙。

    18.5制备方法

    以甘草膏为丸。

    19《异授眼科》方之上清丸19.1方名

    上清丸

    19.2组成

    羚羊角(镑)1两,犀角(镑)1两,牛黄5钱,琥珀3钱,厚朴(姜汁炒)1两,黄芩(酒炒)1两,川芎5钱,白芷5钱,菊花8钱,防风8钱,羌活8钱,草决明1两,生地7钱,熟地7钱,防己8钱,黑牵牛8钱,蝉蜕(去头足)7钱,地肤子(炒)1两,滑石1两。

    19.3主治

    《异授眼科》方之上清丸主治风热上攻,目有昏花,迎风流泪,怕日羞明。

    19.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后服。并用虎液膏点眼。

    19.5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活人心统》卷一方之上清丸20.1方名

    上清丸

    20.2组成

    硼砂3钱,川芎4钱,薄荷1两,桔梗2钱,冰片2分,玄明粉2钱。

    20.3主治

    《活人心统》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上焦火盛,口干;痰火证。

    20.4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远含化。

    20.5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21《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上清丸21.1方名

    上清丸

    21.2组成

    川芎、薄荷、荆芥各0.5kg,连翘、菊花、白芷各3kg,防风、桔梗、炒栀子各1kg,大黄3.5kg,黄柏2kg,黄芩5kg[1]。

    川芎16两,连翘96两,白芷96两,防风32两,大黄192两,菊花96两,薄荷16两,桔梗32两,黄柏64两,黄芩160两,栀子(炒)32两,荆芥16两。

    21.3功效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上清丸功能清热散风,消肿止痛,治肺胃积热,风火牙疼,头目晕眩,大便秘结,小便黄赤[1]。

    21.4制备方法

    为细末,水泛为丸[1]。

    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21.5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6g,温开水送下[1]。

    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

    21.6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21.7附注

    本方由《丹溪心法》上清散加减而来[1]。

    22上清丸的中药部颁标准22.1拼音名

    Shangqing Wan

    22.2标准编号

    WS3B187895

    22.3处方

    菊花 60g、薄荷 10g、川芎 10g、白芷 60g、荆芥 10g、防风 20g、桔梗 20g、连翘 60g、栀子 20g、黄芩(酒炒)100g、黄柏(酒炒) 40g、大黄(酒炒) 120g

    22.4制法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170~ 180g, 制成大蜜丸;或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22.5性状

    本品为黑棕色的大蜜丸或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甘、苦或苦。

    22.6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纤维淡黄色,梭形, 壁厚,孔沟细。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4~34μm 外壁有刺,长3~5μm,具3个萌发孔。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30μm。果皮石细胞镶嵌排列成层。

    22.7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22.8功能与主治

    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22.9用法与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水丸一次 6g,一日1~2次。

    22.10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 9g

    22.11注意

    孕妇忌服。

    22.12贮藏

    密闭,防潮。

    23上清丸药品说明书23.1药品类型

    中药

    23.2药品名称

    上清丸

    23.3药品汉语拼音23.4药品英文名称23.5成份23.6性状23.7作用类别23.8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23.9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克

    23.10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23.11禁忌

    孕妇忌服。

    23.12不良反应23.13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3.14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3.15上清丸的药理作用23.16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24

  • 半夏
    回复
    2024-01-26 09:09:05

    大黄作为一种药材类,在食用的过程中,有很多大家需要注意的事情,例如搭配上的禁忌和人群上的禁忌。那么,大黄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大黄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大黄及其制剂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含大黄及其制剂的药物有许多,如栀子金花丸、大黄泻火散、凉膈丸、济众酊、黄连上清丸等。如果将这些药物和其他药物搭配使用时,不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又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酶类药物 大黄及其制剂与具有酰胺键或肽键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酶类药物,如胰酶片、胃蛋白酶片、含菠萝蛋白酶的药品、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同服,会使酶类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失效。因为大黄中所含的鞣质成分与酶类的酰胺键或肽键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从而改变酶类药物的性质,所以大黄及其制剂不能和酶类药物联用。

    解热镇痛药物 大黄及其制剂和含有氨基比林成分的解热镇痛药,如去痛片等同服,可导致两药之间形成沉淀,使药物不被吸收。和阿司匹林同服,因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可抑制大黄的泻下作用,故大黄及其制剂和解热镇痛药物不宜同服。

    维生素类药物 大黄及其制剂与维生素B1、B2、B6同服,其大黄中的鞣质与维生素B1形成永久性的结合物,不被肠道吸收,会随粪便排除体外;和维生素B2联用,与大黄有竞争性拮抗作用,降低大黄的疗效;和维生素B6和用则生成牢固的鞣酸盐类物质,从而使各药失去作用。因此,大黄及其制剂不要与上述维生素类药物联用同服。

    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 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有葡萄糖酸钙、硫糖铝、硫酸亚铁、次碳酸铋等同服,可生成难吸收的沉淀物而降低药物的疗效,所以,大黄及其制剂不能与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同用。

    含生物碱及碱性药物 这类药物有小檗碱、麻黄素、利血平、阿托品、金鸡纳等,大黄及其制剂与这些含生物碱类药物应用,可生成难溶性的鞣酸盐沉淀,不被肠道吸收;与碳酸氢钠同用,使碳酸氢钠分解失效;与咖啡因、茶碱同服,使大黄的抑菌作用降低。所以,大黄及其制剂不要和含生物碱及碱性的药物一起应用。

    异烟肼 大黄及其制剂中的鞣质与异烟肼配伍后,可促使该药结构分解,失去抗结核的作用,故大黄及其制剂和异烟肼不能配伍。

    某些抗生素 大黄及其制剂和四环素类、利福平、林可霉素、氯霉素、羟胺苄青霉素、灰黄霉素等同服,可降低各自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与四环霉素类同时应用,能产生鞣酸盐沉淀,不易被吸收。与氯霉素同服会降低大黄的泻下作用,因为氯霉素可引发肠内菌群失调,对钠离子吸收作用降低,肠液增加,又可刺激肠黏膜,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而氯霉素间接抑制了这些作用。与异烟肼、无味红霉素等同服,可加剧大黄及其制剂和这些抗生素对肝脏的毒性,甚至发生药物性肝病,因此不可同服。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可消肿,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清热解毒;用于实热便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痈疡肿毒,实热便秘,产后瘀阻,黄疸,水肿等症。

    大黄主治
    现代药理研究,大黄能促进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促进胆汁分泌,促进胰液分泌,抗肝损伤,抗胃、十二指肠溃疡,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止血,降血脂,抗肿瘤,利尿,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等。

    可以治疗食积痞满腹痛,泻痢里急后重,目赤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外用跌打损伤,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
    注意事项
    一般人每次1~5克比较适宜;脾胃虚弱、虚寒等病症患者忌服;不能超量服用,更不可长期服用。

    用该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由于该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尔可平糖浆的禁忌

黄连上清片的禁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