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金叶败毒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9292
金叶败毒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5-03 18:15:12

金叶败毒颗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适合用于治疗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出现的发热、乳蛾红肿、咽痛以及流涕、咳嗽、口渴、头痛和咳痰等症状。

金叶败毒颗粒的成分有大青叶、金银花还有鱼腥草和蒲公英。该药物的类型属于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1-28 04:04:28


    冬春季气候变化莫测,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不论是新冠病毒还是流感病毒都非常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家中备一些针对性可用药物是必要的。针对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可提前准备四类药物。
    常备的四类药
    第一类抗病毒药物
    比如奥司他韦,主要针对流感,防止病毒体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具有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如果出现病毒性感染,可服用宣肺败毒颗粒、金银花口服液、金叶败毒颗粒、复方鱼腥草合剂等中药,有清热解毒、提升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第二类解热镇痛药
    单方制剂: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片、乐松;
    复方感冒制剂:对乙酰氨基酚。
    “病毒性感染疾病给人体造成最难受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四肢酸痛。”缓解这些症状,刘辉国建议使用解热镇痛药。其中,一类是单方制剂如常见的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片、乐松等;另一类复方感冒制剂中,如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也能发挥退热效果。使用单方制剂药物就不必再服用复方药。
    第三类针对呼吸道症状的药物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可以适当备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比如复方甘草合剂、强力枇杷露、鲜竹沥液,咳嗽比较厉害可以服用复方甲胺那敏胶囊、苏黄止咳胶囊,出现痰多、咳痰费力的情况,建议服用切诺桉柠蒎肠溶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第四类抗菌药物
    病毒感染以后会激发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有脓痰,可以酌情使用抗生素,没有过敏史的患者可用头孢,此外,还有莫西沙星、阿奇霉素等。需注意不要叠加服用,只选一种,以免出现药物过量风险。

  • 紫苏
    回复
    2024-01-28 04:04:28

    连花清瘟属于一种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具有宣肺泄热,清温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发热或者是恶寒,高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干,咽痛等症状。也可以用来缓解轻型新冠病毒患者的咳嗽,乏力,发热等症状。除了莲花清温外还有很多药可以用来治疗新冠,例如,金花清感颗粒,藿香正气,双黄连,小柴胡颗粒,布洛芬片等。

    感染了新冠病毒,还可以选择一些抗病毒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例如四季抗病毒合剂,抗病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银翘解毒片,清热解毒颗粒,蒲地蓝消炎片等等。也可以搭配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例如维生素C,安宫牛黄丸,维生素A等等。其中,银翘解毒胶囊,它的成分是金银花,薄荷,连翘,淡豆豉,桔梗,甘草等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蒲地蓝口服液的成分是苦地丁,蒲公英,板蓝根,黄芩等, 它具有消肿利咽,清热解毒的功效。

    除了以上药品外,抗病毒类的药物还有防风通圣丸,金叶败毒颗粒,复方鱼腥草合剂,退热类的药物有布洛芬,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退热合剂等等。

    虽然,现在用来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有很多,尤其是网络上流传出来了很多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配方,但是当我们身体出现症状后,一定不可盲目擅自胡乱用药。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师进行诊断后,再根据医生的嘱托进行相应的治疗。盲目擅自用药很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身体受到更严重的损伤。如果情况严重的话,除了服用药物,还可以去正规的医院采用静脉输液来进行治疗。

  • 半夏
    回复
    2024-01-28 04:04:28

    本品对组织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使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抗体形成细胞功能增强,并可逆转模型小鼠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低下;可延长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

  • 木槿
    回复
    2024-01-28 03:03:18

    清热的药物有很多常见的清热去火的药物主要有牛黄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这种药物。

    这些都属于中成药,对身体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刺激,因此不必过度担心,按照疗程服用即可。

    同时,蒲公英、板蓝根、胖大海等各种药物也属于清热降火的药物,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出现的病症不同。

    因此,使用的药物也不相同,如果有上火症状的出现,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清热降火的药物来进行调理。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过量用药,以免对身体产生影响。

金参疏肝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金嗓散结丸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