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健脾口服液具有的功效为和胃、化食、健脾、益气。在临床上对于脾胃虚弱症状的患者,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其中脾胃虚弱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不华、大便不调、不思饮食、神倦乏力、食后腹胀等现象。儿童症状会出现消化不良,盗汗自汗以及脾虚疳积和伤食等现象。
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有哪些?妈妈应该先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属于哪一种虚弱,再对症下药,这里提供几种常见的免疫力不足类型以及食疗供妈妈参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给宝宝煲中药一定要遵医嘱。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增强儿童免疫力中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增强儿童免疫力中药方
1、阴虚型
宝宝平时容易口干舌燥、心烦胸闷、晚上睡觉时流汗,一感冒就嘴巴就破皮,这是中医里说的阴虚型的免疫力不足,可以用天门冬、黄芪、玉竹、天花粉、桑叶等中药来改善宝宝的体质。
2、脾气虚
脾气虚的宝宝容易累、中气不足、胃肠道消化不好、经常拉肚子,妈妈可以用黄芪、茯苓、人参、扁豆、党参、白术等中药补脾益气。
3、阳虚型
阳虚型的宝宝手脚容易冰冷、面色比较苍白、怕冷、大便经常不成形,妈妈可以用人参、党参、白术、黄芪、桂枝等中药来改善宝宝体质。
4、血虚型
血虚型宝宝经常觉得头晕、心悸、睡不踏实、面色苍白,妈妈可以用当归、酸枣仁、远志、川芎、柏子仁等中药来改善宝宝体质。
提高小儿免疫力的中成药有:
(1)玉屏风颗粒:
玉屏风颗粒是治疗感冒反复发作的一首名方,方名就很有意思,具有玉做的屏风一样的作用,可以防止风邪对人体的侵袭。由生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组成,主要利用黄芪益气固表,防止风邪侵袭;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固表;防风辛温发散,可以祛风。本品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胱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5克(1袋),每日3次。
(2)黄芪颗粒:
黄芪为豆科植物,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黄芪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黄芪能明显增强细胞免疫。中医临床常用其提升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诸多气虚衰弱病症。简单说黄芪是补气、提高免疫力的好药。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4克(1袋),每日2次。
(3)益气健脾口服液:
由山药、太子参、绿豆、南山楂、桑叶、乌梅、莲子、白扁豆、黑豆、稻芽、鸡内金组成。功效为健
脾益气,和胃化食。适合于自汗,盗汗,消化不良,伤食,脾虚疳积者。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4)小儿健脾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黄芪、白术、枸杞子、紫河车等。功效为益气健脾,和胃运中。适合于脾胃虚弱,呕吐泄泻,不思饮食者。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或周岁以下小儿每次4~5毫升;2~3岁小儿每次5~10毫升;3岁以上小儿每次10毫升。每日2次,15天为1个疗程。
(5)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黄芪、莱菔子(炒)、白术(炒)、山楂(炒)、山药(炒)、桑叶、大枣。功效为益气固表,健脾消食。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致的厌食,易反复外感,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3岁以下每次5~10毫升,3岁以上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用时摇匀。
(6)槐杞黄颗粒:
主要成分有槐耳菌质、枸杞子、黄精。功效为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小儿体质虚弱,反复感冒。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3周岁每次半袋,每日2次;3~12周岁每次1袋,每日2次。
服用上述药品的注意事项:
①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
②请将药品放在小儿不能接触的地方。
③小儿必须在成年人监护下使用。
版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说明:小儿健脾口服液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01月31日国食药监注[2007]54号《关于公布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发布。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小儿健脾口服液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和胃运中。用于脾胃虚弱,呕吐泄泻,不思饮食。
【规格】
每支10毫升
【用法用量】
口服,周岁或周岁以下儿童每次4~5毫升;2~3岁儿童每次5~10毫升;3岁以上儿童每次10毫升;一日2次。疗程15天。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
2.婴儿及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感冒时不宜服用。
4.长期厌食,体弱消瘦者,应明确疾病诊断后再进行治疗。
5.每日呕吐或腹泻超过3次以上的患儿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