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白珠糖浆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主要用于治疗眩晕、痰瘀交阻症。症状主要是胸闷、头晕、舌暗、苔腻、腹胀和脉弦滑等等。
性状是红棕色的液体,味道甜,微微的涩。如果在服药之前发现本药的药性发生的改变,就应当禁止服用本药,会对身体产生反效果。
中国的医药各民族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中国医学的神奇之处,而医学的配方,当属瑶族医药最具盛名,瑶族的医学配方没有医学记载,只有口头传授,瑶族的医学配方是祖传的,由多种药材配制成的药浴更是闻名世界。本期的瑶族文化带你去了解如何自制瑶族药浴。
瑶族药浴一般采用新鲜植物,平时备干品冬季用。药浴设固定配方,常取3~7种药草即可
1、常用治疗皮肤病、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疥疮、漆疮等浴用植物:
博落回、笔筒草、千里光、银花、甜条、红花银糖菜、扛板归、醉鱼草、见风消、香樟、风箱树、密拱、饿蚂蝗、喷白、小叶买麻藤、七月白、牛皮冻等。
2、常用于产妇强身、健体的药用植物:
益母草、野艾、络石藤、血防藤、水蜡烛等。
3、治小儿麻疹不透的植物药:
饿蚂蝗、密拱、葛麻藤等。
4、治骨蒸潮热的植物药:刚鞭木、铁凉伞等。
草药配方
经我们多次深入瑶寨考查,瑶族乡民喜欢采集半枫荷、透骨香、钩藤、九节茶等十余味草药来洗浴。
1、半枫荷,为金缕梅科植物金缕半枫荷的树皮及枝叶,药性甘、淡,微湿,可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半身不遂,跌打损伤。
2、透骨香,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的全株,药性辛、温,可祛风除温,舒筋止痛。治风湿痹痛,筋骨孪缩,寒湿脚气,疖癣肿毒。
3、钩藤,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钩藤的带钩茎枝,药性甘、凉,功效清热熄风,祛风通络。治小儿惊痫,大人头晕目眩,妇人子痫等。
4、九节茶,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枝叶。药性辛、平,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肺炎、急性阑尾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等。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解附:1用到中药常春藤的方剂2用到中药常春藤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常春藤 1拼音
cháng chūn téng
2英文参考ivy
3注解常春藤
常春藤
Caulis Hederae Sinensis
(英)Chinese Ivy Stem
别名 土鼓藤、鉆天风、三角风、爬墙虎、散骨风、枫荷梨藤。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 sinensis(Tobl.)Rehd.的茎藤。
植物形态 常绿攀援藤本。茎枝有气生根,幼枝被鳞片状柔毛。叶互生,2裂,革质,具长柄;营养枝上的叶三角状卵形或近戟形,长5~10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3浅裂;花枝上的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表,长5~12cm,宽1~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单生或2~7个顶生;花小,黄白色或绿白色,花5数;子房下位,花柱合生成柱状。果圆球形,浆果状,黄色或红色。花期5~8月,果期9~11月。
附于阔叶林中树干上或沟谷阴湿的巖壁上。产于陜西、甘肃及黄河流域以南至华南和西南。
采制 全年采取,鲜用或晒用。
性状 参见“植物形态”。
化学成分 茎含鞣质、树脂;叶含常春藤甙(hederin)、肌醇、胡萝卜素等。
性味 性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平肝,解毒。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头晕、口眼蜗斜、衄血、目翳、痈疽肿毒。
用到中药常春藤的方剂 会稽赖分常山汤ènchángshāntāng别名:常山汤处方:常山3两,石膏8两(碎,绵裹),甘竹叶一把(切),...
散滞气汤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虽食不散,常常有痞气。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
牛乳粥úrǔzhōu《寿世青编》卷下:组成:粥、牛乳。功效:补虚羸。用法用量:如常粥内加入牛乳,和匀食。...
清油散治:癫狗咬人。用法用量:以油滴豉为膏,如弹子大,常常拭揩所咬疮口。分开豉弹,见疮口有狗毛茸茸,此毒...
常山丸hānwán《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丸:处方:常山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黄芩(去黑心)2两...
更多用到中药常春藤的方剂杜仲(盐制)、秦艽、当归、川芎、桑枝、老鹳草、常春藤等。天麻壮骨丸的适应证: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补...
滇白珠糖浆拼音:diānbáizhūtángjiāng英文:滇白珠糖浆说明书:药品名称:滇白珠糖浆药品汉语拼音...
苦黄颗粒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减少,一般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偶见血清肌苷出现异常,这些均与药物的关系尚不明...
甘露消毒丹欲好转为3~6日;精神好转5~8日;肝肿大恢复正常15~20日;肝功能恢复正常21~30日。用法:...
复方石斛片胞中,针晶束长90~240μm,针粗2~6μm,常不散离。油管中金黄色条状分泌物。簇状结晶存于长形...
更多用到中药常春藤的中成药开元末,访隐民姜抚,年几百岁。召至集贤院,言服常春藤使白发还黑,长生可致。藤生太湖、终南。帝遣使多...
《证类本草》:[卷第七]络石珠,碧色正圆。小儿取藤于地,打用鼓声,李邕名为常春藤。日华子云∶木莲藤汁,敷白癜,疡及风恶疥癣。又...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痈、疽细绞汁服,功同忍冬;背痈,取末服,下利即愈。)常春藤(一切肿痛,研汁入酒服,利恶物,去其根本。)络...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药名同异(土茯苓)白菝(萆)赤薜荔(赤地利)龙鳞薜荔(常春藤)夜牵牛(紫菀)便牵牛(牛蒡)山甘草(紫金藤)...
《证类本草》:[卷第七]千岁
滇白珠,常绿灌木。树皮灰黑色。叶卵状长圆形至长卵形,革质,有香味,先端尾状渐尖具尖尾,基部钝圆或心形,边缘具锯齿。浆果状蒴果球形,黑色,5裂;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7-11月。产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枝、叶含芳香油,全株入药。具有毒性及药物作用。
水杨酸甲酯。透骨香的成分信息中,通常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构成的。透骨香是一种中药材,是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的全株或根。该药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化痰止咳的功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