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肺火大的症状通常会引起口干舌燥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有黄痰以及小便黄的症状,也有部分会出现大便干以及口舌生疮的情况。
孩子肺火大平时要多喝温热水,有利于稀释体内的炎症,同时也可以多喝一些绿豆汤,绿豆通常具有清凉解毒以及清热解烦的效果,配合吃一些水果辅助治疗。
不知道各位粑粑麻麻你们的宝宝有没有便秘、长眼屎、口气等这些症状,是不是很多时候粑粑麻麻会将这些状况归结于上火?不过各位粑粑麻麻知道“上火”到底是什么吗?有些什么样的“火”呢?宝宝的这些症状又都分别是因为什么呢?
1什么是上火
“上火”从中医理论上来讲是属于中医的热证范畴,“上火”一词的说法,来自于民间,又被称为“热气”,在中医上其实是由于人体体内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所以所谓的上“火” 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状,而其中的火则是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的症状。
2上火的种类及主要症状
一般来说,“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 两大类,其下又可以细分为“心火”、“肝火”、“肺火”、“胃火”和“肾火”五种常见类型。
心火:分为虚实两种,虚火一般表现为口干、低热、心烦、盗汗等症状,实火则表现出牙龈肿痛、心烦易怒、口腔溃疡反复、口干、小便黄短等症状。
肝火:我们常常有说“大动肝火”这一词,形容一个人情绪激动,面红耳赤,其实一般来说肝火通常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干舌燥、头痛头晕、口苦口臭、身体闷热等。
肺火:主要表现出咽痛、声音沙哑、干咳少痰、潮热盗汗等症状。
胃火:胃火和心火一样也分为虚实两种,虚火表现出腹胀、便秘、轻微咳嗽、舌红少苔、饮食量少等情况,实火则表现为舌苔黄腻、口干口苦、大便干硬、上腹不适等。
肾火:主要表现出发脱齿摇、五心烦热、头晕目眩、耳鸣、腰腿酸痛等症状。
3宝宝常见的症状的原因
中医认为宝宝的体质偏热,且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个器官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因此容易出现阳火旺盛即“上火”的现象。
1.便秘、大便干:这是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当宝宝摄入的钙质不合适,过量的话会与奶制品的蛋白、磷结合,从而形成积食,而引起宝宝上火,出现大便干的症状,因此便会出现排便时间长、排便费劲、困难的便秘情况,而宝宝肛门受到干大便的刺激而疼痛便会因此而哭闹不止。
2.长眼屎、眼屎增多:中医认为在排除是其他病变的可能性之外,认为这是由于外感风热毒邪,过量食用辛辣之物,导致脾胃蕴积热毒,热毒上攻,也就是俗话说的“上火”,才造成宝宝眼屎增多的症状。
3.口气:口气常常代表着宝宝的肠胃功能出现了混乱,这也和喂养不当出现积食,“胃火”上升有关,口气不是独立的一种疾病,而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表示出宝宝可能正在上火,如果不及时解决,便会出现大便干等现象,而宝宝的口气也会变得越来越重,造成恶性循环。
小儿肺热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1、眼屎
早晨起牀时,睫毛被眼分泌物黏着,孩子不容易睁开眼。2、咽痛咽部干痛,扁桃体红肿。3、口气重就是口臭,靠近孩子的面部,就能明显闻到。4、口唇发红像涂了口红一样,红艳艳的。5、地图舌许多儿童的舌苔出现一块块的剥脱,像地图一样不规则(热极伤阴所致)。6、舌尖红舌尖颜色明显比舌体要红,甚至有许多鲜艳的红点。有的儿童还可有舌尖或舌体的溃疡。7、大便干硬,大便臭大便干硬难下,有的儿童大便时,憋得小脸通红、眼中带泪,有的儿童两天一次大便或数日一次,有的干结如羊屎,呈圆球状。这些儿童的大便都有特别浓的臭味。
宝宝为什么容易上火宝宝是“纯阳之体”,生命力旺盛,新陈代谢快,本身就热,绝大多数宝宝的基础体温会比成年人高一些,宝宝又精力旺盛,同时现在的饮食又常常让宝宝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养育方式上生怕宝宝受凉,常常给宝宝捂着,热发散不出来,宝宝就特别出现各种“内热”。
儿童有肺热会怎样当肺部有热时,热往上发散,不断熏蒸咽喉,小朋友咽喉部位就会反复出问题。感冒、咳嗽都是最最常见的问题。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肺热会引起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问题。
肺热不断熏蒸扁桃体,会使扁桃体红肿,如果热一直得不到消除,就会动不动扁桃体发炎,很多宝宝动不动扁桃体炎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已经非常非常注意了,但宝宝就是莫名其妙又扁桃体炎复发,其实这关键就是热的根源没有得到解决。
有的小朋友肺热会出现在腺样体上,引起腺样体肥大,睡觉时打鼾、翻来覆去,有的小朋友甚至会无法入睡。还有的小朋友会动不动流鼻血,莫名其妙的,宝宝就开始鼻血流不停,这其实都与肺热有关。溼疹、鹅口疮、腮腺炎等也都与肺热有关。
肺热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主要包括风热邪毒犯肺或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导致的肺失清肃。
肺热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肺内郁热、肺气失宣,可出现以咳嗽为主要症候的恶寒、发热等情况。
肺热的易感人群主要 以儿童为主 ,从孩子本身的生理特点来讲,其抵抗力弱,中医认为,多数肺热的孩子可表现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偏阴虚、内热重等情况。
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因外感病邪,易引肺火上行,产生内热,出现肺热病症,肺热的主要症状常见为 反复咳嗽、咳痰 ,伴 发热 、口干、 咽喉肿痛 、气急、 喘息 、尿黄、便秘等。
儿童抵抗力差,更容易出现典型的热、咳、痰、喘等肺热症状,如果不 及时清除肺热 ,容易影响周围肺部组织,诱发肺炎、肺气肿等疾病,所以对儿童肺热进行控制非常重要。
那么肺热可以分为什么证型呢?
1、风热犯肺证
风热犯肺证主要是由于人体 受外邪风热侵扰 所造成的,肺气宣降失常,可以表现为周身发热、口干口渴,以及咳嗽、咳痰、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等情况,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患。
2、风寒袭肺证
风寒袭肺证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怕冷、发热, 怕冷比较重,发热比较轻 ,伴有鼻塞、流清鼻涕、咽干咽痒、咯痰稀薄色白,以及舌淡、苔薄白等症状,出现喜热饮等情况,以风寒感冒为主要表现。
3、肝火犯肺证
肝火犯肺证为 肝脉实火,上逆犯肺 ,而使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证候。主要表现为胸胁胀满、疼痛、口苦心烦、急躁易怒,或头胀头晕,面红目赤,咳嗽阵作,甚至出现痰中带血的病症,中医认为是怒火伤肝、情志不舒、化火而伤肺。
4、阴虚肺热证
阴虚肺热证多因日常 虚热内生,阴液亏虚,虚火灼肺 所致。主要可表现为咳嗽痰少、咳呛气逆,仅痰中带血,可兼见低热,午后潮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咽喉干燥,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
多数呼吸系统疾病如 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支气管炎 发作 等都有可能伴有中医的肺热症状出现,所以养肺很重要。
那么根据中医虚实之分,肺热还可分为什么呢?
1、肺虚热
肺虚热常由 阴虚、肺燥引起的肺热 。肺虚热可常见症状有咳嗽无痰或痰少,痰中夹有少许血丝,伴有五心烦热、舌红少苔、两颧发红、午后低热、潮热盗汗等症状。
2、肺实热
肺实热常见为 风热犯肺、痰热内蕴引起的肺热 。风热犯肺可出现鼻塞或流黄脓鼻涕、咳嗽或咳黄脓痰、咽喉肿痛、小便黄大便干等情况。痰热内蕴则表现为咳嗽、咳黄脓痰或者咳脓血痰,伴有胸胀胸痛、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等症状。
肺热,可由肺脏感受肺火上犯、肺气不宣发而导致,所以肺热的治疗主要以 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为主,以及进行开肺用以恢复肺气宣发肃降功能。
那么肺热可以进行哪些治疗呢?
1、中药治疗
可用中药配伍进行治疗,如可使用 川贝母 、黄芩、地骨皮、白薇、海浮石、 瓜蒌、桔梗、鱼腥草 、半夏、杏仁、 桑白皮、连翘、金银花 、枇杷叶等进行中药材进行清肺热、化痰等。
2、中成药
可用制好中成药进行治疗,如服用 蓝芩口服液、清肺化痰丸 、蒲地蓝消炎片、 鲜竹沥口服液 、川贝枇杷膏、 急支糖浆 、蛇胆川贝液等进行对症治疗。针对儿童肺热情况,可用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进行清肺热、止咳化痰、治疗反复咳嗽等。
3、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中,可选用 桑菊饮、银翘散 、清热化毒饮、竹叶石膏汤、 麻杏石甘汤 等进行加减,对治疗肺热有很好的效果,其他对于养肺润肺起作用的中药方剂对肺热也有调理作用。
4、食疗药膳辅助
食疗药膳辅助常见的可以熬制 冰糖雪梨川贝母水 喝,以及可饮用含有金银花、苦丁茶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 凉茶 ,或用 白萝卜、荸荠等煮水 ,能够辅助清肺热化痰。
如果是肺热患儿,除了通过中药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及食疗药膳来进行调理外,还可适当吃些有助于 清肺去热 的水果。
那么什么样的水果有助于清肺去热呢?
1、枇杷
枇杷,有 润肺止咳、下气 的作用,可辅助治疗因肺炎等引起的咳嗽、烦渴、吐血等症状。
2、梨
梨,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能量物质,具有 生津止渴、清肺养肺 等作用,可煮为冰糖雪梨水食用。
3、罗汉果
用罗汉果泡茶,具有 清热利咽 的效果,能够缓解口干舌燥之症,对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炎等都有一定作用。
4、陈皮
陈皮,具有 理气健脾、止咳化痰 、去燥除湿的作用,对于治疗和缓解呕吐、湿痰、寒痰咳嗽、胸痹等脾胃气滞证有一定作用。
5、马蹄
马蹄,具 有清热化痰、生津开胃 、明目清音、消食醒酒等功效,适合咳嗽多痰、咽干喉痛、大小便不利等人群。
写在最后:
肺热的患儿,可多吃清热类食物,多喝温开水,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避免过于干燥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