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胶囊里面的成分是由黄连组成的,主要的作用是清热燥湿以及泻火解毒,对于湿热内蕴引起的痢疾或者是黄疸,比如发热以及腹泻黄疸,还有牙龈肿痛等症状,能够进行辅助的改善,另外还能够对大便脓血以及小便发黄,还有目赤红肿以及声音嘶哑进行一定的缓解和治疗。
黄连大家都知道很苦的一种中药,黄连的种类其实不止一种,那大家知道生黄连与炒黄连的区别吗?下面就来讲讲生黄连与炒黄连的区别,以及黄连的服用方法。
黄连和大黄的区别
黄连的燥湿清热
1黄连秦皮汤
治暴发赤肿多眵多泪的眼痛。用黄连秦皮作饮剂,加苦竹叶作洗方,就可以减少眵泪,消肿止痛。此治热在上焦者。
2治泻痢
有香连丸、姜连散、姜黄散,都是以黄连清热燥湿。后重剧的就用木香辅助黄连以利气;腹痛剧的就佐以干姜,助黄连的燥气而除湿;腹痛轻而作呕逆的,就佐以生姜,散滞气而降逆。此为治湿热在中焦之例子。
大黄的散结泻热
1散血的结滞
例如吐血衄血用泻心汤。泻心汤用大黄、黄芩、黄连。
妇人经闭用抵当汤丸。抵当汤丸用虻虫、水蛭、桃仁、大黄。下瘀血丸用大黄、桃仁、虫。这是大黄散血结的例子。
2下宿食或结热或燥粪
例如三承气汤,胃肠俱实的用大承气汤,小肠实的用小承气汤,结热只在胃的用调胃承气汤。这是大黄下结热的例子。
又,用以调气化饮,三物厚朴汤、厚朴大黄汤均用大黄;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
生黄连与炒黄连的区别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止痒。黄连有生用和炒制两种,功效也各不相同。
生黄连长于清泻疫毒、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杀灭虫毒,对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昏迷,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湿热下注之热淋、血淋、泄泻、痢疾、外阴肿痛、痔疮肿痛出血,以及蛔虫病、百日咳、疥疮和体癣效果明显。
常与大黄、黄芩、水牛角、生地黄、冰片、牡丹皮、赤芍、白茅根、仙鹤草、小蓟等药配合使用。
炒黄连长于燥湿清热,对湿热中阻之胸闷脘痞,肝胆湿热之黄疸,湿热浸淫肌肤之痈疽疮毒、疔毒走黄、湿疹流注,以及水火烫伤之肌肤溃烂有良好效果。常与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茵陈、龙胆草、金钱草、苦参等药配合使用。
黄连在临床应用尚有不少单验方,现介绍几则如下:
治细菌性痢疾黄连研粉每次口服0.4克~1克、每日3次(可装入胶囊口服)。
治小儿吐乳黄连、清半夏各6克,同研细末,分为100份,1日3次,每次1份。温水服。
治疗湿证、火烫伤黄连研细末以1:3的比例调入芝麻油内外搽,每日3次。
治疗痈疽肿毒用黄连、槟榔各15克研细末以鸡蛋清调,外搽,1日3次。
黄连有哪些功效
黄连气味苦寒,《本草经》上说它主治祛热,在中作呕、作泻,湿热腹痛,痢疾,风热目病,诸疮疡毒,胁及季胁作痛各证。
总体来说,它的效能是清热燥湿。在临床应用上:①治泻痢。②消肿。
治泻痢者,例如香连丸,用黄连、木香,治里急后重的痢;姜连散,用干姜、黄连,治湿胜于热、腹痛甚的痢疾;变通丸用吴萸、黄连合炒分丸,用治赤或白痢。这是黄连在临床应用于治痢。
消肿者,例如治两目暴肿赤痛,用黄连秦皮汤;治痔漏用黄连散;治疮疡已破用四物薄贴方(方用黄连、黄柏、地榆、白芷),四味研极细面,用蛋清调敷疮口四周肿处。这是清热消肿的例子。此外,用吴萸、黄连合制为左金丸,治胁、季胁作痛,也是清热燥湿的又一例子。
大黄、黄连合用,临床上常见的有:泻心汤(《金匮要略》)用大黄、黄连、黄芩三味治吐血,衄血;大黄黄连泻心汤用大黄、黄连渍服,治心下虚痞,则又为一例也。
《医学经谈》曰:黄连苦寒,色深黄,肥大连珠者良,故名黄连。连苦燥入心,心火有余,左寸脉数者宜之。
泻心汤用之治心下痞满或郁热在中,烦躁恶心;香薷饮用之治卒心痛热呕,热泻,一切湿热腹痛,热痢肠澼下血,中暑,镇肝,凉血,调胃厚肠。
姜汁制炒治上焦痰火,以吴萸佐之治吞吐酸水,与木香同用治心下痞至肠中积滞,为腹痛下利要药。
同吴萸用治肝火,兼胁与小腹痛。
猜你喜欢
1. 大黄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2.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3. 中药大黄的功效和用量
4.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
5. 大黄粉的用法
黄连上清胶囊(今辰)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疼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大便干燥、小便黄赤。下面是我整理的黄连上清胶囊说明书,欢迎阅读。
黄连上清胶囊商品介绍通用名:黄连上清胶囊
生产厂家: 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497
药品规格:0.4g*12粒*2板
药品价格:¥12.7元
黄连上清胶囊说明书【通用名称】黄连上清胶囊
【商品名称】黄连上清胶囊(今辰)
【拼音全码】HuangLianShangQingJiaoNang(JinChen)
【主要成份】黄连、大黄、连翘、薄荷、旋复花、黄芩、荆芥、栀子、防风、石膏、桔梗、黄柏、蔓荆子、白芷、甘草、川芎、菊花。辅料为淀粉。
【性状】黄连上清胶囊(今辰)为胶囊。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疼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规格型号】0.4g*12s*2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药后可出现腹泻或伴轻度腹痛。
【禁忌】孕妇禁用:脾胃虚寒者禁服。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暴发火眼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5.黄连上清胶囊(今辰)不宜长期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对黄连上清胶囊(今辰)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黄连上清胶囊(今辰)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黄连上清胶囊(今辰)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黄连上清胶囊(今辰)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0.4g*12s*2板/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497
【生产企业】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
【主要成份】黄连、大黄、连翘、薄荷、旋复花、黄芩、荆芥、栀子、防风、石膏、桔梗、黄柏、蔓荆子、白芷、甘草、川芎、菊花。辅料为淀粉。
黄连上清胶囊(今辰)的功效与作用黄连上清胶囊(今辰)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疼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黄连上清胶囊使用常见问题问:黄连上清胶囊(今辰)要注意什么?
双黄连胶囊是在双黄连颗粒剂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双黄连制剂(注射液、口服液、颗粒剂等)在临床应用多年,且经过系统的药效学研究,证明双黄连制剂具有广谱抑菌抗病毒作用和消炎解热作用,双黄连胶囊通过与双黄连口服液在体外抑菌实验、体外抗病毒试验以及抗炎、解热作用试验,两者作用无明显差异。抗菌--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等14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抗病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7种常见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抗 炎--对小鼠耳壳、足趾人为所致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解 热--显著降低伤寒、副伤寒所致家兔的体温升高。
口臭常是某些慢变的一种症状,口腔、鼻咽、呼吸和消化系统及一些全身疾病,都能引起口臭。口臭吃什么药好呢?下面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治疗口臭药方
1.兼有口干渴饮、身热、烦躁,或齿龈红肿、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者,多属脾胃火盛,可用泻黄散加减:藿香、防风、焦栀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甘草4.5克,竹茹6克,水煎服。
2.口气腥臭,兼有咳嗽气喘,或咽痛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者,多为肺热偏盛,可用加减泻白散:桑白皮、桔梗、地骨皮、知母、黄芩、麦冬各9克,五味子6克,甘草4.5克,水煎服。
3.兼有上腹胀闷、嗳气、泛恶等症者,多由食积引起,可用藿香、佩兰、焦栀、谷麦芽、生山楂各9克,甘草4.5克,水煎服。以上方药可每日1付,7付为1个疗程,若使用得当,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简便的单方验方,不妨试用。例如:
①香薷15克煎汤,饮服或时时含漱;
②藿香12克煎汤,时时含漱;
③白豆蔻煎汤或泡茶饮,或每次口中嚼豆蔻仁1~2粒,汁咽下,渣吐掉;
④丁香1~2枚含服或泡水服;
⑤橘皮、肉桂、佩兰等份研末,以枣泥为丸,放入口内时时咀嚼;
治疗口臭的药片
黄连胶囊:
将黄连2粒,去掉胶囊衣,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
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黄芩片:
黄芩片3粒,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
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金匮肾气丸:
取本品1丸,研细,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分成两份,置于伤湿止痛膏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温肾益气,适用于口咸、口淡。
伤湿止痛膏:
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匀,外敷肚脐或双足心涌泉穴,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
喝中药注意这五忌
1.忌萝卜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2.忌生冷
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吃中药时有哪些禁忌食物?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3.忌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2~3小时后再喝。
4.忌辛辣
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吃中药时有哪些禁忌食物?如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之品,如若食之,则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伤阴动血(出血)。
5.忌油腻
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服用中药期间,如进食荤腻食物,势必影响中药的吸收,故对痰湿较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粘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物。
6.忌腥膻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对那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疮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还应少吃鸡、羊、猪头肉、蟹、鹅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发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部分病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过敏,从而加重病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