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苦黄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8589
苦黄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05-04 00:20:56

苦黄颗粒是由茵陈、大青叶、苦参、春柴胡、大黄组成的一种中成药。本品的性状是棕色的颗粒状,气味微小,味道发甜,并且微苦。该药物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也有疏肝退黄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因湿热内蕴导致患者出现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退黄。

平时要将药物进行密封,并且放置在干燥处保存。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1-27 22:22:22

    今天给各位分享麻黄颗粒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麻黄颗粒有什么副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麻黄是一种中药,具体有什么功效?2、麻黄的功效和作用麻黄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3、麻黄的功效和作用只能知道这个好处麻黄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麻黄是一种中药,具体有什么功效?麻黄性温,而且辛散、苦,归肺、膀胱经,功效与作用具体如下:
    1、可以开腠理、透毛孔、散风寒,临床上多用于外感风寒、全身的疼痛、恶寒、无汗,发热、头痛;
    2、宣肺平喘,可以宣畅肺气,温散肺寒,所以可以多用于风寒的感冒,风寒的咳嗽或哮喘等;
    3、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所以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4、麻黄是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之最轻者,故能够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够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是药力所达不到的地方,麻黄都能够无孔不入。
    所以它实力比较雄厚,而且力气也比较大,故可以广泛地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皮肤的疾病,还有痈疽肿痛,损伤的瘀血等;
    5、麻黄也有副作用,如高血压的人,出血性病人都不宜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麻黄是一个常用中药,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者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临床除了使用生麻黄,还可以用蜂蜜炙麻黄,麻黄性味辛、苦、温,归经归的是肺经和膀胱经。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咳喘、风水浮肿,蜜炙麻黄润肺止咳效果比较强,大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的症状。
    麻黄主要成分含生物碱类,如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还有挥发油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主要有解热、发汗、止咳平喘、镇痛、抗炎、利尿,还有兴奋心脏和升高血压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麻黄发汗、宣肺力强,所以如果是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患者,以及肺、肾两虚的咳喘患者,应当慎重使用。
    同时因为它能够兴奋中枢神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所以高血压、青光眼患者慎用,运动员也要慎重使用。
    麻黄的功效和作用麻黄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麻黄的功效作用很多例如: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
    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
    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
    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麻黄的功效和作用只能知道这个好处麻黄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1、麻黄性味辛、苦、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2、麻黄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腠理密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实症,也可用于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遏之咳喘,还可以用于治疗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之水肿、小便不利。
    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主要有解热、发汗、止咳平喘、镇痛、抗炎、利尿,还有兴奋心脏和升高血压的作用。
    4、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麻黄发汗、宣肺力强,所以表虚自汗、阴虚盗汗的患者,以及肺、肾两虚的咳喘患者应当慎用。
    5、麻黄还能够兴奋中枢神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所以高血压、青光眼患者慎用。
    运动员也要慎重使用。
    麻黄颗粒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麻黄颗粒有什么副作用?、麻黄颗粒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1-27 22:22:22

      小儿牛黄颗粒中的主要成分是一些中药,所以相对来说会比较安全,但孩子患有疾病的时候,家长们也可以比较放心让孩子服用小儿牛黄颗粒。但是在服用之前也要了解药物的功效,那么小儿牛黄颗粒的作用是什么呢?

    小儿牛黄颗粒的作用

      牛磺酸是人体内一种非必需的氨基酸,它是一个中枢性抑制神经递质,能调节大脑内神经组织的兴奋性、能调节体温中枢使体温下降,所以感冒冲剂里面通常含有牛磺酸颗粒成分,它有解热、镇静、镇痛及抗惊厥的作用;此外,儿童牛磺酸颗粒还对季节性或是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有很好的效果,对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皮肤瘙痒亦有很好的效果。

      小儿牛黄颗粒的主要成份为钩藤、僵蚕(麸炒)、天麻、全蝎、黄连、大黄、胆南星(酒炙)、浙贝母、天竺黄、法半夏、化橘红、滑石、人工牛黄、朱砂、人工麝香、冰片。小儿牛黄颗粒的性状为棕褐色的颗粒;气香,味苦,咸。小儿牛黄颗粒功能主治清热镇惊,散风化痰。因此,小儿牛黄颗粒用于小儿食滞内热引起咳嗽身热,呕吐痰涎。烦躁起急,睡卧不安,惊风抽搐,神志昏迷,大便燥结。一般市场上小儿牛黄颗粒的规格为每袋装0.5g。

      小儿牛黄颗粒的注意事项为运动员慎用。运动员是比较特殊的群体,有时候用药会影响到比赛。而且,很多药物在服用过后是不能剧烈运动的,因此,运动员在用药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京制牛黄解毒片有什么作用

      京制牛黄解毒片由黄连、黄柏、石膏、金银花、薄荷、桔梗、连翘、大黄、黄芩、栀子(姜炙)、菊花、荆芥穗、防风、旋复花、白芷、川芎、蔓荆子(微炒)、蚕砂、甘草、人工牛黄、冰片二十二种药材制成。方中牛黄清热解毒,平肝熄风,黄芩善清肺火,黄连善泻肾火,三药具有较强的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石膏清肺胃实火,生津止渴;栀子清热凉血解毒,除三焦火热,可引热毒从小便排出;大黄泻热通便,凉血解毒,使火毒通过泻下缓解。

      金银花、连翘散风热,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薄荷、菊花凉散风热,平肝止眩,清利头目;防风可散外风,又可息内风;荆芥穗散风邪;白芷消肿止痛;蔓荆子清利头目;川芎活血祛风;冰片清热止痛,泻火消肿;旋复花下气消痰散结,桔梗化痰利咽;蚕砂祛风除湿止痒;甘草清热解毒,缓和药性。整方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痛,泻下通便,祛风止痒的作用。

  • 徐长卿
    回复
    2024-01-27 22:22:22

    黄芪颗粒适合什么人吃
    黄芪是一味中药材,而黄芪颗粒也就是黄芪通过加工制成的,黄芪从一味药材加工成颗粒,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过比起黄芪,黄芪颗粒更容易被人接受,毕竟人们都比较喜欢吃甜的东西,那么,黄芪颗粒适合什么人吃。
    黄芪颗粒适合什么人吃
    黄芪本身就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能,而且对于肾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虽然被加工成黄芪颗粒,黄芪颗粒淡黄色的颗粒;味甜,药物功效为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这个药物适合10-50周岁的人服用,适用于出现气短心悸,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等疾病症状的患者服用。阴虚的人。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湿热的人。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湿热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黄芪本身也是一种有益的物质,但在食用上也是有一些禁忌的,在服用黄芪的时候,最好不要服用环磷酰胺,否则互相会相克。另外,有一些品种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能随便服用,服用量最好根据医生的医嘱。

  • 祝由师
    回复
    2024-01-27 21:21:12

    目录1拼音2《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菜 2.1拼音名2.2苦菜的别名2.3来源2.4性味2.5功能主治2.6苦菜的用法用量2.7摘录 3《中华本草》:苦菜 3.1出处3.2拼音名3.3英文名3.4苦菜的别名3.5来源3.6原形态3.7生境分布3.8性状3.9化学成份3.10苦菜的药理作用3.11性味3.12归经3.13功能主治3.14苦菜的用法用量3.15注意3.16各家论述3.17摘录 附:1用到中药苦菜的方剂2用到中药苦菜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苦菜 1拼音

    kǔ cài

    2《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菜 2.1拼音名

    Kǔ Cài

    2.2苦菜的别名

    败酱草[东北]、苦叶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黄鼠草

    2.3来源

    菊科野苦荬属植物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 (Thunb.)Nakai,以全草入药。春夏秋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2.4性味

    苦,寒。

    2.5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破瘀活血,排脓。用于阑尾炎,腹腔脓肿,肠炎,痢疾,急、慢性盆腔炎,肺热咳嗽,肺结核,吐血,衄血;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肿痛,黄水疮,阴囊湿疹。

    2.6苦菜的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研粉,香油调敷患处。

    2.7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中华本草》:苦菜 3.1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1.《名医别录》:苦菜,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2.陶弘景:《桐君录》云,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

    3.《唐本草》:茗乃木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荼。按《尔雅·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槚,苦荼。二物全别,不得比例。又《颜氏家训》按《易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

    3.2拼音名

    Kǔ Cài

    3.3英文名

    Herb of Common sowthistle

    3.4苦菜的别名

    荼草、选、游冬、苦马菜、老鸦苦荬、滇苦菜

    3.5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chus oleraceus L.

    采收和储藏:冬、春、夏三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3.6原形态

    苦蕊菜 一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纺锤状。茎直立,中空,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无毛或上部有腺毛,具乳汁。叶互生;下部叶叶柄有翅,基部扩大抱茎,中上部无柄,基部宽大戟耳形,叶柔软无毛,大头状羽状全裂或羽状半裂,顶裂片大或先端裂片与侧生裂片等大,少有不分裂叶,边缘有刺状尖齿,长1018(22)cm,宽57(12)cm。头状花序,顶生,数枚,排列成伞房状;梗或总苞下部初期有蛛丝状毛,有时有疏腺毛;总苞钟状,长1012mm,宽610(25)mm,暗绿色,总苞片23列;舌状花黄色,两性结实;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深裂。瘦果,长椭圆状倒卵形,压扁,亮褐色、褐色或肉色,边缘有微齿,两面各有3条高起的纵肋,肋间有细皱纹;成熟后红褐色,冠毛白色,毛状,细状,细软。花期46月。

    3.7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边、山野、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3.8性状

    性状鉴别 根呈纺锤形,灰褐色,有多数须根。茎呈圆柱形,上部呈压扁状,长4595cm,直径48mm,表面黄绿色,茎基部略带淡紫色,具纵棱,上部有暗褐色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椭圆状广披针形,琴状羽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齿。有的在茎顶可见头状花序,舌状花天酒地淡黄色,或有的已结果。气微,味微咸。

    3.9化学成份

    本品地上部分含一新二糖类化合物,还含苦苣菜甙(sonchuside)A、B、C、D,葡萄糖中美菊素(glucozaluzanin)C,9羟基葡萄糖中美菊素(macroliniside)A,假还阳参甙(crepidiaside)A及毛连菜甙(picriside)B、C。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cinaroside),金丝桃甙(hyperoside),蒙花甙(linarin),芹菜素(apigen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

    花中分到木犀草素(luteolin),槲皮素,槲皮黄甙(quercimeritrin),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O呋喃葡萄糖甙(isocynaroside)及木犀草素7βDglucuronopyranoside。

    种子油中含玟鸠菊酸(vernolic acid )13.7%。

    叶中还含维生素(vitamin)C。

    3.10药理作用

    全草(产于澳大利亚者)含抗肿瘤成分,在小鼠大腿肌肉接种肉瘤37后第六天,皮下注射苦茶的酸性提取物,648小时后杀死小鼠,肉眼及显微及显微镜观察,均可见到肉瘤受到明显的伤害(出血、坏死)。

    3.11性味

    味苦;性寒

    3.12归经

    归心;脾;胃;大肠经

    3.13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肠炎;痢疾;黄疸;淋证;咽喉肿痛;痈疮肿毒;乳腺炎;痔瘘;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3.14苦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熏洗;或取汁涂搽。

    3.15注意

    1.《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忌之。

    2.《随息居饮食谱》:不可共蜜食。

    3.16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

    2.《名医别录》:疗肠澼,渴,热中疾,恶疮。耐饥寒。

    3.《日华子本草》:敷蛇咬。

    4.《本草衍义》:折之白乳汁出,常常点瘊子自落。

    5.《滇南本草》: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诸积,利小便。

    6.《本草会编》:明目,主诸痢。

    7.《本草纲目》:治血淋痔瘘。

    8.《医林纂要》:泻心解暑,去热除烦,通乳。

    3.17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苦菜的方剂 经验化癖千捶膏

    次,再用绢帛勒之,3日1换,可除病根。注意:忌食苦菜、豆腐、香椿王瓜、茄子、鸡、鱼、醋、猪头肉。摘录...

    化癖千锤膏

    次,再用绢帛勒之。3日1换,可除病根。注意:忌食苦菜、豆腐、香椿、王瓜、茄子、鸡、鱼、醋、猪头肉。摘...

    薏苡附子败酱散

    金匮要略心典》:薏苡破毒肿,利肠胃为君;败酱一名苦菜,治暴热火疮,排脓破血为臣;附子则假其辛热以行郁...

    葵根散

    名:葵根散组成:蜀葵根、冬瓜仁、槐米、败酱草(即苦菜)、忍冬藤、当归尾、赤芍、生地、大黄、米仁。主治...

    香枣丸

    zǎowán《瑞竹堂方》卷二:方名:香枣丸组成:苦丁香。主治:十种蛊气病。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

    更多用到中药苦菜的方剂
    用到中药苦菜的中成药 麻杏甘石合剂

    号:WS3B041190处方:麻黄236g苦杏仁177g石膏427g甘草(蜜炙)118g制法...

    苦碟子注射液

    剂型:每支10ml。苦碟子注射液的主要成份:抱茎苦荚菜(主要为腺苷和黄酮类物质)。苦碟子注射液的功...

    苦黄颗粒

    。苦黄颗粒的主要成份:茵陈、柴胡、大青叶、大黄、苦参。苦黄颗粒的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肝退黄。用于...

    麻杏止咳糖丸

    号:WS3B062491处方:麻黄200g苦杏仁200g石膏100g甘草100g制法:以上四...

    清燥润肺合剂

    0g甘草88g黑芝麻88g阿胶70g麦冬106g苦杏仁62g北沙参62g枇杷叶44g制法:以上九味...

    更多用到中药苦菜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苦菜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苦菜

    又重出苦苣及苦条。今并并之。【集解】《别录》曰∶苦菜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七]苦菜

    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只生益州。益州乃有苦菜,正是苦(音式)尔。上卷上品白英下已注之。《桐君...

    《新修本草》:[卷第十八【菜上】]苦菜

    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止生益州。益州乃有苦菜,正英下,以注之。《桐君药录》云∶苦菜叶三月生扶...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上)

    鲜(白膻地羊鲜白羊鲜金雀儿椒)贝母(勤母苦花药实苦菜空草)延胡索(玄胡索)山慈姑(金灯鬼灯檠无义草朱...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龙葵

苦黄注射液的功效与作用

茵山莲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