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眩丸药品具有散风清热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疗风邪所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或者是视力模糊的现象,同时也可以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或者是高血压,有效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出现。清眩丸属于种大蜜丸,每丸的重量大概是在6克左右,主要成分是由于薄荷,白芷或者是石膏等多种成分组成的。
美尼尔氏综合症(又称梅里埃病)发病特征是:突发性、反复发作性。尤其是中老年病人,多愈发愈重或继发其它眩晕症。
美尼尔氏综合症主要症状表现,如同在大海中乘船遇到风浪,站立不稳,恶心、呕吐,感觉自身、周围景物在旋转,天地都在旋转,伴有出汗、耳鸣、听力下降或突发耳聋,不敢睁眼不敢翻身,有些患者还有欲想大、小便,症状持续时间不定,间歇期应该恢复正常。
美尼尔氏综合症本病除了发作期旋转、呕吐、患者难忍的痛苦以外,还可以使迷路、前庭、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引起耳聋、共济失调等危害性,为不可逆病变,现化医学将无法治愈。另外,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还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从而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塞。
美尼尔氏综合症何时为最佳治疗期?
以往一般医生只是在眩晕发作期,应用脱水、镇静、止呕药暂时缓解急性症状,间歇期无药服或只限于西比灵、眩晕停,普遍感到控制再次发作不理想,即不能有效的治疗该病的原发病灶。
近年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间歇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对该病的内耳膜迷路、前庭、半规管等原发病变,起到很好的治疗,因该阶段人体相对处于更平和状态,药物有效成分相对吸收较好,相对脑循环、内耳循环较发作期舒畅,结合有效药物综合治疗,故在临床上可取得满意疗效,远期疗效十分理想。
美尼尔氏综合症什么情况下建议手术治疗?
一般建议患者尽量保守治疗,如:①严重眩晕发作频繁,药物疗不能缓解,失去工作能力者。②每次眩晕发作均伴有显著听力减退,间歇期听力无明显恢复者。听力丧失,眩晕仍经常发作者,方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内淋巴囊切开术、前庭神经切断术、耳蜗切开术、迷路破坏术、颈交感神经切断术等。
美尼尔氏综合症偏方
大枣7个,黄瓜蔓一把,水煎,加少许黄酒服,出汗。主治起床时眩晕、恶心、美尼尔氏综合症。
苍耳子10个(为一天量),水煎分2次服,5-7天可愈。脑外伤后眩晕、呕吐、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
泽泻30克,白术15克,牛膝10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
代赭石(先煎),牡蛎(先煎)各20克,白芍、草决明、钩藤、半夏、茯苓、陈皮、旋复花、竹茹、五味子、紫胡、黄芩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3次分服。颈锥病引起的眩晕、耳聋,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
山羊角(切片)12克,川芎9克,天麻6克。先煎山羊角1-2小时,再加后2味药同煎10-20分钟,去渣温服,每日1剂。主治头晕目眩,行则欲仆,视则欲呕或头痛。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
茯苓、猪苓、泽泻各20克,胆南星15克,半夏、白术、桂枝各12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症状消失后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发作时应卧床休息。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
熟地、茯苓各15克,怀山药24克,山萸肉、枸杞、益母草各12克,泽泻、丹皮各9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脑外伤后眩晕、呕吐、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恢复服。
白术、白蒺藜各12克,秦艽、郁李仁、天麻各9克,半夏、陈皮、泽泻各6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起床时眩晕、恶心,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急性发作期。
美尼尔氏综合症
白姜散
药物:白果仁60克,干姜12克。
用法:上药烘干共研末,分成8份,每份9克每天早晚饭后以红枣12克,黄芪20克煎水各服1份。体虚不甚者用温开水送服也可
疗效: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有效。
来源:江西中医
[方一]
天麻3—5克,绿茶1克。天麻切成薄片,干燥储存,备用。每次取天麻片与茶叶放入杯中,用刚沸的开水,冲泡大半杯,立即加盖,5分钟后可以饮服。饭后热饮,头汁饮完,略留余汁,再泡再饮,直至冲淡,弃渣。
本方平肝熄风,潜阳定惊,适用于耳性眩晕症。
[方二]
独活20克,鸡蛋4只。将药加水共煮,蛋熟去壳再煮15分钟,使药汁渗入蛋内,去汤及药渣,单吃鸡蛋,每次2只,每天2次,3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本方祛风补脑,适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
[方三]
五味子、酸枣仁、怀山药各10克,当归6克,龙眼肉1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美尼尔综合征。
[方四]
仙鹤草60克。水煎、频服,连续3—4天。
本方适用于美尼尔综合征。
[方五]
生南星、半夏各12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泽泻、桂枝各20克,猪苓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内耳眩晕日久不愈者 别说你有...
这些中药名字有一些十分相近,只有一字之差,但功效却大不相同,甚至有天壤之别。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20对常见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的中成药吧。
1.人参健脾丸与人参归脾丸
人参健脾丸有健脾渗湿、理气消食之功效。对脾虚气滞挟湿、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少乏力、脘腹胀满、肠鸣腹泻、完谷不化等症有治疗作用。
人参归脾丸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之功效。对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妇女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皮下出血等症有治疗作用。
2.二至丸与二陈丸
二至丸有补肝肾,养阴血之功效。对肝肾阴虚所致头目眩晕、失眠多梦、口苦舌干、吐血衄血、须发早白等症有治疗作用。
二陈丸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对咳嗽痰多而黏、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症有治疗作用。
3.三黄片与三金片
三黄片有泻火解毒、凉血之功效。对热盛迫血所致的吐血、衄血或三焦实热、身热烦渴、面红目赤、口疮痛肿及湿热黄疸等症有治疗作用。
三金片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主治热淋等症由湿热结聚膀胱所致,有清热解毒、利湿、利尿作用。
4.大活络丸与小活络丸
大活络丸有活气血、壮筋骨、祛风湿之功效。对风痰阻络导致的中风偏瘫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小活络丸有温经络、搜风除湿、祛痰逐瘀之功效。对风寒湿邪、痰瘀内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等症有治疗作用。
5.小儿至宝丹与小儿至宝锭
小儿至宝丹有解热健胃、止呕止吐的功效。对身体发热、腹胀便泄、呕吐胀满、赤白痢疾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对小儿停食受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健胃、消食、散风功效。
小儿至宝锭有解表祛风、化痰导滞功效。对小儿伤风受凉、发热流涕、咳嗽痰多、停食停乳、呕吐腹泻等症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对小儿伤风发烧、停食吐泻以及惊风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二妙丸与三妙丸、四妙丸
二妙丸有清热燥湿之功效。对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疹、臁疮有治疗作用。本方苍术、黄柏有一“清”、一“燥”之妙,故名二妙。
三妙丸由本方加牛膝组成,治腰膝关节疼痛。
四妙丸由本方加薏苡仁、牛膝组成。治疗湿热下注所致两足麻木、下肢痿软、筋骨疼痛、足胫湿疹之痒痛。
7.小金丹与大金丹
小金丹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对疮疽瘰疬、乳疮痈肿、无名肿毒、阴疽初起、痈肿疼痛有治疗作用。
大金丹有顺气化痰、定喘止嗽之功效。对痰壅气闭、癫狂痫症、语言错乱、神昏不语、胸膈不利、头眩耳鸣、哮喘咳嗽有治疗作用。
8.四神丸与六神丸
四神丸有温暖脾肾、固肠止泻之功效。对脾肾虚寒,症见厌食胃呆、五更泄泻、腹痛便溏、清晨多便、久泻不愈、腰酸肢冷等症有治疗作用。
六神丸有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对时疫白喉、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喉风、喉烂丹痧等症有治疗作用。
9.五积散与五苓散
五积散有解表消积、温中之功效。对外感寒湿、内伤生冷、头痛身痛、脘腹痞痛、恶心呕吐等症有治疗作用。
五苓散有化气行水之功效,对水饮停蓄所致水肿、小便不利、呕逆泄泻及诸湿肿满等症有治疗作用。
10.左归丸与右归丸
左归丸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效。对肝肾精血亏损,症见身体消瘦、腰膝酸软、遗精盗汗、头晕眼花、口渴咽干等症有治疗作用。
右归丸有温补肾阳、填精补血之功效。对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衰神疲致四肢厥冷、阳痿滑精、脾虚便溏、小便不禁、腰膝腿软等症有治疗作用。
11.五皮丸与五香丸
五皮丸有利水渗湿、健脾消胀之功效。对皮水、身重肿胀、心腹胀满、气促、小便不利、妊娠水肿等症有治疗作用。
五香丸有理气止痛之功效。对气滞胀满、积聚疼痛、胸膈痞闷、胃脘疼痛、积滞腹泻或腹胀便秘等症有治疗作用。
12.泻白丸与泻青丸
泻白丸有燥湿化痰、散风止嗽之功效。对咳嗽痰多,以及风热挟痰咳嗽、痰涎壅盛、胸中满闷、头痛身热等症有治疗作用。
泻青丸有清泻肝火、祛风利便之功效。对肝火郁结所致的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头痛口苦、二便不利、肝郁目疾翳障、小儿急惊抽搐等症有治疗作用。
13.鸡肝散与鸡鸣散
鸡肝散有杀虫、消疳、明目之功效。对小儿疳积、虫积腹痛、食少泄泻、面黄肌瘦、视物模糊等症有治疗作用。
鸡鸣散有温化寒湿、下气降浊之功效。对寒湿脚气或脚气攻心作痛、腿肿足肿、麻木冷痛、步行困难,或胸闷、恶心呕吐、心脘疼痛等症有治疗作用。
14.香连丸与香附丸
香连丸有清热燥湿、行气化滞之功效。对湿热痢疾、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等症有治疗作用。
香附丸有调和气血、活血调经之功效。对血虚气滞、胸闷胁痛、痛经等症有治疗作用。
15.保和丸与保胎丸
保和丸有消积和胃、清热利湿之功效。对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腹泻等症有治疗作用。
保胎丸有补益气血、安胎和胃之功效。对气血双亏、胎元不固、胎动不安、腰酸腿痛、小腹下坠或先兆流产、阴道出血等症有治疗作用。
16.追风丸与追风膏
追风丸有舒筋活血、散风止痛之功效。对筋骨软弱、手足麻木、腰背疼痛等症有治疗作用。
追风膏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效。对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筋骨疼痛、风湿关节痛、阴寒腹痛、小肠疝气等症有治疗作用。
17.清宁丸与清音丸
清宁丸有清理胃肠、泻热润便之功效。对饮食停滞、腹胁膨胀、头昏耳鸣、口燥舌干、咽喉不利、两目红赤、牙齿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症有治疗作用。
清音丸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之功效。对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口干舌燥、咽下不利等症有治疗作用。
18.清热丸与清眩丸
清热丸有清热解毒、祛暑、凉血消肿、镇惊之功效。对小儿高热、惊风、中暑、口舌生疮、牙齿疼痛、咽喉肿痛、痈肿等症有治疗作用。
清眩丸有散风清热之功效。对风热上攻、头晕目眩、偏正头痛、鼻塞不通、牙痛等症有治疗作用。
19.黑砂丸与黑神丸
黑砂丸有舒筋活血、解毒消肿之功效。对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腰腿扭伤等症有治疗作用。
黑神丸有化瘀生新、祛风止痛之功效。对血滞经闭、痛经及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腰腹疼痛等症有治疗作用。
20.乌鸡丸与乌梅丸
乌鸡丸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之功效。对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等症有治疗作用。
乌梅丸有温脏补虚、安蛔止痛之功效。对胆道蛔虫、慢性胆囊炎、脾虚久痢等症有治疗作用。
头疼的原因非常多,感冒发热、五官有毛病、血压异常、头部有障碍、贫血、便秘、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神经疲劳等都会引起头疼。
头疼可能是脑膜受到了刺激,血管收缩使张力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脑部提醒我们氧气不足,需要更多氧气的信号。只要含着许多氧气的血液流入到疼痛的地方,头疼就会立刻消失。不过必须找到头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解决头疼的问题。
物理因素:能引起颅内外炎症、损伤的各种原因;因肿物压迫等原因导致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脑膜受刺激;肌肉收缩;直接刺激支配头面部的感觉神经等,都能引起头痛。
神经精神因素:当身心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时,往往会产生忧虑、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作。据调查,有84%的忧郁症患者都会伴有偏头痛症状。同时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种种不愉快或是生气、焦急、激动等剧烈的情绪刺激后会感到全身不适,偏头痛。
饮食因素:食用过量咖啡,会使血管扩张而刺激神经引发偏头痛;而当吃下过凉的冰淇淋时也会感到头疼;饮酒过多后酒精中的乙醇作用于血管,同样会造成头疼,这些都是由饮食不当而引发的头疼。专家统计出容易诱发头痛的食物排行分别是:巧克力,酒精饮料、生乳制品、柠檬汁、奶酪、红酒。
睡眠因素:这是比较常见的偏头疼病因。由于睡眠严重不足而引发了头痛,另外紧张的工作也会引起相似症状。
疾病因素:眼、耳、鼻及鼻窦、牙齿、颈部等病变可刺激神经,反射性或扩散性的影响头面部,都会引起反射性或牵涉性偏头痛。
缓解偏头疼的方法
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饮用绿茶:绿茶中的物质对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
静心冥想: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你可以购买一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让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头缠毛巾:看起来可能会很可笑,不过这的确是治疗偏头疼的好方法。疼痛时,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如此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的。
诱发偏头疼的因素很多,所以患者切不可随意用药,一定要到医院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天麻治头疼偏方:
天麻一两,可以炖一斤肉,按这个比例。天麻先敲碎,然后用热水泡一天一夜,泡了的水不能仍掉,因为药效全在里面了。泡天麻的水和天麻一起,小火炖两小时,然后放入排骨一起炖一小时,不能放盐,只放少许花椒和老姜片。天麻炖排骨、土鸡是最好的,切记不能和羊肉同炖。
对缓解头痛很有帮助,且是温补,人人都可以吃,不妨一试。
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疼、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
中西医临床常与其它药物配伍治疗惊风抽搐、肢体麻木;头疼眩晕;神经疼;冠心病心绞痛;面肌痉挛等
天麻炖猪脑
用法:食肉饮汤。
★天麻鸭子
功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阴虚阳亢,妊娠先兆流产,伴目眩头晕,耳鸣头痛,口苦咽干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鸭1只(约500克)。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与洗净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炖至鸭料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
用法:食肉饮汤。
天麻肉片汤
功效:滋补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等症。现多用于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
配方制作:天麻猪肉各适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汤,加入鲜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药、汤俱食。
土方法
(1) /zhengzhuang/toutong/200504/23168.html 上去看看
(2) .头痛剧烈者,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2.研末,不拘多少,嗅鼻中,痛不可忍者亦可止。
3.当归60克,酒1升,煎取6合,饮之,日再服。
4.高良姜生研,顿嗅鼻中即止。
5.头风热痛,山豆根研末,油调,涂两太阳穴。
6.用豆汤洗头,避风使出汗。
7.头痛不止,杨梅研末,以少许嗅鼻,取嚏,立效。
8.片脑3克,纸卷作捻,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9.猝患头痛,用皂角末吹鼻取嚏。
10.猝然头痛,用白僵蚕为末,热开水调服6克。
清眩丸--《中国药典》
【处方】川芎200g, 白芷200g, 薄荷100g, 荆芥穗100g, 石膏10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而后辛、凉。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用于风热头晕目眩,偏正头痛,鼻塞牙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