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片药品具有清利肝胆湿热效果,可以治疗肝胆湿热所引起的腹胀腹闷或者是口苦、小便发黄等多种症状,同时还可以改善浑身无力。鸡骨草片的主要成分是由茵陈或者是栀子人工牛黄、猪胆汁所组成的,属于一种中成药剂,属于一种清热药物,药品的保质期一般是24个月左右,属于一种薄膜,里面是棕褐色。
鸡骨草的功效和作用能治大三阳么
鸡骨草的功效和作用能治大三阳么,鸡骨草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功效,一直都是深受患者朋友的喜欢的,我们今天就来聊聊鸡骨草,鸡骨草的功效和作用能治大三阳么?
鸡骨草的功效和作用能治大三阳么1鸡骨草是一种豆科植物,主要含相思碱、胆碱等有效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止痛及降低血清中的转氨酶的功效,临床上适用于治疗黄疸、急慢性肝炎,很多患者甚至用鸡骨草和瘦猪肉加水同煎这样的偏方来治 疗 乙 肝。
服用鸡骨草对患者的肝脏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鸡骨草却没有抗病毒的功效,不能治愈乙肝,只能作为治 疗 乙 肝的辅助性药物,治 疗 乙 肝建议患者不要乱用药物,以免出现副作用,患者应该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最好到正规的肝病医院听从医生的建议制定科学的乙肝治疗方法。 鸡骨草又名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鸡骨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
其实,吃鸡骨草可以辅助治疗慢性乙肝的,通过鸡骨草的治疗功效就能清楚的认识到的。但是为了患者们可以更好地治疗慢性乙肝,还是不希望患者们自己用药以免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先接受针对性地检查,在查明病因之后再来进行治疗,这样会有更好的疗效的。
鸡骨草的功效和作用能治大三阳么2鸡骨草Chicken bone grass
别名:黄头草、黄仔强、大黄草、猪腰草、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假牛甘子、小叶龙鳞草、广州相思子
分类:藤本花卉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豆目 豆科 相思子属
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甘、微苦,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鸡骨草还可在春夏潮湿季节用来煲汤作食疗。鸡骨草别名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极细,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质硬。茎丛生,直径约,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1对,多脱落,小叶矩圆形,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气微香,味微苦。
鸡骨草的形态特征
鸡骨草攀援灌木或藤本,长达1m;小枝及叶柄被粗毛。其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37.5px;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极细,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质硬。茎丛生,长50~2500px,直径约5px;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鸡骨草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1对,多脱落,小叶矩圆形,长0.8~30px;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气微香,味微苦。
鸡骨草的生态习性
鸡骨草喜温暖、潮湿、怕寒冷,耐旱,忌涝。常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生长于亚热带高温地区的低矮山丘向阳处,如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鸡骨草以疏松、肥沃的壤土、砂质壤土、轻粘土、pH5-6.5的`环境为适宜。鸡骨草的花期花期8月,果期9-10月。
鸡骨草的栽培技术
鸡骨草栽培技术在生产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繁殖,也可以用直播及分根繁殖。种子采用磨擦法和热水浸种法处理,以提高发芽率。2-5月播种,点播或撒播。点播株行距2cm×3cm,播后盖1cm厚的砂土或火灰,喷水保温,并盖稻草一层。1h㎡播种量为150kg。移栽播后4-7d出苗,出齐后10d施1次人畜粪水(每1kg兑水20kg),或施用少量的复合化肥,30-45d当苗高10-12cm时即可移植至大田。
行株距为30cm×40cm或30cm×30cm,栽后及时淋水,每月除草、松土1-2次。鸡骨草生长前期约4-5月,每月施肥1次,以尿素0.1kg或硫酸铵0.2kg,兑水50kg以促进苗生长;生长中期约6-8月生长旺盛,以磷钾兼施,每月1h㎡用氮、磷、钾复合肥75-120kg兑水或尿素1.5kg,或硫酸铵3.0kg,兑水1500kg粪水进行沟施。生长中后期即9月以后,配合有机肥,1h㎡施过磷酸钙375-450kg,猪牛粪3750-4500kg,当茎藤蔓高30cm时(4-6月),在株间插好支架以利蔓茎攀援。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收,一般在11-12月或清明后连根挖起,除去荚果(种子有毒)去净根部泥土,将茎藤扎成束,晒至八成干发汗再晒足干即成。
鸡骨草的繁殖方式
鸡骨草一般采用种子育苗繁殖。留种在鸡骨草原种植地,当植株生长至20cm时进行打顶,使之长出更多的分枝,增多其结荚,提高种子产量。打顶后的鸡骨草植株,及时用小竹条进行插篱,并将藤蔓引攀,使其缠绕于篱杆向上生长,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9月份以后,藤蔓进入开花结荚期,每月施1次腐熟厩肥、草皮灰、过磷酸钙(20kg)等混合肥,每亩每次施1000kg,以提高开花结荚率和促使种子饱满;到11月份,当果荚由青绿色转为黄褐色、种子变硬时,即可分批进行采收(因果荚成熟不一致)。
选种实验证明,鸡骨草种子的发芽率与选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应从生长发育强壮、无病虫害、丛生茎藤多且长条、根部粗壮的母株采荚为宜。此外,鸡骨草种子发芽率还与种子成熟度成正比,与种子干燥方法也有密切的关系。晒干的种子,干燥快、硬实率高,发芽率较低。阴干的种子,干燥慢,硬实率低,发芽率较高。两者相比,后者发芽率较前者高1倍。因此,作种用者,应选择中熟种(果荚黄色时采收),而不应选择老熟种(果荚褐色)。干燥种子时,宜阴干。阴干后的种子,选择颗粒饱满者置通风阴凉处贮存备用。种子的处理鸡骨草种子具硬实的特性(蜡质包被),在播种前必须进行处理才能提高发芽率。
其法是:(1)用1份种子加3份河沙混合均匀进行搓擦,擦薄种子外皮(以利吸水发芽),然后除去河沙,将种子置于温水中浸泡24小时(中间换水2次)。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滴干水分,进行播种。此种处理方法,可使种子发芽率达 85%—93%以上。(2)用95%硫酸500ml,种子250g,一起置缸中混合,用木棒不停地搅拌6—8分钟,滤去硫酸,用清水将种子漂洗干净,然后用40℃的热水浸泡10—24小时后播种。此种处理方法,发芽率高且快,可达92%左右。育苗地的选择宜选择种植地附近有水源 、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低矮山丘平缓处做育苗地。经过多次犁耙使土壤松碎后,每亩施腐熟厩肥、草皮灰1500kg,再浅耙1次,起畦高15—20cm、宽100cm,整平畦面.,以待播种。播种每年3月间进行。当天气回暖,气温上升至20℃左右时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畦面上,覆细碎土1.5cm,再在上面铺盖一层杂草。播种后,要勤淋水,保持畦土湿润。种子发芽出土后,将盖草揭除,随后追施1一2次稀薄人畜粪水,促使幼苗粗壮生长。待苗高10cm左右,即可移植。一般每亩苗圃播种量 2.5—4kg。
鸡骨草的病害防治
①根腐病注意雨季排水,撒施草木灰,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1000倍多菌灵防治。②炭疽病雨天注意排水,发病时用1:3:300波尔多液喷洒,或用1500倍甲基托布津防治。③蚜虫可用化学药剂防治。
鸡骨草的分布区域
鸡骨草主要产湖南、广东、广西。生于疏林、灌丛或山坡,海拔约200米。鸡骨草在泰国也有分布。
鸡骨草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鸡骨草又名红母鸡草、黄食草、广东相思子等,以全株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疏肝上痛、活血化瘀等功能。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胃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乳腺炎、泌尿系感染等病症。
除直接供配方用药外,还是中成药鸡骨草丸、鸡骨草肝炎冲剂、鸡骨草胶囊等制剂的主要原料,并且是出口创汇的大宗中药材之一。
随着国内外对鸡骨草需求量增加,野生资源减少,目前人工种植处于小面积的状况,在今后几年可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建立起稳固的生产基地。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全草。性味味甘、微苦,性凉。归经:归肝、胃经。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主治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用法用量15~30g。禁忌本品种子有毒,不能直接入药,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干净。
食用方法
鸡骨草茶鸡骨草茶是由鸡骨草30~50克,佩兰9克。水煎服,1日1剂。鸡骨草是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带根全草,为木质缠绕藤本。是流传于民间的草药,古代本草书无记载,主要含相思碱、胆碱等有效化学成分。目前较普遍地应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及降酶。其性味甘凉,无毒。《南宁市药物志》说它“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
《常用中药手册》说本品:“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本草推陈》说“有解热利尿、活血止痛作用。”本方配以佩兰芳香化湿醒脾,使药汁便于入服,而除其异味。本方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因其性略偏凉,脾虚胃寒,常感胃脘冷痛、慢性腹泻的病人,不宜长期服用。
鸡骨草茶主治
①急性肝炎,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色鲜明,纳差,上腹部饱胀,小便色黄,或伴恶寒发热
②慢性迁延性或活动性肝炎,肝炎症状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酶谱增高,免疫功能不全,蛋白电脉异常,也可出现肝掌、蜘蛛痣等体征,乙肝两对半检查异常,具有传染性。
③肝硬化腹水,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腹水、肝掌、蜘蛛痣、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亦可合并门静脉高压、脾肿大。
山栀蛋肉鸡骨草汤材料:
鸡蛋1-2个,瘦猪肉25克,鸡骨草、山栀根各15克。
做法:
将鸡蛋、猪肉、鸡骨草、山栀根分别洗净,同入锅加水2碗,煮至七八成熟时,拍碎蛋壳(但不能将整个鸡蛋拍碎),继续加热煨之。煎汤剩1碗时,滤掉药渣,留汁及蛋、肉。吃肉、蛋,喝汤。每日1剂,分2次服食。连续5-7日为1个疗程。
有补虚安神,凉血解毒,利湿热,退黄疸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炎长期未愈,尿少色黄,双眼多血丝。
猪横利鸡骨草汤材料:猪横利,鸡骨草,姜片,蜜枣做法:把材料洗净,然后一起倒入煲内,加适量的水,煲2小时左右,加少许盐,可饮用。
鸡骨草的文化背景
相关论述《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1.《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2.《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3.《岭南草药志》: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摘录】《中华本草》文献记载两广民间用鸡骨草来治疗黄疸病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岭南采药录》、《岭南草药志》、《广东中药》II、《南宁市药物志》、《中国药用植物图鉴》等书中均有记载。随着这种民间草药的发掘,自50年代以来,临床用来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鸡骨草的花语
鸡骨草的花语:几度相思。因为鸡骨草又名广东相思子,花语由此得名。
鸡骨草的功效和作用能治大三阳么3鸡骨草可以天天喝吗?
能当茶泡来喝,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等作用功效。鸡骨草性寒凉,不可经常饮用;凡虚寒体弱者慎用。
鸡骨草的功效:清热解毒,舒肝散瘀,治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打伤瘀血疼痛,为甘凉性药物 一般来说应该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如果常吃,可能因为其为凉性之品,恐其所伤体内阳气,适当的应用一些热要来中和一下 鸡骨草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的作用。 只要是使用得法,对症,一般没有什么副作用的,但是虚寒体弱者应该慎用。
鸡骨草能长期服用吗?
凡药三分毒,我们在使用各种药物时都要注意不能使用过量或者长时间服用,由于药物对我们的身体有没有害我们暂时是不知道的,因此要谨遵医嘱使用药物,不能盲目用药。那么长期喝鸡骨草煲汤有害吗?
鸡骨草本身性寒,如果体质虚寒的朋友吃鸡骨草,可能不太合适,鸡骨草的副作用就可能会导致其体内的阳气受损,长时间喝鸡骨草煲汤会使体质更寒,如果想食用鸡骨草,就要先弄清楚自己的体质是什么类型的。
鸡骨草的食用禁忌
我们在使用鸡骨草的时候要注意,鸡骨草的种子是有毒的,使用的时候需要将豆荚摘除,以免发生中毒的情况。 本来是为了补养身体才喝的汤,因为疏忽导致对身体不好的影响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小心注意。
还有一些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也要引起相当的注意,就是鸡骨草与同科属的毛相思子外形非常的相似,不要食用错误。 但毛相思子的叶子比鸡骨草叶子更大,毛多,味道更甜,两种植物的功效不同,千万不可混淆使用,以免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1、补肾壮阳:鸡骨草能够滋肾壮阳,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治疗贫血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这个功效也是非常明显的。
2、美容养颜:鸡骨草具有去斑的功效,可以使皮肤变得光滑红润,同时还可以抑制黑色素的沉淀,保持皮肤白皙。
3、降血压:鸡骨草不仅能够降血压,还能够调节血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很好的食物。
4、提高免疫力:鸡骨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更是比较好的食物,对于增强抵抗力有着很好的效果。
5、益肝利胆:鸡骨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于肝脏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促进胆固醇的代谢,经常食用可以改善肝脏的功能。
6、预防感冒:鸡骨草含有丰富的钙质,对于肺部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也是很有效果的。
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它其实是一种中草药,是相思子经过干燥之后的产物,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一般来说应该没有什么毒副作用。那么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有哪些呢?
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1鸡骨草的别名:
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
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
性甘,微苦,凉,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的功效。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治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打伤瘀血疼痛。
鸡骨草的营养价值:
主要含相思碱、胆碱等有效化学成分
禁忌:凡虚寒体弱者慎用
鸡骨草的作用
1、对肠平滑肌的影响
对于正常离体家兔回肠,鸡骨草根煎剂可显著增强其收缩幅度,麻醉兔灌胃或肌注煎剂也能使在位肠管张力提高,蠕动略增强。在离体豚鼠回肠试验中高浓度煎剂对乙酰胆碱所致的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组胺所致仅有轻度抑制,对氯化钡所致者无影响。
2、增强小鼠游泳耐力
鸡骨草根煎剂5g/kg灌服可显著增强小鼠游泳耐力。
3、其他作用
鸡骨草粗皂甙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损伤有显著保护效果。
基本介绍
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全草。常见于中国华南地区,具清热利湿、益胃健脾的功能。全年可采收,一般在11-12月或清明后连根挖起,除去荚果(种子有毒)去净根部泥土,将茎藤扎成束,晒至八成干发汗再晒足干即成。
鸡骨草的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舒肝散瘀。治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打伤瘀血疼痛。
1、《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
2、《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
3、《岭南草药志》:"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
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2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全草,鸡骨草的功效是清热利湿,散瘀止痛,鸡骨草的作用是治黄疸型肝炎,小便刺痛,风湿骨痛,跌打瘀痛,鸡骨草用药禁忌是凡虚寒体弱者慎用鸡骨草。
功效作用
1、鸡骨草治外感风热:鸡骨草60克,水煎,日分2次服。
2、鸡骨草治瘰佃:鸡骨草3000克,希莶草2000克,研末,蜜丸,每丸重3克,每次2丸,日服3次,连服2至4周。
3、鸡骨草治蛇咬伤:鸡骨草(去骨)30克,煎水饮之。
4、鸡骨草治瘰疬:鸡骨草六斤,稀莶草四斤。研末,蜜为丸,每丸重一钱。日服三次,每次二丸,连服二至四周。(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5、鸡骨草治黄疸:鸡骨草二两,红枣七、八枚。煎小。《岭南草药志》)
6、鸡骨草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中国药植图鉴》
7、鸡骨草种子有毒,用时须摘除豆荚,以免中毒。
8、鸡骨草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9、鸡骨草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南宁市药物志》
10、鸡骨草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岭南草药志》
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取干鸡骨草全草2~3两(儿童1~2两),瘦猪肉2两,加水1000毫升同煎。沸后文火再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直至痊愈为止.治疗44例,治愈42例,治愈时间平均为21天。黄疸消失平均为15天;肝功能恢复一般为18~21天;肝肿大随肝功能的恢复逐渐恢复正常。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对慢性肝炎效果不佳。曾报道1例重症肝炎(严重黄疸合并昏睡)患者,服鸡骨草煎剂每次60毫升,日服3次,4天后,神志开始清楚,小便增多,第5天自觉症状显著减轻,第14天自觉症状消失,黄疸不显,第19天一般情况恢复正常,停药观察,肝功能逐渐恢复。住院共38天痊愈出院。
鸡骨草虽好,也有注意事项及禁忌,如果粗心大意,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甚至危及生命。一、鸡骨草的种子有毒,连入药都要把其豆荚全部拆除掉,故而煲鸡骨草时,一定要把荚果全部取出。二、鸡骨草味甘,微苦,性凉,故而虚寒体弱者慎用,否则会加重体寒的现象。三、鸡骨草与同科属的,毛相思子外形非常的相似,但毛相思子的叶子比鸡骨草叶子更大,毛多,味道更甜,两种植物的功效不同,千万不可混淆使用,以免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3食用方法
1、鸡骨草瘦肉汤
材料:猪肉(瘦)120克、鸡骨草60克、枣(干)30克、盐3克、味精1克
做法:
1、将鸡骨草、红枣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
2、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沸一小时,放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鸡骨草瘦肉汤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
主治: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属湿热者。
2、鸡骨草煲猪横脷
材料:鸡骨草30--60克、黄豆50克、猪横脷二条、猪踭肉300克、生姜2--3片。
做法:
1、鸡骨草、黄豆洗净、浸泡;猪横脷洗净、用刀尖挑去白脂。
2、然后与猪踭肉、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用法:此量可供3--4人食用,猪横脷、猪踭肉、黄豆可捞起拌入酱油佐餐用。
功效:鸡骨草煲猪横脷煲汤汤,更具清热、利湿、舒肝、健脾的功效。
主治:辅助治疗膀胱湿热引起的小便疼痛以及急、慢性肺炎等。
3、鸡骨草红枣水
材料:鸡骨草20克(两束)、红枣6-8个。
做法:
1、将鸡骨草和红枣略浸泡洗去浮灰,放入锅中,添入2升水;
2、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到红枣变大变软汤色变深,关火晾凉;
3、不需加糖,晾凉即可饮用,热饮也可以。
功效:红枣:性味甘平,有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的功效。鸡骨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
4、山栀蛋肉鸡骨草汤
材料:鸡蛋1--2个、瘦猪肉25克、鸡骨草、山栀根各15克。
做法:将鸡蛋、猪肉、鸡骨草、山栀根分别洗净,同入锅加水2碗,煮至七八成熟时,拍碎蛋壳(但不能将整个鸡蛋拍碎),继续加热煨之。煎汤剩1碗时,滤掉药渣,留汁及蛋、肉。
用法:吃肉、蛋,喝汤。每日1剂,分2次服食。连续5-7日为1个疗程。
功效:有补虚安神,凉血解毒,利湿热,退黄疸的功效。
主治:适宜于小儿肝炎长期未愈,尿少色黄,双眼多血丝。
5、鸡骨草田螺粥
材料:田螺250克、鸡骨草30克、粳米60克、姜5克、盐4克。
做法:
1、将田螺用清水养1--2天,勤换水,去除污泥,略煮,挑肉去壳,用姜丝炒香;
2、鸡骨草洗净,用水煎煮,去渣取药汁;
3、把粳米洗净,放入鸡骨草药汁中,文火煮成稀粥,加入田螺肉略煮,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舒肝退黄;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属湿热者,症见胁肋疼痛,面目黄疸,食欲不振,小便短少。
提示:鸡骨草的种子有小毒,用时应摘去种子。
6、骨头鸡骨草汤
材料:鸡骨草200g、骨头350g、盐适量。
做法:
1、鸡骨草用剪刀剪至小段,泡水2小时,鸡骨草清洗至没有沙子;
2、骨头洗净备用,取出高压锅洗净,放入鸡骨草、骨头;
3、加适量水,适量盐,盖上锅盖,大火至发出滋滋的响声,然后转小火焖20分钟即关火。
7、鸡骨草饮
配方:鸡青草20克、白糖10克。
做法:
1、把鸡骨草豆英全部摘除(鸡青草种子有大毒,切忌服用,用时必须把豆荚除去),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
2、把鸡骨草放入炖杯内,加入水200毫升,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除去药渣,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
功效:清肝利胆,舒筋止痛,化积利水。
主治: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8、鸡骨草枣汤
材料:鸡骨草30克、红枣10枚。
做法:鸡骨草30克,红枣10枚加水煎服,一日分二次服。
功效:鸡骨草甘凉,清热退黄,舒肝健脾,
主治:适用于各型肝炎、肝硬化。
9、乌雀鸡骨草
材料:海麻雀8只、乌骨鸡腿2只、鸡骨草9克、盐9克、麻油数滴、甘草1段。
做法:
1、乌骨鸡腿洗净斩块;鸡骨草切碎后,与甘草一同用纱布扎紧;海麻雀用酒精灯稍加烧烤,去除其腥味。
2、加入适量沸水,调入盐后,隔水约炖1小时。
3、食用时除去药渣,滴入麻油。
功效:鸡骨草味辛,性温;海麻雀、乌骨鸡味甘,性温。本品能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补精添髓;有治胃痛、胃肠气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咙肿痛、妇女崩漏带下、产妇乳少等功效。
10、鸡骨草冬笋煲
材料:猪大骨头400克、冬笋200克、鸡骨草20克、葛5克、茯苓5克、党参5克、食盐适量、姜片4片。
做法:
1、准备好煲汤用的辅料和一块干净的纱布,把所有煲汤用的汤料用清水洗净后,放到冷水里浸泡十五分钟;把浸泡好的煲汤料沥干水分放到纱布上,提起纱布的对角系紧。
2、在砂锅里放入足量的水,放入纱布汤料包后开火,盖上锅盖待水煮开。
3、腔骨放到凉水中,沸腾后煮三分钟左右,撇去血沫。
4、把排骨捞出来,煮有鸡骨草的'砂锅里水开后放入焯好的排骨,一定要把焯好的排骨再次放入开水中,如果第二次放入的水是凉水,排骨不容易被煮烂。
5、鸡骨草排骨用中小火炖一小时后放入冬笋块再炖四十分钟以上。冬笋我是在超市里买的水煮冬笋,如果是鲜笋,需要先用水焯一下祛除异味。
6、临出锅前,放入适量的盐就可以享用香浓的汤了。
11、乌鸡煲鸡骨草
材料:乌鸡一只斩件、飞水,鸡骨草(干)约150克洗净、斩段,排骨250克,蜜枣3个,章鱼约20克,清水6斤。
做法:清水开锅后下料同煲约3小时,吃时以盐调料即可。
功效:这道汤可以清肝火,消胃气,常饮能防肝炎,老少皆宜。
12、鸡骨草茶
组成:鸡骨草30--50克,佩兰9克。
制法:水煎服,1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舒肝。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13、鸡骨草车前草炖鱼头
材料:鲢鱼头250克、车前草15克、鸡骨草10克、姜3克、酱油2克。
做法:
1、车前草、鸡骨草洗净,胖鱼头(鳙鱼头)洗净备用。
2、车前草、鸡骨草放入炖盅内,再将胖鱼头放在药材上面,加生姜片和滚水,用中火炖40分钟即成。
14、鸡骨草猪肉煲红枣
材料:鸡骨草60克(干品30克)、猪瘦肉150克、红枣10枚。
做法:先将猪瘦肉洗净,切成小块。清水适量,将洗净的猪瘦肉,鸡骨草、红枣一并放入锅中,慢火煎煮40分钟左右,油盐少许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疏肝止痛。猪瘦肉滋阴润燥。红枣补中益气,和胃生津,养血补肝。清热利湿,养血补肝。
主治:民间常用本方治疗黄疸型或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鸡骨草配红枣,一清一补,清补结合,长期服用而无寒凉伤脾胃之虞,因而是深受慢性肝病患者喜爱的食疗汤水。
用途:清热利尿
15、鸡骨草煲猪腱
材料:鸡骨草100g、蜜枣5枚、猪腱(猪前肩肉)300g、马蹄(荸荠)8枚、盐1茶匙(5g)。(此用量可供1--2人食用)
做法:
1、猪腱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切成3cm见方、1cm厚的块待用。
2、鸡骨草、蜜枣用流动水冲洗去表面浮土。马蹄洗净削去外皮。
3、锅中注入2500ml冷水,大火烧沸后加入所有材料,待再次煮沸后转小火煲煮约2小时,最后放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经常饮用鸡骨草煲猪腱不但有清热消炎作用,而且对养肝、护肝有很好的效果。
禁忌:鸡骨草味甘、性凉,如果食用生冷食物后经常出现胃痛、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的人群,请不要饮用此款汤品。
16、鸡骨草泽泻小豆汤
材料:赤小豆80克、猪肉(瘦)120克、陈皮5克、鸡骨草80克、泽泻20克、盐3克。
做法:
1、鸡骨草,泽泻和赤小豆浸透洗净滴干;陈皮,蜜枣和瘦猪肉用水洗净。
2、加水入瓦煲内,煲至水滚;放入全部材料,用中火煲3小时。
3、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1、鸡骨草泽泻小豆汤有清利湿热,利尿退黄的作用。
2、在肝炎流行期间,或曾与患者接触,饮用此汤,对预防患上肝炎症病,有一定作用。
3、如患上了肝炎病症,周身俱黄,倦怠乏力,无胃口,小便黄赤,可煲此汤作膳作食疗。
提示:身体虚弱的人不宜多饮用。
? ? ? ?鸡骨草生理特点,味微苦,气微香,它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怕寒冷,耐干旱忌水涝,常年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它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胃两经,它的主要功效为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鸡骨草,凊热利湿,促进消化,散瘀止痛,过量或长期使用身体会累积毒素,鸡骨草适合广东,广西,福建等气候较温暖的地方种植。
? ? ? ?鸡骨草清热解毒,疏肝散瘀,对于黄疸、胃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跌打损伤、瘀血和疼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在医学研究,还可以对消化道的平滑肌具产生很强的影响,增加细胞的耐力也可借助鸡骨草。鸡骨草性凉,适用于湿热体质的人群。对于治疗肝炎病人,新得者,体质较为盛实,多与湿热有关,尤其是急性黄疸型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伴发黄疸者,最适合用鸡骨草煲瘦肉调理。
? ? ? ? 当湿气重或热气上火时,可以用鸡骨草煲茶或煲汤饮用。因为喝鸡骨草煲的汤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舒肝散瘀等好处。一般情况下,种植出来的和野生环境下生长的相比较,确实在质量或者是品质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少的人种植鸡骨草的原因。
? ? ? ? ?鸡骨草是一味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的中药,许多野生药材价格年年上涨,都是由于过度采挖。不少野生中草药近乎灭绝,开始从地球上消失。它们的药用价值是人工栽培种植的药材不能相比的。莫怪乎药店的中草药煎汁喝下去,疗效极不明显。鸡骨草在别的地方分布得少,还真不像其它的中药材一样有名,加上名字大众化,差不多药名的太多了,很少会有人关注到“鸡骨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