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伤愈散目前无明确的禁忌。
本品可内服也可外用,但都需要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剂量不足,影响到病情的恢复。该药物的有效期为18个月,需在防潮处密封保存,使用前需先检查包装、有效期,避免药物性状因为储藏不当发生变化,使用后起不到应用的治疗效果或导致原有症状加重。
目录1拼音2《圣济总录》卷一四四:活血散 2.1处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2.5摘录 3《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活血散 3.1处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3.5注意3.6摘录 4《医学入门》卷八:活血散 4.1活血散的别名4.2处方4.3制法4.4功能主治4.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4.6各家论述4.7摘录 5方出《医学入门》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活血散 5.1处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5.5摘录 6《活人书》卷二十一:活血散 6.1活血散的别名6.2处方6.3功能主治6.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6.5摘录 7《卫济宝书》卷下:活血散 7.1处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7.5摘录 8《症因脉治》卷四:活血散 8.1处方8.2功能主治8.3摘录 9《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活血散 9.1活血散的别名9.2处方9.3制法9.4功能主治9.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9.6摘录 10《杨氏家藏方》卷十九:活血散 10.1活血散的别名10.2处方10.3制法10.4功能主治10.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10.6摘录 11《杨氏家藏方》卷一 11.1方名11.2活血散的别名11.3组成11.4主治11.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11.6制备方法11.7用药禁忌 12《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施圆端效方》 12.1方名12.2组成12.3功效12.4主治12.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12.6制备方法 13《活幼心书》卷下 13.1方名13.2组成13.3主治13.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4《产乳备要》 14.1方名14.2组成14.3主治14.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14.5制备方法14.6附注 15《外科启玄》卷十二 15.1方名15.2活血散的别名15.3组成15.4主治15.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15.6附注 16《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16.1方名16.2组成16.3主治16.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7《明医杂着》卷六 17.1方名17.2组成17.3主治17.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17.5制备方法 18《得效》卷十八 18.1方名18.2组成18.3主治18.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18.5制备方法 附:1古籍中的活血散*活血散药品说明书 1拼音
huó xuè sǎn
2《圣济总录》卷一四四:活血散 2.1处方蝙蝠(炙干)1枚 当归(切、焙)骨碎补(去毛)桂(去粗皮)补骨脂(微炒)各15克 大黄(锉,炒)60克
2.2制法上药六味,研细过筛。
2.3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损伤瘀血在内,攻注刺痛。
2.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5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薄荷醋汤送下亦得。
2.5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3《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活血散 3.1处方乳香15克 没药15克 血竭(生)15克 贝母9克.羌活15克 南木香6克 厚朴9克 川乌(制)3克 草乌(制)3克 白芷(生)24克 麝香1.5克 紫荆皮(生)24克 生香附15克 炒小茴9克 甲珠15克 煅自然铜15克 独活15克 川断15克 虎骨15克 川芎15克 木瓜15克 上安桂(去皮)9克 当归(酒洗)24克
3.2制法上药二十三味,共研细末。
3.3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或久伤不愈。
3.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一般扭、挫伤用6~15克,可视伤处大小酌量用。
3.5注意上焦有热,出现口干舌燥者忌用。
3.6摘录《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4《医学入门》卷八:活血散 4.1活血散的别名血竭活血散
4.2处方赤芍5钱,归尾5钱,红花5钱,紫草5钱,木香2钱,血竭1钱。
4.3制法上为末。
4.4功能主治痘色淡白,或热极血焦不红活。
4.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血竭活血散(《痘疹仁端录》卷十四)。《赤水玄珠》有川芎。
4.6各家论述1.《痘学真传》:当归、赤芍、血竭、红花皆行血之品,紫草凉解郁毒,木香、川芎流走气血。
2.《成方切用》:气贵利而不贵滞,血贵活而不贵凝。木香、川芎调其气滞,赤芍、归尾、紫草、红花、血竭理其血凝。
4.7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5方出《医学入门》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活血散 5.1处方黄耆2两,当归2两,川芎2两,白芷2两,续断2两,鹿茸2两,黄芩2两,细辛2两,干姜2两,附子2两,芍药2两。
5.2制法上为末。
5.3功能主治枪伤,腹裂肠出者。
5.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先饮酒,次服药5钱匕,日3服。
5.5摘录方出《医学入门》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6《活人书》卷二十一:活血散 6.1活血散的别名小活血散、止痛活血散
6.2处方白芍药1钱。
6.3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疹子或出不快;痘疹血虚血热,已出未尽,烦躁不宁,腹痛。
6.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小活血散(《医学入门》卷八)、止痛活血散(《医方考》卷六)。
6.5摘录《活人书》卷二十一
7《卫济宝书》卷下:活血散 7.1处方金星草5叶,川芎1分,羌活1分,人参半两,甘草2分。
7.2制法上为末。
7.3功能主治痈疡脓出不快,肢体闷痛,寒热无时,口苦舌干,不思饮食。
7.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水调下,1日3次,如大肿赤疼痛,用麦冬5钱捣烂热调令清,以鹅毛刷在痛肿瘢上。
7.5摘录《卫济宝书》卷下
8《症因脉治》卷四:活血散 8.1处方当归、白芍、熟地、川芎、苍术、黄柏、秦艽、木瓜。
8.2功能主治内伤霍乱转筋。
8.3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9《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活血散 9.1活血散的别名芎归汤
9.2处方当归、川芎各等分。
9.3制法上为细末。
9.4功能主治痘疮出得稠密,血弱,色不润泽而干者。
9.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红花汤调下。
9.6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10《杨氏家藏方》卷十九:活血散 10.1活血散的别名如圣散
10.2处方赤芍药。
10.3制法上为细末。
10.4功能主治疮疹已出不快。
10.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如圣散(《普济方》卷四○三)。
10.6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11《杨氏家藏方》卷一11.1方名活血散
11.2活血散的别名小活血散
11.3组成白花蛇5两(头紧细者),草乌头10两,川乌头5两,防风2两半。
11.4主治大风疾,诸风,浑身顽麻搔痒成疮。
11.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临服药时,先于食后将真大风油1钱并麝香少许,用清茶或酒调服;续将活血散每服1字,浓煎贯众汤点茶清调下。更量疾势加减服。
11.6制备方法上4味,同煮香熟为度,滤出,先去防风不用;次将白花蛇(去皮骨)炙干;次将草乌头(去皮脐,焙)取5两;又次将川乌头(去皮脐)取2两半外,别入草乌头(生,去尖)5两,又入川乌(生,去皮脐)2两半,一处为细末;再入血竭1两(别研),麝香半钱(别研),和匀。
11.7用药禁忌切忌鸡肉。
12《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施圆端效方》12.1方名活血散
12.2组成苦葶苈。
12.3功效活血软坚。
12.4主治恶疮死肉肿硬。
12.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用好油调匀,扫死肉上。
12.6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3《活幼心书》卷下13.1方名活血散
13.2组成当归(酒洗)半两,生干地黄(酒洗)半两,川芎半两,红花半两,赤芍药半两,苏木半两,甘草3钱。
13.3主治破血伤风。
13.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14《产乳备要》14.1方名活血散
14.2组成当归4两,川芎4两,白芍药4两,柴胡4两,肉桂(去粗皮)2两。
14.3主治冲任气虚,经事不调,或多或少,或前或后。
14.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每服56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稍热服。
14.5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14.6附注方中柴胡,《御药院方》卷十作“延胡”。
15《外科启玄》卷十二15.1方名活血散
15.2活血散的别名茜根活血汤
15.3组成白芍药1两,茜根5钱(酒洗)。
15.4主治痘根窠红散而不附者。
15.5活血散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酒煎服之。
15.6附注茜根活血汤(《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16《痘疹传心录》卷十八16.1方名活血散
16.2组成当归、红花、桃仁、甘草、柴胡、大黄、生地、蒲黄。
16.3主治扑堕伤损。
16.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7《明医杂着》卷六17.1方名活血散
17.2组成白芍药1两(酒炒),紫草茸1钱半。
17.3主治痘疹已出未尽,烦躁不宁,肚腹疼痛。
17.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匙,糯米汤调下。
17.5制备方法上为末。
18《得效》卷十八18.1方名活血散
18.2组成绿豆粉。
18.3主治打扑伤损手足。
18.4活血散的用法用量厚敷损处,须数遍贴满,以纸花将杉木皮1片缚定。
18.5制备方法于新铁铫内炒令真紫色,新汲水调令成稠膏。
古籍中的活血散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小儿门]附∶小儿病机山楂、羌活。有痘出身痛,肉皴痘密者,匀气散、小活血散。惟胀贯时作痛不忌。热痒清内虚实表。诸痛为实,...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三长集·痘疹诠古方]痘疹每服一钱,或二钱,木香汤下。芎归汤(十五)亦名活血散。大能养营起痘。当归(倍用)川芎上为细末。每服...
《奇效良方》:[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疮子因吐利内虚自陷者第十三一百二十八、活血散。治是疮疹证不出,或出而迟,或出而倒靥者,皆宜服之。上用白芍药炒为细末,用温酒调...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起发证治形)加烧人屎治之。如不润泽而干者,此血弱也,用活血散加消毒饮与之。如不起发,不红活,平灰白者,此气...
《医学正传》:[卷之八小儿科]痘疹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