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郁九宝丸可以理气止痛,并且还可以解郁宽胸,主要用于治疗胸膈满满的症状。另外,还可以用于治疗胃脘疼痛。此外,如果患者患有腹胀纳差或者是干哕气逆时,可选择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如果患有脾胃阴虚,如口干、大便干以及舌红少津的症状时,不建议使用该药物。
说起常用的中成药,诸如逍遥丸、健脾丸、知柏地黄丸等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家中常备的“健康小卫士”,大家对其传统药效也都非常清楚,可以说是应用自如。
但是随着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和现代研究的深入,这些经典的“老药”焕发出新的风采!事实证明,在传统应用之外,这些中成药还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一起去看吧……
逍遥丸
逍遥丸过去常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肝脾不和所致的口燥咽干、神疲乏力、食欲减退、两胁胀痛等症。近年来经科研和临床试用发现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
治高脂血症
本品有良好的降低血脂功效,且疗程短、见效快,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停药后血脂也不会反弹。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6克,15天为1疗程。
治慢性肝炎
本品具有使肝细胞糖原蓄积正常,又能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有抑制脂肪肝的发生和纤维增生作用;抗肝细胞坏死的作用显著,是治疗慢性肝炎的好药。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本品可促进消化夜分泌,增进食欲;有镇痛、解除痉挛功能;有疏肝解郁、缓急止痛作用,因此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疗效。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9克,30天为1疗程,服至痊愈。
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知母、丹皮、茯苓、泽泻、黄柏8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等功效。过去常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遗精、盗汗、咽喉肿痛等病症。近年来经科研及临床试用观察,发现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
治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
有人用本品观察治疗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46例,总有效率为91.3%。方法是口服本品,每次9克,每日3次,或其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3次,90天为1疗程。
治遗精
有人用本品治疗遗精者45例,总有效率为93.3%。方法是口服本品,每次9克,早、晚各1次,20天为1疗程。同时,也有人用本品治疗男性不育症和不射精等病症,疗效均很好。
治糖尿病
有人用本品治疗阴虚火旺型糖尿病人36例,总有效率为94.4%。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早、晚各1次,或其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早、晚各1次,用温开水送服,每次8粒,每日早、晚各1次,用温开水送服,30天为l疗程。
此外。还有人用本品治疗老年干燥症、肾病综合征、急性尿路感染、顽固性盗汗等,均收到满意疗效。
健脾丸
健脾丸(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常用中成药。过去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病症。近年来经科研及临床试用表明,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有人利用本方有兴奋中枢、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的作用,以及抗溃疡的作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收到了很好的疗效。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9克(1丸),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l疗程。
治慢性细菌性痢疾
有人利用本方对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治疗慢性菌痢26例。经治疗3~5天全部治愈,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全部消失。方法是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9克(1丸),温开水送服,1周为1疗程。
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有人利用本品有增强和调理胃肠机能、健脾助消化、止泻、消痞止痛等功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多例,总有效率在90%以上。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1丸(9克),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
此外,还有人用本品治疗胃下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症,均收到了满意疗效。
云南白药
它以云南特产三七为主要成分,对于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炎去肿、排脓驱毒等具有独特疗效,特别对内脏出血更有其神奇功效。因此成为主治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疮毒的特效药。近年临床发现,云南白药还有其他妙用。
治冻疮
用法:将云南白药粉用75%乙醇调成糊状敷于患部。若已破溃,则将药粉撒在溃破处,以溃疡面全部盖上药粉为度,再用消毒纱布包扎,面积较大的多撒些药末,以免结痴粘连纱布。治疗期间宜保暖。一般用药2~3次愈合。
治宫颈炎
用法:取云南白药粉、氯霉素等量加凡士林调成膏,局部外敷用药,每天治疗1次。
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在内科为常见病,患病率较高,现用云南白药治疗效果较好。
用法:成人每次口服0.2克,1日6次。必须连续服用,即使疼痛消失,仍要坚持用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治带状疱疹
该病病情反复,疼痛剧烈,病人甚觉痛苦。
用法:云南白药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3~5次,同时口服白药0.3克,每日4次,连用1~3天开始结痴,疼痛减轻,一般3~8天即可痊愈。
归脾丸
归脾丸是常用中成药。它由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甘草、茯苓、大枣、生姜共12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适用于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心悸及各种出血等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药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
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有临床报导,本方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获得显著效果。
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或好转。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周为1个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多位患者服药10~15天后,诸症显著减轻,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效应。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25例,其中,治愈者20例(症状全部消失),占80%,好转者5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部分消失),占20%。服药时间最少者12天,最多者31天,平均18.5天。
用法:每日服归脾丸3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具有活血化淤、缓消包块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少腹宿有包块,按之腹痛挛急,或妇女月经困难、经停腹痛、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
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中医认为,本病为气血凝滞,络脉闭阻所致。遵古训“脉道以通,气血乃行”之宗旨,故用活血化淤、缓消包块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疗效显着。
用法:每次3粒,日服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治疗痛经
采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痛经患者46例,总有效率为97.8%。治愈的45例经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
用法:桂枝茯苓丸,每次6粒,日服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经前5天开始服药至经净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46例中,用药2个疗程治愈者20例,3个疗程治愈者18例,4个疗程治愈者7例。无效者1例。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出现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月经紊乱等症状。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59例,效果颇佳。
用法: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早、中、晚各服1次,饭后温开水送服,至症状消失时停药。
怎样使用常见的中成药
(非中医从业人员,请咨询中医师,辨证用药)
第一节 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 上火
胃火:大山楂颗粒 宽中顺气丸 清胃黄连丸 快胃舒肝丸
肝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 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 腰背痛
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 中风以及后遗症
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第六节 眩晕
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
痰湿中阻:二陈丸
第七节 便秘
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阿胶、蜂蜜
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 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
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第九节 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
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
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第十节 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 补益资生丸
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第十一节 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 良附丸
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
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
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
阴虚胃痛:补益蒺藜丸
胃脘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第十二节 呕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
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
痰饮内阻:二陈丸
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
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
第十三节 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坤顺丸
血虚证:宁坤养血丸
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
第十四节 心肌炎
营心丹
第十五节 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
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
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
第十六节 咳嗽
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
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
痰湿蕴肺:二陈丸
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
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
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
第十七节 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液
第十八节 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毒丸
第十九节 用眼过度
杞菊地黄丸
第二十节 肾结石
石淋通颗粒
第二十一节 心绞痛
心可宁胶囊
冠心安口服液
通脉口服液
第二十二节 失眠
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
痰热内扰:牛黄清心丸
心脾两虚:养血安神丸
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
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
第二十三节 心悸
心血不足证:安神补心丸
阴虚火旺证:养血安神丸
心阳不足:营心丹
心血瘀阻证: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
第二十四节 高血压
痰瘀互结,风痰上扰,瘀血阻络:愈风宁心片
阴虚阳亢、肝阳亢盛、肾阴亏虚:久强脑立清、牛黄降压丸、杞菊地黄丸
肾阳亏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金匮肾气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第二十五节 骨折
接骨:回生第一丹
活血化瘀消肿:跌打丸
第二十六节 痔疮
地榆槐角丸 如意黄金散
第二十七节 儿童感冒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第二十八节 成人感冒
风热:清热感冒冲剂 灵翘解毒颗粒安嗽化痰丸
风寒:参苏宣肺丸 参苏丸
第二十九节 哮喘病
寒症哮喘:气管炎丸
热证哮喘:定喘止嗽丸
长久哮喘:老年咳喘胶囊
第三十节 小儿发热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里热证:小儿清热宁颗粒
第三十一节 肺痨病
利肺片
第三十二节 中暑
中暑的紧急救治: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暑厥:苏合香丸
暑湿遏表:藿香正气水、四正丸、仁丹
暑热蒙心: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
气阴两竭:生脉饮
第三十三节 更年期
百合更年安颗粒
第三十四节 银屑病
克银丸
第三十五节 红眼病
黄连上清片 明目蒺藜丸
第三十六节 糖尿病
止渴降糖胶囊
第三十七节 不孕症
调经促孕丸 五子衍宗丸
第三十八节 闭经
调经益灵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
第三十九节 白带病
脾肾两虚:千金止带丸
湿热下注:二妙丸
肝火旺盛型:泻青丸、龙胆泻肝丸
第四十节 毛囊炎
解毒凉血合剂 如意金黄散
第四十一节 中医美容之道
养血:阿胶
通便:通幽润燥丸
第四十二节 中药祛痘
解毒凉血合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
第四十三节 慢性咽炎
利咽灵片
第四十四节 脂肪肝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调味舒肝丸、舒肝和胃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六君子丸、平胃丸
无明显症状,但是CT检查有脂肪肝:同仁清脂茶
第四十五节 风湿
风湿关节酒
第四十六节 小儿疳积
肥儿丸 烂积丸
第四十七节 扁平疣
肝郁血瘀:丹栀逍遥丸、理气化瘀口服液
气虚:参芩白术丸、清血内消丸
肺为蕴热:解毒凉血合剂、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龙胆泻肝丸、血府逐瘀汤
第四十八节 中医祛斑
气滞血瘀型:理气化瘀口服液
肝郁内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参芩白术丸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
外用:养荣祛斑膏、珍珠末面膜
第四十九节 痢疾
加味香连丸、泻痢固肠丸
第五十节 癫痫
医痫丸
第五十一节 前列腺炎
肾虚精亏:知柏地黄丸
气滞血瘀:前列舒乐胶囊
虚中夹实:癃闭舒
嗜食烟酒辛辣: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二节 骨质疏松症
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百合更年安颗粒
脾气虚:参芩白术丸、补中益气丸
肾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五十三节 虚寒证
气虚血亏:人参养荣丸、补中益气丸、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营卫不和:虚汗停颗粒
虚火内炽:二至丸、知柏地黄丸
邪热郁蒸: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第五十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困脾:香砂六君子丸
脾胃虚弱:补益资生丸、平胃丸、蔘桂理中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十全大补丸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
寒热错杂:泻痢固肠丸
血瘀肠络:九气拈痛丸
第五十五节 尿路感染
膀胱湿热:分清五淋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六节 高血脂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
气血不足:参桂鹿茸丸、永盛合阿胶
痰湿中阻:二陈丸 同仁清脂茶
第五十七节 扁桃体发炎
风热外侵:喉症丸
胃火炽盛:清胃黄连丸、喉症丸
肺肾阴虚:喉症丸知柏地黄丸
脾气虚弱:参芩白术丸、喉症丸
第五十八节 男性不育
肾精亏虚: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
肝气郁结:舒肝丸、逍遥丸
命门火衰:强阳保肾丸、参茸三鞭丸
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加味地黄丸
气滞血瘀:乌金丸
痰湿内盛:香砂六君丸
第五十九节 湿疹
热重于湿:龙胆泻肝丸
湿重于热:参苓白术丸
血燥:皮肤病血毒丸
第六十节 心脏病
心血不足:安神补心丸
心气不足:营心丹
滋阴补气:强心丹
第六十一节 黑眼圈
女性肾经虚寒:永盛合阿胶、加味青娥丸
男性肾经虚寒:强阳保肾丸
第六十二节 老年痴呆
肝阳上亢:杞菊地黄丸
肾精亏虚:参茸三鞭丸
痰湿蒙闭:苏合香丸
第六十三节 过敏
健脾补气:归脾丸、参苓白术丸
补肾固肾:参茸三鞭丸
调和营卫:防风通圣丸
脾肾同补:补益蒺藜丸
第六十四节 白内障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脾虚湿热: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
第六十五节 老年耳聋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参苓白术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亏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同仁清脂茶、二陈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第六十六节 女性排卵障碍
闭经症:调经促孕丸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内补养荣丸、安坤赞育丸
阳虚体胖者:金匮肾气丸
第六十七节 肿瘤
抑制癌细胞扩散,癌症辅助治疗:西黄丸
版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说明:舒郁九宝丸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01月30日国药监注[2002]34号《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的通知》发布。
【标准来源】部标三册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
品名:舒郁九宝丸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作用类别】
本品为胃脘痛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
解郁宽胸,理气止痛。用于胸膈满闷,胃脘疼痛,干哕气逆,纳差,腹胀。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禁忌】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
3.孕妇慎用。
4.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5.不适用于小儿、年老体弱者,主要表现为身倦乏力,气短嗜卧。
6.本品不宜久服,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
【规格】
每丸重6克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地 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网 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直接联系。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组成) 分类 701 凉膈丸 每50粒重3克,每袋重6克 甲 702 夏桑菊颗粒 每袋装10克 乙 703 息喘丸 每10丸重0.6克 甲 704 敖东壮肾丸 每丸重9克 甲 705 柴芍六君丸 甲 706 柴枳四逆散 每袋装9克 甲 707 桂龙咳喘宁胶囊 每粒装0.3克(相当于原药材1克) 甲 708 桂龙药膏 每支重50克或每丸重5克(相当于总药材545克或54.5克) 甲 709 桂附理中丸 每丸重9克 甲 710 桂圆琼玉冲剂 每块重15克(相当于总药材4.48克) 甲 711 桑姜感冒片 甲 712 桑菊银翘散 每袋装10克 甲 713 桑椹冲剂 每袋(块)重15克(相当于总药材10克) 甲 714 桑椹膏 甲 715 桔贝合剂 甲 716 桔梗冬花片 乙 717 海洋胃药 甲 718 海蛤散 乙 719 消炎退热冲剂 每袋重10克(相当于总药材10克) 甲 720 消食顺气片 甲 721 消食健胃片 每片重约0.5克 乙 722 消食健脾丸 每丸重9克 甲 723 消积丸 每袋装6克 甲 724 消积顺气丸 甲 725 润肠丸 每12丸重1克 甲 726 润肠丸(浓缩丸) 每4丸相当于原药材1.5克 甲 727 润肺止嗽丸 每丸重6克 甲 728 润肺膏 每瓶装(1)250克(2)200克 乙 729 热炎宁片 0.25克 乙 730 热炎宁颗粒 每袋装(1)16克(相当于原药材13克)(2)4克(无糖型相当于原药材13克) 乙 731 热毒清片 甲 732 益心巴迪然吉布亚颗粒 每袋装12克 乙 733 益心宁神片 甲 734 益气六君丸 每50粒重约3克 甲 735 益气养元冲剂 每袋装15克 甲 736 益气养血口服液 甲 737 益气润肠膏 每瓶装(1)60克(2)120克 甲 738 益气维血颗粒 10克 甲 739 益气强身颗粒 每袋装10克(相当于原药材15克) 甲 740 益血生胶囊 每粒装0.25克 甲 741 益血膏 每瓶装100克 甲 742 益寿大补酒 甲 743 益寿强身膏 甲 744 益身灵丸 每100粒重9克 甲 745 益肾兴阳胶囊 每粒装0.2克 甲 746 益肾养元合剂 每瓶装150毫升 甲 747 益肾强身丸(抗老延年丸) 每100粒重10克 甲 748 益胃口服液 甲 749 益胃膏 甲 750 益脑胶囊 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甲 751 益虚宁片 每丸重9克 甲 752 益脾壮身散 每瓶装150毫升 甲 753 耆鹿逐痹口服液 每支装10毫升 乙 754 脑力静糖浆 每瓶装(1)10毫升(2)20毫升(3)100毫升(4)168毫升 甲 7 脑心舒口服液 每支10毫升 甲 756 莫家清宁丸 每瓶装6克 甲 757 莱阳梨止咳口服液 每瓶10毫升 乙 758 莱阳梨止咳颗粒 (1)每袋装8克(2)每袋装80克 乙 759 莱阳梨 乙 760 莱阳梨膏 乙 761 莲花峰茶 (1)每袋装3克(2)每丸重3克 乙 762 调气丸 每20粒重1克 甲 763 调胃丹 每20粒重3克 甲 764 调胃消滞丸 每瓶装2.2克 甲 765 调胃舒肝丸 每丸重9克 甲 766 资生丸 甲 767 资生丸(浓缩丸) 每10丸相当于原药材3克 甲 768 逍遥口服液 每支10毫升 甲 769 通阻合牙日仙拜尔片 每片重0.5克 甲 770 通便灵胶囊 每粒装0.25克 甲 771 通使消痤胶囊 每粒袋0.4克 甲 772 通幽润燥丸 每丸重6克 甲 773 通窍阿亚然及派克日片 甲 774 通滞埃提勒菲力沙那片 甲 775 速溶阿胶冲剂 每袋重9克 乙 776 都梁丸 每丸重9克 乙 777 都梁滴丸 每粒30毫克 乙 778 常通舒冲剂 每袋装20克 甲 779 康寿丸 每瓶装40克 甲 780 康复春口服液 每支装10毫升 乙 781 梅苏丸 每10粒重1.56克 乙 782 梅苏冲剂 每袋重10克 乙 783 梅翁退热片 甲 784 梅翁退热颗粒 每袋装15克 甲 785 深海龙丸 每10丸重1克 甲 786 深海龙胶囊 每粒装0.3克(相当于原药材0.48克) 甲 787 添精膏 甲 788 清心沉香八味丸 每袋30克 甲 789 清心明目上清丸 每100粒重6克 甲 790 清气化痰丸 甲 791 清气化痰丸(浓缩丸) 每6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 甲 792 清火片 甲 793 清风油 乙 794 清宁丸 每丸重9克 甲 795 清血八味胶囊 每粒装0.45克 甲 796 清肺化痰丸 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甲 797 清肺止咳丸 每14粒重1克 甲 798 清肺宁嗽丸 每丸重9克 甲 799 清肺抑火丸 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甲 800 清肺抑火片 每片重0.6克 甲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组成) 分类 801 清肺抑火膏 每瓶装(1)30克(2)60克(3)120克 甲 802 清金止嗽化痰丸 每100粒重6克 甲 803 清咽六味散 每袋装15克 乙 804 清宫长春胶囊 每粒装0.25克 乙 805 清宫寿桃丸 每50粒重7克 乙 806 清胃和中丸 每丸重6克 甲 807 清胃黄连丸(大蜜丸) 每丸重9克 甲 808 清胃黄连丸(水丸) 甲 809 清胃黄连片 甲 810 清凉防暑冲剂 每袋装10克 乙 811 清凉喉片 乙 812 清热去湿茶 每袋装51克 乙 813 清热灵颗粒 每袋装(1)7克(2)15克 甲 814 清热凉茶 每袋装60克 乙 815 清热感冒冲剂 每袋或每块重15克 乙 816 清热镇咳糖浆 甲 817 每丸重9克 乙 818 清暑解毒冲剂 每袋装25克 乙 819 清感丸 每瓶装36克 乙 820 清燥润肺合剂 甲 821 理中丸(党参理中丸) 每丸重9克 甲 822 理气定喘丸 (1)小蜜丸每100粒重10克(2)大蜜丸每丸重3克 甲 823 维C银翘片 每片含维生素C49.5毫克、对乙酰氨基酚105毫克 甲 824 维尔康胶囊 每粒含维生素E50毫克,含维生素C50毫克 乙 825 维血康糖浆 每瓶装(1)10毫升(2)120毫升(3)150毫升 乙 826 菊花茶调散 每包装5克 甲 827 萸连片 每片(或片心)重0.32克 甲 828 虚寒胃痛胶囊 每粒装0.4克 甲 829 虚寒胃痛颗粒 每袋装(l)5克(减糖型)(2)3克(无糖型) 甲 830 蛇连川贝散 每瓶装0.6克 乙 831 蛇胆川贝胶囊 乙 832 蛇胆川贝液 每支10毫升 乙 833 蛇胆川贝散 每瓶装(1)0.3克(2)0.6克 乙 834 蛇胆贝母片 每片重0.25克(每片相当于总药材0.2克) 乙 835 蛇胆贝母散 每瓶装0.6克或每盒装6克 乙 836 蛇胆半夏片 每片重0.3克 乙 837 蛇胆半夏散 每瓶装0.3克 乙 838 蛇胆陈皮口服液 每支10毫升 乙 839 蛇胆陈皮片 乙 840 蛇胆陈皮胶囊 乙 841 蛇胆陈皮液 每支10毫升 乙 842 蛇胆陈皮散 每瓶装(1)0.3克(2)0.6克 乙 843 蛇胆姜粒 乙 844 银花抗感片 乙 845 银花感冒冲剂 每袋重20克(相当于总药材15.5克) 乙 846 银菊清解片 甲 847 银菊感冒片 乙 848 银翘双解栓 每粒装(1)1.0克(2)1.5克 乙 849 银翘合剂 每瓶装(l)100毫升(2)120毫升 乙 850 银翘袋泡剂 每袋装2克 乙 851 银翘散 每包装6克 乙 852 银翘解毒滴鼻剂 每支10毫升 乙 853 雪梨膏 乙 854 雪梨蜜膏 乙 8 鹿尾丸 甲 856 鹿尾鞭酒 乙 857 鹿角胶颗粒 每包装3克 乙 858 鹿茸口服液 每支装10毫升 乙 859 鹿茸参鞭酒 (l)250毫升(2)500毫升(3)750毫升 甲 860 鹿骨胶 乙 861 鹿骨雪莲酒 甲 862 鹿鞭补酒 每瓶(1)500毫升(2)250毫升 乙 863 麻仁滋脾丸 每丸重9克 甲 864 麻黄止嗽丸 每20粒重1克 甲 865 黄芪精 每支装10毫升 乙 866 黄连上清丸 水丸每瓶装3克 甲 867 黄连清胃丸 每袋装10克 甲 868 黄精丸 每丸重9克 乙 869 喘咳宁片 甲 870 强力宁片 甲 871 强力健身胶囊 每粒装0.3克 甲 872 强力脑清素片 甲 873 强力感冒片(强效片) 甲 874 强力蜂乳浆胶丸 每粒重0.48克 甲 875 强龙益肾胶囊 每粒装0.4克 甲 876 强身口服液 每支10毫升 乙 877 强身健脑片(脑灵通片) 甲 878 强身酒 乙 879 御制平安丸 每瓶装4.5克 甲 880 搜风顺气丸 每丸重9克 甲 881 搜风理肺丸 每丸重9克 甲 882 散风透热颗粒 每袋装15克 乙 883 散寒药茶 每袋装100克 乙 884 智托洁白丸 每10丸重14克 甲 885 暑热感冒颗粒 每袋装10克 甲 886 温中止泻丸 (l)大蜜丸每丸重3克
(2)水蜜丸每瓶装4.5克 甲 887 温六散 甲 888 温胃阿亚然及片 每片重0.5克 甲 889 滋鸭合剂 甲 890 滋补健身丸 每丸重9克 甲 891 滋肾宁神丸 每瓶装10克 甲 892 滋肾健脑颗粒 每袋重20克 甲 893 焦楂化滞丸 每丸重9克 甲 894 猴头健胃灵胶囊 每粒装0.34克 甲 895 琥珀安神丸 每丸重9克 甲 896 琥珀利气丸 每丸重9克 乙 897 琼玉膏 甲 898 番泻叶冲剂 每袋装10克 甲 899 疏风散热胶囊 每粒装0.25克 乙 900 童宝乐片 甲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组成) 分类 901 童康片 每素片重0.2克 甲 902 紫河车胶囊 每粒内装0.2克 甲 903 紫蔻丸 每丸重9克 甲 904 脾肾双补丸 每丸重9克 甲 905 脾肾两助丸 每丸重9克 甲 906 脾胃舒丸 每丸重9克 甲 907 脾舒宁颗粒 每袋装10克(相当于总药材14克) 甲 908 舒心冲剂 每袋装14克 甲 909 舒气丸 每20粒重1克 甲 910 舒肝止痛丸 甲 911 舒肝片 每片重0.6克 甲 912 舒肝平胃丸 每100粒重6克 甲 913 舒肝和胃丸 (1)水蜜丸每100丸重20克
(2)大蜜丸每丸重6克 甲 914 舒肝和胃口服液 每支10毫升 甲 915 舒肝健胃丸 甲 916 舒肝调气丸 每瓶装6克 甲 917 舒郁九宝丸 每丸重6克 甲 918 舒神灵胶囊 每粒装0.3克 甲 919 舒泰丸 每丸重10克 甲 920 舒腹贴膏 (1)5cm×6cm(2)4cm×5cm(3)4cm×6.5cm(4)6.5cm×10cm 乙 921 葛蒡合剂 乙 922 蛤蚧大补丸(胶囊) 每粒装0.5克 甲 923 蛤蚧丸(胶囊) 每粒装0.5克 甲 924 蛤蚧定喘胶囊 每粒装0.5克 甲 925 蛤蚧党参膏 甲 926 越鞠二陈丸 每10粒重0.5克 甲 927 越鞠丸 乙 928 越鞠片 每片重0.43克 乙 929 每袋装6克 甲 930 遐龄颗粒 甲 931 锁阳固精丸 (1)水蜜丸每100丸重10克(2)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甲 932 锁精丸(锁精丹) 每丸重6克 甲 933 催汤丸 每丸重4克 甲 934 感冒丸 每丸重9克 甲 935 感冒止咳冲剂 每袋重10克(相当于总药材6克) 甲 936 感冒止咳合剂 每瓶装100毫升 甲 937 感冒 甲 938 感冒水 每瓶装15毫升 甲 939 感冒伤风咳茶 每盒装15克 乙 940 感冒安片 每片含对乙酚氨基酚65毫克 甲 941 感冒灵冲剂 每袋(块)重10克(含对乙酸氨基酚0.2克) 甲 942 感冒灵胶囊 每粒装0.5克(含对乙酸氨基酚100毫克) 甲 943 感冒软胶囊 每粒装0.425克(相当于总药材1.8克) 甲 944 冲剂 每袋(块)重10克(相当于原药材8.2克) 乙 945 感冒药片 每片重0.6克(相当原药材1.72克) 乙 946 感冒退烧片 甲 947 感冒消炎片 每片相当于总药材1克 甲 948 感冒疏风丸 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甲 949 感冒疏风片 每片相当于原药材1克 甲 950 感冒舒颗粒(冲剂) 每袋装15克 乙 951 感冒解表丸 每丸重9克 甲 952 感冒解毒灵茶 每袋重5克 甲 953 感冒解毒灵颗粒 每袋重5克 甲 954 感冒解热冲剂 每袋重15克(相当总药材37克) 甲 955 感冒解痛散(伤风散) 每袋装10克 甲 956 感特灵胶囊 每粒装0.2克(含对乙酸氨基酚50毫克) 甲 957 新清宁片 甲 958 新清宁胶囊 0.3克 甲 959 暖胃舒乐片 甲 960 楂曲平胃合剂 甲 961 榄葱茶 (1)每包装7.5克(2)每袋装2.5克 乙 962 源吉林甘和茶 (1)盒装茶每盒装6.8克(2)袋泡茶每袋装2.5克 甲 963 瑞花油 每瓶装5.5克 乙 964 瑞草油 每瓶装(1)3克(含薄荷脑1.35克、樟脑0.42克)(2)5克(含薄荷脑2.25克、樟脑0.70克)
乙 965 睡安胶囊 每粒装0.5克 甲 966 福寿胶囊 每粒装0.35克 甲 967 腰肾膏 6cmx9cm 甲 968 解表清金散 每袋装2克 甲 969 解热清肺糖浆 每瓶装135毫升 甲 970 解热感冒片 每片重0.25克(相当于总药材0.69克) 甲 971 槟榔四消丸(大蜜丸) 每丸重9克 甲 972 槟榔四消丸(水丸) 甲 973 碧玉散 乙 974 精乌胶囊 每粒装0.45克 甲 975 精乌颗粒(冲剂) 每块重10克,每袋装10克 甲 976 精血补片(益脑片) 甲 977 精制银翘解毒片 每片含扑热息痛44毫克 甲 978 蜜炼 每瓶装(1)75毫升(2)100毫升 乙 979 酸枣仁合剂 乙 980 酸枣仁糖浆 乙 981 摩罗丹 (1)大蜜丸每丸重9克(2)小蜜丸每55粒重9克 甲 982 糊药 每包装10克 甲 983 橘半枳术丸 每瓶装6克 甲 984 橘红枇杷片 乙 985 橘红梨膏 每瓶装200克 甲 986 橘红痰咳液 每瓶装10毫升 甲 987 橘红痰咳煎膏 每瓶装(l)100克(2)180克(3)200克(4)250克 甲 988 橘红痰咳颗粒 每袋装10克 甲 989 潞党参膏滋 (l)每瓶毫升(2)每袋10毫升 甲 990 薄荷六一散 乙 991 薯蓣丸 每丸重3克 甲 992 醒脾开胃冲剂 每袋装14克 甲 993 螺旋藻片 每片含螺旋藻粉(1)0.35克(2)0.2克 甲 994 螺旋藻胶囊 每粒0.35克 甲 995 霞天曲 甲 996 藿香水 每瓶10毫升 乙 997 藿香祛暑水 每瓶装15毫升 乙 998 藿香祛暑软胶囊 每粒装0.45克 乙 999 藿香清胃片 甲
二、外用药
1 丁香风油精 每瓶装3毫升 乙 2 九华痔疮栓 每粒重2.1克 甲 3 双灵油 每瓶装3.5毫升 乙 4 白树油 乙 5 龙珠软膏 每支10克 乙 6 如意油 每瓶装10毫升 乙 7 冻可消搽剂 乙 8 冻疮未溃膏 (1)5×7cm(2)7×10cm 乙 9 冻疮消酊 乙 10 肛康穆库利片 每片重0.5克 甲 11 和兴白花油 每瓶(1)2.5毫升(2)5毫升(3)10毫升(4)20毫升 乙 12 治冻灵 每瓶装(l)4.5克(2)10克 乙 13 复方消痔栓 每粒重2克 甲 14 复方紫草油 乙 15 疮炎灵软膏(疮肿灵软膏) 甲 16 桉绿油 20毫升 乙 17 消炎解毒丸 每10粒重1.8克 甲 18 烧伤净喷雾剂 每瓶装60毫升 乙 19 烧伤肤康液 乙 20 烧烫伤膏 乙 21 脏连丸 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甲 22 痔炎消颗粒 每袋装10克 甲 23 黄花油 乙 24 紫云膏 乙 25 紫归治裂膏 5×7cm 乙 26 紫草膏 每丸重10克 乙 27 槐角地榆丸 每瓶内装15克,30克 甲 28 獾油 每粒装0.5克 乙 29 麝香痔疮栓 每粒相当于原药材0.33克 甲
三、妇科用药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组成) 分类 1 九制香附丸 甲 2 人参女金丸 每丸重9克 甲 3 人参益母丸 每丸重10克 甲 4 十二温经丸 甲 5 十珍香附丸 每丸重9克 甲 6 干金止带丸(大蜜丸) 每丸重9克 甲 7 千金止带丸(水丸) 甲 8 女金丸 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甲 9 女金片 每片重0.6克 甲 10 女科十珍丸 每瓶装60克 甲 11 乌鸡白凤片 每片重0.5克 甲 12 内补养荣丸 每丸重6克 甲 13 少腹逐瘀丸 每丸重9克 甲 14 止带片 甲 15 加味八珍益母膏 每瓶装(l)150克(2)13克 甲 16 加味益毋草膏 乙 17 四制香附丸 甲 18 四物益母丸 乙 19 宁坤丸 大蜜丸每丸重6克 甲 20 宁坤养血丸 每丸重9克 甲 21 归芪养血糖浆 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 乙 22 母乳多颗粒 每袋装18克 乙 23 田七痛经胶囊 每粒装0.4克 甲 24 田七痛经散 每瓶装2克 甲 25 白带丸 甲 26 白带片 甲 27 白带净丸 甲 28 同仁 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甲 29 妇女痛经丸 每10粒重1.8克 乙 30 妇宁丸 每丸重9克 甲 31 妇宁康片 甲 32 妇炎康复片 基片重0.35克 甲 33 妇炎康复胶囊 每粒装0.38克 甲 34 妇炎康复颗粒 每袋装5克 甲 35 妇科十味片 每片重0.3克 甲 36 妇科宁坤丸 每丸重4.1克 甲 37 妇科白凤口服液 每瓶装10毫升 甲 38 妇科白凤片 甲 39 妇科白带片 甲 40 妇科白带膏 甲 41 妇科养坤丸 每丸重11.3克 甲 42 妇科调经片 乙 43 妇康宁片 片心重0.25克 甲 44 当归丸(浓缩丸)(浓缩当归丸) 每丸相当于原生药0.25克 乙 45 当归片 乙 46 当归南枣颗粒 每袋装10克 乙 47 当归流浸膏 乙 48 当归调经冲剂(当归补血冲剂) 每袋装10克 乙 49 更年乐片 甲 50 更年宁 大蜜丸每丸重6克 甲 51 更年舒片 甲 52 肝郁调经膏 甲 53 驴胶补血颗粒 每袋装20克 乙 54 鸡血籐片 每片相当于原药材2克 甲 55 参术止带糖浆 甲 56 固经丸 甲 57 坤宝丸 每100粒重10克 甲 58 坤顺丸 每丸重9克 甲 59 定坤丹 每丸重10.8克 甲 60 养血当归糖浆(养血当归精) 甲 61 养血调经膏 每张净重15克 甲 62 养荣百草丸 甲 63 复方乌鸡酒 乙 64 复方鸡血籐膏(鸡血籐膏) 每盒装200克 甲 65 复方益母口服液 每支10毫升 甲 66 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 每瓶装100克 甲 67 复方鹿参膏 每块重50克 甲 68 活血调经丸 每丸重9克 甲 69 盆炎净颗粒 每袋装12克(相当于原药材23.4克) 甲 70 除湿白带丸 每20粒重1克 甲 71 香附丸 (1)水蜜丸每10丸重l克(2)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甲 72 益母冲剂 每块或每袋重14克(相当于原药材5克) 甲 73 调经丸 每丸重9克 甲 74 调经姊妹丸 每30丸重3.2克 甲 75 调经补血丸 (1)大蜜丸每丸重4.5克(2)水丸每粒重0.3克 甲 76 调经养血丸 每40丸重3克 甲 77 调经活血片 甲 78 调经益灵片 每丸重9克 甲 79 逍遥丸(大蜜丸) 每丸重9克 甲 80 逍遥丸(水丸) 甲 81 逍遥丸(浓缩丸) 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克 甲 82 逍遥合剂 甲 83 逍遥颗粒 每袋装15克 甲 84 得生丸 每丸重9克 甲 85 得生片 甲 86 鹿胎胶囊 每粒装0.3克 甲 87 鹿胎膏 每块重10克或50克 甲 88 温经白带丸 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甲 89 温经养血合剂 甲 90 痛经口服液 每支装10毫升 甲 91 痛经宁糖浆 甲 92 痛经灵颗粒 每袋25克(相当于原药材44克) 甲 93 痛经宝颗粒 每袋装(1)10克(2)4克(无糖型) 甲 94 暖宫七味丸 每10粒重2克 甲
四、儿科用药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组成) 分类 1 七味酸籐果丸 每丸重1克 甲 2 七星茶 每盒装15克 甲 3 儿宝膏 甲 4 儿宝颗粒 每袋装(1)5克(2)15克 甲 5 儿康宁糖浆 (1)每支装10毫升(2)每瓶装150毫升 甲 6 儿感退热宁口服液 每支装10毫升 甲 7 小儿七星茶冲剂 每袋装7克 甲 8 小儿七星茶糖浆 每瓶装10毫升 甲 9 小儿化滞散 每瓶装3克 甲 10 小儿 甲 11 小儿止嗽金丸 每丸重3克 甲 12 小儿风热清口服液 每支10毫升 甲 13 小儿启脾丸 每丸重9克 甲 14 小儿参术健脾丸 每丸重3克 甲 15 小儿咳喘宁糖浆 甲 16 小儿复方鸡内金散 每瓶装2克 甲 17 小儿健脾丸 每丸重3克 甲 18 小儿健脾贴膏 每贴0.4克 甲 19 小儿消食健胃丸 每丸重3克 甲 20 小儿清咽冲剂 每袋装6克 甲 21 小儿暑感宁糖浆 甲 22 小儿感冒宁糖浆 甲 23 小儿感冒茶 每块重6克 甲 24 外敷散 每瓶装5克 甲 25 宁 每瓶装10毫升 甲 26 小儿解表颗粒 每袋装8克 甲 27 小儿增食丸 每丸重3克 甲 28 小儿敷脐止泻散 每袋装0.3克 甲 29 双黄连栓(小儿消炎栓) 每粒重1.5克 甲 30 乐儿康糖浆 甲 31 龙牡壮骨颗粒 每袋装5克 甲 32 参苓健儿膏 每瓶装(l)150克(2)200克 甲 33 夜尿宁丸 每丸重9克 甲 34 宝儿康散 每瓶装1克 甲 35 宝儿康糖浆 甲 36 肥儿散 每袋装1克 甲 37 肥儿糖浆 甲 38 保儿宁颗粒(冲剂) (1)每袋重10克(2)每块重3克 甲 39 保儿宁糖浆 每瓶装100毫升(每毫升相当于生药1克) 甲 40 复方小儿退热栓 每粒含对乙酚氨基酚150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 甲 41 香橘丸 每丸重3克 甲 42 健儿乐冲剂 每袋装10克 甲 43 健儿消食口服液 每支10毫升 甲 44 健儿散 每袋装5.5克 甲 45 健儿膏 甲 46 健宝灵片 甲 47 健脾消食丸 甲 48 健脾康儿片 甲 49 婴儿健脾口服液 每支10毫升 甲 50 蛲虫药膏 甲 51 解表清肺丸 每丸重3克 甲
五、五官科用药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组成) 分类 1 万通炎康片 薄膜衣片:(1)大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3克(2)小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2克;糖衣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1克 甲 2 千柏鼻炎片 甲 3 千柏鼻炎胶囊 每粒装0.5克 甲 4 口炎清颗粒 每袋装10克 甲 5 小儿明目丸 每丸重1.5克 甲 6 山香圆片(喉特灵片) 甲 7 山香圆颗粒 每袋装(l)10克(2)4克(降糖) 甲 8 马应龙八宝眼膏 甲 9 五黄膏 每支装2.5克 甲 10 牙痛药水 每瓶装5毫升 甲 11 牛黄益金片 每片重0.5克 甲 12 风火眼药 每瓶装0.6克 甲 13 甲 14 冬凌草糖浆 甲 15 玄麦甘桔含片 每片0.8克 甲 16 玄麦甘桔胶囊 甲 17 玄麦甘桔颗粒 每袋装10克 甲 18 玉簪清咽十五味散 每袋装15克 甲 19 白清胃散 每瓶装3克 甲 20 白敬字眼药 每管装1.2克 甲 21 冰硼咽喉散 每瓶装1.5克 乙 22 耳聋通窍丸 每袋装5克 甲 23 西瓜霜 每瓶装1.5克 乙 24 每片重(l)0.6克(2)1.2克 乙 25 西帕依固龈液 每瓶装30毫升 甲 26 西黄清醒丸 每丸重6克 甲 27 余甘子喉片 甲 28 含化上清片 每片重0.6克 乙 29 辛芳鼻炎胶囊 每粒装0.25克 甲 30 拨云复光散 每管装0.3克 甲 31 拨云退翳丸 每丸重9克 甲 32 拨云眼膏 每支装2克 甲 33 拨云锭 每锭重0.17克 甲 34 明目六味汤散 每袋装15克 甲 35 明目蒺藜丸 每20粒重1克 甲 36 泻青丸 每丸重10克 甲 37 金参润喉合剂 每瓶装200毫升 甲 38 金果含片 每片重0.55克 乙 39 金果饮 甲 40 金果饮咽喉片 每片重(1)1克(大片)(2)0.5克(小片) 甲 41 金鸡片 每片重0.6克 甲 42 金银花糖浆(银花糖浆) 乙 43 金嗓开音丸 (1)大蜜丸每丸重9克(2)水蜜丸每10粒重1克 甲 44 金嗓清音丸 (1)大蜜丸每丸重9克(2)水蜜丸每10粒重1克 甲 45 青果丸 (1)水蜜丸每10丸重1克(2)大蜜丸每丸重6克 甲 46 青果颗粒(冲剂) 每袋装20克 甲 47 青黛散 甲 48 齿痛消炎灵冲剂 每袋装20克 甲 49 咽炎片 每片重0.25克 甲 50 复方瓜子金含片 每片重0.8克 甲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组成) 分类 51 复方鱼腥草片 甲 52 复方草珊瑚含片 每片重(1)0.44克(小片)(2)1.0克(大片) 乙 53 复方黄芩片 甲 54 视明滴眼液 每瓶装(1)8毫升(2)15毫升 甲 55 珍珠八宝眼药 甲 56 珍珠明目滴眼液 (l)10毫升(2)8毫升 甲 57 珍黄丸 每粒装0.2克 甲 58 退障眼膏 每支装(1)2.5克(2)4.0克 甲 59 除障则海甫片 每片重0.5克 甲 60 香菊片 每片0.3克 甲 61 香菊胶囊 每粒装0.3克 甲 62 健民咽喉片 (1)小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0.29克(2)大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0.44克 乙 63 唇齿清胃丸 每丸重9克 甲 64 夏天无眼药水 每支装(l)5毫升(含原阿片碱1.875毫克)(2)10毫升(含原阿片碱3.75毫克) 甲 65 桑麻丸 每50粒重约3克 甲 66 消炎灵片 甲 67 消朦片 每片重0.5克 甲 68 润喉丸 每丸重0.5克 甲 69 特灵眼药 0.75克 甲 70 益气聪明丸 甲 71 蚕茧眼药 每个装3克 甲 72 清火桅麦片 甲 73 清火桅麦胶囊 每粒装0.25克 甲 74 清宁丸(浓缩丸) 每瓶装6克 甲 75 清咽滴丸 每丸重20毫克 甲 76 清凉眼药膏 每盒装3克 甲 77 清喉利咽颗粒 每袋装(l)5克(乳糖型,相当于原药材3.6克)(2)10克(蔗糖型,相当于原药材3.6克) 甲 78 爽口托疮膜 15×10×0.2mm 甲 79 眼药锭 每锭重0.47克 甲 80 眼敷膏 每管装2.5克 甲 81 粘膜溃疡散 每瓶装4克 甲 82 银黄口服液 每支10毫升 甲 83 银 *** 甲 84 银黄冲剂 每袋装4克 甲 85 银黄含化片 甲 86 银黄胶囊 每粒装0.3克 甲 87 银蒲解毒片 每片重0.3克 甲 88 黄氏响声丸 (1)每瓶装400丸(糖衣丸)(2)每丸重0.1克(炭衣丸)(3)每丸重0.133克(炭衣丸) 甲
89 黄连羊肝丸 每丸重9克 甲 90 喉康散 甲 91 喉痛灵片 甲 92 喉痛灵冲剂 每袋重10克(相当原生药31克) 甲 93 喉舒口含片 每片重1克 乙 94 障眼明片 甲 95 滴耳油 甲 96 熊胆丸 每粒装0.25克 甲 97 赛空青眼药 每支重0.25克 甲 98 鼻炎康片 甲 99 鼻炎滴剂(外用) 每瓶装5毫升(每1毫升含黄书成20毫克) 甲 100 噙化上清丸 每丸重1.5克 甲 101 噙化上清片 甲 102 增光片 甲 103 藿胆丸 甲 104 藿胆片 甲 105 麝珠明目滴眼液 每支装0.3克 甲
六、骨伤科用药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组成) 分类 1 三两半药酒 甲 2 大风丸 甲 3 云南白药气雾剂 每瓶装(l)60毫升(2)100毫升 乙 4 云南白药创可贴 1.5cm×2.3cm 乙 5 云南白药酊 每瓶装(l)30毫升(2)50毫升(3)100毫升 乙 6 云南白药膏 (l)6.5cm×10cm(2)6.5cm×4cm 乙 7 王回回狗皮膏 每张净重(l)15克(2)30克 乙 8 风湿伤痛膏 (1)4.0×6.0cm(2)5.0×7.0cm 甲 9 代温灸膏 甲 10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 乙 11 外伤如意膏 每支装30克 甲 12 田七跌打风湿软膏 乙 13 伤乐气雾剂 每瓶装14克 乙 14 伤痛宁膏 乙 15 关节止痛膏 乙 16 红花油 每瓶装(1)6.5克(2)16克(3)27克 乙 17 红药气雾剂 每瓶装(1)30克(2)50克(3)100克 甲 18 妙济丸 每丸重6克 甲 19 国产血竭胶囊 每粒装0.3克 甲 20 复方热敷散 甲 21 *** 乳 每瓶装(1)70毫升(2)100毫升 乙 22 独圣活血片 每素片重0.4克 甲 23 独活止痛搽剂 乙 24 独活寄生合剂 甲 25 骨疏康颗粒 每袋装12克 甲 26 消炎镇痛膏 乙 27 消痛贴膏 (1)90mm×12Omm(2)7Omm×95mm 乙 28 颈复康颗粒 每袋装5克 甲 29 颈痛灵药酒 每瓶装(1)100毫升(2)250毫升 甲 30 黄金波药酒 甲 31 舒筋定痛酒 (1)150毫升(2)毫升 甲 32 舒筋活血定痛散 每袋装12克 甲 33 舒筋活络酒 甲 34 跌打扭伤散 每袋(或每瓶)装10克 甲 35 跌打 *** 药膏 甲 36 解痉镇痛叶 每瓶(l)14毫升(2)30毫升 甲 37 竭红跌打酊 乙 38 辣椒风湿膏 乙
七、皮科用药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组成) 分类 1 十味乳香丸 每10丸重3克 甲 2 乌蛇止痒丸 每10丸重1.25克 甲 3 瘀胶囊 每粒装0.32克 甲 4 皮肤康洗液 50毫升 乙 5 皮敏消胶囊 每粒装0.4克 甲 6 冰霜痱子粉 乙 7 百癣夏塔热片 甲 8 疗癣卡西甫散 每袋装10克 甲 9 羌月乳膏 每管装10克 乙 10 松花散 每瓶装30克 乙 11 金花消痤丸 甲 12 珊瑚癣净 每瓶装250毫升 乙 13 荨麻疹丸 甲 14 黑豆馏油软膏 甲
【】、【部分】、【】、【】、【国家】
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3、孕妇慎用。4、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5、不适用于小儿、年老体弱者,主要表现为身倦乏力,气短嗜卧。6、本品不宜久服,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1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