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七味榼藤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5380
七味榼藤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05-03 11:29:34

七味榼藤子丸主要能治疗吐泻腹痛和胸闷,还可以治疗胁痛和头痛以及发热。

本药品是属于中成药,除了含有榼藤子仁(炒)、毛叶巴豆茎及叶成分之外,也含有蔓荆子叶、黑种草子、墨旱莲等,能起到解痉止痛的功效,还有祛暑和中的作用,不良反应和禁忌尚不明确。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1-29 14:14:55

    豆科(蚕豆)花图式真正的花为被子植物独具的主要特征,所以被子植物又叫有花植物.花基本上由4个系列的成分组成:①外层系列为由萼片组成的花萼,通常呈绿色,有保护花的作用;②内层系列为由花瓣组成的花冠,通常质地柔软多汁,色泽鲜艳,具有引诱传粉者的作用;③一至多个系列的生有花粉的雄蕊,合称雄蕊群;④一个(至多个)系列的内含胚珠的心皮,构成子房或雌蕊群,通过子房上的花柱和柱头接受花粉粒(雄配子体).花粉萌发后,雄配子体有1个粉管细胞和2个精子(雄核);在胚珠中,雌配子体(胚囊)通常有8个细胞(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细胞).双受精后,由一个花粉粒产生的雄核(配子)与卵受精发育成胚,另一个雄核与二个雌核结合发育成胚乳.花的样式和不同纲的传粉者的感觉或知觉作用紧密相连,而且在昆虫与花的相互关系上存在着平行的协同进化.原始的叶状心皮通过折叠和边缘或缝线的愈合而封闭很可能与虫媒授粉有关,这不仅可以保护胚珠免受攫食昆虫的侵食,而且可以利用来访昆虫作为传递花粉的媒介.
    食虫植物——猪笼草被子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分化水平也是最进化的,除了若干原始的成员外,在水分输导组织(木质部)中都有称为导管的管状细胞.在体型上,被子植物大小的变化从高达150米的澳大利亚的桉树到长不足1毫米的、结构简单的微粒状漂浮水生植物无根萍.在热带雨林中,巨大的藤本植物(如榼藤子)攀援而上高耸云霄;也有附生在大树上的兰科、天南星科和凤梨科植物,它们仅依靠树槎上的薄薄积土而生长;茅膏菜、捕蝇草、狸藻和猪笼草等食虫植物则在捕虫设计上结构巧妙和复杂.被子植物中还有各种寄生植物如槲寄生、菟丝子,靠从别的植物中吸取营养物质来生活.特别是分布在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奇异的大花草,营养器官退化到只剩下几根生长在其寄主植物的根或茎上的丝状物,但它那巨大的花,直径却达45厘米,重7千克,而且充满着为蝇类所喜爱的尸臭味.还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荒漠的多浆汁的仙人掌科植物,约有2000种,形态别致,有高达20米的巨大的仙人柱,有直径达1米的笨重的仙人球,也有延地而生,形似游蛇的仙人鞭.干燥的环境使得这些植物特别耐旱:植物体95%以上都是水,茎的外皮坚硬而不通气,叶变成了刺,而且有些种遍体密布毛茸——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高水平的生理效率和范围广泛的营养体可塑性以及花的多样性使被子植物得以占领几乎所有极端的生境,并使这些生境特征化——森林、草原、沙漠和许多水生生境.被子植物在主要的植物地理区域内形成了一个常由占优势的科、属和种为特征的一系列广泛的生态群落.

  • 离亭燕
    回复
    2024-01-29 14:14:55

    1、行气止痛

    榼藤子是一种味甘性平的中药菜,它能入胃经大肠经行气止痛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人们出现疝气疼痛以及胃部疼痛,还有肠胃不和导致的腹痛时,都能服用这种中药,用药后能让患者的疼痛症状尽快减轻。

    2、预防癌症

    榼藤子对现代人类高发的癌症都有特别明显预防作用,因为它含有丰富阿拉伯糖和木糖,还含有一些天然多糖和皂苷,这些物质都是重要的抗癌成分,能阻止人体细胞癌变并能抑制人体内黄曲霉素和亚硝酸胺的活性,能防止它们对人体细胞产生伤害,从而也就阻止了癌症的发生。

    3、凉血止血

    榼藤子是一种性质微寒的中药材,凉血止血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人们因血热导致大便带血或鼻子流血时,及时服用这种中药就能尽快止血,另外人们出现学历或咳嗽带血时服用适量的榼藤子也能起到一定止血作用,如果能搭配其他药物一起食用,能让患者病情尽快减轻。

    4、利湿消肿

    榼藤子子入药以后还能利湿消肿,它能去除湿气也能抑制人体内风湿因子的活性,在人们出现风湿骨痛或者因身体的湿毒过重,导致身体浮肿时都能服用这种中药,它能让患者肿痛症状消失,也能尽快消肿,能让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另外人们出现脚气水肿以及脾虚水肿时,及时服用榼藤子也有明显治疗作用。

  • 木槿
    回复
    2024-01-29 14:14:55

    榼藤子

    别名:象豆(《南方草木状》),合子(《本草拾遗》),榼子(《日华子本草》),眼镜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性味:味涩甘,平,无毒。

    榼藤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或烧存性研末,0.5~1钱。

    炮制:冬、春季种子成熟后采集,去外壳,晒干。

    榼藤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行气止痛,利湿消肿。

      主治:治便血,血痢,黄疸,脱肛,痔疮,喉痹。

    榼藤子的配伍

    ①治大肠风毒,泻血不止:榼藤子三枚,重厚者。以七、八重湿纸裹煨,良久胀起,取去壳用肉,细切,碾罗为散,每于食前,以黄耆汤调下一钱。(《圣惠方》)

    ②治黄疸、营养性水肿:跟镜豆仁粉一至三钱。冲开水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③治五痔:榼藤子烧成黑灰,微存性,米饮调服。(《本草衍义》)

    ④治喉痹肿痛:榼藤子烧研,酒服一钱。(《圣惠方》)

  • 空青
    回复
    2024-01-29 13:13:45

    目录1拼音2七味榼藤子丸药典标准 2.1品名2.2处方2.3制法2.4性状2.5鉴别2.6检查2.7含量测定 2.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2.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2.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7.4测定法 2.8功能与主治2.9用法与用量2.10规格2.11贮藏2.12版本1拼音

    qī wèi kē téng zǐ wán

    2七味榼藤子丸药典标准2.1品名

    七味榼藤子丸

    Qiwei Ketengzi Wan

    2.2处方

    榼藤子子仁(炒)220g、毛叶巴豆茎及叶220g、阿魏3g、胡椒13g、蔓荆子66g、蔓荆子叶154g、黑种草子220g、墨旱莲220g

    2.3制法

    以上八味,除墨旱莲外,其余榼藤子仁等七味粉碎成细粉,混匀;墨旱莲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将上述细粉与墨旱莲提取液及适量炼蜜混匀,制丸,于60℃干燥,制成1000g,即得。

    2.4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丸;有蒜样臭气,味辛、微苦。

    2.5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呈类圆形、卵形或盔帽形,直径5~10μm,脐点点状、飞鸟状、裂缝状、一字形或十字形;复粒淀粉由2~3分粒组成(榼藤子仁)。星状毛呈黄色,星角5~12,较尖锐,其中一角有时特别长(毛叶巴豆茎及叶)。草酸钙簇晶棱角钝,直径5~50μm;非腺毛为2~5细胞,长45~175μm,壁具疣突;腺毛较短,长27~65μm,腺柄为1~2细胞,腺头为l~2细胞,分泌淡黄色物(蔓荆子叶)。花萼碎片细胞壁波状弯曲(黑种草子)。种皮细胞多角形,细胞壁念珠状增厚(蔓荆子)。石细胞淡黄色,成群或散在,呈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20~35μm,胞腔大,壁厚,木化,孔沟明显(胡椒)。

    (2)取本品5g,研细,加硅藻土2.5g,研匀,加乙醇4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黑种草子对照药材1g,加乙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甲酸(18:3: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2.6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8nm。理论板数按蔓荆子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蔓荆子黄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2.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无水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加水2.5ml,摇匀,用石油醚(60~90℃)洗涤3次(15ml,15ml,10ml),石油醚液用80%乙醇10ml洗涤,合并乙醇液,挥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2.7.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蔓荆子与蔓荆子叶以蔓荆子黄素(C19H18O8)计,不得少于66μg。

    2.8功能与主治

    祛暑,和中,解痉止痛。用于吐泻腹痛,胸闷,胁痛,头痛发热。

    2.9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3次;外用,研末以麻油调敷患处。

    2.10规格

    每袋装3g

    2.11贮藏

    密闭,防潮。

    2.12版本

七味刺榆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七味沙参汤散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