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黄氏响声丸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6088
黄氏响声丸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5-03 18:18:38

黄氏响声丸属于中成药物,主要可以用治疗或者缓解,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以及寒热头痛或者便秘短赤等异常症状,同时,对于急性喉炎、慢性喉炎也有治疗作用,其主要功效是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上述药物的最佳使用期限为36个月。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4-01-28 03:03:12


  • 山亭柳
    回复
    2024-01-28 03:03:12

    黄氏
    响声丸¥12.80
    黄氏响声丸
    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薄荷,而薄荷用于
    风热感冒
    ,温病初起。薄荷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
    牛蒡子
    、荆芥等同用;
    薄荷脑
    有很强的杀菌作用,d-薄荷脑比1-薄荷脑的抑菌作用强。那么,?
    慢性咽炎
    为咽黏膜、黏膜下及
    淋巴组织

    慢性炎症
    。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组织炎症。本病在临床中常见,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黄氏响声丸拥有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利咽
    开音
    的作用。用于
    声音嘶哑

    咽喉肿痛
    ,咽干灼热,咽中有痰,或寒热头痛,或便秘
    尿赤
    ;急、
    慢性喉炎
    。因此黄氏响声丸治疗慢性咽炎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建议在专业的
    药剂师
    的指导下购买!
    康爱多
    药剂师表示: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局部相关疾病:如鼻腔、鼻窦、鼻咽部的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

    慢性鼻窦炎

    腺样体肥大

    鼾症
    等阻塞性疾病;
    慢性扁桃体炎
    ;
    口腔炎症
    ;
    胃食道反流

    相信大家对于关于黄氏响声丸的相关讯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以方便大家更好地用药。

  • 远志
    回复
    2024-01-28 03:03:12

    【作用特点】黄氏响声丸是我公司根据著名喉科老中医黄莘农主任医师奉献的九代祖传秘方研制而成,故取名"黄氏响声丸"黄氏响声丸具有开音保音,润喉化痰,消肿散结功能。主要用于声带急慢性炎症,早期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引起的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
    【主要成份】胖海、蝉衣、贝母等。
    【功 能】利咽开音、清热化痰、消肿止痛。
    【主 治】声带急、慢性炎症,早期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症引起的声音嘶哑, 咽喉肿痛,咽干灼热。
    【用法用量】浓缩丸: 0.133克/粒,次6粒;一日三次。糖衣丸: 20粒/次,一日三次。饭后服用,儿童减半。
    【规 格】浓缩丸:。0.133克×36粒×2板/盒。糖衣丸:400粒/瓶。

  • 龙葵
    回复
    2024-01-28 02:02:02

    主治风热外束、痰热内盛所致的急、慢性喉瘠,症见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或寒热头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类及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初起见上述证候者。

    黄氏响声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国药典》2005版。具有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之功效。

    组成

    薄荷、浙贝母、桔梗、薄荷脑、蝉蜕、儿茶、胖大海、诃子肉、川芎、连翘、大黄(酒制)、甘草

    用法用量

    口服。炭衣丸:一次8丸(每丸重0.1g)或6丸(每丸重0.133g)。糖衣丸:一次20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儿童减半。

    扩展资料

    黄氏响声丸临床常用于:

    1、风热上受、痰热内盛证,临床应用以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千灼热有痰为辨证要点。

    2、用于急性、慢性喉炎及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初起见上述证候者。阴虚火旺、素体脾胃虚弱或胃寒便溏者慎用。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不同,服用这种药物后的效果怎样是无法预测的。由于是医生根据病情开具的,是可以服用的。服用这种药物时忌辛辣、鱼腥食物。凡声嘶、咽痛,兼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者慎用。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黄氏响声丸

黄栀花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黄水疮散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