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制大黄丸具有泻下导滞、消食化滞、通便润燥的功效。主要用于胃肠积滞所导致的湿热下痢、便秘、口渴不休、胸热心烦、停食停水、小便赤黄等症状。
该药物的主要性状呈现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丸,味道微苦。服用时一般会选择口服。怀孕期间的妇女应该禁止服用。
九制大黄丸,主要是清热解毒的。
通用名称:九制大黄丸
汉语拼音:Jiuzhi Dahuang Wan
【作用类别】本品为便秘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份】大黄。?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味微苦。
【功能主治】通便润燥,消食化滞。用于胃肠积滞,口渴不休,停食停水,胸热心烦,大便燥结,小便赤黄。
【规格】每袋装6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1次。
【不良反应】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2.服药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3.过敏体质者慎用。
4.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大黄、绿豆、车前草、白术(炒)、黑豆、半夏(制)、香附(醋制)、桑叶、桃枝、厚朴(姜制)、陈皮、麦芽等14味。?清热泻火,消肿通便。用于火毒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晕耳鸣、目赤牙痛、腹中胀满、大便秘结。
九制大黄丸是中成药,可以起到润肠通便、消食化滞的作用的。这个中成药一般是不会引起什么副作用的,但是如果出现恶心考虑是其它原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对药物不吸收引起的,建议可以停药观察看看,目前恶心最好是能吐出来,并且再根据出现的症状对症治疗。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应用】
1.
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
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
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栀子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大黄可减轻内毒素性低血压,消除氧自由基,降低再灌注期血浆、肺、小肠等内源性一氧化氮的水平,降低肠、肝、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内毒素引起的肠壁血管通透性增加,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进入血循环等等。临床可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mods等危重病预防及治疗胃肠功能衰竭。我们的经验:生大黄30克煎成100ml,灌肠或口服,100ml,1-3次/日,亦可灌肠和口服并用。直到肠鸣音恢复开始减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