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补心片的主要作用为养心安神,可以治疗因为阴血不足导致的头晕、心悸、耳鸣、失眠等症状。
安神补心片为中成药,属于养心安神类药物,主要成分有丹参、石菖蒲、菟丝子、女贞子(蒸)、地黄、墨旱莲、珍珠母、首乌藤等。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进行使用。
同仁堂 安神补心丸¥11.00 安神补心丸能够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溶栓醒脑,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血液粘度,缓解动脉硬化,恢复动脉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血液中的杂质。那么,安神补心丸一次吃几粒?效果怎么样? 安神补心丸是一种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头晕耳鸣的丸剂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病,中风等神经疾患。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15丸,一日3次。 安神补心丸的主要的成分是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蒸)、首乌藤、地黄、珍珠母等众多的中药经过医学人员精心研制而成,具有血化瘀,舒经活络,溶栓醒脑,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血液粘度,缓解动脉硬化,恢复动脉弹性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血液中的杂质,有效预防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发生,特别对脑血栓偏瘫(脑硬)效果突出,填补了溶栓时间窗后的溶栓,康复临床治疗空白,大大提高疗效,减少致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明确诊断为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现称围绝经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属于心血不足,虚火内扰证者可参照以上中医证候及临床表现,合理使用安神补心丸。 通过以上简单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安神补心丸的内容,选择康爱多药店。康爱多药店,方便快捷,药好价廉。
有两个区别
养血安神丸,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用于阴虚血少,头眩心悸,失眠健忘。
安神补心丸,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虚火内扰所致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
①功效主治方面
安神补心丸是通过补心来安神,治疗心血不足的导致的失眠头晕
而养血安神丸,是通过养血来安神,治疗阴虚血少所导致的头晕失眠。
②药方组成
安神补心丸: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安神膏(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首乌藤、地黄、珍珠母、女贞子(蒸)。辅料:滑石粉。
养血安神丸:首乌藤、鸡血藤、熟地黄、地黄、合欢皮、旱墨莲、仙鹤草。辅料:生赭石粉。
同仁堂
安神补心丸¥11.00
安神补心丸为棕褐色的浓缩丸;味涩、微酸。安神补心丸主要由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首乌藤、地黄、珍珠母组成。安神补心丸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病,中风等神经疾患。安神补心丸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15丸,一日3次。
安神补心丸的作用:
1.镇静,催眠:安神补心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使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趋于平衡,并能促进其神经活动正常化。安神补心丸有镇静、催眠作用,还能对抗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
2.改善智力:安神补心丸能改善人的智力,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调节注意力,协调精细动作,增加灵活性和耐力。
故安神补心丸主要有镇静,催眠,改善智力等作用。现代医学明确诊断为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现称围绝经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属于心血不足,虚火内扰证者可参照以上中医证候及临床表现,合理使用安神补心丸。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显棕褐色;味涩、微酸。
汉语拼音:
AnShenBuXinPian(TaiJi)
通用名称:
安神补心片
商品名称:
安神补心片(太极)
成份:
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蒸)、首乌藤、地黄、珍珠母
规格——中西药品:
0.32g*15s*4板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2.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3.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本品不宜长期服用,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有效期:
24
个
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0054311
企业名称:
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适应症:
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
包装:
15片x4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