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保元丸的副作用尚不明确。
至圣保元丸的药物成分包括全蝎、蜈蚣、钩藤、羌活、牛黄、冰片、茯苓、甘草、珍珠、朱砂麻黄、薄荷、陈皮、僵蚕、胆南星、天竺黄、青礞石、猪牙皂等组成。由于药物中含有朱砂,最好不要长久服用,另外肝肾不全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
舒郁九宝丸(同仁堂)解郁宽胸,理气止痛。用于胸膈满闷,胃脘疼痛,干哕气逆,纳差,腹胀。下面是我整理的舒郁九宝丸说明书,欢迎阅读。
舒郁九宝丸商品介绍通用名:舒郁九宝丸
生产厂家: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1111
药品规格:6g*10丸
药品价格:¥25.5元
舒郁九宝丸说明书【通用名称】舒郁九宝丸
【商品名称】舒郁九宝丸
【拼音全码】ShuYuJiuBaoWan
【主要成份】木香、砂仁、丁香、沉香、香附(醋炙)、青皮(醋炙)、陈皮、厚朴(姜炙)、豆蔻、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白扁豆(去皮)、六神曲(麸炒)、甘草。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性状】舒郁九宝丸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甜、辛。
【适应症/功能主治】解郁宽胸,理气止痛。用于胸膈满闷,胃脘疼痛,干哕气逆,纳差,腹胀。
【规格型号】6g*10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3、孕妇慎用。4、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5、不适用于小儿、年老体弱者,主要表现为身倦乏力,气短嗜卧。6、舒郁九宝丸不宜久服,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7、对舒郁九宝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舒郁九宝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舒郁九宝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舒郁九宝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1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舒郁九宝丸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塑料球壳装,每丸重6克,每盒10丸。
【有效期】60月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1111
【生产企业】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舒郁九宝丸(同仁堂)的功效与作用舒郁九宝丸(同仁堂)解郁宽胸,理气止痛。用于胸膈满闷,胃脘疼痛,干哕气逆,纳差,腹胀。
舒郁九宝丸服用常见问题问:舒郁九宝丸(同仁堂)服用要注意什么?
答: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3、孕妇慎用。4、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5、不适用于小儿、年老体弱者,主要表现为身倦乏力,气短嗜卧。6、舒郁九宝丸不宜久服,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7、对舒郁九宝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舒郁九宝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舒郁九宝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舒郁九宝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1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舒郁九宝丸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看到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1.狼疮丸说明书
2.青果丸说明书
3.至圣保元丸说明书
4.都梁滴丸说明书
5.大山楂丸说明书
保和丸--《中国药典》
【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
【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酸、涩、甜。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25~155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9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保和丸--《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山楂180克 神曲60克 半夏 茯苓各90克 陈皮 连翘 萝卜子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炊饼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和胃。主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呕吐泄泻,脉滑,舌苔厚腻或黄。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备注】方中山楂善消油腻肉滞;神曲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面食痰浊之滞;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连翘散结清热,共成消食和胃之功。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保和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处方】楂肉5钱,姜半夏5钱,黄连5钱,陈皮5钱,神曲3钱,麦芽2钱。
【制法】将神曲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食积、酒积。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汤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保和丸--《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莱菔子、楂肉、神曲、麦芽、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食积痢。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保和丸--《伤寒大白》卷二
【处方】山楂、麦芽、莱菔子、熟半夏、连翘、香附、枳壳。
【功能主治】食滞中焦,生冷抑遏,致发狂症。
【用法用量】热甚,加栀、连;湿郁痞满,合平胃散、石菖蒲。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保和丸--《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糖球4两,陈皮半两,茯苓半两,半夏曲半两,萝卜子2钱5分,白术1两,使君子肉1两,神曲1两,麦糵1两,木香2两2钱4分,砂仁4两4钱,黄连4两5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发为丸,如萝卜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能克化,日久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保和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丹砂(研)1钱,蝎梢2-7个,雄黄(研)2钱,芦荟(研)半钱,熊胆(研)半钱,蛇蜕(烧灰)1钱,瓜蒂2-7枚,蟾酥1皂子大(汤浸),腻粉(研)半钱,龙脑(研)半钱,麝香(研)半钱,牛黄(研)半钱。
【制法】上为末,用浸蟾酥并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身热,手足瘈疭,目睛上视,状如中风。
【用法用量】每服用倒流水先化1丸,滴鼻内,良久嚏讫,即用薄荷水送下1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保和丸--《幼幼集成》卷六
【处方】人参(切,焙)3钱,漂白术3钱,白云苓1钱5分,炙甘草1钱,山楂肉1钱,老麦芽1钱,六神曲1钱。
【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极小丸。
【功能主治】痘后一向能食,今不思食,闻食气即呕。
【用法用量】每服1-2钱,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保和丸--《直指小儿附遗》卷四
【处方】白术(泔浸,土炒)2两,苍术(泔浸,炒)2两,厚朴(姜汁制)2两,陈皮(去白)2两,甘草(炙)5钱,莪术(醋炒)1两,三棱(醋炒)2两,香附(炒)2两,砂仁(炒)5钱,益智(炒)6钱,萝卜子(炒)1两,山药8钱,人参(去芦)5钱,肉果(去油)40个,白豆蔻4钱,槟榔3个,木香5钱,神曲(炒)1两,麦芽(炒取粉)、山楂2两,茯苓(去皮)1两,使君子肉1两,干荸荠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小儿乳食所伤,吐泻积滞,肚腹疼痛。
【用法用量】方中麦芽用量原缺。
【摘录】《直指小儿附遗》卷四
保和丸--《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陈皮3钱,半夏(姜汁炒)3钱,白茯苓(去皮)3钱,连翘3钱,神曲3钱,山楂肉3钱,萝卜子(炒)3钱,黄连(姜炒)2钱。
【制法】上为末,稀米糊为丸,胭脂为衣,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实热翻胃。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人参煎汤,入竹沥同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保和丸--《医统》卷八十九引《直指小儿》
【处方】白术5两,茯苓3两,半夏(制)3两,山楂3两,神曲(炒)3两,陈皮2两,连翘2两,萝卜子2两,苍术(制)1两,枳实(炒)1两,香附子(制)1两,厚朴(制)1两,黄芩(酒炒)1两,黄连(酒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健脾和胃。主治小儿食滞,脾胃不和,嗳气吞酸,呕吐泄泻,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渐加至70-80丸,食后茶汤送下。
【注意】忌饮酒及食肉面。
【摘录】《医统》卷八十九引《直指小儿》
保和丸--《杏苑》卷四
【处方】山楂肉6钱,苍术(米泔浸)3钱,白术3钱,半夏(姜制)3钱,黄芩(土炒)3钱,白茯苓3钱,橘红3钱,萝卜子2钱,黄连(土炒,去土)4钱,神曲4钱,吴茱萸1钱,连翘1钱。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宿,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吞酸嘈杂。
【用法用量】每服60丸,食远橘皮汤送下。
【摘录】《杏苑》卷四
保和丸--《墨宝斋集验方》
【处方】白术1斤(蒸),陈皮8两(洗),厚朴8两(姜汁炒),山楂肉6两(饭上蒸),苍术半斤(炒),甘草(炙)6两,谷芽半斤(炒),莱菔子4两(炒)。
【制法】上为末,老粳米煮汤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调理脾胃。
【用法用量】每服1-2钱,以白汤送下。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
保和丸--《幼科发挥》卷三
【处方】陈皮5钱,枳壳(炒)3钱,黄连(姜汁炒)5钱,神曲3钱,山楂肉3钱,麦糵3钱,莱菔子(炒)3钱,槟榔3钱。
【制法】上为末,水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食积所致痢疾。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保和丸--《一盘珠》卷三
【处方】苍术、陈皮、白术、茯苓、半夏、砂仁、香附、神曲、白芍、厚朴、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食积泄泻,泄时腹痛,泄后痛减。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保和汤」。
【摘录】《一盘珠》卷三
【 朱砂 】又称辰砂、丹砂, 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 。朱砂在中医中是一味很重要的传统中药,用于所谓“安神、镇静”。 《神农本草经》 :味甘,微寒,无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 《本草纲目》 :养心气、养心血、养肾、养脾、安胎,可以解毒 ,可以发汗,随佐使而见功,无所往而不可。翻开任何一本中药书,都有大量荒诞不经的含朱砂药方。 直至今日 , 《中国药典》 及 《卫生部部颁标准》 中,含朱砂的成方制剂多达 几百种 ,儿科药也有 一百多种 ,比例可占10%左右,儿科药还要高一点。朱砂在蒙药、藏药中也很常见。
现代生物医学发现朱砂经消化道或创口吸收,生成游离汞,并与血中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进人体内各组织器官。游离汞与组织细胞结合(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酶系统),使细胞发生营养不良、变性、甚至坏死。急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脓血、少尿、尿闭、尿毒症。慢性中毒表现为消化系统病变,精神异常,汞毒性震颤、肝肾功能损害,视野缩小,性功能减退。临床报告表明使用朱砂可能会出现肝肾脏损害、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中毒、溶血性贫血、过敏反应等。有动物试验报告认为,朱砂能降低小鼠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所以有所谓“镇静安眠”作用;然而朱砂 在体内有积累效应 ,长时间给药,动物出现体重下降,少动、反应迟钝、肾缺血、肝脏肿大等症状。 中医是把朱砂的某些毒副作用当疗效看了,这就是朱砂在儿科药滥用于“安神镇惊”的原因。
现在中医对朱砂有毒这个事实也不否认,但表示得很精神分裂,当中医需要吹嘘那虚无的朱砂药效时,就说:“也许那些可溶成份有效”;如果你要跟中医谈朱砂毒性时,他就跟你扯“朱砂水飞工艺,去尽可溶汞盐,剩下的HgS都不溶,不吸收,98% 直排出体外”。依《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朱砂中HgS纯度不得低於96%,其他杂质有可溶汞盐,砷、铅、镉等重金属伴生化合物,这也是有朱砂成分的中成药在国外被抓住时,往往也能同时发现铅超标的原因。除了这较小量的可溶汞盐外,按守广舜等研究结果显示 :“朱砂内服过量有毒是肯定的 ,人体无机汞吸收率为 5 % ,甲基汞吸收率可达 100% ,朱砂 (HgS)在厌氧有硫的条件下 ,pH7,温度 37℃的暗环境中与带甲基物质相遇均能产生甲基汞。而人体肠道正具备这一条件 ,故内服朱砂及制剂更增加了中毒机会”。《中国药典》2010版也不得不明确标示:“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问题是你就舍得拿功能齐全的肝肾去试这明知有肝肾毒性的虎狼药?
# 朱砂中毒例3-皮肤吸收 #《法医学杂志》1998年11月(第4期)发表了杨正龙的文章《朱砂中毒致死1例》,6月男婴被中医诊断为消化不良,用各种药物对肚脐贴、炙,用朱砂贴肚脐的当天婴儿死亡。经检验,肾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大片变性坏死,肝细胞变性肿胀。测定汞含量为452μg/100g肾组织,29μg/100g肝组织。——朱砂中的汞及其化合物可以透过皮肤进入体内,无论剂量大小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只是程度不同。
【雄黄】 是砷硫化物矿物,《纲目》:“治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 现代医学证实砷及其化合物可导致砷中毒,损伤神经、血管,并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和致癌 。
有中医粉对砷剂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津津乐道,必须指出,砷剂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机理及临床应用是依赖现代医学确认的;属还没有发现更好更安全的特效药前的收益大于风险的药品;临床治疗时一样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砷中毒现象,只不过跟丢命相比,值得尝试。
现有过百种含朱砂、雄黄成份儿科药,爱孩子,请不要给他/她服毒药!
国际上正常国家都已禁止药物中使用朱砂及雄黄等重金属,对药品及食品中汞、砷含量都有严格的痕量限制……
前卫生部长陈竺卸任前最后签发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卫生部令第93号)同样收录了含朱砂、雄黄的中成药,可以以医保支付,至少包括以下这些:
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天王补心丸(片)、柏子养心丸、 华佗再造丸、小活络丸、冰硼散、七厘散(胶囊)、安脑丸、苏合香丸、追风透骨丸、伤科接骨片……
定搐化风丸、普济回春丸、小儿百寿丸、小儿保安丸、小儿回春丸、小儿急惊散、小儿金丹片、小儿牛黄散、小儿镇惊丸、小儿琥珀丸、至圣保元丸、安脑牛黄片、百效丸、回春丹、蛇伤解毒片、娃娃宁、小儿良友散、小儿羚羊散、小儿牛黄清心散、小儿太极丸、小儿消积丸、婴儿平(胶囊)[剧]、育婴丸、珠珀惊风散、八宝玉枢丸(八宝玉枢丹)、缠喉散、小儿抽风散、小儿肺炎散、小儿四症丸、婴儿安片、珠珀保婴散(珠珀保婴丹)、保元丸(保元丹)、参三七伤药片、惊风丸、绿雪、牛黄清热散、太和妙灵丸(太和妙灵丹)、桃花散、卫生宝丸(卫生宝丹)、小儿奇应丸、小儿清热镇惊散、辟瘟片、小儿脐风散、小儿镇惊散、保婴散、救急散、铁娃散(铁娃丹)、小儿百乐片、小儿清热片、婴宁散、复方蛇胆陈皮末、小儿金丹、婴儿消食散、保童化痰丸、保婴镇惊丸、高丽清心丸、人参至宝丸、万氏牛黄清心片、小儿肺热平胶囊、小儿葫芦散、盐蛇散、婴儿保肺宁(散)、婴儿保肺宁胶囊、婴儿平(散)、麝香丸、儿科七厘散、喉药散、胡氏六神丸、牛黄清热胶囊、千金散、蛇胆陈皮化痰散、琥珀化痰镇惊丸、参三七伤药(散)、小儿惊安丸、九龙化风丸、局方至宝丸、小儿回春丸(大蜜丸)、小儿惊风七厘散、小儿珠黄散、朱珀安神丹(丸)、金衣至宝锭、惊风散、小儿牛黄颗粒、止咳桃花散、安脑丸、牛黄净脑片、小儿抗惊片、镇惊散、痧气散、安宫牛黄片、八宝五胆药墨、牛黄西羚丸、保赤一粒金丸、参三七伤药散、加味蛇胆陈皮片、牛黄宁宫片、小儿百效片、小儿化痰丸、小儿惊风片、醒脑安神胶囊、伤科接骨片、安脑片、点舌丸(梅花点舌丹)、三七血伤宁胶囊、三七血伤宁散、速效牛黄丸、牛黄醒脑丸、云香精、绿雪胶囊、太极丸、小儿七珍丸(小儿七珍丹)、玉枢散、羚羊清肺散、牛黄清肺片、清热定惊散、升华红黑丸、小儿解热丸、小儿七珍片
安宫牛黄散、安宫牛黄丸、保赤散、局方至宝散、牛黄抱龙丸、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七珍丸、万氏牛黄清心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小儿至宝丸、医痫丸、紫雪、琥珀抱龙丸、痧药、
二益丸、活络丸、痫症镇心丸、蟾酥锭、拔云散眼药、更衣片、脉络通、牛黄安心丸、牛黄八宝丸、清心滚痰丸、清心丸、犀角化毒丸(犀角化毒丹)、心脑静片、醒脑降压丸、养阴镇静片、一粒珠、滋补参茸丸、八宝镇惊丸、八厘散、长春红药片、飞龙夺命丸(飞龙夺命丸)、广羚散(犀羚散)、抗栓再造丸、龙脑安神丸、透表回春丸、卫生散、武红灵散(武红灵丹)、遗尿散、安神温胆丸、保赤一粒金散、补肾益脑胶囊、补心片、更衣胶囊、回生第一散(回生第一丹)、回天再造丸、牛黄清脑丸、牛黄郁金丸、茸血补心丸、珍珠生肌散、震灵丸、镇痫片、八宝散、鹅毛管眼药、瓜子锭、解表追风丸、羚珠散、仁丹、珠黄八宝散、麝香接骨胶囊、八宝拨云散、八宝眼药、定心丸、秘制舒肝丸、牛黄清宫丸、透骨镇风丸(透骨镇风丹)、万灵片、状元丸、祛风化痰丸、痧药蟾酥丸、白益镇惊丸、柏子养心片、保安万灵丹(丸)、解毒万灵丸、久芝清心丸、女胜金丹、平肝舒络丸(平肝舒络丹)、伤痛酊、珍黄安宫片、珍珠冰硼散、朱砂安神片、紫金散、癫狂龙虎丸、回生再造丸、利心丸、舒肝丸(浓缩丸)、天王补心丸、痛肿灵(酊剂)、抱龙丸、哈蚧定喘丸、回生第一丹胶囊、珍珠牛黄散、补肾益脑片、磁朱丸、喉痛丸、猴枣牛黄散、救惊散、牛黄消炎灵胶囊、牛黄消炎灵丸、清金理嗽丸、清泻丸、三黄宝蜡丸、镇心安神丸、朱砂安神丸、参茸固本还少丸、加味七厘散、解暑片、驱风苏合丸、苏合丸、痰喘半夏颗粒(冲剂)、同仁安神丸(朱砂安神丸)、外用紫金锭、追风透骨片、补脑安神片、复方鹿胎丸、金黄抱龙丸、绿萼点舌丸、庆余辟瘟丹、十香定痛丸、吐泻肚痛胶囊、麝香三妙膏、高力清心丸、牛黄抱龙片、气痛丸、中风再造丸、麝香牛黄丸、跌打榜药酒、吐泻肚痛散、安神补气丸(浓缩丸)、复方蟾酥丸、康氏牛黄解毒片、灵宝如意丸、人参再造丸(浓缩丸)、消栓再造丸、痧气丸、康氏牛黄解毒丸、赛霉安散、佛山人参再造丸、利心丸(浓缩水丸)、脑塞通丸、跳骨片、周氏回生丸、跌打万花油、复方芦荟胶囊、瓜霜退热灵胶囊、正骨水、追风透骨丸、高血压速降丸、清热安宫丸、养阴镇静丸、湛江蛇药、珍珠消积丸、郑氏女金丹、麝雄至宝丸、佛山人参再造片、金牛眼药(散)、久强脑立清(北京脑立清)、梁财信跌打丸、妙灵丸、人参再造丸(蜜丸)、醒脑牛黄清心片、柏子养心丸、抱龙丸、避瘟散、冰硼散、补肾益脑片、纯阳正气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二十五味松石丸、红灵散、梅花点舌丸、牛黄清心丸(局方)、平肝舒络丸、七厘散、人参再造丸、十香返生丸、舒肝丸、暑症片、苏合香丸、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一捻金、益元散、紫金锭
二十五味马宝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二十五味鬼臼丸、二十六味通经散、十二味冰片散、十七味大鹏丸、十三味红花丸、十四味羚牛角丸、七味兔耳草散、八味秦皮丸、八味西红花止血散、肺热普清散、萨热大鹏丸、十八味欧曲珍宝丸、坐珠达西
(要注意的是,有些藏药的汞成分是通过一种叫“佐太/坐台/佐塔/佐台”的复杂半加工物添加进去的。)
吉祥安坤丸(乌力吉–18)、溃疡软膏(哈它各其–7)、外用溃疡散(哈它各其–7)、西红花十六味散(古日古木–16)
牛黄镇惊丸(同仁堂)镇静安神、祛风豁痰。用于小儿惊风,高热抽搐,牙关禁闭,烦躁不安。下面是我整理的牛黄镇惊丸说明书,欢迎阅读。
牛黄镇惊丸商品介绍通用名:牛黄镇惊丸
生产厂家: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1245
药品规格:1.5g*10丸
药品价格:¥120元
牛黄镇惊丸说明书【通用名称】牛黄镇惊丸
【商品名称】牛黄镇惊丸
【拼音全码】NiuHuangZhenJingWan
【主要成份】主要成分为牛黄、全蝎、僵蚕(炒)、珍珠、人工麝香、朱砂、雄黄、天麻、钩藤、防风、琥珀、胆南星、白附子(制)、半夏(制)、、天竺黄、冰片、薄荷、甘草。
【性状】牛黄镇惊丸为黄棕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凉略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镇静安神、祛风豁痰。用于小儿惊风,高热抽搐,牙关禁闭,烦躁不安。
【规格型号】0.1g*10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牛黄镇惊丸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运动员慎用。3.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牛黄镇惊丸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10丸/盒。
【有效期】24月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1245
【生产企业】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牛黄镇惊丸(同仁堂)的功效与作用牛黄镇惊丸(同仁堂)镇静安神、祛风豁痰。用于小儿惊风,高热抽搐,牙关禁闭,烦躁不安。
牛黄镇惊丸服用常见问题牛黄镇惊丸是一个儿童专用药物,是纯天然的中药制剂。牛黄镇惊丸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不但疗效可靠,且对人体的副作用少。那么,牛黄镇惊丸的镇静效果好吗?
牛黄镇惊丸的镇静效果是不错的。牛黄镇惊丸所含的牛黄,具有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热痰壅盛。药理研究表示,给小鼠灌服或腹腔给药,能显著减少其自发活动,并能减轻樟脑、咖啡因引起的小鼠兴奋,增强水合氯醛、乌拉坦、**、苯巴比妥及戊巴比妥的镇静作用,如能使戊巴比妥纳所致之小鼠睡眠时间延长,促使阈下剂量的水合氯醛导致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等。
此外,牛黄镇惊丸所含的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醒神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最宜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治疗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及中风痰厥等热闭神昏,常配伍牛黄、冰片、朱砂等药,组成凉开之剂。
牛黄镇惊丸主要由牛黄、全蝎、僵蚕(炒)、珍珠、人工麝香、朱砂、雄黄、天麻、钩藤、防风、琥珀、胆南星、白附子(制)、半夏(制)、天竺黄、冰片、薄荷、甘草制剂而成。牛黄镇惊丸方中诸药合用,共奏镇静安神、祛风豁痰之功效。牛黄镇惊丸在临床上适用于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抽搐,牙关禁闭,烦躁不安。
由此可见,牛黄镇惊丸的镇静效果是很不错的。牛黄镇惊丸是纯天然的中药制剂,不仅疗效可靠,且对人体的副作用少,值得患者信赖。
看到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1.狼疮丸说明书
2.青果丸说明书
3.至圣保元丸说明书
4.都梁滴丸说明书
5.大山楂丸说明书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