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消核膏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8839
消核膏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05-03 15:05:52

消核膏有消肿、散结、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核瘰疬、痈疽发背、无名肿毒。

本药的主要成分有蓖麻子、五倍子、生马钱子、蛇蜕、苦杏仁,穿山甲、蜂房、人发、樟脑、巴豆、玄参等,性状是黑膏药。本药是处方类用药,患者用药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使用,不可自行购买,盲目使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1-28 07:07:36


  • 南絮
    回复
    2024-01-28 07:07:36

      辛辛苦苦十月怀胎,在这几个月里,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特别是要药物方面。孕妇用药需要很谨慎,是药三分毒,药是不能随乱吃的,尤其是怀孕的妈妈很多药物孕妇服用可导致胎儿畸形,那么,吃什么药会使胎儿畸形呢?

    吃什么药会使胎儿畸形

      许多药物可以由孕妇的血液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直接对胎儿产生毒性作用,特别是在妊娠的头3个月,因受精卵正处于分化阶段,各系统还没有形成,正处于发育阶段,胚胎细胞受到化学药物的作用,就可能诱发遗传物质突变,导致胎儿畸形。

      例如:

      四环素类药,尤其是四环素能抑制胎儿骨质合成,在妊娠早期使用四环素可致胎儿四肢畸形,先天性白内障,妊娠4个月以后使用可致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障碍;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可使胎儿听神经受到损伤,造成先天性耳聋;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可造成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畸形;

      大剂量皮质激素(强的松)可制胎儿多发性畸形,如唇裂和腭裂;

      性激素可致胎儿内分泌改变,如丙酸睾妨素可使女性胎儿外生殖器男性化;

      镇静药(冬眠灵、奋乃静等),抗过敏药(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利尿药(双氢克尿塞等),滴鼻净的长期应用,都可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并有其它潜在性致畸作用。此外,中药如破气行血,大寒大热,滑利沉降的药对母体和胎儿都可产生不良影响。应慎重使用。

      温馨提示:孕妇用药要非常小心,千万不要随意自行用药,最好是咨询过医生再服。

    怀孕期间不宜服用的几种中成药

      1、驱虫类

      具有驱虫、消积、止痛功能,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的成药。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流产、畸形等,如囊虫丸、驱虫片、化虫丸等。

      2、理气类

      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冲剂、开胸顺气丸、十香止痛丸等,因其多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妇的禁忌药。

      3、开窍类

      具有开窍醒脑功能的成药。如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安宫牛黄丸、行车散等因为内含麝香,辛香走窜,易损胎儿之气,孕妇用之恐致堕胎。

      4、理血类

      即有活血祛瘀、理血通络、止血功能的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片、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过强,易致流产。

      5、消导类

      即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一类的成药。如九制大黄丸、清胃中和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6、祛湿类

      凡治疗水肿、泄泻、痰饮、黄疸、淋浊、湿滞等中成药。如利胆排石片、胆石通、结石通等,因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功效,故孕妇不宜服用。

      7、疮疡剂

      以解毒消肿、托里排脓、生肌敛疮为主要功能的成药。如祛腐生肌散、疮疡膏、败毒膏等含大黄、红花、当归为活血通经之品,而百灵膏、消核膏、百降丹因含剧毒药较多,恐致孕妇流产。

      8、祛风湿痹痛类

      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因其有活血之牛膝及辛热之川乌,都有损胎儿。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小活络丸、天麻丸、虎骨追风酒、华论再造丸、伤湿止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妇亦应禁用。

      9、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温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孕早期服用可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份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火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如牛黄解毒片、片仔磺、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10、泻下类

      有通泻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或攻逐水饮、润肠等作用的中成药。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围攻下之力甚强,有损胎气。

  • 南絮
    回复
    2024-01-28 07:07:36

    膏药属祖国医学外治法膏剂的一种,其治疗疾病之理与内服药无殊,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膏药还具有“简、便、验、廉”、副作用小等内服药所不及的特点,用之得法,其效立应,为医者必备之法。膏药可谓中华医苑的一枝奇葩,千余年来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当今,传统膏药与现代医学科技的结合,获得了创新发展和科学升华,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为弘扬中华传统医学,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掌握祖国医学瑰宝——外用膏药的配制和应用,本院在全国首创公开传授膏药配方、工艺之先河,自1992年以来,在南京相继举办了23届全国性新特膏药制作技术培训班和8届无铅膏药制作技术高级班以及23届新特膏药与无铅无丹膏药合成班。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2000余名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接受了面授培训。通过专家授课、答疑和现场示范操作,使每位学员掌握了该项技术、工艺和配方;对主讲老师的学识水平、敬业精神及授课的内容、方式与效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反映:“专家毫无保留地教给配方、工艺,手把手地教会做出成品,打破了对膏药的神秘感。”“几天时间把专家们一辈子研究出来的东西学到了手,收获太大了!”“在南京培训班上学到了花几万块钱人家都不肯教的东西,太难得了!”其中不乏几代祖传膏药的传人或称誉一方的“膏药大王”,其感受尤深:“过去坐井观天,墨守成规,此次经专家口传心授,大开眼界,比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高强多了!”经过培训的学员回到当地亲手做出了这几种膏药,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他们满怀兴奋之情纷纷来信来电向中心报告喜讯。
    本院由著名中医外治专家组成的膏药研制专家组,以中药敷贴治疗疑难病为课题,经多年临床和潜心研究,积个人经验与诸家之长,在传统膏药基础上,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制剂工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了新特膏药及无铅膏药。此类膏药具有由表及里、直达病灶、起效迅速、标本兼治的功效,经多年临床验证,在治疗某些专科病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专家评定该膏药“选药独特,工艺先进,疗效确切”,百姓口碑相传,深为广大患者所称道,为众多媒体所报道,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为造福天下患者,本院在按照国家新药标准继续研究的同时,愿将最新成果——十种新特膏药和无铅无丹膏药向全国推广,奉献给医学同道。
    新特膏药(“蠲痹风湿膏”、“复方灵仙膏”、“益气定喘膏”、“化痞消痛膏”)是在传统膏药的基础上,创新制剂工艺而研制成功的。它在以下5个方面优于传统膏药:1.改变药料的“油炸熬枯”的作法,实行药料的分类处理,提高了膏药中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大大提高了药效;2.运用透皮吸收剂,加强药物渗透;3.根据药理作用和药物成分进行处方设计,使配方更具针对性,精炼、高效;4.采用量化测试手段,使制作工艺更具操作性和重复性;5.采用脱敏处理工艺,消除了过敏反应。
    无铅膏药(“松樟灵仙膏”、“灵仙湿敷膏”、“琼玉红肿膏”、“金刚骨康膏”、“乾坤肠胃膏”、“散结消核膏”)是在新特膏药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创新,取得了5个方面的进展: 1.既保持膏药的疗效又做到了无铅无丹无毒,更适合于现代人的需求;2.改进药物提取工艺,使膏药制作更科学、更合理;3.无须高温处理,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烟薰异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加入现代材料,使膏药常年保持适宜粘度,无须加温敷贴,揭下时不粘连皮肤;5.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发挥有效成分的作用,并加入无任何副作用皮肤渗透剂,提高了膏药的疗效。 针刀医学自1987年由针刀医学发源地——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最早向全国推广,至今已举办1580余期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全国性培训班,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军内外、海内外的30万余名医务工作者系统学习、基本掌握了这一理论和疗法,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针刀治疗机构,将针刀临床治疗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受千百万患者的欢迎。
    针刀医学是朱汉章教授在源于“九针”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医学理论形成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它将中西两种医学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既继承和发扬了祖国医学的经络理论,又汲取了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和外科手术的研究成果,同时对针刀疗法所涉及的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影像学)、治疗及护理学等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系统总结,从而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新的医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和疗法已为近30年来的医疗实践和上千万病例所验证,并走向统一规范化的普及推广阶段。
    针刀医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六个部分:(一)关于针刀闭合性手术的理论。即微观解剖学、立体解剖学、动态解剖学、体表定位学、闭合性手术器械——小针刀,以及进针刀的规程、闭合性手术方法和手术入路;(二)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新的病因、病理学的理论。即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的第一位的病理机制——人体动态平衡失调;(三)关于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理论。即无菌性炎症致痛的原发性疼痛和继发性疼痛理论;(四)关于静态残余张力理论。即由于肌肉持续收缩或精神紧张,在静态下局部处于紧张状态,造成静力性肌炎;(五)关于骨质增生(骨刺)新的病因、病理学的理论。即根本原因为人体内部力平衡失调,其骨质增生(骨刺)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是抵抗这种不平衡力的表现;(六)关于生物信息学理论。即针刀治疗是以人体生物信息的调控和改变人体物质微细结构的双重作用,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关系,从而达到治疗康复的目的。针刀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使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方法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实现了治疗手段和疗效的五大转变。即将大量疑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难治变为速愈;将复杂治疗变为简单治疗;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将损伤型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无痛苦型治疗。
    针刀疗法是现代西医外科手术和中医针刺疗法的有机结合和发展,解决了治疗学上的一些难题,治愈了大量以常规方法难以医治的多类顽症。针刀疗法对以下各类病症有特效而根治: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头、颈、肩、腰、骶、腿痛);各种类型的颈、腰椎病及腰椎间盘脱出(如坐骨神经痛及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造成的下肢瘫痪);各种类型的关节损伤及非感染性炎症改变所致疾病(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各种骨质增生所致疾病;以及多种脊柱相关疾病(冠心病、偏头痛、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等)。
    针刀疗法的闭合性手术器械——小针刀,是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熔为一体,其形如针灸的针,长不过七、八厘米,直径不到一毫米,前端带一0.8毫米宽的刀刃。因而在治疗时具有显著的优越性:1.操作简便易行,施术仅须一枚小针刀,一副手套,一块洞布,皮肤常规消毒即可进行;2.无切口,不流血,病人痛苦小;3.安全可靠,无后遗症、并发症和副作用;4.疗效快且费用少,一般一次见效,三、五次可治愈,有的甚至一次即可治愈。
    针刀医学和针刀疗法以其崭新的理论和卓越的疗效,赢得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医务工作者的推崇,受到国家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有的报刊认为,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医学新成果。

  • 景天
    回复
    2024-01-28 06:06:26

    【导读】:孕妈妈生病了怎么办?医生警告不要乱吃药,很多孕妇认为中成药副作用比较小,而选择吃中成药,其实这样也是很危险的行为,不管是西药还是中成药,一定要经医嘱才能服用,下面这些中成药也不安全,容易造成孕妇流产。

    怀孕后,孕妈咪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胎儿,尤其是药物。很多孕妈妈怀孕后不敢吃药,唯恐药物通过血液被胎儿吸收,影响胎儿的健康。这种做法是有道理的,可是若是身体需要用药,在不得不吃的情况下,很多孕妈咪选择副作用小的中成药。专家现身说法,就算是中成药,也不是都适宜孕妈妈。

    下面来看一下,哪些中成药孕妈咪不宜服用。

    1、理血类

    即有活血祛瘀、理血通络、止血功能的中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片、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过强,易致流产。

    2、消导类

    即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一类的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清胃中和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3、理气类

    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冲剂、十香止痛丸等,因其多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妇的禁忌药。

    4、开窍类

    具有开窍醒脑功能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行车散等因为内含麝香,辛香走窜,易损胎儿之气,孕妇用之恐致堕胎。

    5、祛溼类

    凡治疗水肿、泄泻、痰饮、黄疸、淋浊、溼滞等中成药。如利胆排石片、胆石通、结石通等,因具有化溼利水、通淋泄浊功效,故孕妇不宜服用。

    6、疮疡剂

    以解毒消肿、托里排脓、生肌敛疮为主要功能的中成药。如祛腐生肌散、疮疡膏、败毒膏等含红花、当归等活血通经之品,而百灵膏、消核膏、百降丹因含剧毒药较多,恐致孕妇流产。

    7、祛风溼痹痛类

    以祛风、散寒、除溼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因其有活血之牛膝及辛热之川乌,都有损胎儿。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妇亦应禁用。

    8、驱虫类

    具有驱虫、消积、止痛功能,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中成药。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流产、畸形等,如囊虫丸、驱虫片、化虫丸等。

    9、泻下类

    有通泻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或攻逐水饮、润肠等作用的中成药。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围攻下之力甚强,有损胎气。

    10、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温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孕早期服用可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火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如牛黄解毒片、片仔癀、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我建议孕妈咪用药时可遵医嘱,不要盲目用药;特殊情况下,可参考文中所说,避免因服药不当,伤害胎儿的发育。

口疳吹药的功效与作用

消渴康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