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容易口干可能是室内的空气过于干燥或者喝水比较少的原因,也可能是糖尿病或者甲亢疾病导致的,如果存在干燥综合征或者阴虚、湿热,也可能会出现口干的情况。
可以导致晚上口干的病因比较多,一般可以增加饮水量改善,也要保持室内的温湿度平衡,必要时还能咨询医生用药调理。
你有见过这种情况吗?我以为做了个好梦,没想到突然渴醒了。睁开眼睛后,喉咙发干,难以忍受,只好下床喝水缓解症状。有时候一夜醒来好几次口渴,结果没有睡意。
63岁的吴阿姨也有这样的烦恼。大概三个月前,吴阿姨发现自己变得特别能喝水。她一天下来都离不开杯子,需要经常补水。喝了大量的水还是不能缓解她的干燥,整个人还是很渴的。
即使白天经常口渴,吴阿姨晚上也经常被口渴惊醒,口干舌燥,难以忍受。一个晚上会醒很多次,严重影响正常睡眠,导致吴阿姨白天情绪低落,无法正常生活。
发现症状后,家人也带着吴阿姨去了几家医院,最终确诊为干燥综合征。经过针对性治疗,吴阿姨的病情有所缓解。
生活中,像吴阿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很少有人把这个和疾病联系在一起,每天都很困扰,却又无能为力。
其实口干大部分是生理原因造成的,比如出汗过多导致缺水,饮水过少导致缺水,饮酒过量导致缺水,环境太干燥等等。
这些生理因素引起的口干,在补充水分和增加环境湿度后可以得到缓解,症状不会持续太久。
如果发现自己的口干症状在补充水分或改变环境后仍不能缓解,一定要警惕,这可能是疾病因素引起的。
1.牙周炎
2.甲亢
3.肝脏疾病
4.糖尿病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忍不住把自己的口干症状和疾病联系起来,觉得特别害怕。我想提醒你不要吓到自己。如果真的担心,可以去医院做个系统的检查。口干大部分是生理原因造成的,不用太担心。
有些人,每天喝水就是不少,但往往就是感到口渴。
尤其是半夜睡觉时,正感觉自己睡得正香时,突然感觉到自己口干舌燥,需要喝点水来缓解缓解。
实际上,人体处于睡眠时间,表面看似乎处在静止状态。
而人体还是有不少器官正处在运行状态,若遇到环境较热等情况,新陈代谢加快,进而就会饮水不足,从而大脑发出口渴的信号。
而事实上,偶尔性的半夜口干舌燥没有太大问题,但若长期如此,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临床调查发现,糖尿病、甲亢等一些疾病也会伴随半夜口干舌燥的症状。
如果频繁性的半夜口干舌燥,需警惕这5种问题的“警报”。
甲亢又名 甲状腺功能亢进 ,患者多表现为 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且 新陈代谢比常人更加快速 。
日常观察发现,甲亢患者的排汗量会比常人较多,而且基础体温也比常人较高。
正因为这类人群出汗多,所以便会经常性的有口干舌燥的情况。特别是在夜间,总感觉嘴巴干渴,想要喝水。
因此,如果大家夜间有经常性的口干舌燥,想要喝水的情况,建议去医院检查下是否有甲亢的情况。
临床研究发现, 肝脏疾病患者的毒素代谢异常 ,体内毒素长期排不出去,也会引起身体异常干燥的情况,这类患者需要补充水分,尤其在夜间口渴情况会加重。
普通人夜间口渴后喝适量水可以解渴,但若患上肝脏疾病,无论喝多少水,患者都会感到于事无补,仍然感觉口渴难耐。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肝脏情况,排查是否有肝脏疾病隐患。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则是 多饮多尿 ,相较于常人而言,这类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也较高。
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高会导致 渗透性利尿 ,加上饮水多,排尿次数多,如此循环下去,身体便会很快缺水,特别是在夜间更容易感到口干舌燥。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口渴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它一般是长期的,即使大量喝水后也难以缓解口渴的状态。
因此,如果大家夜间有口渴难耐,补充水分之后还是感觉口渴的话,建议去医院进行糖耐筛查,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
干燥综合征属于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主要表现为 泪腺、唾液腺受损 ,进而引起 口干、眼干 等症状。
一般情况下,干燥综合征患者白天口干可以通过喝水来缓解,而到了晚上,人体进入睡眠后很难及时补充水分,常常会出现半夜口渴难耐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过量水分后会通过尿液来排除,从而维持日常生理活动。
而控制人体尿量的激素叫做 抗利尿激素 ,这种激素会浓缩人体的尿液,控制人体的尿量处于均衡状态。
尿崩症患者的抗利尿激素会失调,从而导致患者尿量增加,身体水分大量缺失,半夜会有明显的口渴症状。
有些人一发现自己早上起来,两只眼睛变成了“肿眼泡”,甚至脸还是肿肿的。
也正因如此,不少朋友们为了避免水肿,晚上刻意渴着也不喝水,但第二天还是照样水肿。
而事实上,水肿与睡前喝水关系并不大,人体之所以水肿,主要是因为皮肤以及皮肤组织的液体存储太多了。
而人体摄入的水分,并不会在组织液内储存超标,它们往往被小肠吸收后,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就会共同调节,进而维持身体内的水平衡。
而之所以会造成水肿,或许是摄入过量盐分过多、蛋白质过少,又或者睡觉时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血液回流受到阻碍,水肿就在所难免。
因此,要想减少水肿,并不是不喝水,而是少吃重口味饮食,避免盲目节食以及多多运动。
口干”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人体缺水的表现,如果在平时不注意补充水分,再加上大量出汗、小便频繁等影响,机体就容易陷入缺水状态,大脑接受信号后,口渴中枢就会发出指令,出现口干舌燥等症状,提醒你该喝水了。
通常这种情况都是在白天出现,因为白天机体水分需求较大,特别是从事体力劳动、天气较热时,就会有类似表现。而到了晚上,人体进入睡眠状态,自然也就不再需要过多的水分了。如果近期晚上经常感觉口干,必须得起床喝水才能缓解,这就可能不是缺水,而是疾病到来的信号,特别是以下几个问题:
1、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是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的人,食物残渣留存在口腔内,滋生大量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就会损伤 牙釉质,导致龋齿、牙周炎、牙龈炎 等一系列疾病出现。而口腔疾病恰恰是导致口干的一大原因,同时还会造成口苦、口臭等问题出现;
因为,口腔疾病可对口腔腺体造成损伤,导致唾液的分泌减少,且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和生存,也会刺激口臭、口苦等症状,让人不自觉的想要喝水缓解。
2、糖尿病
糖尿病十分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也就是 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
这主要是因为,在患者进食之后,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到了血液中,但由于患者自身胰岛功能不全、胰岛素抵抗,导致葡萄糖无法被转化为能力消耗。
大量葡萄糖积累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因此迅速增加, 下丘脑在感知到这种变化时,就会产生一定的 抗利尿激素 ,并由垂体释放出来,而抗利尿素又会让尿液浓缩,糖友们因此产生了 口干症状 ,特别是夜间口干口渴尤为多见。
3、甲亢
甲亢在医学上的全称为“ 甲状腺机能亢进 ”,也就是说甲状腺功能过于旺盛,分泌出了大量的甲状腺激素。要知道,甲状腺激素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激素,而当其分泌过多时,体内的新陈代谢自然也会加速,再加上耗氧量和产热增多,患者就会出现多汗、口干口渴等症状。
4、干燥综合征
这种疾病在我国的病发率并不高,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疾病,临床将其称为“ 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炎” 。也就是说它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导致外分泌腺受到莫名攻击,从而出现了腺体萎缩、破坏等问题,最终导致了分泌功能下降。而外分泌腺,恰恰是分泌人体各种“体液”的腺体,包括了唾液腺、泪腺、胃腺等多方面。在出现这种疾病后,患者就会有口干、皮肤干、眼干等症状。
虽说口干可能和以上几类疾病有关,但这些疾病往往还会伴随其他的症状。如果你仅仅是口干不已,且是偶尔一次的出现,这种情况和疾病通常没有关系,只可能是“你缺水了”!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学会分辨身体异常,不必为各种症状惊慌。
很多人认为口渴了是因为天气干燥、吃的太辣太咸引的,渴了就去喝水,补充了足够的水,自然就不渴了。
但你每天喝了大量的水还是感到口干口渴,尤其到了晚上睡觉被渴的醒过来几次,睡眠都受到了影响,这种现象要是长期发生,那就不仅仅是是喝水少的问题了。
这种状况与疾病有关,要去医院检查,确定病因,针对治疗。
晚上经常口干口渴有4个主要原因,大家要警惕。
第一,自律神经失调
自律神经系统与身体任何器官都有关联,包括 唾液腺 。
当自律神经出现紊乱,就不能正常分泌足够的唾液,人会产生口干舌燥感,有些人还会出现 喉咙有异物 的感觉。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出现 唾液腺老化 现象,这个时候唾液分泌不足,口腔就会干燥,经常感到口干口渴。
第二,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 血糖升高 ,血糖升的太高并长期保持这种高水平状态,对 人的口腔粘膜产生刺激 ,病人常感到口干舌燥,需要不断补充水。
血糖高还会使身体细胞内的水分被吸出,造成 细胞萎缩 ,身体失去水分,人也会感到口渴。
有糖尿病的患者 夜尿也会增多 ,身体出现口干尿频的症状,一定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袭。
第三,肝火旺盛
肝脏器官发生病变,肝功能有明显下降时,人在晚上睡觉也感到口干、口苦,需要不断的喝水来缓解,患者还会伴有 口臭症状 。
因为肝脏病变会引发肝火旺盛, 口干是肝火旺盛的典型症状 。
晚上睡觉出现口干舌燥,要警惕肝脏问题,一定要找出病因,积极治疗疾病,调养身体,口干问题也就可以消除。
第四,鼻炎
人的七窍是相通的,口渴口干也有可能与鼻炎有关。
鼻炎患者的 鼻腔黏膜会出现炎性病变 ,患者在睡觉时没法通过鼻子正常呼吸,会不自觉的通过张开嘴巴进行呼吸。
这个过程中口中的水分流失过多,嘴巴变的非常干燥,患者会感到口渴想喝水。若是鼻炎引起的口干舌燥就要积极治疗鼻炎,消除病灶。
晚上睡觉长期出现口干口渴要排除这4种主要因素,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只要疾病得到有效治疗,这种症状也会消失。
生活中也要 注意饮食的搭配 ,可以多吃蔬菜水果来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维生素, 饭菜尽量清炒或水煮,少油少盐。
同时多喝水,勤洗口,做好口腔卫生,定期做口腔体检。身体 健康 了,这些问题也就消失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