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1458
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5-05-03 17:12:41

四逆汤的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温中祛寒,可用于治疗脉微欲绝、阳虚欲脱、四肢厥逆、冷汗自出、下利清谷等不适症状。

该药物的主要成分为干姜、附子、炙甘草,服用前需确定对本品所含成分不过敏,然后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不可超剂量服用或不按时服药,容易影响到病情的恢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1-29 15:15:00


  • 徐长卿
    回复
    2024-01-29 15:15:00

    ①升压、强心、抗休克作用《中成药研究》(1983;2:26):以麻醉家兔的低血压状态为模型,观察四逆汤及其各单味成分所具有的效应。结果:单味附子虽有一定的强心升压效应,但其作用不如四逆汤,且可致异位性心律失常;单味甘草不能增加心脏收缩幅度,但有升压效应;单味干姜未能显示任何有意义的生理效应。由三药合方的四逆汤,其强心升压效果优于各单位药物组,且能减慢窦性心率,避免单味附子所产生的异位心律失常,提示该复方组方的合理性,也体现了中医“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之说的科学性。
    《新医药学杂志》(1974;3:21):经观察,四逆汤注射液肌肉或静脉注射有以下作用:
    1.改善休克状态。当心源性休克收缩压在80-60毫米汞柱时,经注射后1-20分钟,血压即上升至90-110/60-90毫米汞柱,其特点是作用温和,当血压恢复正常后就不再上升;严重休克血压降至零,可先用西药升压,继以四逆汤维持之。
    2.改善微循环。对四肢厥冷,唇部及皮肤灰白或青紫的患者,药后先是四肢转暖,预示可能系内脏血流灌注在质量上和动力学上得到改善。心率一般不减少,但力量加强,心音有力,脉搏有力。
    3.预防休克发生。四逆汤注射液实践证明有此作用,强心效应明显。总之,认为四逆汤注射液的作用不是单纯的升压问题,还能改善微循环,具有强心和镇静作用。
    《中成药研穷》(1985;9:24):本方对动物失血性休克、纯缺氧性休克、橄榄油引起的栓塞性休克,冠状动脉结扎所造成的心源性休克,皆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并还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增加冠脉流量,对缺氧所致的异常心电图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还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又有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并且该方毒性不大。
    《中医杂志》(1982;l1:73):用四逆汤煎剂进行肠道灌注,对原发性小肠缺血损伤的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和继发性小肠缺血损伤的晚期失血性休克的家兔有治疗作用。
    ②毒性研究《药学学报》(1966;5:35):研究表明,甘草、干姜和熟附子同煮,降低了附子的毒性。单味熟附子的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56±0.409g/kg,口服为17.42±10.24g/kg,而按传统比例组成四逆汤,其半数致死量的附子量分别为5.821±0.599g/kg和71.78±6.84g/kg,差异显著。单味附子中毒心电图的改变与乌头碱中毒相似,而同剂量的附子组成四逆汤时,心电图则无异常改变。又以离体蟾酥心脏进行研究,表明附子毒性效应在四逆汤中降低了30倍,
    ③制菌作用《中医杂志》(1962;1O:18):实验证明,四逆汤不仅无制菌作用,反能促进菌簇的生长。但是,用本方加黄耆、党参等配合输血、输液等措施治疗属阳虚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却取得良好效果。为此,强调治病必先“辨证”。

  • 空青
    回复
    2024-01-29 15:15:00

    主要成分不同,功效不同。
    1、主要成分不同:四逆汤是一种温里剂,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的功效,五逆汤则是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以及枳实组成,具有温中祛寒、降逆止呕的功效。
    2、功效不同:四逆汤主要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适用于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等症状,而五逆汤则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功效,适用于四肢厥逆、心力衰竭、脉微欲绝等症状。

  • 离亭燕
    回复
    2024-01-29 14:14:50

    张仲景的四逆汤配方: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2克);干姜一两半(9克);甘草二两,炙(6克)。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呕吐腹痛,舌苔白滑,脉沉细;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方解

    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又称阳虚寒厥证。阳衰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恶寒蜷卧、四肢厥冷,而冷过肘膝;阳虚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精则养神。”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火不暖土,则腹痛吐利。

    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方中附子生用,大辛大热,走而不守,回阳救逆,尤善温肾阳,为回阳祛寒要药,为君药。干姜辛热,守而不走,温中祛寒,为臣药。二者一守一走,气味雄厚,使温阳之力更为宏大,故前人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

    附、姜配伍,重在温补肾阳以补先天。炙甘草甘缓和中,既能缓和姜附燥烈峻猛之性,使其无伤阴之弊,且与干姜配伍,重在温补脾阳以补后天,为佐使。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四逆自温,故名“四逆汤”。

四逆散的功效与作用

四香祛湿丸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