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坤丸属于中成制剂,在临床中主要能够起到和胃安神以及调经养血的功效,可以对经前不寐、乳房生结节、月经不调、肝胃不合以及痛经等症状起到一定的治疗的作用。
上述药物主要是由青皮、香附、麦冬、茯苓、蝉蜕、阿胶、远志等成分所制成的大蜜丸,颜色通常为黑褐色。
目录1拼音2出处3拼音名4藏红花的别名5来源6原形态7生境分布8性状9化学成份10藏红花的药理作用11炮制12性味13归经14功能主治15藏红花的用法用量16注意17附方18各家论述19摘录附:1用到中药藏红花的方剂2用到中药藏红花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藏红花 1拼音
cáng hóng huā
2出处《纲目拾遗》
3拼音名Zànɡ Hónɡ Huā
4藏红花的别名撒法即(《医林集要》)
5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花。若再加工,使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以干红花品质较佳。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6原形态番红花(《品汇精要》),又名:洎夫兰(《饮膳正要》),撒馥兰(《品汇精要》)。
多年生草本。地下鳞茎呈球状,外被褐色膜质鳞叶。叶9~15片,白鳞茎生出,无柄,叶片窄长线形,长15~20厘米,宽2~3厘米,叶缘反卷,具细毛,基部由4~5片广阔鳞片包围。花顶生,直径2.5~3厘米;花被6片,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长4~6厘米,细管状;雄蕊3枚,花药大,基部箭形;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下位,花柱细长,黄色,顶端三深裂,伸出花筒外部,下垂,深红色,柱头顶端略膨大,有一开口呈漏斗状。蒴果,长形,具三钝棱,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当果实成熟时始伸达地上。种子多数,圆球形,种皮革质。花期11月上旬至中旬。
7生境分布分布南欧各国及伊朗等地。我国有少量栽培。
8性状①湿红花
柱头红棕色,有油润光泽,细长线形,长约3厘米,基部较窄,向顶端逐渐变宽,内方有一短裂缝,顶端边缘为不整齐的齿状。柱头常单独存在,有时三个柱头与一短花柱相联。花柱橙黄色。浸于水中时,柱头即扩大膨胀,呈长喇叭状,水被染成黄色。气香甜,味苦。以滋润而有光泽、色红、黄丝少者为佳。
②干红花
为弯曲的细丝状,暗红棕色,带有黄棕色部分。质轻松,无光泽及油涡感。其余与湿红花同。
上述药材,产西班牙、希腊及苏联等地。
9化学成份花含藏红花素约2%,系藏红花酸与二分子龙胆二糖结合而成的酯,又含藏红花酸二甲酯、藏红花苦素约2%、挥发油0.4~1.3%(主要为藏红花醛。藏红花醛系藏红花苦素水解生成的。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可能结合为原藏红花素而存于生药中。又含丰富的维生素B2。球茎含葡萄糖、氨基酸、皂甙。
10药理作用①对子宫的作用
煎剂对小鼠、豚鼠、兔、犬及猫的离体子宫及在位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小剂量可使子宫发生紧张性或节律性收缩,大剂量能增高子宫紧张性与兴奋性,自动收缩率增强,甚至达到痉挛程度,已孕子宫更为敏感;在家兔子宫瘘实验中,亦现兴奋作用,1次用药后,药效可持续4小时之久。其各种提取液的作用强度顺序为:煎剂>乙醇提取液>挥发成分>乙醚提取液。小剂量对子宫亦可出现抑制,或先抑制后兴奋等作用,尤其是乙醇提取液应用于未孕家兔子宫时,多见抑制现象。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被乙磺酸麦角毒堿(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所部分阻断,而阿托品则不能;故认为对子宫的作用,一部分为对子宫肌细胞的直接作用,一部分则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②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煎剂可使麻醉狗、猫血压降低,并能维持较长时间;对呼吸还有兴奋作用。降压时肾容积缩小,显示肾血管收缩;对蟾蜍血管亦呈收缩作用。在离体蟾蜍心脏上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有人对它作为手术过程中使心跳暂停的药物进行了探讨,发现水浸剂在离体蟾蜍、大鼠心脏、急性猫在位心脏标本上,均能导致心脏的迅速完全停跳于舒张期,历时达十数分钟以上,且极易恢复;如与乙酰胆堿同用,则停跳更迅速而完全。复跳时无纤颤发生,复跳后心脏活动均形加强。但经化学分析,抑制心脏的成分与钾盐有关,此点颇堪注意,盖番红花中既含多量钾盐,而钾盐不仅可抑制心脏,引起降压,对平滑肌如小肠、子宫、支气管、血管等的紧张度及收缩亦均具兴奋作用,因此今后番红花之药理研究应首先除去钾盐。
③其他作用
番红花能廷长小鼠的动情周期,以含番红花0.23~2%的食物饲喂正常小鼠3周, *** 涂片检查全角化的持续时间从正常的1~2天延长至3~4天;停药后作用迅速消失。煎剂注射于青蛙淋巴囊内,皮肤腺体有大量分泌。对小鼠急牲毒性试验中,测得灌胃时之半数致死量为20.7克/公斤。
11炮制拣去杂质,并除去黄色毛须。
12性味甘,平。
①《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甘微酸,性平温,无毒。"
13归经入心、肝经。
14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①《饮膳正要》:"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食令人心喜。"
②《品汇精要》:"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
③《纲目》:"活血,又治惊悸。"
15藏红花的用法用量煎汤,1~2钱;或浸酒。
16注意孕妇忌服。
17附方①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纲目拾遗》)
②治伤寒发狂,惊怖恍惚:撒法即二分。水一盏,浸一宿,服之。(《医林集要》)
③治吐血(不论虚实、何经所吐之血),藏红花一朵,无灰酒一盏。将花入酒内,隔汤顿出汁服之。(《纲目拾遗》)
18各家论述《本草正义》:"西藏红花,降逆顺气,开结消瘀,仍与川红花相近,而力量雄峻过之。今人仅以为活血行滞之用,殊未足尽其功用。按濒湖《纲目》,已有番红花,称其主心气忧郁,结闷不散,能活血治惊悸,则散结行血,功力亦同。又引《医林集要》治伤寒发狂,惊悸恍惚,亦仍是消痰泄滞之意。但加以清热通导一层,功力亦尚相近,惟称其气味甘平,则与藏红花之腻涩浓厚者不类。"
19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藏红花的方剂 新加瓜蒌薤白汤术8分,制香附1钱半,丹皮1钱半,控涎丹7分,藏红花5分,韭白汁2匙,姜汁2滴(同冲)。主治:痰瘀...
辟秽驱毒饮用法用量:水煎服。如见结核,或发斑,或生疔,加藏红花2.4克,单桃仁9克,熊胆1.2克;大渴引饮,...
透疹凉解汤方:桑叶甘菊薄荷连翘牛蒡子赤芍蝉衣紫花地丁黄连藏红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痧。邪热炽盛,高热口渴...
妇科散瘀丸,没药4两,当归4两,沉香2两4钱,白芍2两,藏红花4两,吴萸3两4钱,姜黄3两4钱,炙甘草2两6...
金刚活络丹香五加皮900g,马钱子霜900g,三七9g,藏红花9g,川橘红9g,接骨木9g。制法:上药各为细...
更多用到中药藏红花的方剂2两,桂心2两,三棱8两,茯苓8两,甘草2两,藏红花2两。功效:活血理气,逐瘀生新。主治:妇人月经...
济坤丸神曲、阿胶(炒珠)5钱,丹皮1两,青木香8钱,藏红花2两,枳壳(炒)1两,橘皮8钱,熟地4两,香附...
参桂鹿茸丸天冬54两,香附(炙)120两,川牛膝40两,藏红花20两(上药用黄酒1550两,入罐蒸3昼夜),...
定坤丹2两,人参(去芦)5两,黄毛鹿茸(去毛)3两,藏红花3两,熟地4两,于术3两,汉三七2两5钱,鸡血...
安坤赞育丸0g,鹿尾900g,香附(醋炙)12000g,藏红花96g。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
更多用到中药藏红花的中成药五钱)真玳瑁(五钱)当门子(一钱)血竭(三钱)藏红花(五钱)桂枝尖(二钱)粉丹皮(三钱)上药研细,...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四节·夹血伤寒枳壳、光桃仁、赤芍各钱半、川芎、苦桔梗各八分、藏红花四分、陈酒童便煎药。)消中焦膈下之瘀。如王氏膈...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87.论鼠疫之原因及治法重者,加大黄三钱,水煎合神犀丹服。如仍不止,用藏红花二钱煎汤,送服真熊胆二分,即止。此方用蒲公英、...
《丁甘仁医案》:[卷七]产后案钱)夜交藤(四钱)炒白薇(二钱)西秦艽(二钱)藏红花(八分)甜瓜子(三钱)嫩桑枝(四钱)泽兰叶(二...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野马豆
近日,关于中药中马兜铃酸致癌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哪些?马兜铃酸是什么?
马兜铃酸是什么
甚至很多人看到马兜铃酸,看花眼以为是马铃薯,虽然二者都将可以食用,但是它们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马兜铃酸(英语:Aristolochic acids,简称AAs)也被称为马兜铃总酸、增噬力酸或木通甲素,是一类具有致癌性和肾毒性的硝基菲羧酸。这类有机化合物天然存在于马兜铃属(Aristolochia)及细辛属(Asarum)等马兜铃科植物中,而这些植物曾广泛地被用作中草药。
马兜铃酸,为带光泽的棕色叶状结晶(二甲基甲酰胺-水),溶于乙醇、氯仿、乙醚、丙酮、醋酸、苯胺及碱,微溶于碱,几乎不溶于苯及二硫化碳。可用于支气管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肾炎、前列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疖病、痤疮等,多与抗生素等配合使用以加速痊愈,此外尚可用于肿瘤病人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数下降。
通过对马兜铃酸代谢过程及代谢酶的研究证实,马兜铃酸,致突变和致癌毒性是由其代谢的中间产物马兜铃内酰胺氮离子引起的,因为它具有很强的亲电能力,能与DNA碱基环外氨基亲电结合,生成相应的加合产物,使RAS基因和P53基因发生突变,进而诱发肿瘤。对于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应尽量避免应用。马兜铃酸,即使低剂量也可引起肾脏损害,应警惕。
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哪些
小孩的药:孩子应绝对禁用!!
小儿金丹片、小儿导赤片、白益镇惊丸、五粒回春丸、太和妙灵丸、
猴枣散、小儿咳喘颗粒、儿童清肺丸
感冒/消炎/去火用药:
灵龙感冒胶囊、咽炎含片、龙胆泻肝丸、耳聋丸、甘露消毒丸、连翘败毒丸(膏、片)、通便清火丸、炎见宁片、鼻渊舒、二十五味绿绒蒿胶囊、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川芎茶调丸(散)
生育/月经/妇科用药:
妇科分清丸、阿胶生化膏、生乳片、济坤丸、鸡苏丸、母乳灵冲剂
高血压/冠心病的药:
冠心苏合丸、冠心苏合滴丸、冠心苏合胶囊、心无忧片、养阴降压胶囊
止嗽/化痰/呼吸道用的药:
喘息灵胶囊、止嗽化痰丸、润肺化痰丸、青果止嗽丸、肺安片、复方蛇胆川贝散、新碧桃仙片、气管炎咳嗽痰喘丸、补肺阿胶汤、半夏止咳糖浆、牛胆止咳片、咳必停2号片、消咳平喘口服液、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
风湿/关节/骨科用的药:
骨仙片、风湿灵仙液、关节镇痛膏、壮骨酒、风痛丸、透骨镇风丸(丹)、跌打丸(片)、活血理伤丸、安阳精制膏、复方夏天无片、风湿塞隆胶囊、祛风除湿药酒、当归四逆汤
肾病/泌尿系统的药:
导赤丸、复肾宁片、前列回春胶囊、双香排石颗粒、分清五淋丸、金砂五淋丸、清淋冲剂
胃药:
清胃丸、大黄清胃丸、胃药胶囊、胃炎康冲剂、胃福颗粒、胃痛颗粒散、胃痛药酒、保胃胶囊、和胃降逆胶囊
眼科用的药:
障翳散、复明片
肝炎用药:
二十五味松石丸、理气舒肝冲服剂、肝畅胶囊、七十味松石丸、七味红花殊胜散、十三味疏肝胶囊
其它:
济生橘核丸、清血内消丸、纯阳正气丸、舒肝理气丸、十香返生丸、绿雪胶囊、三余神曲、消风止痒颗粒、紫血、苏合香丸、葳蕤汤、马兜铃浸膏溶液、蛇药注射液 2号、复方暴马子片一号、青木香注射液、青木香流浸膏、朱砂莲胶囊、朱砂莲注射液、蒲公英合剂,木通注射液、地锦糖浆、祛风止痛注射液、去痹药酒、斑鸠窝 糖浆、二莲片、喉立清片、杜鹃糖浆、回春片、治痢干糖浆、寻骨风注射液、复方铁苋菜注射液、十一味参芪片
单纯中药:
大叶青木香、滇南马兜铃、南木香、管南香、三筒管、苞叶马兜铃、朱砂莲、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葫芦叶马兜铃、广防己、通城虎、海南马兜铃、汉中防己、藤香、南粤马兜铃、凹脉马兜铃、淮通、背蛇生、管南香、关木通、寻骨风、革叶马兜铃、假大薯、蝴蝶暗消、白朱砂莲、逼血雷、白金果榄、小南木香,土细辛、大细辛、杂细辛、杜衡、细辛、金耳环、土金耳环、乌金草、花脸细辛、台东细辛……
吃马兜铃酸一定得肾病
马兜铃酸的靶器官是肾脏,它会诱发肾脏间质细胞的纤维化,细胞纤维化后,肾脏的过滤功能就丧失了;它还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导致肾小管的坏死。
这意味着,只要你在曾经服用过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哪怕你早已停药,身体安然无恙,也仍然存在着马兜铃酸肾病的风险。
哪怕只有短期服用过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都会对肾脏造成毒性,伤害是永久的不可逆的。马兜铃酸对肾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不可修复。
中成药因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依从性好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常见的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复发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但是,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中成药甚至含有毒性成分。所以,很多医生发出忠告:这3种中成药请不要长期吃,否则可能损伤肝肾等!
1、 川楝子
这种药物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药物,主要治疗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等病症,并且能治疗效果很显著,但是川楝子有小毒,如果长期服用就会导致肝脏功能失调,造成肝脏负担比较大,所以不能够长时间服用,像川楝茴香散、舒肝丸、济坤丸、金红颗粒、秘制舒肝丸等药物也应该减少服用次数。
2、何首乌
这是一种滋补的药物,食用后会使白头发变黑,能够养肝护肝,但是何首乌中里面还有蒽醌类衍生物,这种物质能够对身体产生一定毒副作用,如果使用何首乌过量则会造成肝脏损伤,特别是乙肝患者如果长期服用,可能后导致机体发生黄疸、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发生,所以身体没有特别需要滋补的情况,尽量少用何首乌吧。
3、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
这些中药都是对肝脏有损伤的,如果长期会造成肝脏负担,导致肝脏功能失调,像中成药黄药子汤、金关片、雷公藤双层片、润肌皮肤膏等药物应该尽量少用,对于肝功能不健全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因为长期使用会导致肝功能损伤,严重则会危及到生命。
以上就是损伤肝脏中药,要知道是药三分毒,选择用药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在去医院找医生开药的时候应该把自己的病情说明白,像肝功能不好等现象都应该讲清楚,否则医生开出对肝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就不好,如果发现的比较晚就会影响自己的生命,当然正常人在平日里也应该选择这些药物,以免造成肝脏损伤。
济坤丸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紫丹参30克益智仁30克木通30克当归90克桔梗30克生地60克龙胆草60克远志(炙)15克天冬60克枣仁(炒)15克麦门冬90克草豆蔻15克川楝子120克乌药24克茯苓60克白芍60克于术24克建神曲120克阿胶(炒珠)15克丹皮30克青木香24克藏红花60克枳壳(炒)30克陈皮24克熟地120克香附(炙)12克谷芽(炒)30克延胡索(醋炙)90克青皮(炒)45克
【用法】上药共二十九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朱砂为衣,蜡壳封固,每服1丸,日服二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功用】养血调经,和胃安神。
【主治】妇女经期不准,胸膈不舒,食欲不振,心悸失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