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四味丸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治疗胸闷气短还有隔肌痉挛以及消化不良和胸肋刺痛的症状,该药物具有消喘止痛的功效。
菖蒲四味丸的成分包括高良姜、紫硇砂还有石菖蒲和木香所制成,每盒的包装规格是30g,大约有240粒,需要放置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贮藏。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菖蒲功效与作用,以及生石菖蒲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菖蒲的功效与作用2、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3、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心血虚者不宜服用4、菖蒲的功效与作用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5、昌蒲草功效菖蒲的功效与作用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都对这种药材的功效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这种药材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改善身体状况,下面跟大家分享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1
菖蒲的功效:
成分:主含α-、β-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菖蒲螺烯酮、水菖蒲酮、菖蒲螺酮、菖蒲大牯牛儿酮、菖蒲酮、异菖蒲酮等。
性味:性温,味辛、苦。
归经:入心、胃二经。
功效: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用于癫痫、痰热惊厥、胸腹胀闷、慢性支气管炎。
菖蒲的'作用:
1、观赏作用:菖蒲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其丰富的品种,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得以充分应用。
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香气,适合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用。
叶、花序还可以作插花材料。
园林上丛植于湖,塘岸边,或点缀于庭园水景和临水假山一隅,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2、痰蒙清窍,神志昏迷:菖蒲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
3、治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菖蒲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
4、噤口痢:菖蒲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
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
5、治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菖蒲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
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
6、菖蒲的功效与作用还有以下几点,比如对于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菖蒲的注意事项:
1.菖蒲辛香偏燥而散,凡阴虚阳亢,精滑汗多,心血虚者,均不宜服用。
2.菖蒲气辛性窜,走窜真气,多用独用,耗散气血,故不可多用久用。
3.菖蒲气香能透心气,但心性喜敛而恶散,故为心病所忌。
菖蒲的知识扩展:
菖蒲的一些使用处方:
1、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_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
(《医学正传》)
2、治心肾两虚的尿频或滑精证:桑螵蛸9g,远志6g,菖蒲6g,龙骨15g,人参9g,茯神12g,当归9g,龟甲15g。
以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2钱。
方中石菖蒲宣窍宁心,为佐药。
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3、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
(《普济方》菖蒲丸)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2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外用治痤疮。
金银花是痤疮药方里的一味常用药,因为它性味甘寒气芳香,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
小儿出现湿疹,可以用金银花煮水,敷在患处。
另外对于一些热毒疮痈的脓疖,也可以用金银花、蒲公英等敷在患处,配合中药内服改善症状。
煮水服清热。
家中有人轻度发热时,可用金银花、板蓝根、银翘等煮水喝。
如果出现因内热引起的红疹、斑点,并伴有瘙痒感,大家也可以通过金银花煮水喝清热解毒。
咽喉肿痛的人群,可以通过金银花、黄芩等煮水改善症状,效果显著。
金银花这味药能减少苦寒类药物对身体的影响,尤其适合女性服用。
金银花本身的功效很多,但大多需要配合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一副药中的它的用量多为10—15克。
它结合板蓝根等药物使用时,对预防手足口病等有明显的效果。
不过,最好在中医辨证下使用。
在甲流和非典后,金银花的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在临床上,医生有时会建议患者用金银花的藤,皂角藤来替代金银花,效果也不错。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香气,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
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
那么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是怎样的呢?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1.醒脾和胃
菖蒲含有一种挥发油,能够有效的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胃部的消化,以及抑制肠胃异常的发酵,因此有醒脾和胃的作用,用来治疗胸闷腹胀,全身困重乏力,口淡等症状引起的湿困脾胃症。
2.宁神安眠
菖蒲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的作用,能够让人镇静下来,因此对失眠的人来说是有一定的催眠作用的。
又因为有着芳香的气味,可以去痰湿,所以对那种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症状有显著的功效。
3.开窍化痰
菖蒲的气味芳香怡人,能起到化湿浊,化痰开窍的作用。
可以用来治疗因为痰湿蒙蔽,清阳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聋目昏,精神迟钝等症状。
4.驱虫
菖蒲是一些地区最常用的绿色农药,这种药材的根茎取出以后,捣碎,然后加水煮制两小时左右,把里面的药汁取出,再加入三到六倍的水,然后喷洒在田间,就能起到治疗蚜虫、红蜘蛛以及稻叶蝉等多种害虫的作用。
5.理气活血,治关节疼痛
菖蒲的禁忌
1.有阴虚阳亢,汗多,精滑者的人要注意水菖蒲的食用,女性月经期间身体比较虚弱,因此在用菖蒲的时候也要谨慎使用。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心血虚者不宜服用菖蒲是一味常用药材,在市面上很容易找到,然而菖蒲有些什么功效呢?菖蒲的作用又有哪些呢?亲,您一定也想了解吧。
那么我们一起往下阅读吧^_^
菖蒲的功效:
成分:主含α-、β-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菖蒲螺烯酮、水菖蒲酮、菖蒲螺酮、菖蒲大牯牛儿酮、菖蒲酮、异菖蒲酮等。
性味:性温,味辛、苦。
归经:入心、胃二经。
功效: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用于癫痫、痰热惊厥、胸腹胀闷、慢性支气管炎。
菖蒲的作用:
1、观赏作用:菖蒲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其丰富的品种,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得以充分应用。
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香气,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用。
叶、花序还可以作插花材料。
园林上丛植于湖,塘岸边,或点缀于庭园水景和临水假山一隅,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2、痰蒙清窍,神志昏迷:菖蒲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
3、治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菖蒲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
4、噤口痢:菖蒲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
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
5、治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菖蒲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
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
6、菖蒲的功效与作用还有以下几点,比如对于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菖蒲的注意事项:
1.菖蒲辛香偏燥而散,凡阴虚阳亢,精滑汗多,心血虚者,均不宜服用。
2.菖蒲气辛性窜,走窜真气,多用独用,耗散气血,故不可多用久用。
3.菖蒲气香能透心气,但心性喜敛而恶散,故为心病所忌。
菖蒲的知识扩展:
菖蒲的一些使用处方:
1、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_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
(《医学正传》)
2、治心肾两虚的尿频或滑精证:桑螵蛸9g,远志6g,菖蒲6g,龙骨15g,人参9g,茯神12g,当归9g,龟甲15g。
以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2钱。
方中石菖蒲宣窍宁心,为佐药。
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3、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
(《普济方》菖蒲丸)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1、药用与功效:因其辛苦味香,能化湿和胃,可用于治疗夏季湿热所致的,胃胀、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2、驱虫。
因菖蒲草具有奇特芳香,不但不招蚊虫,反而有可驱蚊杀虫之功效。
是极好的“绿色农药”。
将菖蒲根茎500克捣烂后,加水1-1.5千克熬煮两小时,经过滤所得的原液,兑水3-6千克,可有效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螟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3、辟邪去病。
民间认为菖蒲有辟邪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菖蒲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叶于门窗。
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
昌蒲草功效菖蒲的功效:
菖蒲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用来入药,有健胃理气、利湿化痰等功效。
菖蒲是很值得种植的植物,的用途广泛,对人们生活是非常有好处的。
菖蒲一般被种植在水中,由于菖蒲全身都是绿色,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微风吹过,菖蒲随风飘舞,样子十分好看,并且菖蒲还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所以有很多会种植菖蒲来供人们欣赏。
当然菖蒲在其他方面的作用价值也是很突出的,比如说它的药用价值,它的根、茎都是可以作为药材使用的,并且都可以治疗头痛、牙疼。
菖蒲的用途是很广泛,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实际意义。
菖蒲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生石菖蒲功效与作用、菖蒲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说起菖蒲,相信很多人在电视剧里面都有听过,尤其是石菖蒲,在古代就有,其实菖蒲是一种很常见的地被植物,有时候会被用来做为园林景观植物,但是其更大的作用其实是药用价值,其药用价值极其丰富,中医用其入药,那么菖蒲到底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
1、镇静安神
菖蒲可缓解脑膜或脑实质受炎症刺激引起的烦躁不安、气粗短促。菖蒲通过镇静作用并配合其他清热解毒药,从而有助于缓解神昏、烦躁等症状。
2、化湿
菖蒲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3、行气消胀
菖蒲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
4、开窍除痰
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5、健胃理气
菖蒲能刺激胃液分泌,并对制止胃肠的异常发酵有一定帮助,常配厚朴、陈皮等同用。此外,治疗噤口痢,用菖蒲解胸膈之热闭,开胸进食,也取其健胃理气作用,配参苓白术散。
6、散寒除痹
石菖蒲芳香辛温,温可胜寒,辛香散湿;更走中焦、则可开发脾胃之气雨除风寒湿痹。正如《本草求真》谓:“《本经》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本品既“主的肢湿痹,不得屈伸”(《名医别录》),亦治邪风冷痹、身体俱痛,如(《圣济总录》菖蒲散),以本品配乌头等,治冷痹身痛。
7、驱虫灭菌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驱虫灭菌的作用,人们在端午节这天悬挂菖蒲可以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8、食用方法
材料:石菖蒲30克,猪心1个。
做法:将猪心切片洗净,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把切好的猪心和石菖蒲放入炖盅内隔水炖熟,然后加精盐调味,饮汤食猪心。
功效:猪心有安神静心之效用,再加上石菖蒲的功效,此汤很适合精神分裂症情感淡漠、目瞪如愚、傻笑自语者食用,疗效极好。
石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
1、镇静安神,治失眠症。石菖蒲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能够镇静、安神、催眠,对精神病患者有着一定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又有着芳香化浊、祛痰湿的作用,对于治疗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
2、理气活血,治关节疼痛。石菖蒲味辛,可理气活血、祛风宣湿,常用于治疗风湿痹阻、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导致瘀肿疼痛等症,临床上常将鲜石菖蒲、生姜、栀子等捣碎,敷于疼痛局部,可消肿止痛;若将药捣碎后加适量白酒,在锅内炒热后再敷于痛处,效果更佳哦。
3、醒脾和胃,治湿困脾胃症。石菖蒲内含挥发油,气味芳香,能够有效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肠的异常发酵,所以它可以醒脾和胃助消化,可治疗湿困脾胃症。临床实验中,常将石菖蒲、郁金、藿香等搭配使用,用于醒脾和胃,效果显著。
4、豁痰开窍,治癫痫症。石菖蒲的气味芳香怡人,能够化湿浊,有豁痰开窍的作用,适用于痰湿蒙蔽、清阳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聋目昏、精神迟钝等病症,石菖蒲对于治疗癫痫症的疗效比较不错哦。
5、芳香辟浊,预防疾病。石菖蒲气味芳香,可辟秽化浊,有解毒驱邪之功效,是自古以来就是劳动人民预防疾病的常用良药。古人每到端午节就有用鲜石菖蒲、鲜艾叶挂在门窗上的习俗,作为预防瘟疫之用,这都是源于石菖蒲具有芳香辟浊、解毒驱邪的功效。
6、石菖蒲药用价值高,但它也有着一定的观赏价值。石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香气怡人,很适合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是现代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应用相当广泛。并且石菖蒲还可作插花材料,利用其芳香特性还可制成香料或用以驱逐蚊虫,效果很不错哦。
石菖蒲的禁忌
石菖蒲全株有毒,尤以根茎的毒性最大,口服用量过多的话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幻觉。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应该谨慎服用石菖蒲,以免病情加重。我在这里提醒各位,是药三分毒,石菖蒲虽然药用疗效好,但因其含有毒性,取用时切记谨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石菖蒲的形态特征
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芳香,粗2-5毫米,外部淡褐色,节间长3-5毫米,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叶无柄,叶片薄,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毫米,上延几达叶片中部,渐狭,脱落;叶片暗绿色,线形,长20-30(50)厘米,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平展,宽7-13毫米,先端渐狭,无中肋,平行脉多数,稍隆起。
花序柄腋生,长4-15厘米,三棱形。叶状佛焰苞长13-25厘米,为肉穗花序长的2-5倍或更长,稀近等长;肉穗花序圆柱状,长(2.5)4-6.5(8.5)厘米,粗4-7毫米,上部渐尖,直立或稍弯。花白色。
成熟果序长7-8厘米,直径可达1厘米。幼果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花果期2-6月。
石菖蒲的附方
①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豮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医学正传》)
②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饭下。忌羊肉、血、饴糖、桃、梅果物。(《普济方》菖蒲丸)
③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
④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连翘三钱(去心),犀角一钱,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一钱。加牛黄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时病论》)
⑤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
⑥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差暮剧,暮差朝发,狂眩:菖蒲、远志各二两,茯苓、人参各三两。上四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⑦治诸食积、气积、血积、鼓胀之类:石菖蒲八两(锉),斑猫四两(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黄色,拣去斑猫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两人牵掣去尽猫毒屑了,却将菖蒲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白汤送下。(《奇效良方》)
⑧治风冷痹,身体俱痛:菖蒲(锉)、生地黄(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两,乌头(炮裂,去皮脐,锉)二两,生商陆根(去土,切)四两,生姜(切薄片)八两。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渍一宿,暴干,复纳酒中,以酒尽为度,暴干,捣筛为细散。每服,空心温酒调一钱匕,日再服。(《圣济总录》菖蒲散)
⑨治耳聋: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捣,筛,分作七丸,绵裹,卧即塞,夜易之。(《补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⑩治耳聋耳鸣如风水声: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二两,猪肾(去筋膜,细切)一对,葱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猪肾、葱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济总录》菖蒲羹)
1、石菖蒲猪心汤
石菖蒲30克,猪心1个。将猪心切片洗净,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把切好的猪心和石菖蒲放入炖盅内隔水炖熟,然后加精盐调味,饮汤食猪心。
功效:猪心有安神静心之效用,再加上石菖蒲的功效,此汤很适合精神分裂症情感淡漠、目瞪如愚、傻笑自语者食用,疗效极好。
2、石菖蒲茉莉茶
石菖蒲6克、茉莉花6克.乌龙茶10克。将上述材料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0分钟后饮用,不拘时,代茶饮。
功效:此茶可理气化湿,治疗心烦气躁、不思饮食的症状。
3、石菖蒲梅枣茶
石菖蒲3克、酸梅肉2枚、大枣肉2枚、红砂糖适量。将上述材料全都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此茶具有宁心安神之功效,可治疗失眠、健忘、多梦之症。
4、石菖蒲实用方剂
(1)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
连翘15克(去心),犀角5克,川贝母15克(去心),鲜石菖蒲5克。加牛黄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时病论》)
(2)治好忘
志、人参各2克,茯苓100克,菖蒲50克。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
(3)治心气不定
菖蒲、远志各100克,茯苓、人参各150克。上四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4)治诸食积、气积、血积、鼓胀之类
石菖蒲400克(锉),斑蝥200克(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黄色,拣去斑蝥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两人牵掣去尽蝥毒屑了,却将菖蒲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白汤送下。(《奇效良方》)
(5)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
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50克。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饭下。忌羊肉、血、饴糖、桃、梅果物。(《普济方》菖蒲丸)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