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参归养血片的副作用

时间: 阅读:6004
参归养血片的副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5-03 14:19:43

参归养血片的副作用尚不明确。

参归养血片主要的药物成分包括白术、五味子、女贞子、牡蛎、大黄、木香、人参、黄芪、当归、川芎、当归、川芎。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或者对某一种药物成分有过敏症状时,避免使用该药物,以免引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过敏症状后,建议立即停止用药,必要时就医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2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1-26 19:19:33

    问题一:当归与什么不能同吃当归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当归基本上没有食物搭配禁忌,不过要注意的是孕妇最好不要当归。所以孕妇慎用哦。当归的不适宜人群: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当归的适宜人群:适宜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气血不足者、头痛头晕者、便秘者。当归的选购宜: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类圆形,直径25~160μm,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周围分泌细胞6~9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成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淡黄棕色。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有时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及网纹导管多见,直径约至80μm。有时可见油室碎片。当归的烹调宜: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6~12g。当归的烹调忌:无。当归的选购忌:无。当归的食用宜:1.年老体弱、产后、久病血虚肠燥便秘者可与火麻仁、枳壳、生地配伍2.月经不调,属肝郁气滞,经来先后无定期者,可与柴胡、白芍、白术等同用。3.心肝血虚而见面色萎黄、唇爪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肢麻者,可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则补血之力更强。

    问题二:当归不能与什么食物同食“当归”为伞形科植物的根,生长十分普及,是传统中医学上的妇科良药,一般认为其具有补血、活血化淤之功效。当归味甘、辛,性温,是一种既能补血又能活血的良药。临床上,当归主用于治疗因血虚而引起的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健忘、失眠、肢体无力等症。
    当归可单独服用,但更常于配伍应用。如治疗血虚、肝郁、肝脾不和时常与柴胡、白芍、茯苓、生姜、甘草、白术、薄荷等配伍。治疗风虚头痛时常与防风、川芎、白芷、藁本等配伍,治疗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及风湿骨痛时,又常与独活、虎骨、木瓜、杜仲、秦艽、牛膝、续断等药配伍。
    由于当归不仅俱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而且具有补血生新的功能,是其它活血药及补血药不能代替的。因此,当归很适合治疗某些妇科疾病。如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的四物汤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是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贫血、产后血虚的良方;如与艾叶、香附、红花、黄柏、桃仁等药配伍,不仅能补血、活血,而且还可治疗经闭、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止等症。
    由于女性在患妇科疾病时常常是贫血与瘀血同时存在,而当归又同时具有补血、活血双重功效,因此,在治疗妇科疾病时,医生们常喜欢选用当归治疗。
    用法用量:煎服,5~15g。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则酒炒用。又通常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几款当归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15克、生姜15克、羊肉200克。将生姜切片、羊肉切小块、当归切薄片,三味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汤,待羊肉熟烂后再放葱花、胡椒粉、猪油、味精、食盐调味,饮汤食肉。此方有补血调血、散寒开胃、益气健脾、温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产后血虚腹疼、头晕目眩、寒凝气滞所致的胸闷腹疼、月经不调、四肢不温、倦怠少气、食欲不振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当归黄汤
    当归15克、黄花20克、瘦肉150克。先将当归切薄片、黄花切段、瘦肉切片,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汤,食肉饮汤。当归养血补血,黄花补虚疗损和血脉,瘦肉益气养血,此方适用于产后或病后血虚所致的经闭腹痛、身体虚弱、贫血、神经衰弱、气虚乏力、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和食欲不振、月经不调等症。
    当归首乌鸡肉汤
    当归20克、何首乌20克、鸡肉200克、枸杞子15克。将鸡肉洗净切块与当归、何首乌、枸札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鸡肉烂熟时放入生姜、葱花、食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肉。鸡肉补气血。首乌养肝肾补血、当归养血和血,枸杞补肝肾、明目。几味合用有补肝肾、益气血之功能,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身体虚弱、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欲不佳等症的补养和治疗。
    归芪鸽肉汤
    当归20克、黄芪50克、淮山药20克、红枣20克。将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加水及药物、调料共煮至鸽肉烂熟,吃肉饮汤。本方有益气血、补虚损之功效,适用于病后或产后身体虚弱、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食欲不佳以及贫血、神经官能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状。
    归参猪心汤
    猪心1个、当归15克、党参20克(或人参10克)。将党参、当归洗净入水中煮30分钟后,去药渣再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猪心和生姜、葱、胡椒、食盐,煮至猪心烂熟即可饮食。本方有益气、养血、补血之功效、适用于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贫血及神经衰弱等症。
    归芍延寿酒
    当归30克、川芍30克、白芍30克、熟地黄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天冬30克、杜促30克、枸札30克、肉桂20克、大枣30克、何首乌30克、陈皮30克、干姜30克。将上述药物切成粗末入瓦坛中,加白酒2000毫升,浸泡15天......>>

    问题三:当归不能和什么药一起吃当归基本上没有食物搭配禁忌,不过要注意的是孕妇最好不要当归,当归的适宜人群:适宜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气血不足者、头痛头晕者、便秘者。
    当归的不适宜人群: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

    问题四:当归禁忌有哪些 什么人不适宜吃当归的使用以祖国传承五千年的中医为基础,许多医生将其用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那么,当归禁忌有哪些,什么人不适宜吃? 1.用量过大 口服常规用量的当归煎剂、散剂偶有疲倦、嗜睡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当归挥发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口干、恶心等反应,可自行缓解。大剂量给药,可使实验动物血压下降,剂量再加大则血压骤降,呼吸停止。当归乙醚提出物毒性较强,少量即可造成实验动物死亡。临床使用当归不可过量,服药后也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2.过敏反应 有报道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引起过敏性休克。 3.用药不当当归辛香走窜,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药不当会加重出血、腹泻等症状。 4.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历史文献谈禁忌 : 1.《本草经集注》:恶南茹。畏菖蒲、海藻、牡蒙。 2.《药性论》:恶热面。 3.《本草蒙筌》:当归甚滑,大便泻者须忌。 4.《雷公炮制药性解》:风邪初旺及气郁者,宜少用之。 5.《本草经疏》: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 当归不适宜吃的患者:孕妇慎用。小孩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问题五:当归不能吃吗?为什么?当归性甘温~比较平和~一般没什么副作用~补血活血~ 现在女孩子饮食上都比较克制,气血不足的比较多~蛮适合的~ 冬天吃尤好~ 不过女孩的话经前几天和期间不要吃~否则可能量会增多而且可能会有血块~ 当归有活轿调经的功效,其碱性物质挥发油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早孕妇女食用后会发生子宫收缩而出现 *** 流血。因此,当归主要适用于月经过少、经期延后、闭经、痛经等患者,而妇女孕早期、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恶露不净等应禁止食用 这里介绍民间常用的食补方子 当归煮蛋 先说说当归吧: 说到这当归的药性,我们经常在女性的调理药物中见到。因为它是一种很好的活血用药。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如四物汤。若气血两虚者,如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营汤等。 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为妇科要药。用于血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症。 补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用于血虚,血滞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的疼痛证。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亦取得一定疗效。 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故亦为外科痈疽疮疡所常用。 养血润肠通便功效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这用法可就多了,这里讲的是一种简单易行的: 取当归适量,洗净;取鸡蛋一至两个外皮洗净。将洗净的当归和鸡蛋一起放入锅中(最好是砂锅),放水没过食材。大火煮开后文火慢熬;待鸡蛋煮熟,将鸡蛋取出去壳后继续放入锅中熬煮,约五分钟后即可停火,取出后加入红糖适量(依据个人口味) 几点注意: 1、鸡蛋一定要事先带壳煮熟后再去壳熬煮; 2、鸡蛋和红糖不要同时熬煮 3、煮过的当归可以的话最好同时食用,不能接受其味道的建议将其中的水分吸食。 该食品可以活血养颜补气;同时当归的润肠功效也颇为显著。

    问题六:什么人不能吃当归,哪些人不能吃当归您好!当归最不适合手心发热的人吃,手心发热就是五心发热,两个手心,两个脚心,一个就是自己的心脏了。阴虚有热,所以是阴虚的人不能吃当归。还有就是容易滑肠的人不适合,就是容易拉肚子的人,因为当归中还有当归油,所以不能吃当归哦!可以百度搜索岷县中药材详细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归养血口服液的副作用

参术健中口服液的副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