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三味泻痢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14620
三味泻痢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05-04 10:59:15

三味泻痢颗粒在临床上适用于治疗,由于大肠湿热所导致的长时间痢疾以及继发性痢疾,患者用药后,能够达到较好的涩肠止泻的效果。

上述药物是为褐色的颗粒,患者在服用的时候,有苦、涩味。该药的有效期是18个月,使用之前要注意检查药物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1-28 22:22:57

    百草霜--《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Bǎi Cǎo Shuānɡ
    【别名】锅底灰、锅烟子
    【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刮下或扫下,过细筛,除净杂质。
    【性状】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即为细末。质轻细,似霜,随风可以飞扬,入水则漂浮而分散。无臭,无味。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止血,止泻。用于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腹泻,食积泻痢。外用治外伤出血,衄血。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撒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百草霜--《辞典》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 Bǎi Cǎo Shuānɡ
    【别名】灶突墨(《千金方》),灶突中尘(《外台秘要方》),灶额上墨(《本草图经》),灶烟煤、灶煤(《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灶突或烟囱内的烟灰。将灶突或烟囱内的黑灰,轻轻刮下,用细筛筛去杂质。
    【性状】为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状,手捻即为细粉。质轻,入水则飘浮分散。无油腻感。无臭,味淡微辛。以乌黑色、质轻细、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
    辛,温.
    1《纲目》:"辛,温,无毒。"
    2《玉揪药解》:"味辛,气平。"
    3《医林纂要》:"辛苦,温。"
    【归经】
    入肝、肺、胃经。
    1《本草求真》:"入肝,兼入肾。"
    2《要药分剂》:"入肝、肺、胃三经。"
    【功能主治】
    止血,消积。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泻痢,食积,咽喉口舌诸疮。
    1《本草图经》:"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
    2《纲目》:"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3《玉楸药解》:"敛营止血,清热消瘀。专止失血,吐衄便血,产漏诸血。"
    4《医林纂要》:"泻心降火,去妄热,止妄血,下气消积行痰。"
    5《现代实用中药》:"涂白癣及头部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3~1.5钱。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本草汇言》:"阴虚火燥,咳嗽肺损者,勿用。"
    【附方】
    1治吐血,及伤酒食醉饱,低头掬损肺脏,吐血汗血,口鼻妄行,但声未失者:一百草霜末,糯米汤服二钱。二百草霜五钱,槐花末二两。每服二钱,茅根汤下。(《刘长春经验方》)
    2治衄血不止:百草霜末吹之。(《纲目》)
    3治齿缝出血:百草霜末掺之。(《濒湖集简方》)
    4治血虚内热,血不归源而崩:陈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为末。每服一、二钱,烧红秤锤淬酒下。(《妇人良方》)
    5治妇人崩血大脱:百草霜、炮姜(末)各三钱,用人参三钱煎汤饮。(《本草汇言》)
    6治妇人白带:百草霜一两,香金墨半两。研末,每服三钱,猪肝一叶,批开入药在内,纸裹煨熟,细嚼,温酒送之。(《永类钤方》)
    7治卒下血不止:灶突中尘一升,黄连五两,地榆三两。上三味,捣筛为散,粥饮服方寸匕,日三服,重者夜一。(《外台秘要方》)
    8治肠出血及子宫出血:百草霜、阿胶、藕节、侧柏叶、当归、茅根。研末,蜜丸,温酒送下。(《四川中药志》疏血丸)
    9治血痢,不问远近:黄连一两(去须,微炒),灶突墨二两,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十治一切痢下初起:百草霜三钱,金墨一钱,半夏七分,巴豆(煮)十四粒(研匀),黄蜡三钱。同香油化开,和成剂,量大小,每服三、五丸,或四、五十丸,姜汤下。(《灊江切要》铁刷丸)
    ⑾治小儿食积疳膨:百草霜三钱,巴豆霜一分。研匀,以飞罗面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⑿治咽喉无故肿闭:百草霜、白硼砂各二钱。研细末,吹入喉中。
    ⒀治口舌生疮:百草霜二钱,甘草一钱,肉桂五分。为末,频频搽之。(⑾方以下出《方脉正宗》)
    【临床应用】 治疗咯血:取百草霜冲服,每次0.5~1钱,每日3~4次。共治14例,其中多数为肺结核,结果11例在用药后1~3天咯血停止或显著减少。本品对中、小量咯血效果较优,对大量咯血则较差。未见副作用。
    【摘录】《辞典》
    百草霜--《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拼音名】 Bǎi Cǎo Shuānɡ
    【英文名】 Plant Soot
    Soot from the bottom of a boiler
    【别名】月下灰、灶突墨、釜下墨、灶突中尘、釜脐墨、釜月中墨、铛墨、灶额上墨、釜底墨、锅底黑、铛底煤、灶额墨、釜煤、釜炱、锅底灰、灶烟煤、灶煤、锅烟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稻草、麦秸、杂草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囱内的黑色烟灰。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uligo Plantae
    采收和储藏:从烧柴草的锅底或烟囱内刮取,用细筛筛去杂质,置瓶中用。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粉末状,或粘结成小颗粒状,手捻之即成粉末。黑色。体轻,质细似霜,入水则漂浮而分散。触之沾手,无油腻感。气微,味淡微辛。以色黑、体轻、质细、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主含碳粒。
    【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止血;消积;清毒散火。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食积;痢疾;黄疸;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臁疮;白秃头疮;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1-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阴虚内热者慎服。
    【附方】 1.疏血丸(《医宗金鉴》),治肠出血及子宫出血。2.六神丸(《中药制剂手册》),主治咽喉肿痛,单双乳蛾,疔疮痈疖等症。3.治衄血不止方(《本草纲目》):百草霜末吹之。4.治口舌生疮方(《方脉正宗》)。5.治咽喉无故肿闭方(《方脉正宗》)。6.治小儿食积疳膨方(《方脉正宗》)。7.治血痢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治卒下血不止方(《外台秘要》)。9.治妇人白带方(《永类钤方》)。10.治妇人崩血大脱方(《本草汇言》)。
    【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
    2.《纲目》: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
    黄疸,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3.《玉楸药解》:敛营止血,请热消瘀。专止失血,吐衄便血,产漏诸血。
    4.《医林纂要》:泻心降火,去妄热,止妄血,下气消积行痰。
    5.《现代实用中药》:涂白癣及头部湿疹。
    6.《本草经疏》:百草霜乃烟气结成,其味辛,气温无毒。辛主散,故能消化积滞及下食也。凡血见灰则止,此药性能止血,复能散瘀滞,故主上下诸血及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虽能止血,无益肠胃,救标则可,治本则非;故不宜多服。
    7.《本草汇言》:百草霜,解三焦结热,化藏府瘀血之药也。苏颂主化小儿食积症块,妇人气痞血瘕,取此得火气之轻扬,而散阴凝陈聚之物也。濒湖治黄疸疟胀,咽喉肿闭,口舌生疮,取此得火气之轻升,而发越湿热痰气搏结之疾也。杂病方用治吐、衄、崩血不止者,谓其轻浮火化之质,且色之黑也,血见黑即止,亦从治热胜动血而安营血之暴走也。
    【摘录】《中华本草》

  • 泠青沼
    回复
    2024-01-28 22:22:57

    猪苦胆属于中药的一种,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宣通上下的作用。对于脓性指头炎,鼻窦炎,腮腺炎,疖肿痛,跌打损伤,脱肛,痔疮,小儿湿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猪苦胆与绿豆联合使用,对于热病引起的咳嗽,哮喘,大便秘结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猪苦胆还可以起到降血脂,抗过敏的作用。

    猪苦胆也是一味中药,具有宣通上下、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

    1.猪骨胆对于鼻窦炎、脓性指头炎、疖肿痛、腮腺炎以及跌打损伤、内外痔、脱肛、小儿湿疹等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能够起到消炎的作用。

    2.猪苦胆与绿豆配伍使用,对于热病所致的大便秘结、咳嗽、哮喘、目赤、泻痢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还能起到辅助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肿瘤、保护肝肾的作用。

    副作用

    1.猪苦胆性苦寒,容易伤害人体的脾胃功能,导致人体胃肠道的功能减退,导滞食欲不振、腹胀、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的出现。

    2.如果长时间使用猪苦胆,会导致中毒,会损害人体的肾功能,甚至导致肾衰竭,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猪苦胆。

  • 冉冉云
    回复
    2024-01-28 22:22:57

    “焦三仙”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此三味药物均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三个一起用,能明显地增强消化的功效,因此称为“焦三仙”。三个一起用,能明显地增强消化功能。

    这三个食材都有很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1、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2、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3、焦神曲:?消食化积力强,以治食积泄泻为主。

    扩展资料:

    积食用焦三仙的注意说明

    1.积食,用了焦三仙,不一定就能完全消。

    毕竟病情有轻重,焦三仙就只有三味药,对于积食症状单一的或者是积滞不严重的,或者是平时也不容易积、脾胃功能也比较好的,效果可能就好。

    如果积食的症状表现比较复杂,比如兼有一些咳嗽啊、便秘啊、腹泻啊,那只有焦三仙效果可能就不能顾全,可能需要配伍一其他的药;或者是有明显的化热的倾向,因焦三仙属于温性,所以明显化热的就不合适或者说可以配伍一些清热的药,比如保和丸里面连翘就是这样的配伍。

    2.即便是积食,也不是全都需要用药的。

    如果我们手边没有这三种药或者积食也不重,或者我们不想给孩子吃药,那么一些消食的推拿其实很管用的。临床上积食的推拿效果都很明显:常用的手法就是摩腹、提背、清大肠、清胃、揉板门(可以参考王成先老师消积食的手法);如果既没有药也不会推拿,饿两顿也是可以的,这期间可以喝点很清的粥,增加运动量。

    目前市面上很多用于消食化积的中成药里面都含有这三味或者其中的某一味或两味,比如保和丸、和中丸、小儿化食丸、大山楂颗粒、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胃消食片等,配伍不同的药物以达到不同的作用。

    -焦三仙

  • 空青
    回复
    2024-01-28 21:21:47

    康弘
    一清胶囊¥17.00
    脸上痘痘过多是体内毒素过多的表现,因此需要服用一些清热排毒的药物。听说一清胶囊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的作用。那么,脸上长满了痘痘能吃一清胶囊吗?一清胶囊的作用是什么?
    一清胶囊由黄连、大黄、黄芩三味中药组成。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大黄———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
    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方中药物配伍,共凑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的功效,临床适用于治疗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衄血,痔血等症;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方中药物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且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优点,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一清胶囊对治疗体内毒素过多引起的痘痘有很好的疗效作用。
    如你对一清胶囊的使用还有疑问的,请登录康爱多药店咨询。

三味檀香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三味甘露散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