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肾气血不足的症状

时间: 阅读:12110
肝肾气血不足的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5-03 17:44:39

肝肾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头晕和眼睛干涩,还会伴随着腰膝酸软等。不良饮食习惯或者是性生活过于频繁,有可能会导致肾气和肝气不足,还会影响正常的身体健康会出现有间歇性头晕或者是出现眼睛有干涩的症状,肾气亏损比较严重时,还会出现腰部疼痛和下肢无力等。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4-01-30 09:09:10


  • 木槿
    回复
    2024-01-30 09:09:10

    肝阴、肝血失调的病机,均以肝之阴血不足为其特点。阴血虚则阳亢,则为肝阳上亢,阳亢无制而生风,为肝风内动。因此,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亦多与肝之阴血不足有关。
      ①肝阴不足:肝阴不足又称肝阴虚。肝为刚脏,赖肾水以滋养。肾阴亏损,水不涵木,或肝郁化火,暗耗肝阴等,均可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以头目眩晕、目睛干涩、两胁隐痛、面部烘热、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因乙癸同源,故肝阴不足往往易与肾阴不足合并出现。

      ②肝血亏虚:肝血亏虚,多因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或脾胃虚弱,化生气血的功能减退所致。其病理变化除血虚征象外,主要表现在肝血不能荣筋养目等方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临床上以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爪甲不荣等筋脉失养和眩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等血虚不能上荣头目之征为特点。此外,肝血不足常可导致冲任不足和血虚生风。冲任不足,血海空虚,可引起月经量少乃至闭经。血虚生风每致虚风内动,可见皮肤瘙痒、筋挛、肉困、瘼疯等病理表现。

      ③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多由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或因情志失调,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肝火炽盛,耗伤肝阴,发展为阴虚阳亢而成。因肝肾同源,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肝肾阴虚,最易引起肝阳上亢。肝阳上亢的病理特点为阴虚阳亢,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上盛则为阳气亢逆,属标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重脚轻、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下虚为肝阴虚,属本病,表现为腰膝酸软、足痿无力等。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三者,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可致肝火上炎,久之肝火内耗肝阴,阴虚阳亢,又可形成肝阳上亢。但肝气郁结系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异常和气机失调为主要临床特征;肝火上炎系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以头面部热象显著或气火上冲为特征;肝阳上亢则是阴不制阳,肝阳升动太过,阴虚阳亢。

      肝阳上亢之阳亢与肝火上炎之气火上逆相似,但属虚候,与阴虚并见,而肝火上炎是但实无虚。故中医学认为,郁而不舒为肝气,浮而亢逆为肝阳(肝阳上亢),气郁化火为肝火(肝火上炎)。

      ④肝风内动:肝风内动属于内风范畴,多是肝脏阴阳气血失调,发展至极期的病理变化。临床上以眩晕、震颤、抽搐等动摇不定的症状为主要特征。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之分。

      热极生风:热极生风又称热盛动风,多因邪热炽盛所致。其病理特点为:发病急骤,多在里热、实火情况下出现,常见于温热病邪人营血阶段,或某些发热性疾病的极期,以高热、神昏、抽搐、痉厥为其临床特征。

      肝阳化风:肝阳化风,系肝阴不足,肝阳失去制约,阳亢无制,妄自升动而致。其病理变化多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候,继之出现眩晕欲仆、肢麻震颤、筋惕肉困等,甚则昏仆、偏瘫,发为中风。

      血虚生风:血虚生风系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一般是在血虚基础上发生的,阴血不足症状比较明显,风胜则动之表现轻微,或仅见于肌表,如皮肤瘙痒、手足发麻等,少有抽搐现象。

      阴虚风动:阴虚风动多是在温热病末期:病人下焦肝肾阴血不足所致,以手足蠕动、心中儋儋大动为特征。

      总之,肝风内动,以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肝的阳气升动太过者为多见。

      综上所述,可知“气、火、风”为肝脏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点。肝气郁结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的表现。肝郁不舒,郁而化火,可形成肝火;久之肝火内耗肝阴,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致肝阳上亢;肝阳升动无制,风气内动,则为肝风(肝阳化风)。三者之间,常以肝气郁结为先导,亦即肝病的原发因素。再则,气病及血,气滞必血瘀,气郁不达,津液停聚,亦可酿痰。气、火、痰、瘀、风的病理变化过程,可产生各种复杂的病变,其病理根源,则均与肝气郁结有关。

  • 徐长卿
    回复
    2024-01-30 08:08:00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的根本。当一个人身体好的时候,气血充足,气色自然红润有光泽。

    但是,对于一些气血不足,气血两虚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表现出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等不 健康 的表现。

    气血两虚,对人的 健康 影响很大,会引起脸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易出汗、神疲乏力、头晕耳鸣等症状。

    而出现气血两虚的主要原因,跟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年老虚弱、营养不良,久病未愈、手术过劳等都有关。

    如儿童营养不良、女性月经期调理不好、老年人营养补充不好,都有可能引起气血不足的问题出现。

    具体来说,想要看出一个人是否气血不足,这些症状也可以进行自我检查。

    如气血不好的人,眼睛往往会发黄、有血丝;皮肤粗糙没光泽、发黄、发暗;头长的慢干枯掉发、发叉;睡眠不好,容易惊醒,夜尿多,呼吸深重;运动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四肢冰凉,经常腰膝酸软。

    若你也有以上问题,不妨以血气调理为原则,着手治疗气血两虚的问题。

    对于气血不足的问题,中医一般会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来调理,以调节肝肾的功能,来刺激造血,行气活血。

    主要的方式有四,中药疗法、理疗、运动、食疗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以调理肝肾,让肝肾正常造血行气为主,以滋补肝肾、益气生血为主要治疗原则。因此会用到制何首乌、女贞子、桑椹、墨旱莲、白芍、黄芪、狗脊等活血行气药物,来改善肝肾功能。传承古代方剂,现代熬制成(健得)生血宝合剂,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的神疲乏力、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纳差食少等问题,改善人的气血。

    理疗:按摩、艾灸都是调理气血不足的好方法,如按摩头部、面部、脚部保健穴位来刺激经脉疏通,刺激造血。

    运动:运动是调养气血的重要环节,适当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气血循环,改善体质,对于气血两虚的人有一定的帮助。

    食疗:主要吃一些富含铁元素和“黑色食物”为主,如牛肉补血、黑芝麻、龙眼肉、乌鸡等等,都是不错的补血养气的好食材。

体寒阳虚的症状

脾胃的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