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调元大补二十五味汤散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11302
调元大补二十五味汤散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5-03 20:36:27

调元大补二十五味汤散的主要功效是收敛、解毒、调节寒气。主要可以用于治疗“宝日”扩散,“赫依”、“协日”、“巴达干”失调而导致的久病不愈、口干、身倦体怠、食欲不振、胃脘疼痛等异常症状。其药物性状是棕黄色的粉末,患者在服用此药物时会感觉味道苦,该药物有微微的香气。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1-27 23:23:50


  • 半夏
    回复
    2024-01-27 23:23:50

    麻木一症,麻,似肌肤有蚂蚁在爬。木,皮肉如木头般不知动。

    轻者仅有指(趾)端麻木,重者可延伸至整个手掌及足部、四肢,甚至全身。有的常于夜间睡眠(阳气不足时)发作,以至麻醒。有的是早晨起床后手指麻木不适僵硬(阳气还没周流到肢节末端),活动后方可缓解。

    麻木症状在受到寒冷刺激(阴寒)或劳累后往往加重,常伴有神疲乏力、手脚畏寒四肢倦怠等表现。麻木不一定是四肢同时出现的,而大都是分散出现的。

    “阳气不到之处,即浊阴凝聚之所”。阳气痹阻,外不达四肢肌表,内不荣脏腑经络,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失常,百病丛生。

    阳气与阴气相对,二者组成了人体最根本的气机:元气。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经由三焦,随气血津液流布周身,若元气虚弱,气血津液输布乏力,便不能产生足够的阳气供周身运转。故根源还需调元气。

    明代医家孙文胤所作《丹台玉案》人参调元汤,大力调元气,养阳气,治一身麻木,四肢倦怠。

    组成:人参,沙参,黄耆,甘草,肉苁蓉,白芍,川芎,北五味。八员大将各就各位,组成一个个调养元气的小分队,有序有节完成任务。

    调养元气第一步:补气

    治一身麻木之症,最好请动补气扶正双王:人参、黄芪。

    人参大补元气,兼能养阴,生津止渴,药力主要向内走,固五脏之气。黄芪益气升阳固表,药力向上和向外走。

    两者同用,不仅升清,更各以所长补其所短,内外气同补,阴阳兼顾,让人体似得了一件安内攘外的金钟罩。

    调养元气第二步:养血

    肝能生血养血。川芎搜肝气,补肝血,可令血行风自灭,防因风夹湿而引起痹阻麻木,血脉不通。

    白芍酸收,敛肝之液通顺血脉,散恶血,逐贼血。同时与川芎共同行气调血,并因肝主筋而温养经脉,减轻麻木症状。

    调养元气第三步:生津液

    津液就像自然界的雨露,升降循环,滋润着五脏六腑。

    人参大补元气,入肺生津,入脾生涎,入心敛汗,由此生津止渴。

    沙参,沙地中形如人参的金贵药。味甘能补养,微苦能化痰,微寒能清热。由此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与人参共同滋生津液,护生元气。

    白芍酸入肝,滋阴敛汗。苦燥脾,入脾生涎。保住津液不流失。

    五味子入五脏,性味酸温,与白芍一样有收敛之功,能入肺生津,入心敛汗,并因能入肾固精养髓,可保固元气而令津液精血无遗泄。一些消渴方就常采用白芍配五味子,可令生津止渴之效倍增。

    调养元气第四步:化生元气。 从源头上保证元气的供给。

    前面说了,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五味子不仅酸敛生津,更可固精养髓,令骨骼强壮,肌肉得健。

    肉苁蓉,为滋肾补精血之要药,补而不峻不伤身。甘能除热补中,咸能滋肾,温能益精血,暖腰膝,健骨肉,让全身肌肉从从容容不麻木。

    最后要说到国老甘草,通行于多经,为诸位大将互通信息,让它们拧成一股绳,将药效发挥到最佳。

    八员大将分工合作,调养元气。且因

    人参甘,微苦平,

    黄芪甘温,

    白芍苦酸凉,

    五味子酸温,

    肉苁蓉甘咸温,

    沙参甘微苦凉,

    川芎辛温,

    甘草甘平,

    共同辛行酸收,既活血又生津固精养血,并甘温养阳,酸甘养阴,就像太阳和月亮的存在。并因以养阳为多,如太阳之光温煦周身,令人阳气十足,推动津液气血良好运转,从而治一身麻木,四肢倦怠。

    禁忌:文中所列的用药方案,药量欠奉。看官如果要借鉴,可以咨询中医师仔细定夺,不可不经辨证而贸然应用。

  • 离亭燕
    回复
    2024-01-27 22:22:40

    平常有没有这种情况,经常感觉手麻、脚麻、腿麻的,以为自己是腰椎间盘突出,就去医院检查,做了很多检查,但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腰椎也没有压迫到神经,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从中医角度来看,手麻和脚麻不一定就是和腰椎、颈椎有关系,而是跟血不荣筋、经络不通有关,什么意思呢?这里就是说气血无法到达筋脉,血液无法濡养四肢,也就出现麻木不仁的现象。而气血为什么不能濡养呢?这是因为血脉不通了,大家可以设想了,当河流去灌溉土地,如果支流被树枝、垃圾堵着了,自然就不能到达要浇的地方。

    因此,当脉道被痰湿、淤血或者其他东西堵着了,局部气血就无法到达筋脉,不能到达末梢了,四肢得不到气血的濡养,自然而然也就出现麻木、疼痛的情况。那淤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其一是因为寒邪所致,正所谓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其二就是气血虚了,血脉里的血液减少。

    那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怎么办呢?当然是从补气、活血、疏通筋脉入手。气血旺盛,则血气才会运行流畅,气血足则筋脉得养。

    今天沈医生就给大家解读一个方子,名叫人参调元汤,出自孙文胤(yin)的《丹台玉案》,是由人参、沙参、黄芪、甘草、肉苁蓉、白芍、川芎和北五味这8味中药组成,该方可活血生津、固精养血,治一身麻木,四肢倦怠。

    方中人参、黄芪用来补气,人参大补五脏元气,黄芪益气固表。二者合用,内外气同补,从而补足全身之气。

    白芍、川芎用来养血活血、通经络。

    白芍味酸,中医认为酸则收敛,因此白芍可以收住体内气血,不让气血那么容易耗散掉。而川芎则用来行气活血,它可以上达头目,下达血海,把血管里的垃圾给打通。二者合用共同行气调血,从而改善头晕,头痛,手臂麻木问题。

    沙参、五味子则用来生津液。沙参味甘苦、性寒,中医认为甘可补,苦可化痰,寒则可以清热,与人参搭配则共同滋生津液;五味子则可补五脏,味酸和白芍一样有收敛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入肾固精养髓。

    最后则是肉苁蓉和甘草。肉苁蓉用来补精血、暖腰肾,健骨肉,让全身肌肉从容舒适不麻木,甘草则当个和事佬,用来调和诸药。

    以上就是人参调元汤,这8味中药合用,活血生津、固精养血,可令人阳气十足,使得津液气血运行顺畅,从而解决四肢麻木、疼痛的问题,大家学会了吗?如果你也是这种情况,那不妨参考一下,不过记得找中医辨证。

调中四消丸的功效与作用

调胃舒肝丸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